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术氛围日渐浓厚 东莞常平美术圈日趋本土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9 09:2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美术氛围日渐浓厚 东莞常平美术圈日趋本土化



2009年11月05日来源:《南方日报》


常平多画廊,仅东兴路便有10多家。卢真伟 摄
  虽然距离国庆已有一个月时间,但设在常平天逸美术馆的《为祖国喝彩——常平庆祝建国6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展》每天仍接待不少市民。这只是常平繁荣的美术市场的缩影。仅在东兴路上,便设有10多家专门销售美术作品的画廊,且生意兴隆。

  常平镇的美术氛围日渐浓厚,居民对美术的爱好和欣赏水平与日俱增,这与活跃在该镇的一批“本土美术家”密切相关。

  常平人画常平

  常平天逸美术馆里,60幅美术作品、43件书法作品和26件摄影作品悬挂在展示墙上。据了解,这次展览曾面向常平全镇征集展品,然而为何相对难以创作的美术作品反而更多?

  天逸美术馆馆长钟贤春说,这60幅画作足以展示常平美术领域的成就。展出的美术作品风格和表现手法各异,包括国画、油画、水彩画等。不少作品都让人眼前一亮,难能可贵的是,许多作品都带有丰富的“常平元素”。

  展品之中,有好几幅作品都是以常平本土景物作为题材,如美术教师冯文远的油画《闲情步行街》,寥寥数笔,便画出了常平镇步行街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幅由常平美术教师刘畅创作的水彩画《元宵游行队伍刚从这里走过》分外引人注目。画中许多市民在路边翘首远眺,身前被印有“常平”字样的防护栏隔开。原来这正是常平一年一度的元宵游行前夕,工作人员维持秩序的场面。

  “常平两个字就将我与这幅画拉近了,反映常平本地的写实美术作品比较少见到。”正在参观画展的美术爱好者肖先生告诉记者。

  常平有个美术圈

  近日,第五届读书节“图书伴我成长”少儿现场绘画比赛在天逸美术馆举行。30名不到6岁的小朋友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参加了比赛。这次比赛以“图书伴我成长”为主题,采取自选作画的形式,选手在规定时间内自由发挥完成作品。记者在现场看到,孩子们结合比赛主题,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尽情地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美丽家园和幸福生活,对未来充满憧憬。其中,陈淑娟小朋友所画的《读书的女孩》获得了这次比赛的特等奖。钟贤春对这幅作品的点评是:“作品表现大胆,任务造型不拘一格,有童趣,这样的天份和技法在同龄人中少有。”

  “常平镇每年都会多次举行各种美术比赛、美术展览,这对提升常平的美术氛围很有帮助。”在常平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陈先生认为,常平美术氛围的建立和居民美术能力的培养,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

  钟贤春表示,近五六年来,常平镇非常重视文化事业的建设,引进大学美术专业科班毕业的美术人才不少于50人,这个数目比周边的镇区多出1倍。据悉,目前常平美术圈中,许多人都是中小学美术老师。包括这次参展的60幅画作中,有九成都是由常平镇的美术老师创作的。

  钟贤春也感到,近几年来,常平美术氛围正在逐渐变得浓厚,不但参赛小朋友的美术水平不错,仅常平中学高中部今年有意考取美院的学生便有五六十人,其中不少学生有较为扎实的美术功底。

  老百姓也爱逛画廊

  常平镇美术氛围到底有多浓?这个问题似乎可以用常平画廊的业绩来回答。常平雅石画廊老板蒋业富告诉记者,2000年他刚到常平时,原本想要在常平卖奇石,但是一些本地画家托他帮卖画作后,生意越来越好,便专心卖起了书画。

  常平一个镇,为何会有这么多画廊?蒋业富表示,目前在常平,仅东兴路便有10多家美术品销售市场,而在常平的美术品市场,则可区分商业画和创作作品,商业画比较便宜,而创作作品一般根据质量定价,价格从一两千到万元左右。不少周边地区的客人慕名而来,如一个在深圳某日资公司任技术部长的日本商人便常常带着翻译来常平淘画。

  “因为我不卖商业画,前几年主要的客人是外商。”蒋业富回忆,因为来自香港、东南亚、日本等地的外商很喜欢国画,常常到该店选购画作。2000年到2004年左右生意最好,随后竞争较为激烈。蒋业富留意到,近几年他的客户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原先的外商客户变少了,而本地的市民倒是出手越来越阔绰,现在他的客户中超过六成都是常平及东部镇区的居民。

  蒋业富分析,人们有钱了,欣赏以及接触艺术的平台多了,常平群众文化的积累也让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水平更高了。人们也开始由喜欢颜色艳丽的商业画改为逐渐钟情于创作作品,尤其是国画。

  美术圈越来越活跃

  蒋业富还留意到,现在聚集在常平的美术人才越来越多,除了学校的美术老师之外,一些专业画家也愿意到常平这个“有氛围,有圈子”的地方落脚。

  曾作为新莞人代表在东莞举行巡回画展的画家黄建玉说,随着常平和东莞东部经济的发展,人文环境也不断得到改善,文化氛围的增加自然会增大市民对艺术的追求和消费。常平的美术氛围自然能够培养起来。而他个人之所以留在常平,正是看中了常平“可进可退”的优点。黄建玉说,一方面常平交通发达,去深圳、广州只要半小时,去北京也有直达火车。与一线城市相比,有美术氛围的常平更能让他静下心来,去体会中国画的意境,整理过去的经历并写些东西。黄建玉说,他有一个设想,就是选择一批常平的标志性建筑和场景写生,用画笔为常平“拍记录片”。

  回忆起创办天逸美术馆的初衷,钟贤春表示,“许多画画的人都有个共同的愿望,就是举办一次个人画展,对自己的艺术之路进行一次总结,然而举办个人画展却并非这么容易”。而钟贤春创办的天逸美术馆则可免费为想要搞个人展览的画家提供展览场地。天逸美术馆的另一个功能则是为常平的美术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周末一群志同道合的美术爱好者一起聊聊天,碰撞一下思维,很惬意”。钟贤春笑着说。(卢真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9 22:36 , Processed in 0.15668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