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篇篇都具诱惑力 使课课都有新鲜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4 13:09: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篇篇都具诱惑力 使课课都有新鲜感


吴泓





教学设计宜精宜新

两千三百多年前,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在他的《养生主》篇讲述了“庖丁解牛”这样一个故事。他以牛的复杂机体验社会,以刀验人的生命,说明为人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虽不无机巧诡谲之嫌,但所言“批(击)大郤(间隙),导(入)大窾(空处)”、“动刀甚微”而使“牛不知其死也,如土委地”的精湛技艺,确实让人叹为观止。其实,析文如解牛,在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中,最困难的就是准确地找出“间隙”和“空处”,即“突破口”;一旦准确而直接地切入其“口”(文章的重点、难点或兴奋点),就可以提纲挈领,带动全篇,极为精炼而简洁地处理好教材。

例如,教学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文章的内容博大精深,涉及的人物较多,人物之间、事件之间的联系似乎并不紧密,叙事也仅止于一些片断回忆。作者是如何把这些较为散碎的材料组织得严密,统摄全篇的中心又是什么?如果切入不准,顺乎段落先后顺序从首段开始依次分析至篇末,势必凝滞呆板,费时低效。分析此文,我从鲁迅先生得知五烈士牺牲的确切消息当即吟成七律《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入手,由诗及文,迅速找到体现诗作写作缘由的语句:“我沉重的感到我夫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人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这些语句,牵连着文章材料组织的 内在联系(如“很好的朋友”,“中国”的“很好的青年”;“失掉”、“悲愤”;“无写处”却又“抬起头 ”、“凑成”),围绕于此展开提问,犹如一线串珠,自然纲举目张。

在教学设计中,我常常采用“中间开花”和“定点爆破”的方法。在我看来,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最高要求应是:简洁而不落窠臼,精炼而常出新意。以鲁迅先生《祝福》一文的教学为例。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一是情节结构的特殊性;二是环境描写与人物性格的关系。如何迅速切入重点和难点进行分析,我选择了肖像描写作为“突破口”,具体步骤是:

[1]、课前并不预习,把描写祥林嫂的三次肖像的文字用纸抄正,按非正确顺序挂出。(引起分析)。

[2]、从肖像描写看文章写的是喜剧,悲剧,还是正剧?其肖像描写按正常行文顺序应是?(指导学生阅读原文)

[3]、最后一次换至开头,在文章结构上是何种写法?作者将倒叙转为顺叙,其上下勾连的语句是?

[4]、作者为何把祥林嫂最后一幅肖像移至开头?造成祥林嫂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分析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主题)

[5]、小说开头与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人物刻画的关系是?(强烈对比,展示世态)

我常想,教学的设计,可以从整体到局部,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可以“按部就班”,也可以“本未倒置 ”;可以“中间开花”,也可以“定点爆破”……无论何种方式,原则只有一条,就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前提,以激发学生有意义的思维活动为出发点。


教学方法宜灵宜活

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之所以成功,“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就我理解:教材特点不同,学生实际各异,教学方法也应当有所变化。只有不断变化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对语文课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例如导入新课,你可以从背景开始,也可以从作者开始;可以从故事开始,也可以从实验演示、图画音乐开始……又如正文分析,你可以点拨启发、讨论问答,也可以角色塑造、情境再现;可以穿插例证、比较异同,也可以激情畅讲、联想创造,甚至可借“他山之石”……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别里科夫造访柯瓦连科家一节,我采用联想创造法──假定华连卡当时也在家,根据人物性格,下边的情节应怎样发展?其结果是 别里科夫不会也不可能充分地暴露自己,反之,作者把华连卡支出家门,让别里科夫与柯瓦连科单独交锋,不仅能使别里科夫有充分的勇气和充裕的时间暴露自己,而且还能领悟到作者篇末让华连卡突然出现,别里科夫 “乒乒乓乓”滚下楼去这一细节设置的深刻寓意:腐朽反动的势力终究阻挡不了追求自由生活的力量。教学《愚公移山》一文中“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这条注释,我借助地理课本的知识──河南省的洛阳在洛河之北,湖南省的衡阳则在衡山之南;陕西省的华阴在华山之北,江苏省的淮阴则在淮河之南。观图悟文,中国许多地名不正反映课文注释的这一情况?

如今,“点拨启发”、“讨论问答”等教学方法已深入人心,但对教师在课堂上“畅讲”却多有贬斥之意。其实,“教育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马卡连柯语)。课堂上,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思想,充满激情而富于哲理的“畅讲”,同样应占一席之地,显一技之长。教学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当分析至“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时,我抑制不住要说:“是的,刘和珍死了!老师在为学生送葬,白发人在送黑发人,面对着这人生的反常,先生怎能不痛心疾首!你看,对‘我’所编辑的期刊,即便是生活艰难,‘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对‘广有羽翼的校长’反抗而又‘常常微笑’、‘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以至‘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 于泣下’的也是她;而在‘执政府前遇害’时‘竟能如是之从容’的还是她──刘和珍君,一位天性善良、温和、美好的女性,一位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学生,一位在困难、挫折袭来‘勇毅’乐观,暴虐、死亡降临从容不迫的‘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先生他欲诉不能,欲哭无泪,内心充满了悲怆和慈爱,他为他的学生早逝而悲,更为这‘似人非人’的社会而愤……”分析至篇末,我总结说道:“通观全文,先生象一位睿智的哲人,俯瞰人生,远眺历史,他把他的慈爱与崇敬、困惑与痛苦、悲怆与愤怒种种感受交织在一起,凸现在对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大忧’‘大爱’之中;他把他对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在灾难中苦苦挣扎却又奋斗不息的民族的深深忧虑,熔铸在他所敬爱的学生的身上。可以说,他写个人的遭遇、不幸,是紧紧维系在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深重忧患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他的悲剧意识就显得尤为深重,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悯感、历史感。理解到这一点,我们才能真正深入到先生文章的思想内核。”如斯“畅讲”,学生受到的是真之撼动,情之感染,思之启迪,美之熏陶。如此设计,谁还能因为它“讲得太多”而小视其“人格升华”的力量呢?


教学效果宜实宜用

如果说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仅仅是手段,那么,教学效果则是运用“设计”“方法”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我们常常听到社会各界对语文教学的反映:中学毕业,要写不能写,要说不能说。究其原因是没有明确教学的终极目标──学以致用。为此,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强调在积累丰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的基础上,着力于读、写、听、说的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达到“学语文,需要写,就能写;需要说,就能说。”(张志公语)例如,每学期开学,都让学生抄下“教学大纲”上四句话:“字要规规矩矩的写,课文要仔仔细细的读,练习要踏踏实实的做,作文要认认真真的完成。”以此指导自己每一步的语文学习。在一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除了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更注重对文章的选材组材、章法结构、写作技巧以及遣词造句等进行揣摩、借鉴和运用,尤其是把语言分析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语言运用训练。例如,教学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一文,我即确定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运用比喻论证论述“拿来主义”。课内,在讲清课文“放射型”比喻论证的本体之后,我引入《半月谈》针对改革开放所设的比喻对学生进行训练,具体设计如下:

问(1)“假如把我们国家比成一间大教室,我们要开放学习可用什么作比?”(回答:“打开门、窗。”)

问(2):“打开门、窗的目的是什么?”(回答:“为了呼吸新鲜空气。”)

问(3):“进来的仅仅只有空气吗?”(回答:“还有苍蝇、蚊子。”)

问(4):“怎么办呢?大家也学鲁迅先生,先说会有哪些错误做法?”(回答:“有愤然关窗的。”)

问(5):“关窗的行为象鲁迅先生批判的什么?”(回答:“孱头、昏蛋!”)

问(6):“还有错误的做法吗?”(回答:“有不理睬的,像废物。”)

问(7):“正确的做法是?”(回答:“安上纱窗、纱门,既使空气流通,又防止苍蝇、蚊子进来。”)

课外,为拓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创造意识,设置以下训练:

(一)根据提供的语意和括号要求,将句子补充完整。

1、要攀登科学高峰,必须首先通晓科学的初步知识,常言道:──。(补比喻、阐明观点)。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同样──。(补观点,紧扣比喻)

(二)根据材料,读后写一段比喻文字,使观点与材料统一。

材料:两个青年谈志向,一个说:“古代词人李清照有句名言:‘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我愿做‘ 人杰’,为当今社会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默默无闻有何意义?”另一个听后不以为然:“如果人人都做人杰 ,那平凡的事谁干?我愿以‘甘做铺路石’为座右铭。”

参考文字:(一)1、万丈高楼从地起。2、小事或小处不注意,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损失。(二)我们常赞叹太阳的光辉、月亮的皎洁,可您想过没有,广袤的天空,如果只有太阳、月亮,没有云霞和众多的星星,那天空会是怎样一种景象?云霞虽没有太阳的光和热,但它飘浮变化,五彩斑斓,把天空装扮得更美丽。同样,无数的星星在夜空中闪烁,使之更富于迷人的色彩。如果把太阳、月亮看作“人杰”,云霞、星星看作“ 铺路石”,那么,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我们可以看出二者是怎样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呢?(注:还有写“大树”与“小草”,“栋梁”与“砖石”等)。

我们说,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既要重视“积能”,更要重视“育人”。欲达此境,就必须精炼、新颖地设计教学环节,灵活、巧妙地运用教学方法,使篇篇都具诱惑力,让课课都有新鲜感。

原文发表于1995年《中学语文》第1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0:10 , Processed in 0.06390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