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漫话校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9 08:4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漫话校训
中华读书报
作者:金开诚
    我一向对各个学校的校训颇感兴趣。因为它不仅对在校师生有一定的感召或激励作用;而且我还发现,离校之人也往往记得校训,有时还会带着感情来谈说,以表明校训曾对他有过影响。此外,各校的校训还是一种面向社会的精神标志,能为学校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有些校训还对其本校的创建历史或文化背景有所反映,包含着较多的信息。
    在我所看到的大学校训中,印象最深的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
    前年清华建校90周年校庆,盛况空前。我从有关资料中看到清华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由大为激赏。因为"自强不息"出于《周易·乾卦》的《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则出于《周易·坤卦》的《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众所周知,《周易》的"乾""坤"二卦是分别象征天与地的,其经传文词既描述天地运行的态势,又诠释天地所秉之德性。而清华校训竟能像天法地,取"乾""坤"二卦的精华熔于一炉,其气魄与手笔实难企及。而且这两句话还概括了成功之道的主要之点,又很有实践意义,绝非大而无当。
   
    去年到北师大参与庆祝启功先生从教70周年,获悉启老为师大所撰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又不禁使我衷心叫好;好就好在贴切,足以充分反映师范大学应有的特点,而用词又是如此的精巧。
   
    在我对清华、师大的校训留有深刻印象之后,就常常想起北大的校训,并不由自主地拿它来和前二者相比。   
    我曾长期在北京大学学习和工作,近年调离以后也仍然在校兼职。但是,我却不知道北大原来有什么校训。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记不得从哪一年开始,才在大饭厅的东门看到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八个大字。我想,这一定就是校训了。这校训当然很好。因为其中所提出的四种行为指针都对人很有教益(特别在治学方面),值得广大师生铭记力行。过去,我每次路过大饭厅,都要对这八个字凝眸一观。这倒不是为了加固对校训的记忆;而是因为这八个字乃已故的北大书法家李志敏教授所书,李先生的书法雄健奔放,恰如传统书评中常常说到的"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一直得到我的很高评价。北大校训尤为李先生的精心之作,故而很耐人观玩。自从调离北大以后,我每次忆及母校的校训便感到亲切,这又似是一种精
神上的联系,舍不得割断。
   
    但我现在觉得,北大校训与清华校训相比,未免缺乏文化底蕴,不能充分反映这所百年名校的文化深度和雄厚积累。再与师大的校训相比,又觉得北大校训未免一般化,放到哪一个学校都可以。同时又想到,近年来我所到过的大学,其新制的校训多数也是北大模式,文词大同小异,都不能如师大校训那样特征鲜明、贴切精当。
   
    去年以来,我曾同二三老友谈及此事,他们也都是北大老人,自然关心校训问题;而且内心深处似乎也不甘于在清华、师大的校训面前自叹不如,所以谈及此事都颇有兴致。但谈到最后又总感到为校训想词殊非易易,非大有学问而思维周密者莫办。例如不论同哪位老友闲谈,首先提到的总是"兼容并包",因为这是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主张,后来常常受到人们的称赞,故而广为人知。而且"兼容并包"犹如弥勒佛的"如意乾坤袋",见着好东西就收为己用,岂不便宜?然而仔细想想又不能无疑。例如老友某公说:"‘兼容并包'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开明主张,恐怕不能绝对化。拿现在来说,分裂祖国的言论,北大岂能‘容'它?歪理邪说,北大岂能‘包'它?"这话很有道理,无可置疑。还有一位讲求实际的老友说道:
"校训不在于调子高、气魄大,而是要把它视作行为准则身体力行。北大倡扬‘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全校的人要是真能做到这八个字,或真心实意按照这八个字去做,岂不很好吗?而且据我对北大现状的了解,这八个字还正是北大乃至整个学术界的对症良药,极应大力倡扬,完全没必要改动。"最后他还指出:"北大现在尚无已定的校训;原来亮出那八个字只是为了强调继承发扬北大的传统学风,并没有在全校明确这就是校训。你们现在来谈这个问题,岂不有点像传统笑话中所说的三个近视眼比赛眼神吗?"这话使我想起那一则传统笑话,不禁笑了起来。其中讲的是兄弟三人都高度近视,却总爱夸自己"眼神"好;听说某庙挂匾,便事先去打听匾上写的是什么字,上下款怎么题。到挂匾那天,三人一早就到庙前看匾比视力,比赛完了却听老和尚说匾还没有挂上呢。
   
    北大校训如果真的尚未"挂匾",倒真值得北大的同志们来认真考虑。假如能集思广益制定出一个既表现北大特色,又富有文化内涵,有助于推动北大与时俱进的新校训来,那就能像清华、师大的校训那样成为醒目的精神标志,增强全校的进取意志和凝聚力量。再假如能因此而影响到全国的学校,为制定各有特色而意义深远的校训来作一番努力,并结合校训的制定在全校开展一次较为深入而生动的精神文明教育,那就更有积极作用了。   
   
    漫话大学校训

    作者:田广渠
  

    校训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精神风貌,富含处事明理、陶冶情操、崇教尚学等人文精神。解读大学校训,成为研究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一把钥匙。一所所大学含英咀华,绽蕊吐香,经风沐雨,积淀在师生血液里的校训,世代传承,历久弥新,激励着莘莘学子弘扬传统,维系血脉,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些老牌大学校训的形成,和它的发展历史、校园文化传统是相通的。有百年历史的南京大学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明显凝练了该校四个时期校训的精华。南大最早的雏形是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倡导俭朴、勤奋;到了南高时期,以"诚"字为校训,突显诚信;易名为东南大学后,郭秉文校长实施"训育、智育、体育"三育并举,要求学生养成"钟山之崇高,宣武之恬静,大江之雄毅"的国士风范;发展到中央大学时期,罗加伦校长提出以"诚朴雄伟"四字为校训,而南大另一重要源头金陵大学则以"诚真勤仁"为校训;建国以后,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2002年该校喜
庆百年华诞,决定新的校训为"诚朴雄伟,励学敦行",这是基于对历史的继承和尊重,表明承上接下之意。成立于1896年的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它是在变法维新救亡图存的呼声中建立起来的,几经更迭,其研讨学术、追求真理、学习科学、输入文明的努力,从未止息;蔡元培先生主持校政后,大力改革,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奠定了北大在"五四"时期独领风骚的地位。上世纪三十年代,北大曾以"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为校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北大人。建国后的五十年代初,为突出北大的光荣传统,校训定为"自由平等、民主科学",人们一看这八个字,会自然的想起"德先生、赛先生",想起"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和指挥部。原金陵女子大学的校训"厚生"二字,缘起该校具有教会的渊源,因此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校长吴贻芳女士曾用《圣经》解释它。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则具有双重意义,一是源于中国文化的根《易经》,一是由于近现代大儒梁启超的一锤定音,使这所具有西方背景的大学,闪耀着继承中华传统的光芒。校友李政道博士为母校写的五句藏头诗,为校训做了精彩的阐释:"清水滋润学术,华木擎起辉煌,博采科学精华,士当为国争光,后辈定能居上"。
          浙江大学校训"求是",山东大学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东南大学校训"止
于至善",言简意赅,含蓄雅致,都紧紧抓住了学校的血脉。
          一些校训突显了学校的性质和特色。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概括了北师大以培养"人师"为己任的崇高理念,它不但孕育了几十万品学兼优的高水平师资,
也外延为广大知识分子的行为准则。中国海洋大学校训"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经过师生反
复论证才确定下来,著名作家、海大文学院院长、教授王蒙说,虽然有几所大学用了"海纳
百川"这个词,而海洋大学使用"海纳百川"更名副其实,这反映了海大百川汇海志存高远的
宽阔胸襟和魄力,而"取则行远"是在"百川"中寻求科学精神,遵守科学规律,脚踏实地勇攀
高峰。北京、上海的两所国家会计学院,其校训都是"不做假账",且皆为朱镕基总理所题写。
2001年4月,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为该校题写了"不做假账"的校训,
要学生永远牢记。同年10月,在视察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时又题写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
遵循准则,不做假账",末尾的四个字定为了该校校训。"不做假账"四字不断出现在"惜墨如
金"的朱镕基笔下,足见其对诚信的高度关注。作为中国共产党培养高级干部摇篮的中央党
校,其校训是"实事求是,不尚空谈",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科学的思想路线和党风、文风。


   
    也谈校训


    大连铁道学院图书馆 胡世宏
   

      近日拜读金开诚先生大作《漫话校训》,文中谈到北京大学校训问题,我很感兴趣,
查了些相关资料,提到北大校训的一些情况,金先生文中提到"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是
北大的校风,而北大现在的校训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民国时北大的校训是"博学
、审问、慎思、明辩",燕大的校训是"用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在抗战三校合并成立西
南联大时用"刚毅、坚卓"作为联大校训分别取代三校校训。
   
      我很同意金先生的观点,校训体现了一个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传统,一个简洁、
有特色的校训更是一个学校宝贵的精神遗产,我觉得北大目前的校训有些太宽泛了,特色不
够。我查了国内高校一些有特色的名校校训,清华和北师大的校训金先生文中已提过,其他
如复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山东大学的校训"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厦门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
问、慎思、明辩、笃行(中山先生亲题)"都很有特色和文化底蕴。据报道,南京大学今年5
月庆祝百年华诞要启用新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我虽不是北大学人,但深深为北大的人文传统和治学精神所倾倒,窃以为北大的校
训不如采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更能体现北大胸怀和治学精神。北
大多饱学鸿儒,校友遍及天下,必能想出立意更好的校训,不妨向国内外公开征集新校训,
即开展校史教育,又能更好的弘扬北大精神。



中国大学校训大集合http://www.blog.edu.cn/more.asp?name=htht&id=15415

  北京大学(“代校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浙江大学:求是创新

  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

  北京师大: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

  复旦大学: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

  人民大学:实事求是

  北京外国语大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同济大学:严谨求实团结创新

  暨南大学:忠信笃敬

  厦门大学: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

  中山大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四川师大:重德,博学,务实,尚美

  北京邮电大学:厚德博学敬业乐群

  北京理工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中国农业大学:博大精深

  北京舞蹈学院:文舞相融 德艺双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德才兼备,知行合一

  中国地质大学: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中国政法大学:厚德明法格物致公

  北京交通大学:知行

  首都师范大学:为学为师,求实求新

  北京体育大学:爱国拼搏求实创新

  北京林业大学:养青松正气 法竹梅风骨

  原北京医科大学: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中国民航学院:笃学精博、严谨创新

  中国海洋大学: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石油大学: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实事求是 朝气蓬勃

  华东师大:求实创造为人师表

  华南师范大学: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东北师范大学:勤奋创新,为人师表

  云南师范大学:刚毅坚卓

  华中师范大学: 求实创新,立德树人

  漳州师院校训: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广西师范大学: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河南师范大学:厚德博学、止于至善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严谨 博精 创新 奉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训:博文明理 厚德济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诚信、博学、求索、笃行

  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

  国家会计学院:不作假账

  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济世

  上海财大:经世济国

  江西财经大学:信敏廉毅

  西安交大:爱国爱校.追求真理.勤奋踏实.艰苦朴素

  西安理工大学:祖国 荣誉 责任

  电子科技大学: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中国科技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应该是这个)

  华中科技大学:明德厚学,求是创新

  南理工:团结献身求是创新

  上海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

  大连理工:团结 进取 求实 创新

  华南理工 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西安理工大学: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

  武汉理工大学:勤奋严谨 求实创新

  太原理工大学:求实、创新

  西南交通大学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强、笃实、求源、创新

  西北工业:公诚勇毅

  南京工业大学:明德厚学,沉毅笃行

  河南农业大学:团结勤奋严谨求实

  华中农业大学:团结勤俭求是奋进

  华南农业大学:修德 博学 求实 创新

  兰州商学院:自由之精神 独立之人格

  云南大学: 立一等品格 求一等学识 成一等事业

  苏大: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兰州大学:勤奋 求实 创新

  山西大学:登崇俊良 求真至善

  东北大学:自强不息,知行合一

  天津大学:实事求是

  上海大学:自强不息,求实创新

  东南大学:止于至善

  FDU:博学而笃志

  吉林大学: 求实创新,励志图强

  矿大:勤奋求实进取奉献

  西北大学:公诚勤朴

  四川大学: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河南大学:明德新民,至于至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贯中西,明德尚行

  江苏警官学院:无私奉献

  黑龙江大学:参天尽物 博学慎思

  河海大学: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

  烟台大学:勤奋创新育德守纪

  湘潭大学:博学笃行,盛德日新

  河北大学:实事求是,笃学诚行

  大连大学:文明自强,求是创新

  青岛大学:博学笃志,明德求真,守正出奇

  长安大学(长大): 求实 笃学 务实 创新

  江苏大学:博学、求是、明德

  湖南大学:实事求是 敢为人先

  燕京大学: 自由、博爱、民主

  集美大学:诚以待人,毅以处事

  红河学院:里仁明德.

  燕山大学:厚德树人 博学济世

  上海水产大学:团结敬业 求实创新

  川大:坚韧不怠,日进有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30 22:12 , Processed in 0.13435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