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例谈以文化的眼光解读并处理文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31 11:35: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例谈以文化的眼光解读并处理文本
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小学

谦 陈兰惠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当我们静下心来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并进一步反思时,发现由于不少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因理解和实践操作中的偏差,造成语文本体的失落,以致出现了“非语文”、“泛语文”的倾向,语文课堂教学“语文味”不浓,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都没有得到较大的提升。有专家认为,语文教学不能令人满意,原因有很多,但未能进入文化层面是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开展了“基于文化层面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 努力从文化层面审视并改进当前的阅读教学。我们认为,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先进文化的熏陶,培养文化精神,厚实文化底蕴,引导文化行为,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以文化的眼光去解读并处理文本。怎样以文化的视角解读并处理文本,做到基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充分挖掘出教材的文化内涵,我们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探寻文化传统,发掘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亘古不息的长河,孕育了浩瀚悠远的华夏经典。汉语文化形象丰瞻,神韵饱满,情趣盎然,它的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无不烙印着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记,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探寻教材中的文化传统,发掘出文本的文化基因来。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村居》时,她先抓住课题中的“居”字,用投影演示“居”从甲骨文到今天的演变过程,再让学生根据字形理解字义,学生自然而然想到“家”,想到“居然之家”,并巧妙导出“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典故”。接着让学生由“吴音”而了解吴国,了解“吴音”方言的特点,引出“一处乡音就是一个地域的文化”。这一片断教学中,窦老师抓住“居”的字演变过程,把学生带入浓浓的文化传统中并领略了汉语言的特殊魅力,让学生体会到浓浓的文化气息。
二、拓宽文化视域,整合文化资源。
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实际,对所用教材进行增删调整,灵活地运用教材,做到艺术地处理教材,科学地补充教材。由于文本所承载的信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时代背景久远、文化气息浓郁的文章,文本与现实的差异性,文本内部的空白点、末尽处,都给学生体悟文本带来了难度,这就需要进行有效适度地拓展,将相同主题的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在文本的相互交叉融会中,获得大量的文化接触。浙江名师王自文在执教《古诗二首》时,引领学生先初步感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所展现的凄凉之情,再巧妙导入诗人的《示儿》,深掘了诗歌内涵,拓宽了诗歌解读的外围。在引领学生理解《题临安邸》时,他出示了《清明上河图》,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实现内容的二度整合。在结束时,音乐《满江红》的引入,把课引向高潮,将学生情感引向文本最深处,引向文化的高度。如果说王老师对于古诗《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解读,展现文化气息的基础的话,那么《示儿》、《清明上河图》、《满江红》等不同表现形式的文化载体的恰当插入,则是对文本原有文化内涵的丰富,拓宽了文化视域,整合了文化资源。
三、营造文化氛围,进行文化体验。
文化的传承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亲近文化、体验文化,认同文化,进而生发情感、拥抱文化,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情感是承载文化各种意识形式的有效载体,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情感在文化传承中所起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用情感触摸学生的情感,用心灵同化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共同呼吸文化的气息,在情意倘徉、智慧牵引下,充分感悟传统文化的绚丽灿烂和源远流长。窦桂梅老师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紧紧抓住“好好地活”这句话,以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以情感激活学生的心智,调动学生多元参与、多元体验,并获得多元感悟,她借助朗读指导、重点词语体会、背景资料介入等,引领学生走近文本,情感体验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形象,师生在情感交融中,充分感受人物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提升了学生对母爱的理解,对生命、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
四、沟通文化联系,孕育文化情怀。
全球一体化的趋势,要求学校教育重视学生跨文化背景交往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将来开放多元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利用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做好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的沟通与联系,增进学生对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以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的态度。如一教师在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的最后,出示了这样三句话:(1)、我不喜欢林冲,他太谦虚、谨慎,不够豪爽,不像好汉,我觉得洪教头虽然鲁莽,但心直口快,敢于挑战,倒像好汉。 ——美国籍教师  (2)、在这三个人物中,我觉得柴进是好汉,他热情好客,仗义疏财,颇有绅士风度。 ——英国籍教师 (3)、林冲谦虚忍让,武艺高强是好汉。——中国籍教师 。然后让学生说说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学生有的赞成美国老师的说法,认为林冲想得太多,太谨慎,有的赞成中国教师的说法,还有的认为英国籍教师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这里教师把对人物的评价放到了一个更大的文化背景下去审视,让学生在不同的文化观念与碰撞中沟通了中外文化之间的联系,孕育了学生多元文化的情怀。
五、找准文化内核,走向文化创生。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化知识点比比皆是,只要我们有一定的文化眼光,就随处可见文化现象、文化知识,如何找准文化的核心要素切入,将学生有效地领入宏阔的文化殿堂是关键。冯骥才的《快手刘》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个摆地摊的卖糖人变戏法的绝活,语言精炼,具有浓浓的民俗文化韵味。冯骥才笔下的此类民俗人物还有许多,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类人物有较深的感受,并体会冯骥才创作此类文章的文化心理,江苏南通一教师在执教这一课时,让学生补充学习了的冯骥才的同类文章《苏七块》、《刷子李》,形成了专题性文化课程,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课程视野里对语文的人文之思有所感悟。这三篇文章的教学,教者抓住重点,逐步提升,从感受民俗人物个性、品赏文章特色、走向感怀作家人文情思,渐渐深入。在感怀作家人文情思阶段,教者还补充介绍了冯骥才担任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会长后,发起的抢救、保护民俗文化的行动,特别是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视。学生从冯骥才呼吁保护、亲自调查、撰写文章、保留记录民俗历史等行动中对他的文化责任感有所感悟。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再次品读这三篇文章,并引导学生把视角投向生活中的“小人物”,在初浅的文化关怀心理下,他们较好完成了一次题为“凡人故事”的习作,将语文学习推进到文化创造阶段。②这个案例的教学,教师找准了文化的核心要素,丰富了学生的心灵体验,又培育了学生的文化心理,最终走向文化创生。
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说:“语文是一种文化,是应创造和发展着文化,提炼和提升着文化,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充分体现语文的文化属性,丰富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使学生浸润在文化之中。”如果我们每个小学语文教师能不断拓宽自身的文化视野,以文化的眼光去解读并处理文本,借助文本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品味、感悟和运用,并在此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他们的人格、涵养他们的性情,让语文课堂充溢着浓浓的文化意蕴,这样的语文课堂一定是我们理想的语文课堂!
此文刊于《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6:45 , Processed in 0.0618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