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性”作文教学观述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 10:5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五性”作文教学观述评
梁启超《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启示
四川巴中中学

明戈利

近代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不仅在历史、文化史、文学等领域造诣精深,而且在作文教学理论的研究方面也建树颇丰。1922年,他针对当时中学作文教学中的盲目和随意的现状,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作了《作文教学法》的专题演讲,后于1925年在内容上作了重要修改以单行本出版。这部“懂写作的人讲写作”的专著,全文共分两大部分,前论作文法,后论教授法,但以写作教学为中心来全面探讨中学国文读写教学之关系。该书虽作于上世纪20年代,迄今年代久远,但书中所总结的写作教学的规律及一些具体的操作策略,对今天的中学作文教学而言,仍具有振聋发聩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梁启超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把整个作文教学构想概括为“应用”、“规矩”、“实效”、“指导”、“思想”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作文教学的重要问题,下面就当前作文教学现状,逐一对这五个方面予以解读与阐释。
1、序列性
梁启超把文章大致分为三大文体:记载之文,论辩之文,情感之文。他说:“作文教学法本来三种都应教,都应学。但第三种情感之文,美术性格外多,算是专门文学家所当有的事。中学学生以会作应用之文为要,这一种不必人人皆学。”在具体教法上,他提出应当“分体裁、分阶段交替训练”,“须将各类文分期讲授,不可同时东讲一篇西讲一篇。因为各类文作法不同,要令学者打通一关再进一关”,“我主张一学年有两学期,一学期教记叙文,一学期教论辩文。由简单而复杂。记叙文先静后动,论辩文先说喻倡导而后对辩”在梁先生看来,记叙文和议论文是社会生活中真正应用之文,必须人人都应掌握,生生会写。这两类文体应讲求一定的训练思路,遵循一定的训练顺序,按照由易到难,由叙事记人的形象表达到说理论辩的抽象思维的层级进行序列化训练,而且整个中学阶段要始终围绕记叙文(初中)和议论文(高中)两大主流文体来进行演练,这两类文体是中学生必须游刃有余驾驭的重点文体。这种作文训练的序列化和针对性指导思想对当前中学作文教学而言,不无启发意义。当今作文教学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写作的无序性和训练的盲目性。不但初中或高中阶段的老师和学生没有明确的整体性写作预案和计划,就连每一学期要训练哪类文体,演练哪一方面的写作能力,达成何种目标,也缺乏比较周密的预设和系统构想。于是乎,老师随心所欲命题、学生被动茫然写作就成为混沌无序的正常写作现象。在这种杂乱无序的作文训练模式下,今天写话题,明天练命题,随意更换,周周出新,这种违背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水平,脱离单元阅读教学的无计划、无目标、无重点的“放羊式”写作,其结果只能是违背写作由低级到高级、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螺旋递进式规律,造成写作目标凌乱,训练重点分散,相关能力脆弱的高耗低效局面。
不过,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梁先生所主张的“应用之文”和核心文体的范围似乎应有所变更和扩展才是。在风生水起、来势汹涌的信息社会,在语文与社会生活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各类常见的应用性文体,如计划、总结、申请、简历、报告、说明书等也应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文体,以满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实际需要,提高适应社会的生存技能。很多学生能洋洋洒洒写出一篇象模象样的普通文章,却写不出一篇格式规范、要素齐备的请假条,这一畸形而尴尬的写作现状已经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无地自容、羞愧难当了。
2、规范性
梁先生曾切中时弊地指出:“现在教中文的最大毛病便是不言规矩而专言巧。从前先生改文只顾改词句不好的地方,这是去规矩而言巧,所以中国旧法教文没有什么效果。”他还援引孟子的名言:“样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他认为,文章做得好不好,属于巧拙问题,巧拙关乎天才,不是可以教得来的。如何才能做成一篇文章,这是规矩范围内的事,而规矩是可以教可以学的。要达到巧,必须先明规矩。勿庸置疑,梁启超所言作文之规矩,即作文的规范性问题。这种“不言规矩而专言巧”的倾向在现实作文教学中并不鲜见。一些教师一味注重选材、立意、结构、体式等巧妙技艺的讲解与传授,而丝毫不重视写作过程中作文基本构成要素应达到的一般要求和总体规范。学生则在老师“投机取巧”作文思想的怂恿下,苦心孤诣地求新求巧,而对文体鲜明、材料充实、中心明确、结构完整、书写清楚等基本的文章规矩竟然抛诸脑后。于是,在话题作文的风暴中,非驴非马的四不象文章便出现了;在记叙文写作中,明确突出的中心主旨销声匿迹了;在论述性文章中,堆砌事例、缺少评析的观点加材料的简单论证模式诞生了。这种无规矩的作文断然不会上升到“巧”的层次和境界。“我不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会巧;然而敢说懂了规矩之后,便有巧的可能性。又敢说不懂规矩的人,绝对不会巧;无规矩的,绝对不算巧。”这是梁先生对于规矩和机巧二者关系的精辟论述。
对于规矩,即“作文法”,梁先生认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写任何种类的文章都必须恪守的基本准则,“就是怎样结构成一篇妥当文章的规矩”。第二个层次,对记载文和论辩文两类文章的各种样式,又分别提出了一些更为具体的规矩。如记载文要客观的真实,叙述要有系统;论辩文则耐驳,动听。这种一般的普遍规矩加上特定文体特殊的具体规矩的规矩框架和规矩层次,为我们树立作文的规范意识指明了总体方向和操作路径。朱熹认为作文应先写“放胆文”,再作“小心文”,其实,“小心文”何尝不是“规范文”名异实同的代名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教出文体风格,学生应辨明不同文体在表达方式、谋篇布局方面的显著区别,并在写作中养成文章“入格”的习惯,是作文中克服“去规范化”流弊,涵养规矩意识的有效途径。
3、实效性
梁启超反对为文盲目多练,与其一味多练,不如少做几篇,抓细抓实,让学生做一篇有一篇的收获。不仅引导学生严格遵循“规矩”,更是培养他们认真负责的写作态度,在作前“预备”和作后“修改”多下功夫,从而使他们对作文的甘苦、功能和规律有所体悟。怎么样达成作文的实效性目标呢,从梁先生的论述来看,反对盲目多练和重视作后修改是其主要观点和措施。日常作文教学中,一些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付学校和上级检查,只注重作文完成的数量多寡,而且常常以完成作文数量多而自诩,而对学生作文训练后究竟有无实效、有多大实效则漠然视之,甚或不闻不问。无可非议,作文训练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水平的提升,但凡事自有其度,过犹则不及。与其盲目多练,不如有针对性地精评;与其走马灯式的“遍尝百味”,不如静心尝其一味。因此,精练细评,一题多作,篇篇有得,是保证作文实效性的必要手段。修改是对文章的检查和润色,也是对作品的二次写作和加工。优秀的作品都是历经多次打磨,反复修饰而成,古今中外的一切成功创作和经典作品的问世,莫不如是。问鼎中国古典文学颠峰的《红楼梦》,曹雪芹不是经过“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艰辛漫长的创作和修改之路才成就了一部“词句警人,余香满口”的旷世之作吗?反观今日之中学生,修改的习惯和能力不敢令人恭维。一些学生不但对别人的文章不屑一顾,就是对自己的作品也懒得看上一眼,以为一气呵成之后,必定是字字珠玑,可以高枕无忧矣。这种对作文修改的冷漠和轻视,除了孤芳自赏、自我陶醉的个人完美主义心态作祟外,对批改的作用和价值认识浅薄,以及自身批改能力低下,不知如何评判也是不可忽视的制约因素。根据个人多年作文教学实践的摸索,书写作文后记不失为一条增强作文有效性的妙着。每次作文后,要求学生紧紧围绕着该次训练的目标和重点,结合老师或同学的批改和评语,对自己的写作得先作一次宏观和细致的反思与总结,既用“热眼”看到自己作品的亮点和成功,也用“冷眼”来发现文章的不足和瑕疵,在信心和警省的双重心理作用下,以自己的文字来记录个人作文成长和进步的历程,这种内化的自我写作评价不是外在的教师的灌输式讲评所能替代和比拟的。
4、体验性
梁先生认为,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指导,就必须反对让学生在作文时凭空瞎想。出个题目让学生凭空瞎想,是作文教学的大忌,瞎想的结果必然是胡编乱造,而胡编乱造成了习惯,于学生害处大,应注意教员在作文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指导重在取材方法,即学会观察和搜集材料。他不主张学生在写前苦思冥想上下工夫,而要在搜集材料上下工夫。为了指导学生进行观察,他精心设计了“写瞰”、“类括”、“步移”、“ 凸聚”、“脔尝”五种方法,而且对每一种观察方法都作了详尽的分析和举例。同时,梁启超又根据不同文体对材料有不同要求的特点,创造性地提出了按文体来训练学生选材能力的设想。在训练写作记叙文时,他指导学生选择的材料“最好是学生身历或耳闻目睹的事迹、物件或地方”,或者是记述他们曾经旅行过的地方,或者是读过的书。在教学写作议论文性文章时,梁启超认为,“论辩文最好是论与学生有关系的事”,“最好是学生直接感利害者,最好是一个问题有两面理由容及彼此主张辩驳余地者”。以上论述实际上集中表达了这样一个作文写作原理:观察社会生活,搜集有用材料,是写作的第一步,而材料应该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紧学生的思想实际。
纵观当今学生作文闭门造车、东拼西凑的失语现象,梁先生提出的向生活、向社会学习写作的“体验式”写作理念无疑是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又一次挑战与革新。作文的学问不外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方面,前者系写作的对象和内容,后者关乎写作规矩与技巧,但“写什么”永远比“怎么写”更为重要。可时至今日,一些学生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写什么”的瓶颈障碍,他们只会从老师的讲解传授中来习得某些技巧,只从历年中高考优秀作文中速成自己应试的技法,只从“作文秘笈”之类的“作文宝典”中来寻求如何“得道成仙”,而丝毫没有跳出文章和书本,走出课堂和校园,向生活学习写作,以写作来观照社会。梁启超先生所倡导的“作文生活化”、“体验式作文”宣言,以及勤观察、善搜集的具体指导策略,抓住了学生作文“无话可说”的要害,给当今“山重水复疑无路”的作文教学带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
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写作中出现“失语”现象,老师在指导中也有“强不知以为知”的弊病。一些老师从未下水体验过作文写作的艰辛,从未真正用心品尝过写作的酸甜苦辣,而评讲起作文来却是振振有词,头头是道,这种评讲与写作脱节的作文指导,或许正是造成当今作文教学写而无获、作而不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变由老师一人掌控话语权的作文传统评讲模式,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尝试由学生自主上台畅谈写作得先和苦乐,或者由教师讲评前写下水作文,以自己亲身的写作实践和甘苦来评点学生的作文,从而增强评讲指导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不失为简单易行、事半功倍的作文高效指导方式。
5、思想性
梁启超主张训练学生作文“先教学生以整理思想为主要条件,使他们知道看文如何看,做文如何做”。这种整理思想的思维训练活动是多方面的,比如在给学生提供材料以作文的时候,列出三种供给材料的方法:一是将材料与范文同时供给;二是先供给材料,令学生写成文章再供给范文,让学生对比分析,以悟得先;三是将必要的材料与不必要的材料同时供给,以考查学生的选材能力。又如,教学生写论辩文时,梁氏尤其重视逻辑思维能力,主张“断不许违背思辨学的法则”,要做到“辞与辞相待,句与句相复,段与段相衔,中间不漏出破绽”。梁氏还认为,“教人作为当以结构为主”,“改文时应注意他的思想清不清,组织对不对,字句不妥当不大要紧。偶然有一次令学生注意修辞,未尝不可”。总起来看,梁先生所言“理思想”主要指文章思路清晰顺畅,具有一定的条理性,结构缜密严谨,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可令人担忧的是,当今一些学生作文不但毫无章法,思路不清,结构混乱,而且在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时缺乏一定的思辨色彩,没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低幼化”倾向十分严重。怎样培养学生的思辨水平,增加文章的思想含量呢?我认为,首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养成质疑和批判的意识,对文章的亮点应读出自己个性化的感悟和评价,对作品的疑点应大胆表达出自己的质询,并主动与他人交流探讨。阅读教学中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是写作中所需的同类思维品质生长、发育的土壤和基础。其次,打通写作与生活的通道,平时养成勤于观察、评价世事的习惯,培养一日一思、一事一议的个人良好语文素养;或者在课前开辟“百家说坛”,就社会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和现象让学生按一定顺序来自由评说,人人上讲台,时时换话题,通过化整为零、由集中到分散的训练方式来演练写作思维品质的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同时,为了保证写作思路的层次性和条理性,培养并督促学生养成写前列提纲的良好习惯,并积淀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长期自觉行为,文无章法、思路紊乱的结构性问题自可迎刃而解。

2010年6月17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5:06 , Processed in 0.0666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