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生何时可以不“作”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31 16:3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冯会合

有个专家说了一个现象,说:“现在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做作文。”这话虽然说得不全对,但是反映出我们现在的学生语文的现状,不过只要我们去调查,学生大部分都不喜欢做作文确是事实。最近又看到《成都商报》有一项调查,说的是现在的学生写的作文都是“撒谎作文”,其中40个中就有30多个学生“第一次被教会说谎是在作文中”,80后有51℅,70后有33℅左右,有高达84%的人承认写的作文是“编造或虚构”的。
听了这两则消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们的语文教育到底怎么啦?给我们立起民族精神的鲁迅先生,我们的学生是“唯恐避之而不及”;体现我们民族文化传统精华的文言文竟然会让孩子们“颤抖”;现在作为我们语文基本任务的文章也只能让孩子战战兢兢、考撒谎来应对。也许鲁迅太沉,文言太厚,可是我们的作文又怎能抛之不顾呢?
按道理说写文章应该是一种享受,古人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谁心中无志呢?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应该是人生一大快事。古往今来的那些大家们不都是这样来畅叙幽情,一展大志吗?你看:洞庭波上范仲淹的苦乐之道,鹳雀楼上王之涣的哲理之义,赤壁之前苏东坡的超然之怀,这些留下的千古名篇可都是他们的内心之志啊。可是到了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文时竟然都是“言不由衷、文不言志”了,难道是我们的老师都没有这样教吗?肯定不是。不信,看一看我们所说的作家,想一想读过的作品,老师们不都是那样教孩子长啸短吟的吗?难道是我们老师“教之不法”?应该也不是。“为文实则为心”,我们不是一直提倡“以我手写我心”的吗?
可是学生只要一作文就会真的在“作”,这确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我想在我们很多老师的眼里学生的文章还是很符合要求的。现在看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学生是一个撒谎高手了,高得让我们老师都看不出来了。也许我们说到这里,有人会有很多意见了,我也知道我这样一说势必会犯了众怒。所以我只能在这里再罗嗦几句,权当做个解释。
因为首先有人会责备我,学生写文章不是“写”,而是“作”,那是学生不能“学而致用”。是的,我们承认,但是我们想过没有,我们学的东西和用的东西相合吗?我们引领学生陶醉在古今大家的精神领地的时候,我们要用的是什么?我们的孩子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孩子在想什么?他们内心的志是什么?很显然,我们都不知道。结果总是让这两者脱节的,各吹各的调,老师是“高谈阔论”,学生是“听之任之”,真是有点“曲高和寡”。诚然我们的文本是美的,我们大家的境界是高的,可是我们在呼吸这些华美的空气之后,要求学生描绘那股“浩然之气”时,我们孩子只能是依葫芦画瓢,照搬老师的高论,当然确是符合老师的胃口;然而鹦鹉终究是鹦鹉,文章终究还是“作”出来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老师是在自欺欺人。
当然还会有人说,文章本是要虚构的,“作”文是应该的。这话也对,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离不开作家高超的虚构,对现实生活高度概括和提炼,鲁迅的“杂取种种人,合为一人”就是明证,可是也我们不要忘了两点。一是虚构的文学作品是建立在对现实生活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的,或者说是和现实生活无异的,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现实的反映,作家笔下的“作”就是最大的真,最典型的真。二是我们的学生还是孩子,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孩子成长,让学生了解生活、关注生活,而不是脱离生活,更不能是一味接受别人的生活,而自己没有真实地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揭示生活。我们承认老师能够“用远大的理想培养我们的孩子本无可厚非”,可是我们想一想,一个不会自己注视自己周围生活的人,最终是会黔驴技穷,因为模仿永远是失真的,真实的源头只能是原态的生活。
也许还有人说,孩子的撒谎作文不是我们的过错,是教育本身的问题。不可否认,教育的应试性极大约束了孩子的真实性,伤害了孩子求真的欲望和勇气,放纵了孩子逃避的心理,封闭了孩子自由的个性,但是我们作为老师不能推卸自己的责任,我们不能等那天天下出现奇迹,教育能够一夜通天。孩子是我们的最重,亦步亦趋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听之任之是无能的反映,一味指责是逃避者的心态,我们不能这样。为了孩子,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敢为天下先”,奇迹是我们创造的,也许我们都扶正了孩子的天性,我们的周围春天就会来的。
现在起不要推卸,不要躲避,不要反感,需要的是我们去正视、去探索、去改变,一定要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自我,换学生一个纯真的心志。那一天,当我们的孩子都不是“做”文时,那才是我们教育的真进步,我们国家的真进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4:36 , Processed in 0.06433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