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初中 陈连林
避免过度追求课堂效率而陷入误区
提及课堂教学,绕不过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主题词。研究课堂教学的效率,很多管理者从学生和教师的层面来进行评价和研究,乃至进行实践操作,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但根据笔者观察也有如下误区:
误区一:把提高听课的频度当作提高课堂效率的主要管理措施。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很多管理者为了促使教师精心备课,通过频繁听课来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别喜欢不打招呼的“推门听课”。他们觉得这样一方面可以调研到课堂的真实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使授课教师心中有无形的紧张感,促使他们精心备课,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笔者认为,听完课后“抬腿走人”式的听课,是仅仅把听课作为对教师施加心理压力的手段。而听课不应该盲目追求量的积累,听课者应该带着课型意识进课堂,这样对课堂的诊断才能做到“因课施评”。
误区二:把加大课堂题目训练的容量当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手段。许多教师把课堂效率和训练题目画上等号,包括一些教学管理者也把学生“课堂思维的紧张度”作为高效率课堂的衡量标准。而这种紧张度的主要表征就是问题多、题目训练多,使学生的精神高度紧张,没有“喘息”和“开小差”的机会。一些以课堂作业纸、课堂教学案、当堂训练题等为抓手的课堂教学改革,都有一个共同倾向,就是以提高课堂训练题目的量来达到学生对知识熟能生巧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不研究课型特征,只是紧紧抓住题目训练这根“救命稻草”,盲目训练,认为练得越多课堂效率就越高。虽然课堂上需要题目训练和问题意识,但是怎么练、练什么,还是需要根据课型来决定。如果教师带着课型意识进课堂,备课中精心“备练习”,那么课堂练习则会根据课型的特征来设计,课堂效率的提高自不待言。
笔者认为,在提高课堂效率的道路上,注重课型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师在备课时研究课型对于自身专业的成长很有帮助,因为课型的设计是基于对教材的深入理解而产生的,是建立在对学生认知程度研究基础之上的,更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找寻最佳教学效果的表现。假如把上课比作开掘矿藏的过程,那么研究确定课型就是为开矿找寻到一条路径,如果连路径都不甚明了,那么开矿的过程就会缺乏目的性。只有当教师走进课堂,对于本节课的课型了然于胸时,才能够对课堂的环节、课堂的问题、师生的互动、训练的形式有确切的把握,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效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