|
“民族文学”上了新闻联播
叶 梅
三天前,我在内蒙呼市出差,突然接到电话,一位小伙子的声音,说:“我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拍摄组的蒋晓平,我们要来采访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字版,20号播出。”
在之前,我知道有关领导对此事做了安排,但没想到这么快。于是第二天凌晨,坐了第一班飞机回到北京,当即赶到了后海大翔凤胡同——我们民族文学的小院,跟同事们做了一些准备。在电话中,蒋晓平告诉我通共最多也只有一分钟,于是我想将民族文学的同事们弄到一起,让他们拍些编辑的画面,还有我们这个曾经为马峰、丁玲先后居住过的小院,也挺有意思。然后我们说上几句关于这三种刊物的意义。
可事情却没这么简单。昨天央视摄制组果然来了,戴眼镜的蒋晓平,还有摄像老汪,先是细细地交谈,问了民族文学自创刊以来的许多情况,又问了这三种版本产生的经过,其实早在此之前,我们都准备了一些文字资料,很丰富的,包括申请刊号的报告,许多少数民族作家的反应,还有一些座谈会的综述。晓平仍然穷追猛打地问了一个多小时,我说不就是一分钟吗?
他说是啊,可我们得把事说明白了。
好不容易开拍,拍刊物,新出版的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版的封面。从外到里,文字图片都拍到了。让我说几句话,我说了:“创建于1981年的民族文学主要刊载中国55个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一直以来被少数民族作家和读者视为精神家园。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又创办了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三种版本,这是新时期多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结果,也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是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办好民族文学,将会对促进多民族文化交流和民族团结进步发挥积极的作用。”
但小蒋还接着问,并且说了一句让我感动的话:“说点更实际的。”旁边的老汪也这么说。
于是又说了很多。
又拍我们的编辑,满族李霄明、赵晏彪,维吾尔的艾克拜尔。吾拉木,还有锡伯族的哈闻,侗族的杨玉梅聚在一块看电脑上的稿样,还有我们的年轻人,蒙古族的小郭,朝鲜族的海玉,还有老杨,小邹,小汪、小查等从胡同里走来,经过了茅盾题写的刊名,然后走进小院……
一直快到中午,新华社跟着又来了一位摄影师,还有一位文字记者小璩,央视两位才说:我们撤了。
我问:明天能播吗?晓平说:等着吧。这几天要上的新闻特别多。
前两天,他们还去作家出版社拍了共和国作家文库的出版,是现任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何建明接受的采访。到了晚上,得知他这条新闻原定播,可临时又被拿下了,没有了位置。我想,民族文学这条能否上,也说不准。
今天下午四点20时,民族文学事业发展部主任赵晏彪突然来电话,说央视来电说马上要在CCTV新闻里播出,我和家人打开电视,过了四点半,身穿红衬衫的海霞果然笑眯眯地说开了:“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版今天创刊了……。”在她的解说中,出现了上述的一些画面,有年过八旬的玛拉沁夫——民族文学老主编。(自然还有现任民族文学杂志社主编叶梅,她向电视观众讲解了民族文学少数民族版本创办的过程,以及温总理为我们杂志的题词:办好民族文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与鼓励。应该说,《民族文学》的创刊是老一辈人的伟大贡献,那么《民族文学》三个少数民族版本的问世,是叶梅主编的再创辉煌,把《民族文学》推向了一个更高的位置,是里程碑式的大手笔。晏彪按)
后来一看,长达一分钟20秒。
到了下午六点半,接到蒋小平的短信:“所拍新闻已上今晚联播约19:20后的简讯,欢迎收看。”
期待着,一条条地过去了,看到了作家社的文库,又过去了几条新闻,还是没有。担心之中,又看到广西穿着红衣的壮族少女歌唱的画面,喜庆得很。突然一转,画面上出现了我们挂在后海小院门外的“中国作协民族文学”的牌子,然后伴随着三种刊物黄、红、绿的封面,张宏民浑厚的男中音说:“民族文学蒙古文藏文维吾尔版创刊。”
然后闪过了。
6秒钟。
是的,6秒钟。但我相信却是多少人的期待:热爱并使用母语的人们,用这三种文字创作的作家,关注民族团结和交流的人士,曾经为此付出心血的民族文学的一代代编辑,甚至还有昨天不厌其烦采访并拍摄的两位记者……。
他们采访了那么多,虽然一次只播了1分20秒,一次只有6秒。但已经让世界知道了。
在采访时,蒋晓平不止一次地说:“原来是这样的。”
在说到55个少数民族还有22个民族在使用着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在说到还有6000多万人在使用汉语之外的民族母语;
在说到蒙古族有2000多人、维吾尔有3000多人,藏族也有2000人在省、自治区以上刊物发表过母语创作的作品时……;
在说其实一种语言就是一个文化物种时……,他都不住地点头,说:“原来是这样的。”
这些都没有播出。可在今天晚上,全世界都已经知道了:中国有“民族文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