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国先生谈阅读》、《民国先生谈作文》二书作序
序 言
——《民国先生谈作文》 《民国先生谈作文》是一本博取民国时期报刊杂志中有关中、小学作文和作文教学的论文编辑而成的作文教学参考书。这些文章,虽然已经高龄百岁,但是细细琢磨其中的思想和触及范围,却于当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作文一科,至今仍然是所谓没有大纲、没有教材、没有教法的“三无”课程,其中,特别是课堂作文材料的来源,历来成为作文教学中的最大问题。许多学生苦于没有东西可写而不知所措,许多老师,苦于不知如何指导摄取素材而莫衷一是。 那么,作文的材料到底在哪里?我们又如何去教授学生摄取作文的材料呢? 民国先生倒是早有认识,他们写道:“作文材料的来源,不外两条路:第一是从观察实事物得来的;第二是从读书得来的。作记叙描写之文,则前者较多;作论说之文,则后者较多。” 这个答案看似简单,却是很有见地的说法。对此,今人似乎都能认识,觉得卑之无甚高论。然而,如今脱离学生生活的作文题目满天飞,不带领学生观察生活,却让他们坐在课堂里冥思苦想的作法比比皆是,却证明了我们今天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毛泽东在论及文学源泉的时候,就告诫过文学家,应该“深入生活”,到火热的生活中去获取创作的源泉。他指出,只有“深入生活”,写作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如果靠写作为生的文学家,尚且要到生活中去摄取创作源泉,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把刚刚学习作文的孩子们带进火热的生活,帮助他们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和体验生活、从而获取写作素材呢? 如何指导学生去“取”、去“用”这些源泉,是作文课堂教学的问题。这个问题,先贤们也为我们指出了方向,那就是关键的“观察”二字。 “我们要作文进步,除了在书本上用功以外,还得学习观察。那就是运用我们的耳目,去直接认识人生的真像……” 今天,我们在教孩子们作文时也屡屡认识到眼、耳、鼻、舌、手,是获取作文材料的“五员大将”,只有充分发挥这“五员大将”,才能得到丰厚的写作源泉。 如果写教室,一定要让儿童全方位地观察教室,如果写同学,一定必须给予一个模特,让儿童模仿写生。而抓紧儿童作文之“前”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用好身上的“五员大将”,遵循的就是先贤指出的途径, 然而五官人人皆备,为什么还是有的人文采飞扬,有的人文思干涸;有的人是作家,有的人却连最简单的记叙文都写不好呢? 原来,这里还有一个写作时的情绪的激励和写作动机的调配问题! 任何人,只有主观想写,才写得出出来,不想写,或者甚至于痛恨写作的人,是绝对写不出文章来的。如果没有写作的动机和动力,即使有了“五员大将”也会熟视无睹,无动于衷! 太史公在《史记·报任安书》中写道:周文王被拘,写成了《周易》。孔圣人周游列国遭到厄运、受到污辱后写了《春秋》。屈原被流放,写出了《离骚》。左丘失明后,才发愤著成《国语》。孙膑被挖去了膝盖骨,发愤写成了《孙膑兵法》。吕不韦被迁往蜀地,完成了《吕氏春秋》,韩非子被囚,著成《说难》和《孤愤》两个名篇,“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是的,即使是古代“圣贤”,也必须在极大的现实和精神的刺激下,才得以完成不朽的著作! 《毛诗序》写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是的,文章的生成乃是“情动于中”的产物。倘若作者的“情”不“动”,或者“情”动而力不足,都不可能使文章得以生成。 有成语道是:“骨鲠在喉不吐不快”,这说明只有在“不说不行”的状况,才能生成语言文字表达的心理基础;有成语道是:“不平则鸣”,指出了只有高低不平,才有发出声音的物理基础。这些,都说明写作的心理的动机和感情的促进作用。 原来,不是任何人拿起笔来都想写文章的,必须有写作动机、有外界刺激才行。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设法促使学生产生作文动机,用某种机制刺激学生产生动机,乃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 对此,民国先生论述道:“学校作文,要能供给这种生活需要,就不能专靠单调的命题式的作文……” “……发表必须由需要而起,例如明天要代表全体旧同学向新同学致欢迎词,自然需要预备一篇演说稿;初到学校要向父母报告校中近况,自然要写一封详细的家书。这些都是刺激发表的动境,必须要有了这样的动境,学生对于作文才感觉需要,感觉兴趣,就有好文章可以写出来。” 至于怎样引起学生的写作动机,民国先生告诉我们: “我们都知道儿童的生活,除饮食和睡眠以外,大部分是游戏,游戏是他们的本能。……我们做教师的,就可以利用种种游戏方法,引起儿童学习的兴味,这是实施儿童教育上的一个原则……” 对啊!趣味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儿童的天使!带领孩子们进行预设的、趣味的游戏,其实就是在为他们创造平易的生活。以游戏为手段,既提供写作的材料,又激起写作动机,才是切实可行的办法啊! 落实到具体的作文教学方法,民国先生们为我们至少指出了一种,那就是写生!——“真正学作文,还要特别注意写生。” 直到今天,对于入门作文的教学,诸多学校还喜欢运用“看图作文”,而不大使用“写生作文”。但是图画是扁平的、单一的,生活才是立体的、全息的,与其让儿童根据图画写“春天”,是远不如带儿童到校园里去闻花香、沐春风,打几个滚,踢几脚球,然后再写春天有效的! 经常做“写生作文”——先让孩子们通过一定的文章“支架”做“观察填充”,摹写生活,再渐渐放手让他们独立观察写作,儿童很快就理解了作文材料源于生活以及五官观察获得材料的道理,教学进程,特别神速。 在本书之中,民国先生还提出了许多其他有益的思想,且略举一例: 民国先生指出:“要作巡回的指导——一般的小学教师,都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上作文课时……可以休息一下。有些教师们,甚至利用上作文课的时间,批改文卷笔记,或做其他未了的工作。还有些教师们,听见有人来参观,为了怕受批评起见,临时把功课改成作文课,以为就可不受指摘了。” 直到今天,我们还能再许多教室里看到如此作为:不晓得学生作文之中和作文辅就之际,乃是作文批改的黄金时期,文章进行中,碰到困难最需帮助,而文章完成后,正如热炒,最好品尝!如果等到儿童作文完成后,再带回家去“精批细改”,两周以后,再行评讲,儿童已经减少了对文章修改的兴趣,这些教学手段,已经变得“可怜无不费精神”矣! 这样看来,我们今天提出的的“巡视评改”、“朗读评改”诸等法则,遵循的也是民国先生们指引的道路啊! 总之,《民国先生谈作文》是新发现的教育矿藏,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开采。在其中可以获得不少启迪与教训,在此不揣浅陋,且介绍给教育界的各位朋友们。 是为序。 2013年3月 序 言 ——《民国先生谈阅读》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否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源中快速、准确地摈弃和捕获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迅速地判断信息的真伪、高速地决定信息的取舍、在第一时间到达当前科学技术文化的最新信息平台,并在各种信息的交互撞击中最先迸发出个体的正确判断和创新思维,已成为科学文化技术和一切现实工作获得成功的保证。 在这个时代,需要的是在短时间内由浩瀚的文字信息中获取所需核心资讯的能力、是快速判断文字信息使用价值的能力、是尽快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是概括所需文字信息关键词并为所需信息构造关键词的能力! 目前,信息技术的革新和进步使知识的获取已经变得如此便捷、迅速而简易,以至于任何一个掌握了基本搜寻和索引技术的人,都可以获取必须的基本知识、体系之外的诸多信息以及关联派生的诸多资讯。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本语文“教参”简直就是教师的至宝,能偷看到几页的学生会因之而瞠目结舌——“原来考试答案这里都有!” 现在不同了,打开网络,无论师生,几乎任何课程都可以找到铺天盖地的备课和学习材料。需要的只是遴选、鉴别和综合的功夫——把获得的资讯加以综合改造,变得更符合于个体的需求和个性的特点。 谁能在单位时间内最大量地“博采”,谁就能够最大量地综合、加工、改造并且创新!这种博取众多信息、综合改造创新的能力,正是如今特别需要运用和锻炼大脑的地方,也是当今语文教学的重要指向。随着书籍阅读的目录化、报刊阅读的标题化、应用阅读的导语化和知识阅读的电子化倾向的出现,阅读的广度、深度和速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从某种程度上说,快速搜集、理解、梳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比得到资料本身更具意义,而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开始培养! 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细嚼慢咽、精读细解,吹毛求疵、敲骨吸髓,仍然是语文教学中普遍运用的程序。语文课,仍然在慢条斯理地进行着唯一答案的理解和挖空心思的出题,语文课的主要内容之一仍然是“现成知识的结论性传递”——教师教给学生的不是分析能力而是现成知识,教学重点不是过程而是结论,教学本质仅仅是“传递”,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将大量精力和时间用于备课结论的重复推销。 与之配套的死板划一的考试和“考什么,教什么”的目标,导致了学生汉字亲和力的降低、文字阅读量的滞后、文字信息摄取速度的减缓,进而派生出学生汉语水平不高、人文素养缺失等现象。 其实,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是建筑在大量泛阅读基础之上的,就好像裁缝能够分析衣服的款式、厨师能够分析菜肴的特色、老工人能够分析次品产生的缘由、车夫能够分析交通事故,都是建筑在各自大量职业实践的基础上的一样。分析能力,是人类频繁接触某一对象后大脑天然的逻辑生成。 他们对某一篇作品中词汇、主题、结构、意境的理解深度,往往取决于他们的泛作品阅读的广度。作品读得多的学生,阅读理解力就强、速度也快,反之亦然。 纯粹老师的讲解,学生并不能得到能动的自行操作、自我认知和创造性思索。而在看似粗浅的泛读中,却已经在构筑读者自身阅读理解能力的发生认识过程了。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精讲、少讲,尽量把时间留给学生去扩大阅读,自行理解,并通过讨论和写作进行消化,是使“启发式”教学方式得以呈现的关键,是减轻学生语文学习负担的重要手段。 由此,又想到了中、高考,如果中、高考的试题以“大运动量”的阅读理解为主,向“增大阅读量,降低理解度”的方向倾斜,只检测学生是否能将全文读全、大体读懂,而不纠缠于个别词句的理解或者艰深问题的甄别,情况会怎样呢? 可以用不太复杂的“选择题”请学生选择,也可以让学生写不太复杂的短文、短句。考试的关键是阅读,文章的数量一定要大,涉及面一定要广,可以集古典、现代、当代的散文、诗歌、小说、戏剧、论文、应用文、新闻等多种体裁和体裁的文章、书摘之大成,但试题却不必太深太难。 变“字词句段篇式的阅读理解”模式,为“全篇主旨式的快速阅读理解”模式,测试学生能否在短时间内掌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能否在大量相类文章中截取共同主旨的能力,以及能否在不同种类的文章中提取类似主旨的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信息爆炸时代语文能力最重要的能力点和测试点! 升学“指挥棒”一旦发生这样的偏转,语文教学中受到的诸多顽症也将得到缓解或者纠正。语文考试诉诸于阅读速度,教师就没有必要对课文进行“敲骨吸髓”、“五马分尸”式的讲解,驱之不去的“一言堂”现象便会自行消亡; 学生学习语文的真工夫偏向于快速阅读和理解文章大体主旨,他们平时就会以“读懂”为要求,而不必做大量唯一性答案的习题为,学习负担将大大减轻; 学生阅读量和阅读速度的大幅度提高,也将有利于他们尽快适应高校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 啊!多么美好的愿望——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始料未及的是,以上那些思想,尚未在今日的同仁中找到共识,却在100年前民国先生那儿得到了共鸣!原来,这些想法,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萌芽了!尽管文章的作者,早已另生! 民国先生呼吁:“人类的文明愈进步,社会的变迁愈复杂,我们应有的知识,适应环境的经验,便应该愈丰富。所以应该读的书,也随之增加。以前用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是办不到了。我们要满足自己的知识欲望,要适应生活,非将我们读书的速率增加不可。”“读书的速率,在年幼时就训练好,将来是一生受用不尽。”(储子润) 民国先生倡导:“就文字教育说,我们舍弃了由字到词、到句、到段、到篇的由分析而综合的教学法,倒转头来,由综合而分析,先培养其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也就是不管能否全部认识一篇故事里的字,只要他看过之后能理解其大意就成,喜欢和书本发生关系就好。” 民国先生的提出:“多数学校里国文教学的顺序是这样的:上课的时候选讲一篇文章,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学生静静地听着(有时其实并不静,甚至也不在听),逢到生字人名地名之类,教师便将从工具书上得来的注解抄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知半解地照抄一遍。讲过了,意思大体了解了,这篇文章就算交代过去。假定一星期讲完一篇,一学年不过讲三四十篇文章。阅读的取材如此之狭,如此之少,而又是填鸭式的,学的人一切被动,只晓得依赖教师,课堂之外无学习,课本之外无教材,这样的学法,国文怎么会进步!……这方法是证明失败了的,今后,我们要彻底改革,另外采取有效的方法。……什么是有效的方法呢?自动!自己用脑,自己动手。”(孙起孟庞翔勋) 民国先生认为:“儿童求知的欲望无穷,而课本内之教材有限,如儿童文学,乡土教材,时事教材……等,儿童极爱阅读,惟限于教学时间,不能充分加授,故于课外应当切实指导阅读,以满足儿童求知欲望,并养成儿童自学能力。”(杨自廉) 民国先生指出:“一位各科分数皆在九十分以上而不知阅读名著与新书的学生,与一位课程平均分列入乙等,而能兼览古今名著与时俱进的学生,其前途或者还是后者更多成就,因为后者更多学习的自觉。能力的蕴藏,毕竟是将来成就的试金石;我们不应计较读了一本书能不能增加我的分数,而应确信这是我智力的储蓄,将来必可得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乐趣的。“(陈训慈) 是的,民国先生的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把握今天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向,贡献了深刻的思想武器,有先贤的支持,我们今天的改革与探索将更有底气。 行文到此,倘若读者诸君问我,你是哪里看来的这么多民国先生的珠玑文字的呢?我要告诉你,这些文章已经被收入到眼下这本《民国先生谈阅读》中了。在先睹为快后,深感这真是一大珍贵的思想宝库呢! 不敢独享,特介绍给各位教育界的朋友们。 是为序。 2013年3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