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孩子需要仪式,不需要形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6 22:5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需要仪式,不需要形式作者:朱永新
  教堂式的大厅大门紧闭,教师们身穿礼服肃立于前方的两边,正中站着校长。
  一个女生走到紧闭的大门前,打开木盒,取出棰子敲击大门。
  校长问:谁在敲求知的大门?
  女生答:我代表每一个女性。
  校长问:你要寻找什么?
  女生答:通过辛勤工作,唤醒我的心灵,并将我的生命,贡献给知识。
  校长说:欢迎您,那些和您追求相同理想的都可以进来。
  于是,学生们涌进了会场。
  校长说:现在我宣布,新学年开始了——钟楼的钟声响起来了,被惊动的鸽子,扑棱棱地飞向了天空。
  这是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卫斯礼女子高中的开学典礼。
  这样的开学典礼,可以称之为“仪式”,让人怦然心动。
  什么是仪式?仪式是这样一种时刻,它通过包孕性强,极富意味的,有象征意义的程序和形式,使有意义的事情或伟大的事物能够拥有一种伟大的时刻,获得神圣、庄严与尊重。仪式作用于心灵,它唤起内心的神性,使生命能经常与伟大事物交会在一起,从而形成长久的动力。简单地说,就是一定的文化通过一种固定的模式供大家重复演习。
  仪式在塑造校园文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仪式,学校的文化、愿景被一次次强化、确认,师生被联结在一个共同体中,凝聚成一股向上的力量;学校的日常生活也因此被赋予了意义与目的,而不仅仅是一系列时间的堆积。
  古代的教育本身包含着许多仪式,除了祭孔,甚至像读书以前焚香净手这样的习惯,也成为不少读书人的仪式。
  可惜的是,放眼望去,现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大多充斥着领导讲话以及没有任何意义的歌舞表演,许多礼仪程序可以在不同场合借用或复制。
  这种典礼或者说庆典已与生活本身脱节,成了外在的烦琐的形式。这种形式愈演愈烈,最终破坏了文化,使真正的生活变得模糊不清。更让人反感的是,在学校的重大活动中,这种形式还以师生为道具,对学校生活构成了负面影响。
  仪式与形式的区别在于,仪式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强化共同价值,将共同的愿景在特殊的场合凸显出来,持续不断的仪式增强了向心力,让生活具有了阶段性,不断激励人们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而形式却往往通过一定的程序,强化权威、强化权力、强化等级观念、强化领导意志,最终破坏了彼此的关系。
  仪式是庄严的。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学生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重新体验民族感、国家感。一次次的升旗仪式,会让这种民族感、国家感不断得到强化。形式则令人厌倦,一个接一个的领导致辞,有哪句会被真正记住?而那些外在的形式,无论是鲜花还是礼仪小姐,都无法激起真正的认同,反而会产生离心的效果。前段时间,更发生了由于领导讲话过于冗长,小学生承受不了酷暑的折磨,当场晕倒的事件。
  我呼吁成立阅读节,其实就是希望我们的民族也能拥有一种仪式,让所有的中国人,特别是孩子们通过这种仪式,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甚至认识到阅读本身的神圣。当然,这样的阅读节,我不希望搞成领导连篇累牍的讲话,我希望在各地,在不同的学校或社区,拥有自己的仪式,不需要红地毯,不需要鲜花,哪怕只是让少年们虔诚地诵一诵:“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动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向远方。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不必为通行税伤神!这是何等节俭的车——承载着人的灵魂。”这不是美妙的时刻吗?
  因此,我希望我们的学校、社区,能够基于自身的愿景、文化,形成自己独特的仪式,通过这种仪式使大家拥有共同的生活。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能在这样的仪式里渐渐长大,将会具有怎样的精神气质?而一个生活在仪式中的国民,将会在书香熏染之后,拥有怎样的精神力量?
  (摘自2007年6月9日《新京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20:19 , Processed in 0.0932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