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随想录
发表《七彩语文 教师论坛》2008年10期
习作,对于小学生而言向来称难,习作教学,对教师来说更属不易,是困境亦是瓶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窘况,如何解决?多年来,对此问题的探讨可谓是争论不休,探求不止。也曾见仁见智,但结果依然是不一而足。爱之深,思之切。笔者不揣浅陋之见述之,求教方家。
一、“虚则补其母”
学生作文质量不高,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儿童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方法不当,阅读量不足,“快餐式阅读”、浅阅读。他们拥有的语言素材远远无法满足表达的需求,所以写出的文章干瘪苍白。一篇文不通、字不顺的习作,只会给学生带来对作文的挫败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厌倦感。如何解决?
病急不能乱投医。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的一条重要的治疗原则——“虚则补其母”,按五行相生的规律,一脏“虚”,不仅补益本脏,同时还须补其母脏。比如,中医认为,肾主骨,骨质疏松治疗应以补肾为主,肾补好了,骨质疏松自然痊愈。该原则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其借鉴意义。
如果让我们对小学生的习作进行“把脉”,不难发现,儿童的习作弱就弱在“营养不良”和“观察弱视”。如何根治?笔者认为,不能就作文论作文,单靠一周的两节作文课无异于杯水车薪,很难奏效。补其“母”,必须增加学生平时的阅读积累——丰厚底蕴,补给“营养”,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远“观”近“察”,事事留心。
写作的“根”是阅读。吉姆·崔利斯在《阅读手册》中作了归纳:“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阅读能够开阔习作视野、积累习作素材、丰富语言材料、激发写作灵感……儿童文学家秦文君现身说法:“其实,我并不是什么找到捷径的人,而是我很早就爱看课外书,小说、故事、科学文艺、什么都读。这样,肚子里的‘墨水’多了,写作文自然成了小事一桩。”特级教师高万祥风趣地说,作文是阅读下的“蛋”。“劳于阅读,逸于作文”。反之,没有积累一定的阅读“营养”,学生的习作就只能是“面黄肌瘦”。习作教学的“营养的补给”应注意以下三点:
首先,我们不可以“饥不择食”,要努力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力求推荐给他们的是“经典”的“儿童化”的精神食量。“我们必须学会甄别和摆脱,从劣质书籍的荆棘丛中走出来,走向优质书籍的世界——那里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参天大树。”(曹文轩语)这样,学生才感到亲切,才能更好地融入进去。法国有位汉学家说:“每一个汉字都是充满情感的小精灵。”教师要善于引领孩子们在字里行间与“小精灵”嬉戏,把“阅读”变为“悦读”,做到目随文走,情随文流,与之对话、与之交流,一遍一遍、含情脉脉地朗诵它,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理、读出神,从中汲取表达的精妙营养。
其次,我们不可以学“熊瞎子掰棒子”,要引导学生进行精当的针对性阅读批注,指导学生从读文中发现“美”。读了一篇好文章,能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能够品咂出文章的“滋味”,知道好在哪?哪一点对自己启发最大?哪一点适合于自己去借鉴模仿?“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逐渐地看出越来越多的文章的“门道”,做个阅读文章的“美食家”,把阅读与自己的习作有机结合起来,既会品味别人的文章,也能在自己习作中做出“拿手好菜”。
第三,我们不可以“消化不良”,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语言的积累内化,做到厚积而薄发。当然,在积累的过程中,一要克服“消极积累”,不能背也背了,记也记了,但到了表达的时候,积累的东西却忘到九霄云外了;二要增强“积极积累”,不但熟读成诵、烂熟于心,而且想用就用、随时会用,用得自然、用得恰当。
矫正学生的“观察弱视”也不可以小觑。为什么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学生的文章“气色苍白”?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文字背后缺少用心观察,缺少真实的感受。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都是异彩纷呈的。但有许多的学生即使经历了丰富有趣的事,仍然写不出好文章,原因是他们没有做生活的有心人。因此,我们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留心观察,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于永正老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一次,他带领学生到游泳馆游泳。他把几个做事毛毛糙糙的孩子拉到身边,小声对他们说:“你们看看,胆大的和胆小的,他们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会游的和不会游的有什么区别;好逞能的和不善于张扬的又有什么两样。”在于老师的友情提醒,他们便细心地观察起来。看着看着,大伙儿忍不住笑了起来——原来班里好逞能的小胖子跳“砸”了!他整个身子像炮弹一样,重重地落在游泳池里,肚子砸到水面上,发出很大的响声。小胖子爬上岸,捂着肚子连声叫道:“疼死我了,疼死我了!没想到水这么厉害!哎哟,哎哟……”这样训练学生观察多么有成效呀!再一点,阅读本身也是一种观察,是一种学习作者观察的观察。因为任何一篇佳作都是作者用心观察生活的结晶。
“虚则补其母”在教学中是否还可以有这样的解释,大凡有育儿经验的人都知道,哺乳期的婴儿身体虚弱,医治的最好办法就是给母亲多增加营养。母亲强,则婴儿壮,母亲健,则婴儿康。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为学生的习作“补虚”,教师也需要增加“营养”。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一个留心生活的人,一个懂得读写结合的人,一个喜欢写作的人,一个有着良好语文素养的人。
教师的阅读,犹如一条潺潺的河流,那奔腾的浪花,是流淌在学生心田的欢悦。著名儿童文学家蒋风先先生这样回忆小学的斯紫辉老师(斯霞的堂姐):“她用整整一个学期给我们讲述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后来又断断续续地讲了《弗洛伦萨小抄写员》《爸爸的看护者》《小石匠》等,裘里亚、马尔柯、西西洛等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根。”教师有了广泛的阅读,便有了与学生交流的谈资。在交流中给他们推荐优秀的读物,在交流中畅谈读书的乐趣,在交流中指点作品中远处的目标、高出的闪耀。
教师的观察,犹如一道明亮的电波,那电波擦亮学生迷蒙的双眼,使他们睁大好奇的眼睛欣赏多彩的世界。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说:“你问我什么地方学来的雕刻?在森林里看书,在路上看云,在雕刻室里研究模型学来的。”台湾著名儿童文学家方素珍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首先是在生活中遇到令我感动的题材,再把它化成文字。”这都是经验之谈。当然,观察不是单一行为,观察要与思考问题同行,观察要与发现问题并举,观察要与解决问题相联。教师要把自己每天的观察与思考同孩子们交流、分享。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的敏锐观察锻造孩子们的“火眼金睛”,变“事不关己”为“事事关心”,“视而不见”为“明察秋毫”,最终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师行走在神圣讲台上矫健的双腿,那双腿支撑儿童由“蹒跚学步”到“迈步如飞”。喜爱作文,自然阅读课忘不了写作,写作课忘不了阅读。“读完一篇文章,阅读教学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更重要,这就是使学生学以致用,就是要让学生把读中学到的用在文章写作中;让他们把对文本的理解、感想说出来,或者写出来。”(潘新和先生语)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必然包括迁移。阅读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读懂写了什么,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表达的,为写作服务。比如由阅读的主题对接写作的立意,材料对接选材,结构对接谋篇,语言对接遣词。反过来也一样,这是一个“互逆”的过程。
二、“模仿是最深的爱慕”
西方有句名言:“模仿是最深的爱慕。”这句话讲得通透。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说:“因为深深的爱慕才去模仿它。”
大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还记得四十九回里“七星坛诸葛亮祭风”一段:
众兵将得令,一个个磨拳察掌,准备厮杀。是日看看近夜,微风不动。瑜谓鲁肃曰:“孔明之言谬矣,隆冬之时,怎得东南风乎?”肃曰:“吾料孔明必不谬说。”将近三更时分,急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带竞飘西北,一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这一段描写可谓有声有色。著名女作家冰心曾经这样说:我十分欣赏这段的有力的描写,就把它偷到《尼罗河上的春天》这篇文章里了。大家看出来了没有?“河的两岸,几座高楼尖顶的长杆上,面面旗帜都展开着,哗哗地飘向西方,遍地的东风吹起了。”
这样的例子在语文教材中不胜枚举。比如,郭沫若先生笔下的《白鹭》:“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与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敷朱则太赤”是何等的相似。宋玉刻画绝代佳人,郭沫若描绘精巧的白鹭,真是“智者求同”!再如,“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顾炎武的名句,到了《大江保卫战》变成了“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句“偷”得何等巧妙,浑然天成。宋代学者朱熹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我想今人作文也是如此。
作家创作需要模仿,儿童习作同样需要模仿。模仿,是儿童站在巨匠肩膀上巧著华章的一种必经之路。因为深深的爱慕才去模仿它,是儿童作文走向成功的捷径。
儿童学习习作,从“学步”开始,必须以一定的“范型”为基础。语言学习是范例学习,流利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来自于储存在人脑记忆中以往体验过的大量的语言范例。学生喜欢某一段文字,抄下来,经常看,经常揣摩,时间长了,就会有心得:人家为什么写得那么好,有什么诀窍,人家是从什么角度去观察事物的形、声、色等等。思考多了,就会有一些心得,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了。
儿童学习习作,不能生搬硬套,为模仿而模仿,必须进行再创造。齐白石先生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矛盾先生提出:“‘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但我们拥护‘模仿’,只能到此为止。过此一步,则本为向上的垫脚石,‘模仿’就转而变为绊脚石了。”小学生善于模仿,也需要模仿。当然,模仿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仿中求异,从仿到作,由生到熟,由俗入雅的过程,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创造表达。
我们知道,毛毛虫变成美丽的彩蝶是由一般生命羽化为神奇生命的过程,是自然界昆虫进化的一个奇迹。人们经常在花丛中看到彩蝶翩翩起舞,惊羡她的美丽,但是很少有人看到羽化的艰难。儿童的习作由模仿到创新也是一个“羽化”的过程,模仿的过程是必然要经历的,关键是我们教师要唤醒学生的模仿意识,把儿童模仿的天性转变为模仿的动力和能力。首先,要调动学生模仿的积极性——选取案例,朗读欣赏,分析揣摩,产生爱慕;其次,要教给学生模仿和变通的基本方法——模仿优美语段,模仿成功写法,模仿创新形式;再次,要让学生享受模仿成功的快乐——积极评价,趋奖避罚,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如此,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云彩”的作文境界中去。我们坚信儿童在逐渐模仿的量变过程中会发生质的变化,会“羽化”出神奇的作品。
三、教师要有取材意识
“考什么,写什么”这样的应试作文或者套版作文,必然“窒息”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和能力,必然“诱使”儿童无病呻吟,说空话假话,说不着边际的话,必然磨灭儿童的习作兴趣和信心。
笔者认为作文教学,首先不是研究文,而是要研究人。边霞在《论儿童文化的基本特征》一文中指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根本区别在于儿童文化精神,实质上就是游戏精神,即一种自由想象和创造的精神,一种平等的精神,一种过程本身就是结果的非功利精神。”儿童有儿童的特点,童眼是独特的,社会百态、天地万物在他们的眼里都是可以对话的朋友,都具备七情六欲;童心是纯真的,他们追求快乐、喜欢梦幻、乐于合群,处事待人简单朴实;童趣是丰富的,他们有自己快乐的王国,生活的情趣……朱熹在《观书有感》一诗中说得好:“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的注入,儿童写作同出一理,要想在习作中由畏惧不断走向成功就必须要有源头活水,这里的源头活水就是写作的素材。当教师自身如果有选材意识,作文命题抓住儿童的心,把“习作”变成“喜作”,就能打开学生思路,激发学生言路,放飞学生思维。
发现题材,是最最重要的写作指导才能。老师发现得多,为学生提供的素材就多。高明的语文教师教作文都是善于取材的大家。他们选取材料都体现了对儿童接受心理的关注,对儿童内在自主精神和创造精神的重视,对儿童人性的关怀。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比如,一声叮咛、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小错误、一处小破绽……这些细小的东西常常被我们忽略。前年翻阅《读者》,我读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大意是一个单位招考公务员,试卷内容多——“哈达卷”,考试时间短——五分钟,“上当”的应考者多——试卷最后一行只要求应考者只做前两道题。当时读完只是感觉到文章有意思,思维也就搁浅了,而于永正老师却把它创生到课堂,限时让学生做“知识渊博型小学生”测试题。六年级的学生经历过大大小小多次考试,可是参加这样测试是人生的第一次。试卷的本身不在于考查学生知识占有的多少,而是考核学生做事是否细心,是否养成先读题后做题的良好习惯。学生经历了这次特殊的考试,既满足了好奇心,同时心灵受到触动。一次特殊的测试收获了许多优秀的习作,如《一个“陷阱”》《我被“蒙”了》《可怕的一个“阴谋”》《都是粗心惹的祸》《好习惯决定一切》……于老师的成功在于从测试题的细节处俘获孩子们的心,这种情感教育是入心入脑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是绝妙词。”只要做教育的有心人,看似平常的夕阳芳草都能赋以新意。
凡是优秀的老师都是一个个爱琢磨的人,正因为如此,奇迹在他们的课堂出现了,在他的学生身上出现了。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神韵》中说:“人之嗜好,各有所偏。好咏歌者,则论诗当如乐;好雕绘者,则论诗当如画;好理趣者,则论诗当见道;好性灵者,则论诗当言志……”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心里装着什么,眼睛就会看到什么。贾志敏老师曾经说过:“一个智商再低的人,也得认识他的父母啊。为什么?天天见面嘛!处处留心,天天思考,总会发现点什么,想出点什么。小和尚只要天天认真念经,‘神’一定会来的。”说得多么深刻呀!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心中时时有题材,眼中处处是题材,根据自己的才情禀赋努力做到:
取材要有真趣,让学生感觉到好玩。只要让学生对写作素材本身发生了兴趣,学生就无需外力推动而自愿写作。取材需要慧眼识珠,不能以“捡到篮里就是菜”的态度来敷衍,选取的材料要生动有趣,读起来引人入胜,听起来妙趣横生,嚼起来有滋有味,能给人赏心悦目之感。
取材要有真情,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学生。白居易认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托尔斯泰说:“艺术就是从感情上去认识世界,就是通过作用于感情的形象来思维。”作为小学作文的题材,它在内容上的重要特征,就是情感性,即以情动人,教会孩子热爱生活,参与生活,动手动脑,学会做人,打开观察、体验、阅读、思维、写作之门。
取材要有真意。清人郑板桥指出:“作诗非难,命题为难。题高则意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其实,写诗与作文是一样的道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作文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就会发现有价值的材料,透过现象去看本质,即可获得深刻而新颖的素材。
四、课堂教学要走好“四步”
习作,即练习写作,它重在一个“习”字,并不追求真正创作文学作品那样苛求语法的规范与灵活,逻辑的程式与严密,篇章的精巧与严谨,立意的深远与高妙,而只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练习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文课程标准》语)。从这个目标上来讲,习作是儿童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精神劳动。因此,在习作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理想的儿童王国”走进“现实的儿童世界”,无论是激发诱导,还是起草点评,都要着力于让儿童唤醒生活、抒写真我、自由表达。要达成这种真实、有效的习作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带领学生走好“四步”:
首先,创设开放的话题背景,让学生有话想写。比如,有位老师指导学生写“赵本山PK姚明”。老师首先出示“赵本山漫画像”,师生大笑。接着老师说:“谁能说一说他是谁,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又是通过什么途径认识他的?真是课伊始,趣已生,激活了学生的表达愿望。这一步为习作的发起阶段,旨在沟通师生关系,创设习作情境,揭示习作话题,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表达写作材料的机会,把师与生及所要写的内容较为自然、和谐地联系起来。
其次,善于激活学生沉睡的记忆,让他们有话可写。比如,我执教的作文——《实事实说》。教学时,我动情地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喜、怒、哀、乐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此外,分别、怀念、委屈、后悔、忧愁……也无处不在。请你选择一件印象最深、最想说的事给大家说一说好吗?同学们要说真话,说心里话,做到:实事实说。”无疑,极易触动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对往昔生活的回忆,激活学生的表象储存,使他们思绪飞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习作教学要善于激情,由“辞”激“情”,以“情”促“思”;习作教学要善于启发,通过启发,诱发学生在大脑中迅速检索到原先储存着的一种“块”,“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朝花夕拾”,打开习作的思路,激活学生沉睡的记忆,顺利提取储存在脑海中的生命记忆。
再次,培养学生习作的效率意识,让他们有话快写。习作教学先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积极动脑,继之要训练学生快速行文,独立完成习作,鼓励儿童看到什么就想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就写什么,就像呼吸、饮食、睡觉一样自然。
最后,指导学生在反复修改中提高,让他们有话善写。“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修改是习作水平提升的标志。一是让学生轻声读、大声读自己的习作,而且要“像朗读课文那样”去读,这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古人常常把“作诗”称为“吟诗”,“吟”是有声的,这声音是“吟”给自己听的,“吟”是自我欣赏、自我发现、自我改进的最好方式。近、当代许多作家在谈写作体会时,无不把“大声读自己的作品”作为重要经验隆重推出。二是通过对典型习作的点评促进学生把握修改要领,让学生触类旁通。三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修改方法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水平。习作教学还要注重积极评价,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给予放大,使儿童由成功走向成功。
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复杂工程。以上随想权作抛砖引玉,最后用一首小诗作结:
名篇佳作,博闻强记;整体把握,研读精细。
倾心模仿,点拨激励;由仿到创,标新立异。
儿童习作,智力游戏;发现题材,真情真趣。
激发动机,唤醒记忆;快速成文,百改不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