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创新理论[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1 10:0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日本艺术教育的综合性创新理论

日本是一个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又不断创新的国度。
Example: 日本的动漫世界闻名,但这些优秀的动漫作品都是传统下的产物,在这些动漫作品背后都能发现日本‘江户时代’的传统影子。”

日本学校教育课程强调综合化(打破学年界限、结合各学科)与地方化(导入地方各种资源及重视地方传统);强调自我文化的认同。
从十九世纪末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大量欧美民主思想涌入日本,推崇个性和创造性的自由教育思想对日本的美术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二战后,英国美术教育家里德和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的“儿童中心论”的工具主义美术教育思想,使日本的美术教育的目的一反传统的重智育的倾向而逐步转移到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上来。跟随时代的发展,当代日本美术教育亦在肯定人本主义教育的同时趋向综合性的美术教育。
艺术类大学比较有名的有东京艺术大学、日本大学等等。
4年本科专业
美术 学部美术 学部 绘画科(包括日本画专业、油画专业、版画专业、壁画专业、油画技法 材料专业) 雕刻科、 先端艺术表现科、艺术学科、工艺科、设计科、建筑科 绘画科(包括日本画专业、油画专业、版画专业、壁画专业、油画技法 材料专业) 雕刻科、 先端艺术表现科、艺术学科、工艺科、设计科、建筑科 美术 学部 绘画科(包括日本画专业、油画专业、版画专业、壁画专业、油画技法 材料专业) 雕刻科、 先端艺术表现科、艺术学科、工艺科、设计科、建筑科

日本小学美术教育
一、从美术教育的目的任务来看
日本的美术教育注重素质的培养,重视人的创造力与评价能力,强调个性发展与形成,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将生活乐趣、艺术实践、服务社会三者统一
二、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来看
小学美术课时安排每周2~4课时,在学校教育中与语言、数学等其它学科具有同等的地位。绘画、立体制作和生活用品制作占有很大比例。美术的教学内容以提示、启发、引导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实践、创造能力
Example:日本的低年级美术教学内容包括:造型性的游戏(玩砂、化妆等)、绘画立体(泥塑、纸模型等)表现、制作使用物品和观赏作品。
三、从教学的条件上来看
日本多途径支持教育。各学校均有专门的劳动、美术教室。教学设施相当完备,除必需的绘画工具材料外,还有各种木工、美工、造型机械的工具,便于学生制作不同材质的工艺物品,各种标本、写生教具一应俱全,能让学生按需所取。教师必须取得相应较高的职业文凭和执照,地位很高。多数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校外环境都注意艺术的影响,学生能够经常去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参照、欣赏品位较高的美术作品。
四、从课程教育形式来看
学校课堂授课完全是开放式的。教师只是提出任务,稍加启示。教师除传授知识外还是活动、课程的准备者、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
五、从教学效果来看
由于普遍重视美术教育,国民对工作、对生活的艺术品位都显得高雅、文明,对工作对事业也就特别注重求新、求异、讲究创造性。
A 理论
日本采纳内在引导和外在传授的教育思想;用综合的方式加以推动引导。 外在教育领域,是指环绕在幼儿周围的外部世界。它具有一定的秩序和规律。外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 括知识、技能、习惯等等。外在教育深刻影响了幼儿内在世界 的形成。感性、洞察力、想象力、欲望等正是这个性化世界和形象思维领域的内容。在这个内在世界里,引导是一种更为适当的方式。 B 教学法
在造型活动上,对于感情、感觉、形象思维、想象的世界,教师只能采取引导的方式。 日本的这种教学法受了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的影响。禅宗宣传自性是佛,莫向外求,主张依靠本体 的自力达到开悟成佛。日本的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探讨: 1.在教学指导原则上,日本十分重视幼儿造形表现过程中的三环节,即形象思维、技能运作和传达内心 活动的环节。
2.在教学指导的要点上,日本着重以下四个方面: (1)从游戏来看,主要以幼儿自由描绘为主,提供必要的与幼儿心身发育相适应的题材; (2)根据故事来表现的题材,则不拘泥于真实,让孩子在自由愉快的表现中,选择造型单纯、组合容易 的内容。 (3)从生活体验中引发的表现,在开始构思阶段,就要使形象思维明确化,并把它与自己准备的有关材 料和工具、表现手法联系起来。要求表现的内容能被他人接受,并且有相同感受的理解。 (4)经由观察萌发的表现,重点是突出有关对象物的具体感觉。采用何种观察方法,什么时候来画、画 什么、怎么画,这些都是指导教学的关键所在。 C 教学内容 日本根据幼儿绘画发展的不同时期来展开教学内容 2-3岁,采用在物体表面着色;将纸蒙在表面凹凸不平的物体上用铅笔拓印;拼贴布贴画;用粘土 或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等,都属于造形性游戏的教学内容。 4-5岁,则运用寓知识于兴趣之中的游戏方法,通过阅读小故事根据体会作画,依据孩子的生活体 验来描绘使自己感动的事物,通过各种角度观察对象,并描绘出自己的感觉。 5-6岁,则转变为采用不同纸质或不同形状的纸进行游戏表现,加深幼儿对材料和形状的认识,按 照自己的构思故事作画,扩展游戏范围,并以此作为表达的题材,描绘自己热衷欣赏的事物。
日本美术教科书中三大学习主题 :1.充分利用空间与材料;2.在发展活动经验的同时获得乐趣;3.开拓想象力。 日本选择内容注重幼儿绘画要体现其游戏与生活,从而引发幼儿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这种 安排具有指导幼儿生活和精神治疗的功能。
日本美术教育师资 日 本的幼教师资都受过大专以上的教育,幼教美术理论研究机构都设在教育大学美术系或者综合性大学教育 系的美术专业,保障了幼儿美术教育基础理论和教学法的研究以及师资的专业素质。
Example: 如日本各都、道、府、县均设限于本地通用的“特别教师许可证”,使社会上的艺术专业人才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发挥作用。

美国的美术教育的理念已经从“儿童中心论”转向了“艺术社会中心论”,而在日本,“儿童中心论”仍然保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2 08:21 , Processed in 0.14387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