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纪连海:千古丞相说管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 14:4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纪连海:千古丞相说管仲(一)



  第一讲  管鲍之交
  
  二千六百多年前的中国,出了这么一个非比寻常的人,这个人从平民到宰相那只是一瞬间的事,但是这一瞬间,他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为什么这么说呢?正是这个人,他主张富民强国,在他的辅佐之下,一个区区小国,转眼之间就完成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而且这个小国一下子称霸了四十年之久。
  
  正是在他(管仲)的领导之下,齐国成功地称霸,但同时,齐国也是非常地注意“不战而屈人之兵”,您不要以为这个人只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家。这个人是中国最早懂得宏观调控的人。从这个方面来说,他是中国最早的一位经济学家,比我们现在的这些经济学家那可是强多了。
  
  这个人为了管好宏观调控这件事,设置了九个部门,这九个部门,我们就称之为“轻重九府”。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当今中国的央行、统计、计量、物价、税收、财政、贸易,乃至盐政、铁政等等部门都尊其为自己这个部门的先驱。
  
  这个人的重民思想为日后孔夫子所继承,也正是因为如此,孔夫子曾经说过那样的话,“谁要说这个人不好,那么我就死无葬身之地了,我一定要维护这个人的尊严。”
  
  这个人您不要以为,在他的影响之下儒家崛起,其实这个人还影响了日后的法家,他的“明法审数”思想,被后来的法家思想所继承。
  
  说到这儿,您不要以为,他只是个简单的思想家,这个人还是一个文化大家,他还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早的一个推动文化服务产业的人。他主张“兴市劝业”,以市场带动文化产业的就业,首创了“女闾三百”。说到“女闾三百”,您不见得知道什么意思,但是我要换一个词,这个人还是全世界所有色情文化事业的鼻祖,说到这儿您会说,哎哟,这个人挺有争议。
  
  但是尽管这个人非常非常有争议,我们说这个人,他作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哲学家,他的睿智千秋万代都被人传颂,他不但值得我们古代所有的人所效仿,也受到了我们当今时代所有诸位大家们的一致首肯。著名的改革家维新派的领袖,著名的史学家梁启超曾经评价他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人物。”台湾的学者柏杨说:“在国史中,堪称为政治家的不过六人而已,而这个人却是这六个人中的第一人。”
  
  说到这儿我们知道,这个有争议的人,在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重要到什么地位?
  
  诸位您哪一天去北京看看中华世纪坛,您可以看到中华世纪坛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只选了五十个人物作为塑像雕刻在那儿。这五十位中的第一个人物恰恰是这个人。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就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一个彰显了华夏智慧,彰显了华夏风范的人,这个人的名字叫管仲。
  
  诸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用五讲的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管仲其人、其事。当然在介绍管仲的时候,我们也会捎带给大家介绍他的好朋友鲍叔牙的故事。
  
  说到管仲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人姓管,名仲?对啊,这人就是姓管,就是名仲,您会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姓这姓的?诸位,您搞错了,姓管肯定是氏管,中国古代有姓有氏,我们现在姓氏连称。那么谁是姓呢?比如说姜,姜子牙,这是姓,因为它底下有个“女”字,有“女”字的都不叫姓,都叫氏。我们在座诸位绝大部分都没有姓,都是氏,男人是氏,女人才有姓,跟后来不一样。
  
  有的人会觉得这管姓哪来的呢?咱们这话从两处来,得先说汉族人的管姓,主要有两个支脉,一个支脉是出自姬姓,是周文王之后。说到周文王,您必须知道周文王的儿子多了去了,光他的正宫大老婆、元配发妻生的儿子就十个。这十个儿子,长子伯邑考,后来被烹杀了,被商纣给杀了,然后二子发,就是后来的周武王,灭商两年之后死了;三子叫鲜,后来被封到管地,所以人称管叔鲜。
  
  在那个时代,诸位我们要注意,中国没有“父死子继”的制度,应该实行的是“兄终弟及”,老大做完国王,然后死了老二做国王,老二做国王死了老三做国王,老三做国王死了老四做国王……这家十个孩子,老十做完国王死了以后,老十的大儿子做国王,老大的大儿子没你们家什么事,老十又有十个孩子,还是依次继承王位,他那个最小的儿子死了以后,他最小的儿子的大儿子继位,这是中国古代的“父死子继”制度,这是插话。
  
  话说武王死了以后,结果老四是谁呢?是周公旦,他就立了武王的儿子成王诵继位,当然这就引发了管叔鲜的不满,管叔鲜的后代,我们说就姓管了,这是管姓的源流之一。管姓的源流之二,也出自姬姓,是谁呢?是周第五代王,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然后第五代王是谁呢?就是周穆王,说周穆王您不清楚,我们说《穆天子传》跟王母娘娘约会的那个,中国历史上跟王母娘娘第一个约会的就是穆天子,穆天子有好多儿子,其中他把他的一个儿子封到了管地,所以这支人马最后也姓管。那我们说到这儿,就自然有个问题,那您说了半天,管仲到底是上面两个管姓源流中的哪个管姓的后代?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还是认为可能是穆天子后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管怎么说吧,文王之后也好,穆王之后也好,管姓后来就从管地流落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其中它原籍的人倒没有出什么名气,流落到四面八方的人中,流落到安徽颍上县的这支人马日后出了一个大大的名人,这个名人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管仲。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4:43:16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丞相说管仲(二)

   诸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用五讲的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管仲其人、其事。当然在介绍管仲的时候,我们也会捎带给大家介绍他的好朋友鲍叔牙的故事。

  说到管仲我们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人姓管,名仲?对啊,这人就是姓管,就是名仲,您会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姓这姓的?诸位,您搞错了,姓管肯定是氏管,中国古代有姓有氏,我们现在姓氏连称。那么谁是姓呢?比如说姜,姜子牙,这是姓,因为它底下有个“女”字,有“女”字的都不叫姓,都叫氏。我们在座诸位绝大部分都没有姓,都是氏,男人是氏,女人才有姓,跟后来不一样。

  有的人会觉得这管姓哪来的呢?咱们这话从两处来,得先说汉族人的管姓,主要有两个支脉,一个支脉是出自姬姓,是周文王之后。说到周文王,您必须知道周文王的儿子多了去了,光他的正宫大老婆、元配发妻生的儿子就十个。这十个儿子,长子伯邑考,后来被烹杀了,被商纣给杀了,然后二子发,就是后来的周武王,灭商两年之后死了;三子叫鲜,后来被封到管地,所以人称管叔鲜。

  在那个时代,诸位我们要注意,中国没有“父死子继”的制度,应该实行的是“兄终弟及”,老大做完国王,然后死了老二做国王,老二做国王死了老三做国王,老三做国王死了老四做国王……这家十个孩子,老十做完国王死了以后,老十的大儿子做国王,老大的大儿子没你们家什么事,老十又有十个孩子,还是依次继承王位,他那个最小的儿子死了以后,他最小的儿子的大儿子继位,这是中国古代的“父死子继”制度,这是插话。

  话说武王死了以后,结果老四是谁呢?是周公旦,他就立了武王的儿子成王诵继位,当然这就引发了管叔鲜的不满,管叔鲜的后代,我们说就姓管了,这是管姓的源流之一。管姓的源流之二,也出自姬姓,是谁呢?是周第五代王,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然后第五代王是谁呢?就是周穆王,说周穆王您不清楚,我们说《穆天子传》跟王母娘娘约会的那个,中国历史上跟王母娘娘第一个约会的就是穆天子,穆天子有好多儿子,其中他把他的一个儿子封到了管地,所以这支人马最后也姓管。那我们说到这儿,就自然有个问题,那您说了半天,管仲到底是上面两个管姓源流中的哪个管姓的后代?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还是认为可能是穆天子后代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管怎么说吧,文王之后也好,穆王之后也好,管姓后来就从管地流落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其中它原籍的人倒没有出什么名气,流落到四面八方的人中,流落到安徽颍上县的这支人马日后出了一个大大的名人,这个名人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管仲。

  管仲,名夷吾,那阵人经常爱叫夷吾,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叫这么怪怪的名字。管仲名夷吾,也称敬仲。仲是字,出生不知道哪天生的,我们也不清楚,但是有人说,咱们取一个最晚出生的年龄,有人说他出生在公元前723年,死是固定的,公元前645年,也就是说他在600多年上一共活了55岁,再加上那个20多岁,活了78岁,这78岁是他最小的年龄。还有人说他出生在公元前725年,那他就活80岁,还有人说他出生在公元前730年。虽然我们说出生年龄我们不敢肯定,但是我们知道他至少活了78岁以上,我就纳闷,那阵子人怎么那么能活啊?搞不清楚。还有一个是固定的,出生年龄不固定,但是他的家乡是固定的,不是咱们山东人,是安徽颍上人。关于家乡没有异议。

  还有一个有异议的问题,就是管仲,他是谁的儿子?您想想,这儿有一个管仲,日后出了名,谁家不愿意管仲是我们家祖宗,说了半天我们说管仲是祖宗,但是说到上面,就有一个问题,管仲祖宗是谁?他爸爸是谁?历史上有两种记载,一种记载是管仲的爸爸叫管庄说管庄是干什么的呢?是在齐国为官,后来管庄死了以后,家庭贫困。这个我觉得有点不可信,为什么?您想管仲是安徽颍上那个地儿的人,他跑到齐国为官,还家庭贫困,这有点不大可信。

  第二种说法是管仲的父亲叫管严,在楚国当将军。我个人比较同意这种说法,因为您想,管仲的家乡颍上本身就是楚国故地,那个时期就归楚国管,所以他父亲在楚国当官比较合适。当然您也可以坚持说,他父亲叫管庄,一直在齐国当官,那这就不好玩儿了。我们后面就按照管仲的父亲叫管严,他是楚国将军的后代,这样来讲。

  相传在春秋时期,在颍上城北二十华里,颍河边上有一个小村庄叫管家庄,这儿有两口子,男的长期征战在外,娶了个老婆谷氏,也是邻村谷村人。由于管严长期征战在外,所以两口子聚少离多。这一聚少离多就不容易生孩子,所以两人结婚九年头上,这谷氏才怀了孕,然后就挑了一个日子生了孩子。为什么我说挑了日子,你不知道他生在哪天。

  再讲两个词,一个是戊,一个是午,戊午年,午马未羊,这年的属马的。出生在戊午年戊午月戊午日戊午时,这就四个戊午,年月日时都是戊午,然后出生那一天是五月初五端午,当然那阵没有端午节呢。还没有完呢,这一天居然还是农历的芒种这一天。出生在戊午年戊午月戊午日戊午时,五月初五芒种,生了一个孩子,那阵人都比较迷信,都比较信命,正好外面来了一个大仙,谷氏就请来算,您给我们家孩子算算。然后人家说你报一下生辰八字吧。结果一报上戊午年戊午月戊午日戊午时五月初五,哎哟,你占了五个五,这孩子可了不得,这孩子生下来不是龙来便是虎,主大富大贵大禄,将来这孩子要多有钱多有钱,要多长寿有多长寿,要想当什么官就当什么官,你就等着享你这个儿子的福吧。这一高兴,这谷氏把钱都给人家了,自己家成穷光蛋了。她不过日子,为什么?您想这样的人自己的男人是将军,长期战争在外,自己不需要有钱的,将军呼噜点就够咱吃的。

  但是转过年来,刚算得挺好的命,不好的事就来了,这管严战死了,在外征战死了。然后家里有几亩地,这谷氏又不会种地,经营也不善,这家是越来越穷。这越来越穷咋生活?所以管仲一想,我就一个老妈,爸爸又没了,那我干什么去?只能在自己家附近的周边地区打点零工,也不敢去太远,你说从安徽转眼到内蒙去了,那妈怎么办呀?所以过去有句话,叫“父母在,儿不能远游”,你父母都活着,你上哪儿漂去,你得回来,所以就难为坏了管仲。妈不会过日子,自己又离不开,还得照顾这妈,这怎么办呢,谁来帮助管仲他们家渡过难关呢?
3#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4:44:02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丞相说管仲(三)  

     话就说到了鲍叔牙了,咱必须讲鲍叔牙。鲍叔牙您听说过,但我要讲一个故事,您不见得听说过。我给大家讲一故事,从前有一人,这人看着天上说:“哎哟,这天会不会塌下来,这要塌下来,地上的人可咋活啊?”这故事听过吗?听过,都会讲。那我问大家,这故事说的是一个成语,这成语叫“杞人忧天”,您知道忧天这杞人跟鲍叔牙什么关系?这忧天的杞人就是鲍叔牙的祖上,您没想过鲍叔牙有这么一个祖上吧?故事您都会说,您就不知道,这原来是一家子。
  
  说起来鲍叔牙的父亲也是个名人,这鲍字是氏,他们家祖宗本来姓姒,所以到后代是夏禹的后代,那么夏禹的后代后来生在夏,所以后代就流落到异国他乡了。然后武王灭商又找到夏禹的后代,找到一个,封他为东楼公,然后国家的地点就封在杞,到了春秋年间,就有一个杞公子,叫敬叔,就是天天忧天这位。结果忧天这位不在杞国待着了,怕杞国的天塌下来,算了,还是齐国地儿大。所以这杞公子敬叔就跑到齐国,别说这齐国人还不赖,马上让忧天的杞公子当了大官,从此敬叔就成了齐国的贵族,封在鲍地,人称鲍敬叔。
  
  鲍地在哪儿?诸位,这鲍地就在咱们脚下,鲍地就是济南,济南就是鲍地,忧天这位就在咱们这儿生活,就在咱们电视台下面生活,那阵那地比咱们这会儿矮。所以这会儿咱们就知道杞人忧天就住咱们家了,咱们有可能姓鲍的,都是他的后代。
  
  但是鲍敬叔的儿子就是鲍叔牙,说到这儿您要注意,看来鲍叔牙应该是咱们山东济南人,理论上没有问题,但是人家安徽颍上人说,哎呀鲍叔牙也是我们这儿的人。咱不管了,我也不管你们山东人和安徽人怎么争了,反正鲍叔牙到底在哪儿来的咱不清楚,他家咱也不清楚,出生年月日咱还不清楚,历史过去比较精贵,该不记的就不记,所以字也少。
  
  所以他们什么时候认识的,这话还得从头说起。
  
  话说管仲是个孝子,爹死,妈又不会过日子,自己原来也是个公子哥级的,将军的儿子会干什么?啥也不会干,然后还要伺候老妈,一想我怎么能改变现状?当官吧,当大官。跑到邻居那儿,瞧邻村、邻邻村,瞧谁的村子里缺官当,谁的村子需要一个官,看我适合不适合管理你们村庄。到处去周边去跑,一二百里地。结果转悠了好几年,哪儿也不缺官,哪儿缺的都是兵,没劲,也挣不了钱。后来想干脆别当官了,怎么办呢?找个活儿吧,做点小买卖吧,买空卖空的勾当。然后从安徽自己家里,从邻居那儿弄点东西去卖,话说有一天就卖到河南南阳。
  
  来到南阳这儿卖东西,正好赶上另外一个人也在卖东西,谁呢?鲍叔牙,管仲卖东西是为挣钱,鲍叔牙卖东西不为挣钱,他们家有钱。他卖东西是为了历练,他爸爸说你去卖点东西,挣点钱,自己养活自己,锻炼锻炼。鲍叔牙去卖东西,管仲卖东西为赚钱。所以鲍叔牙一看,这小子穷了吧唧的,算了,我跟他一块儿吧。然后俩人就认识了,一起经商,俩人把东西都放一块儿一起卖东西了。这就有一个现在公司注入资金的问题,鲍叔牙注入的资金多,商品多,管仲注入的资金少。一个管卖东西,鲍叔牙管卖,管仲不管卖东西,他管收钱。收完了钱,每天都分,怎么分呢?今天挣十块钱,我要六块,你拿走四块,每次他都占大头。鲍叔牙也不爱管那个,但是鲍叔牙手下那些人就不干了,您想鲍叔牙出来不是自己卖东西,管仲是自己卖东西。“凭什么呀,咱们至少应该五五分成啊,您怎么能让他这么欺负您呢?”这鲍叔牙还挺好心眼,“他不有老妈吗?”“您也有老妈。”“嗨,我妈不是还有我爸爸嘛,他妈没爸爸了。您想想,一个女人那么大又不会过日子咋活呢?所以这不赖他,你甭管了。”
  
  所以后来两人又不做买卖了,因为是历练,鲍叔牙说咱当兵去吧,俩人当兵去了。当兵每次打仗他都让鲍叔牙跑前面,他跟鲍叔牙后面,这是往前冲的时候。等一打败仗的时候,一看要败,他撒丫子就跑,也不管鲍叔牙了,每次都第一个跑。所以军队里的人就挤对管仲,“你说你这个贪生怕死之鬼,谁跟你打仗算谁倒了血霉了。”虽然这么说,鲍叔牙一听,“不对,你们说的不是事实,人家管仲不是那样的人,管仲多艰苦、多难啊,家里有高堂老母,能当兵来,多不容易啊。尽管他每次都跑得比谁都快,但是能当兵,能凑热闹很了不起了。你们家多少儿子,人家家就是一个儿子,人家当兵就是对祖国最大的支持,跑得快那应该的。对不对?像我,我们家有好多个儿子呢,”您想鲍叔牙嘛,伯仲叔季,他至少是第三个儿子。“我这儿死活没事,他不能死,他死了他妈就得死,不对。”
  
  所以管仲同鲍叔牙的友谊非常好,后来管仲也瞧出来了,干脆有的事我替你办吧,每次都想替鲍叔牙办好事,结果每次鲍叔牙交给他的事,他都办砸了。但是人家鲍叔牙也不埋怨他,没有一件他办不砸的事,后来鲍叔牙再不敢用他。人都说,哎哟,这管仲啥本事没有,鲍叔牙还解释:“人家本事太大,有大本事的人,就没有小本事。你等着,早晚有一天,管仲会让你们所有的人刮目相看的。”
  
  长期的征战中,我们说管仲和鲍叔牙确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个时候就有这么一个词,“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再后来两个人就都来到了齐国,因为经历了一番历练以后,俩人都觉得自己成熟了。回到齐国投奔谁?俩人投奔的人不一样,鲍叔牙当时投奔杞人忧天的他爸爸,管仲在齐国还有个远房亲戚,他叔叫管至父,他投奔他来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4:44:36 | 只看该作者
纪连海:千古丞相说管仲(四)

    管仲为什么要投奔他的叔叔管至父呢?这话我们就要从“庄僖小霸”说起了。

   自姜太公封齐以来,齐国一直遵循着姜太公的治国方针。转眼就到了齐庄公、齐僖公时代。这齐庄公当了64年国君,他儿子就只能当33年,你想他当64年,咱就说他16岁就开始当国君,他死的时候也80岁,这齐僖公又是他长子,所以当不了多少年他也该死了。那时候人结婚又早,十多岁就有儿子。所以你别看当三十多年,当三十多年这人岁数不小,也有八九十岁。我们现在生活好了,没有这么大年龄了。

  所以庄僖两位国君在位时期,齐国整整一个世纪,整整一个公元前八世纪,齐国政局稳定、元气复苏,史称“庄僖小霸”,这个时期齐国正在蒸蒸日上。那个时期天下各地的人物,都觉得自己很有本事的人,怀才不遇的人都来到齐国,闯天下,有作为,万一我要被齐庄公、万一要我被齐僖公用上,我就闻名全国了,我就可以衣锦还乡了。所以他们俩儿也带着这种想法来到了齐国。

   但是你说齐国那么多人,哪就轮上你管仲呢?人家鲍叔牙当官,你管仲也当不了官,不显山不露水的。但是一直到了齐僖公在位时期,这俩人各自找了一个工作,什么呢?就是由管仲负责做齐僖公的二儿子公子纠的师傅,与此同时鲍叔牙也在随后不久就做了公子小白的师傅。至此,管仲还有鲍叔牙才正式有了一个工作,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这两人做了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以后,我们说他们的命运会发生什么转机?话还得从齐僖公说起,齐僖公有三个儿子,当然历史上也有人说他有四个儿子,咱们先按三个儿子说。第一个儿子就是诸儿,次子叫纠,三子叫小白。按照过去是嫡长子继承权,所以没有特殊情况,未来的国君的位置是诸儿的,但那两儿子也要有师傅,所以就指定管仲做了公子纠的师傅,让管仲做公子纠的师傅不是说管仲很有才,你想要有才就一个师傅就行了,不,纠的师傅有俩,一个是管仲,一个是召忽。后来公子小白也大了,然后就让鲍叔牙当公子小白的师傅,您看公子小白就一个师傅。

   但是您要注意了,说到这儿,鲍叔牙就不干了。为什么?他不高兴了,你说让我当老三的师傅,这不欺负我吗?这明显是看不上我的才学,让我当老三的师傅,即使老大死了,接位的也是老二,老大要有儿子,将来是老大的儿子接班,老大没儿子,上台就被宰了,接班的也是公子纠,轮不上我,这不是瞧不上我吗?这我当什么师傅?我给一个废物点心永远不能接班的人当师傅,不干!生气。生气怎么办呢?回家,种地,有病请假,这一请假就有问题了,因为什么?因为管仲和召忽得看着啊。

   话说有一天这俩人就看鲍叔牙来了,到鲍叔牙家一看,神情抑郁,但是瞧着哪儿都没病,就是不高兴。说你干嘛不高兴啊?鲍叔牙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瞧不上我,让我当这个我不干。召忽说:“是有点欺负人,你呀干脆这样,别上班了,你就说自己病情沉重,我明儿给你到国君那儿带一假条,我说你病情越来越严重,很快就死了,换人当师傅,不干了,咱家又不缺那点钱,你爸爸又有钱,对不对?”所以这时候,当时的鲍叔牙一边点着头,可一边瞧着管仲,管仲你说什么呢?管仲说:“这不对,我觉得你这说法不对,你想从国家着想,国君所有的儿子都得有人教,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不对。再说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怎么这么不相信自己?还有,他这三个儿子我瞧,老大诸儿骄横自负,品质卑微,缺乏君王的风范。老二公子纠生性羸弱,遇事无主见,在征杀不休的当今乱世难有作为,只有公子小白年纪虽幼,但大智若愚,气度不凡,已隐隐显露出成就大事之相。管仲我夸下海口,在齐僖公百年以后,这政权不管是落到了诸儿身上,还是落到公子纠身上,他们都难成大事,都得被杀身亡,这天下早晚是公子小白的。让你辅佐公子小白,那是公子小白的福分,是你的运气,你傻啊?要不然咱俩换。”说完了,鲍叔牙说:“不换,不换,我给老三当师傅,倍儿高兴,你们俩走吧,我明儿上班去,我没病,今晚饭就不请了。”然后那两人走了。

  这走的一路上,管仲还跟召忽那儿说呢,“你看咱,三下五除二把他摆平了,没有你那么劝架的,说话呀。”召忽不干了,“你让我说什么呀,合着天下将来早晚是公子小白的,那我这师傅呢?你说他,你劝他的时候,你想过我的想法吗?合着让咱俩辅佐一个懦弱无能、生性羸弱的一笨蛋,你说咱俩多倒霉,你怎么那么高兴呢?你想想咱们。”

  这时候他一路上给人分析半天了,我为什么说动他呢?还沉浸在那儿,没想过人家。第一点从天下大势上说,每一个儿子都在有人辅佐吧,你不能拈轻怕重。第二点我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什么意思?他成功不成功,全凭师傅的,只要你有本事,就拉过来一狗,咱也能让他当国君,甭说是人了,对不对?当不上国君是你师傅笨蛋,你别怨你那孩子,天下没有笨蛋学生,只有笨蛋老师。第三,咱说了这三儿子,就他那个好。他是这么给人家分析的,但是召忽说:“那你说这个问题,真的就赶上咱了,咱这个徒弟将来被杀身亡,那你说齐僖公把他的二儿子交给咱们,那咱们应该怎么做?这二儿子被杀那天,咱们应该做何选择?”管仲说:“你打算怎么办?”“忠君之士、成人之美,不成功便成仁,国君把这个孩子交给我,我是他师傅,我徒弟要亡命他乡,我也跟着亡命他乡,我徒弟要被杀身亡,我也自刎而死。这才对得起我这个徒弟,也对得起齐僖公交代给我的事。”

   话说到这儿的时候,管仲说:“哟,我可不同意你的意见,忠君之士,你理解这君错了,假设这公子纠死了,公子小白继了位,我公子纠被杀,师傅我不自杀,我去辅佐小白去,为什么?我忠的是齐国这个君,我不是忠的这公子纠这个君,只要是齐国的事,我都可以干着,我的目的是在我的协助之下,我的管理之下,不管是哪个儿子继位,我都让它强大起来,这样我才对得起这国君,我才对得起齐僖公。”

   所以两个人,一个说的是公子纠要死了,我自杀我才对得起国君;另一个说我坚决不自杀,我不管他是谁,我要让齐国强大起来。你说两人说这话,是不是有一种隐隐地对未来的一种预测的感觉?未来的事哪那么巧,就是按照两个人说的发生的。你说怪吧?日后,齐国居然完全按照这种情况走下去。

  那么这话打哪儿说起来的?说到这话,咱就得从公元前698年说起。为什么要从公元前698年说起?因为就在这一年,齐僖公驾崩了,管仲和鲍叔牙的命运一定会发生转变。但是他们的命运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呢?我们下次再讲。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4:45:39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丞相说管仲(五)

第二讲  襄公乱国

    上一讲我们给大家讲到了管仲和鲍叔牙,两个人各自抱着各自的目的,先后来到了齐国,那么为什么说先后呢?因为人家鲍叔牙本身就在齐国生的,所以一前一后的来到了齐国,那么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呢?开始辅佐公子小白,应该说两个人有了一个正常的工作。

    但是,就在此后不久,公元前698年,齐僖公驾崩,随着齐僖公的驾崩,那我们说,整个齐国的历史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而这个巨大的变化,就给管仲和鲍叔牙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话就要从齐僖公的死开始说起,我们前面讲,齐僖公他有三个儿子,前三个儿子我都说了,但是还有一个人叫公子彭生,有的人说那个公子彭生也是齐僖公的孩子,但是也有的人说,这公子彭生可能只是齐僖公的哥们儿的孩子,这样的话也就是侄子,有血缘关系,为什么要介绍公子彭生呢?有用,后面我们还要用到这个人。

    齐僖公死了,太子诸儿居长继位,这也是齐襄公,齐襄公这个人品质非常的拙劣,品质非常的卑劣,卑劣到什么地步呢?咱就得从齐僖公的两个女儿说起,这俩女儿也就是什么,也就是诸儿的妹妹,这个诸儿,现在也就是齐襄公了,齐襄公有俩妹妹,大妹妹叫宣姜,二妹妹叫文姜,都叫姜,因为都是姓姜,大妹妹叫宣姜,二妹妹叫文姜。咱先说这大妹妹宣姜,话说卫国商鞅来的那个国家,保卫的卫,卫国有个国君卫宣公,早年在当太子的时候,勾引父妾夷姜,也是齐国人,勾引他爸爸的小妾,结果他爸爸一死呢,他继位了,就合理合法的跟他爸爸的小妾俩人就混上日子了,还生俩孩子,这大孩子吧叫姬伋,大儿子叫姬伋,可是这姬伋长大了,当爹的卫宣公想我得给我儿子讨个老婆啊,派人到齐国,也就是到他妈妈的这个国家,齐国人,派到齐国说亲,说谁呢?就说中了这宣姜,结果他一弄齐国一订婚,你知道吗?从有这个打算到正式结婚得经过六道手续,那阵结婚是一个麻烦的事情,这六道程序一道都不能落,所以叫什么呢?加在一块我们现在就简称叫什么,明媒正娶,叫娶妻,妾呢叫纳妾,纳这字你组词,接纳,是不是?纳妾是花钱买来的小妾,妾什么意思呢?接呀,妾加一偏旁提手,加一手就叫接,你的目的就是生孩子你明白吗?因为妻子不生孩子才纳妾,所以娶妻,派人说,这一派人说呀,自己不能去呀,派人说和这人回来要向这宣公汇报,宣公我跟你说,可漂亮了,那宣姜长的要多好看有多好看,比您这夷姜强一百倍,你夷姜都得多好看才能看得上眼,这个时候这卫宣公急了,不行,重新给齐国说,归我了,这齐襄公就答应了,你说这答应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一个糟老头子,那结婚就结婚吧,俩人结婚了,再给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大儿子姬伋再给你说去,从别的国家说去,不能说齐国的,齐国的姑娘都太漂亮了,你享受不了。再说这个宣姜嫁给了卫宣公,又生俩孩子,姬寿、姬朔,姬寿和姬朔,寿,寿命的寿,又生俩孩子,这一生孩子就麻烦了,对不对?为什么?将来你死了以后谁接班,谁当下一任卫国的君主呢?按理来说,第一长子继承,没有那个妻子,然后应该是跟妾生的,那姬伋,按理来说应该是姬伋先继位,究竟怎么办呢?这得想办法想姬伋给他弄死,弄死姬伋,然后自己的儿子才能继位,这事交谁办呢?这宣姜一想,这事谁也办不了,我让我的儿子去办,让谁呢?让这姬寿去办这事,让姬寿带着自己家人去办这事,计策都想好了,在一个什么地呢?在一个河边等着,由卫宣公派姬伋出去,办一件事,办事拿着打着旗子,打着什么旗子呢?打着白色牦牛尾装饰的旗子,白色的牦牛尾巴,这个旗子上都是白毛,牦牛毛,那就很少了,牦牛要白毛那多不容易,白毛牦牛,见着打这旗子的人过河的时候,咱就给他宰了,结果呢?这姬寿他一想,我把我同父异母的哥哥宰了,这不太合适,你想想,我那哥哥比我大好几十岁呢,当初我这妈应该是跟我这哥哥,不合适,所以干脆我自己告诉他去吧,又连夜到了姬伋他们家,把事给都告诉他了,说明儿你千万别去,你把那个白毛牛尾巴那旗子给我,我替你去,于是乎化了妆,他们家人,他布置的也好,布置好了属下人在那藏着就完了不是,然后他自己骑着马就到了这地,都是化妆,所以当时他人一来,三下五除二就把他宰了,这姬寿死了,姬寿一死,这宣姜一听我儿子死了,不行,你姬伋太过分了,就直接到姬伋他们家,派人到姬伋他们家把姬伋也宰了。

    就在这时候,我们说卫宣公也死了,然后就剩一个儿子了,宣公的儿子,宣公跟宣姜生的儿子,姬朔继位了,这么一继位,姬朔就成了国君,这就是卫惠公,这卫惠公一继位,被齐襄公知道了,齐襄公一看,怎么着意思?呦,我妹妹男的死了,那我这妹妹晚上得多孤单啊,你们家还有男人没有?问这个卫惠公,卫惠公说我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那个人是个大人,比我年龄大,这人叫什么呢?说这人叫姬顽,叫姬顽,然后说这样吧,你就让那个,你就让你妈天天跟姬顽一块睡,这是齐襄公命令的,然后这宣姜你看,本来应该是嫁给姬伋,结果没留神嫁给了姬伋他爸爸,姬伋他爸爸一死呢,又跟姬伋的父亲生的另外一个儿子姬顽一块住上了,然后还生了好多孩子,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这回您知道什么叫,说诗经里头最不可听的是什么,郑卫之声,为什么?郑卫之声都是淫词艳曲,在那个时代都是很糟糕的,但是我刚才说这事都有记载,诗经里都有,你看第一个,那您得看什么呢?看《诗经·邶风·新台》,什么意思?就是抢婚那段,《诗经·邶风·新台》,抢婚这段写的是这个。然后杀人那段是《诗经·邶风·二子乘舟》,那段是杀人那段,然后紧接着再跟姬顽过日子那段是《诗经·邶风·强强有词》,都有原文,您按照我这个,您去上网上一查,您一读那诗就知道,说的就是我今天这事,咱没功夫讲了,讲不了那么多。
6#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4:46:17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丞相说管仲(六)
  
   那么虽然宣姜这个人不咋样,你说给人家卫国闹的多乱,虽说宣姜这人不咋样,但是她为姬顽生的闺女挺好,特有本事,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诗人,有名有姓的诗人,就是宣姜跟姬顽生的姑娘,这人就是许穆夫人。她自己写的诗都在《诗经》里头有,你们可以去查。这是我们讲的齐襄公诸儿让他大妹妹就干这事,不怎么样吧?这已经挺好的了,这对于齐襄公来说,这已经做的挺像人做的了,糟糕的事还在后面,他不还有个二妹妹吗?二妹妹不是文姜吗?你想想文姜嫁谁?那个时期齐国,咱得记着,前提是(庄僖小霸),那阵就已经周边国家还怕它,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一听说齐国还有一个姑娘没嫁出去呢,赶紧抢啊,好多国家派着队来,最后齐襄公说不行,得找个漂亮的,让我这个妹妹亲自相相面,你们都派对,表演,也来个PK,看看谁有才,最后周边好多国家都抢。最后这文姜自己相上谁呢?相上鲁国的国君,自己相上了郑国的太子忽姬忽,相上了郑国的太子姬忽,认为人是人,个是个,又有才,真好。
  
   然后来人,这姬忽呢?过来了,一听说被相中了,也很高兴,马上派人提亲,正式派人提亲,纳礼,六步程序呢,一步步走着,走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就差第六道程序入洞房了,第五道程序都走了。就在这个时候,这太子,郑国的太子姬忽听说了,什么什么事,说这个文姜作风不大正派,不行,退婚了,悔婚了,你这做的有点过了,搁谁是不是有点过?退婚了,不干了,不要了,这一不要,你让文姜脸往哪儿搁?人家什么都准备好了,现在没人要了,哎呦,跟家里伤心,成天哭天抹泪,她一哭天抹泪,你想这个,这姜诸儿,齐襄公不干了,自己妹妹,亲妹妹啊,天天哭,脸都瘦了,多不好,然后这齐襄公就来到自己妹妹的家里,安慰,这一安慰不要紧,俩人还挺有的说,有的聊,就聊床上去了,亲兄妹啊,俩人住一起了,疯狂的恋爱,你说这事有点不太对,其实咱们要注意,春秋时期,结婚这程序比较复杂,但是那个时期恋爱还是自由的,可以随时见面,作风,那阵儿没有作风问题,你只要相上谁,你爱怎么样怎么样,结婚离婚都没事,而且那孩子都不忌讳,孩子不忌讳我妈今儿跟这男人睡了,跟我爸爸睡了,睡完了以后我爸爸死了,又嫁人了,我又被拖油瓶拖到别人家了,这都没事。
  
   但是再没事,这亲兄妹啊,这事不大好听,所以事就传出去了,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转眼间传到四面八方很多国家都知道,这咋办呢?这话还是前面的话呢,齐僖公还没死,齐僖公一听说,我儿子跟我闺女,加紧嫁了吧,赶紧给这个,这文姜找一主,找谁了呢?就找上鲁国了,找上鲁国国君,鲁国国君当时还没结婚,鲁桓公,俩人加紧就结婚了,齐僖公知道自己姑娘名声不好,亲自送出好几十里地,送到鲁国去,连自己的,那都不对了,那得把姑娘嫁给周王才可以那么做的,这礼仪给鲁国国君都做了,给鲁国国君感动的啊,先别说他感动,咱先念一首诗吧,这俩人都很有文才,当时一嫁出去以后,这姜诸儿,这姜诸儿得送自己妹妹啊,这送的过程中,姜诸儿就说,这诗经里也有,叫“桃树有华,灿灿其霞,当户不折,飘而为直,吁嗟复吁嗟”,你看桃树那花多漂亮啊,那树枝子再漂亮不能掐,就让它长着挺好,就是那意思什么呢?你一定要漂亮,一定要漂漂亮亮的,在那个国家一定要好好过,当时他妹妹,文姜也说,说“桃树有英,烨烨其灵,今兹不折,证无来者?叮咛兮复叮咛”,桃树花里面的蕊,雄蕊,你就得折了,折了掐了才好玩,插在家里头去,要不然都不掐了,那树明年还咋长?该剪还得剪,甭叮咛我了,放心吧,俩人写诗互相临别赠言,不管怎么说,嫁出去了,这回见不着了,按一般习俗结婚以后双方应该频繁往来,但是这频繁往来有个前提,普通百姓可以频繁往来,国君不能频繁往来,你是齐国国君,他是鲁国国君,你能天天到鲁国住着吗?鲁国国君能天天到齐国住着吗?所以俩人一嫁就见不着面了,一嫁转眼五年就生俩孩子,长子姬同,次子姬季友,生俩孩子,鲁桓公一看,自己的新婚妻子虽然不大那什么,但是漂亮啊,美。
  
   就在这个时候,公元698年,齐僖公寿终正寝,姜诸儿当国君了,这样我们说,历史上,他一当国君你要知道,转眼多少年了,转眼14年了,诸儿当国君,当齐襄公,那他妹妹都已经嫁出去了,都已经嫁了14年,本来按照规矩应该是鲁国国君得携自己的妻子怎么样,到齐国祝寿,这样的话,这文姜才能够跟他哥哥见面,14年没见。
  
   那么可是呢,当时鲁桓公倒没想那个,一想,那齐国(庄僖小霸),现在齐僖公的儿子结婚了,那多少国家得庆祝,齐僖公继位,多少国家得庆祝,我带人也没人照顾你,算了,这回你别去了,下回咱再去,所以这次好好的一个见面的机会又没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4:46:54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丞相说管仲(七)


  转眼又过四年,公元694年,18年没回家了,18年没回过家了,文姜跟鲁桓公说,你能不能带我回趟家,齐鲁这两国捱着,你让我回一趟家,我真的挺想家的了,鲁桓公想你真挺想家的了,那回就回吧,我跟你去,走。所以鲁桓公一动心,就把自己小命给交代在那儿了,鲁桓公离死就不远了,这话打哪儿说起?当然还得打他到齐国说起,话说鲁桓公带着自己的妻子文姜回到齐国,18年,这18年来,齐襄公姜诸儿那已经完全变了,你想想,很英武,很有男人气质,他不再是想当年偷情那孩子,现在是一个绝对的男人,掌握着一个国家的一个国君,那种威严,那不是你装出来的,我就装不出来那个,对不对?所以那种,再加上文姜这么多年,正好是一个什么?成熟的妇女,现在讲叫熟女,对不对?所以俩人一见面,立马,18年旧情复燃,鲁国的国君,鲁桓公您到您到驿馆去休息,国宾招待所,您到那儿去休息,一个大床,你就自己在那儿睡吧,也没个人陪着,我妹妹来看我来了,自然我们要跟家里头说点悄悄话,所以你先休息吧,给人请到驿馆里了,鲁桓公晚上,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九点了没来,十点了没来,十一点没来,十二点没来,咋还没来呢?她哪儿去了呢?这话不能明天再说吗?不行,我得看看去,怎么去看?这一敲门,人家一看,国君来了,请进,层层关口,他忘了设防了,这不麻烦了吗?等一进去发现,俩人,鲁桓公一看,这什么事啊?自己非常生气的走了,齐襄公自知理亏,怕这事让鲁桓公说出去,妹妹赶紧回去吧,赶紧把自己妹妹打发回去,打发以后,晚上不说了,第二天设宴,为什么要设宴?鲁桓公要走,不行,呆长了会麻烦,赶紧走。于是他装着样子跟齐襄公告辞,咱得设宴招待,然后专门设宴招待,设宴招待的过程当中就出了问题,齐襄公他是怒火中烧,他一想,不成,我得给他下点毒,所以那菜,有的菜是有毒的,有的菜是没毒的,鲁桓公吃的都是那有毒的菜,再加上喝酒,鲁桓公转眼怎么样,就喝醉了,喝的醉醺醺的,当时齐襄公呢?抬走,找谁抬呢?就找的这公子彭生,所以为什么说三儿子四个儿子呢?公子彭生啊,当时跟齐襄公可是一条心的,死了赶紧装轿子里头走吧,装轿子里别说死,抬上就走,文姜那儿也坐另外一个轿子,走着走着,一会儿,这公子彭生说了,大事不好,醉死了,喝醉死里头了,死轿子里头了,结果呢这俩人在临淄城外十里长亭处,在那儿醉死,赶紧告诉文姜,文姜醉死了怎么办?气节身亡,轿子一坐,轿子一颠的,死了,文姜一想这怎么?齐襄公也赶紧假作悲痛来安慰,安慰自己的妹妹,同时通知鲁国,你们国君上我们国家串门来,喝酒喝多了,醉死了,你们赶紧立一新国王吧,立一新国君吧,立谁呢?当然只能立文姜为鲁桓公生的孩子姬同了,这姬同就当了国君了,这就是什么呢?鲁庄公。

  鲁国想报仇?但你说咋报?第一咱不知是怎么死的现在,他只是一方说法,第二鲁国又打不过齐国,这可咋办?算了,再说第三个新继位这个国君,他是文姜的儿子,是齐襄公的外甥,哪有外甥跟舅舅打架的,对不对?算了,忍着吧,但是得有个说法,于是鲁国跟齐国要说法,齐襄公一想,那要什么说法?怎么办?算了,这事就赖到你身上了,谁呢?公子彭生,把彭生宰了,把人头送给鲁国去,公子彭生就没命了,公子彭生临死之前说,齐襄公我可告诉你,姜诸儿我告诉你,我死后变了厉鬼我也饶不了你,你放心,肯定我得把你弄死,肯定你得死在我手上。

  话说这个,齐襄公也不信,这样公子彭生就死了,死了以后,那我们说,这已经躲过了灾难,鲁国一看,人头,公子彭生,算了,有一交待就得了,那个其他调查水落石出的事,这咱们再单说。那么就在这种情况之下,鲁国没有办法了,鲁庄公得回到齐国把自己妈接来,接来搁哪儿?搁到鲁国都城,太丢人了我这妈,让人怎么说呢?不能回都,接回来还得住在鲁国这边,但是还不能在都城,住哪儿?就在济南长清,长清县,在长清这个地,那阵儿不叫长清,那阵叫禚,在禚地盖了一个宫殿,这地儿就是齐鲁交界处鲁国这边,再往前走十步,就是齐国,为什么搁这儿呢?这封闭,荒凉,齐鲁交界处比较荒凉,没什么人住,但是一切伺候的都很好,就住一别墅了。当时的齐襄公听说了,好,齐鲁边界,有一宫殿,咱们在这边也住一宫殿,十步开外,咱也盖一宫殿,也在济南长清这儿,在长清县这儿,这边一个宫殿,那边一个宫殿,这还没人管了不是,边界荒凉,那阵儿不像现在国界这么严格,所以有的时候襄公也过来住,俩人一会儿在齐国住,一会儿在鲁国住,这事更多了,你说,没办法,咱也说不好这事对不对。

  那么在这个时候,齐襄公为了转移国人视线,不断地对外征战,他必须利用战争,利用战争这种手段改变自身的命运,别人人家老说我男女之事,怎么办呢?就老打仗,像公元前694年,襄公设计杀了郑昭公,谁让他不娶他妹妹呢?宰了,姬忽被宰了。公元前691年,襄公伐卫,赶走了当权者,当权者是什么呢?前太子,姬既的同母弟弟黔牟,公元前690年,又灭掉了我们家,纪国,公元前这是690年灭的,公元前686年,又伐掉峸国,峸国投降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4:47:52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丞相说管仲(八)

        就在公元前686年这一年,齐襄公一想,我今儿灭这个,明儿灭那个,后儿灭那个,这都是周王没同意的,这周王兴师问罪咋办?不行,我得派俩人防着,在路上挡着他,谁敢过来宰谁,派谁呢?就派属下俩人,一个叫连称,一个叫管至父,就是管仲的叔叔,远房叔叔,你们俩给我去,去哪儿呢?去葵丘防守,那是齐国的最西边的边界,就已经到了河南了,河南省商丘市的民权县,到葵丘这儿给我守卫,周王只要来了,你们就揍,不管是谁,只要是讨伐我的,你们把他灭了,俩人就去了。

        这俩人就问,我们什么时候回去?什么时候回去?你看这天,这是树,果子熟了,瓜熟了,说明等瓜熟时节,我再派人把你们替回来,连称和管至父俩人知道了,转眼一年过去了,也没有人讨伐他,他把这连称管至父俩人怎么样,带领着军队给忘了,他忘了外边还有人呢,所以这咋办?这俩人瓜也熟了,果也落了,咋还没来?派人问去,派俩人到齐襄公那儿来问,襄公一想,你们太过了,我自然会让你们回来的,回去,又把俩人打了回去,打回去以后,连称管至父很生气,你想放我们这儿不要了,我们派人还给我们撵回来了,不行,太过了,得把他宰了,宰他立谁呢?咱不能当国君,咱是将军的料,不是国君的料,宰他立谁?就想起来了,找到了公孙无知,找到一个叫无知的人,他就叫无知,就那俩字,这无知是谁呢?无知是齐僖公的同母弟弟,夷仲年的儿子,齐僖公极喜欢自己弟弟的孩子,跟自己弟弟说,你别让他在你那儿住着,让他到我这儿住着,当儿子养,所有的待遇都跟他儿子一样待遇,跟他那几个儿子一模一样的待遇。

        但是齐襄公继位,你谁呀?歇着吧,不能给他这待遇,我爸爸有毛病,我们家那么多儿子,为什么非得拿你当儿子,出去,待遇就没有了,待遇就没了,所以无知就很生气,三人就决定怎么样?杀掉齐襄公,这一说杀掉齐襄公,你想想,逮机会,逮什么机会呢?恰巧齐襄公好打猎,知道这个姑棼之野有一个山叫贝丘,去打猎去。

        话说在打猎的过程当中,就出了事,公孙无知的老婆是连称的妹妹,所以几个人一听说齐襄公要去打猎,马上就埋伏好了,埋伏好了的过程当中你要注意,齐襄公打猎就出了事了,远远的看着一野猪,齐襄公弯弓搭剑,向这野猪射去,结果没想到这野猪它站起来了,站起来一看,他也站起来,齐襄公一看不对,怎么是公子彭生的模样,这事搁咱们现在很好解释,做一人装成野猪的样子,一抬起头来,化妆的脸一看就是公子彭生的脸了,那时候想不明白,所以当时这齐襄公一下子,而且你说这一剑都射中它了,它没事,这野猪拔起来剑,它那腿会拔剑,把那剑拔起来继续向他冲过来,齐襄公吓得,掉头就往回跑,跑回去,找到住的地儿,因为打猎外边也有居住的那种临时的驿馆之类,跑到那儿一歇着这才发现,我跑半天,我鞋呢?呦,我把鞋子都给丢了,赶紧派人找鞋,派谁找鞋子?属下的一个宦官,那阵儿还没宦官这词,更没有太监这个词,宦官这词秦已叫宦,明朝以后叫太监,叫寺人,寺庙,也叫费人,费心的费,让这寺人费去找鞋,寺人费回去找半天没找着,回来交差,报告,你那鞋我没找着,你说你还能干什么?连个鞋都找不着,拿大鞭子打,打一百下,寺人费捱了一百下,捱一百鞭子这不就,捱完鞭子之后就得出去,打完了,齐襄公气出完了,一看这身上横一条竖一条,左一条右一条,都血淋淋的,出去,当一出去,一打开门一看,外面被大军包围了,谁呢?连称和管至父的大军,寺人费就问,你们干嘛呀?废话,干嘛,杀人,杀谁?杀齐襄公啊,杀那姜诸儿你不知道吗?你等会儿,我给你找去,你们这闯不进去,那里头都很多包围的人,有很多护卫,你等着,我给你弄,你谁呀?你看看我这,把衣服,你看看,这都是刚才他打的我,我给他有很深很深的仇恨,你放心,我先给你看看他们在哪儿,然后我给你把周围的人都散开,你放心吧,搁外头等着,等着我待会叫你来。

        寺人费闯进了齐襄公住的那屋子,到那儿大喝一声,襄公你别睡觉了,赶紧藏起来,外头有人要杀你,赶紧收起来,赶紧藏,过了半个时辰,齐襄公藏好了,然后这寺人费从屋子里头拿着宝剑冲出大门,见人就喊,就跟连称管至父打起来了,当然,最后是寺人费被杀了,你说那阵儿,你说这寺人费,我觉得忠心,国君把自己打了一百下,最后国君有难之时,自己,我觉得为人为到这样,也挺,就应该找这样的人当自己的保镖。寺人费死了,这几个人闯进了大门,闯进大门以后,直奔齐襄公卧室,话说到那儿掀开被子,一刀,真有个人,刀一下去,再一看,不是齐襄公,是谁呢?是寺人孟阳,人家这孟阳就是等死的,什么武器都没有,就是替齐襄公死的,然后寺人孟阳死了,然后再找,那毕竟外面已经全包围了,齐襄公也就死了,齐襄公统治了齐国12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是你能怨谁呢?你要说这,说不好,咱也说不清楚谁的责任,不管它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4:48:40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丞相说管仲(九)

    话说齐襄公被杀,连称管至父拥立公孙无知继位,然后公孙无知册封连夫人为自己的工宫娘娘,这时候就话里有话了,他们这个武力,武力夺权这公孙无知,当时很多齐襄公手下的很多大臣,摇头,觉得这不对,但是说他是不是国君,还得跟他见面,还得给他跪着,但是还憋着这口气,但是还不能说,但是就在这时候有一个人说了,这个人叫雍廪,马上就向公孙无知表示祝贺,同时,又表示道歉,因为雍廪有一次得罪过公孙无知,所以这雍廪一看人家上台了,赶紧表示表示,他那一表示,下了朝,别人都看不上他,看不上雍廪这个人的作为,当然雍廪这个人我们单说,雍廪这个人下一讲还有用呢。

    话说公孙无知继位,国子高子这些人,高子就是高傒,国子是国懿仲,两位上卿,这两位上卿,我告诉你,不得了,了不得的,这俩人,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家族是周天子,周武王那阵的周天子派下来监视齐国的国君的,而且他们永远是两位上卿,这两个家族的人的老大,永远,那阵儿一个国家有三丞相,这俩人永远是大丞相二丞相,然后你国君再提拔的是三丞相,这俩家族的人老占着这位置,这俩人一看公孙无知篡位,咋办?不上朝,有病,我不赞成,我就有病,给国君写一请假条,不能见,只要不能见你要注意,只要他们不见,谁做国君都不行,你都坐不住,所以这俩人就死活不见,所以就在这个时候你想想,公孙无知上台,手上没有什么得意的大臣,这时候管至父就给公孙无知说了,我劝你招贤,外头贴一招贤启示,他不来让别人干,招贤的时候我告诉你,我手下有一贤人,特有本事的人,谁呀?我侄子管仲,您呢让他来,保证您能行。

    那么我们话就说回来了,这时候管仲在干什么?管仲跟着鲍叔牙俩人都准备逃跑了,其中一个已经逃跑了,他们早在齐襄公与文姜这丑事刚一暴出来,刚一把鲁桓公杀掉的时候,管仲和鲍叔牙俩人一商量,咱们一个走一个留,你带着公子纠先走,你带着公子小白先走,公子小白那妈是魏国人,魏国离咱们这儿比较远,你先带公子小白逃到苢国,我先在国内再看看,咱们俩说定,这齐襄公早晚被杀,如果你,如果我成功了,管仲说,如果我成功了,你把小白杀掉,然后我请你回来,咱们俩人辅佐公子纠,你成功了,我把公子纠杀掉,然后咱们俩辅佐公子小白,一个在本国,一个在外国,鲍叔牙说那好吧,就带着这公子小白逃到莒国。

    那么管仲和公子纠,管仲招呼公子纠还在齐国,就在这时候,管至父请他来了,替这个公子无知,替公孙无知请管仲来了,管仲一想,不行,所以就虚应,行,你放心吧,我这收拾收拾,明天我就赴任,管至父说你明天一定得来,我们这儿有重大事情交给你,结果来人刚走,这管仲马上就和召忽一商量,咱撤吧,这公孙无知不是好东西,咱先撤,撤哪儿去呢?咱们撤往鲁国吧,因为公子纠他妈是鲁国人。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说公子纠的妈妈本来就是鲁国公主,是谁呢?是鲁庄公他的妹妹,这都是圈绕圈的妹妹,所以按照名分,鲁庄公又是公子纠的舅舅,互相之间的关系很复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鲁庄公在这个时候也已经大了,他一直想报杀,齐襄公杀他父亲之仇,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么当时公子纠就在管仲和召忽的带领之下逃到了鲁国,鲁国当然很高兴了,现在你们家兄弟到了我手里,将来我就可以借这个东风占领你齐国。

    那我们话说,襄公被杀,无知继位,鲍叔牙和公子小白,管仲、召忽和公子纠各自流亡异国他乡,今后的命运会发生什么样的转机呢?我们下次再说。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7-1 14:49:36 | 只看该作者
千古丞相说管仲(十)


上一讲我们给大家讲到齐襄公被杀,那么在齐襄公被杀前后,历史上记载就发生了这么两件事。

    一件事就是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南投莒国,另外一件事就是管仲和召忽带着公子纠西投鲁国。

  我们话说到这儿的时候各位就要注意,这历史上还有另外一种记载,说的是什么呢,说的是他们都同时逃跑的,我们前面的说法一个先逃跑,一个后逃跑。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公孙无知这件事之前,他们都逃到了国外,那个时候文字应用也不广,都是抄来抄去的,而且好不容易写一段话,还容易被人误解,这样就出现了这种问题,不过这问题不严重。也就是前后那么几天的问题,无所谓。反正就都跑了。问题在于此后事情如何发展的,这事儿还得从雍廪政变谈起。

    我们话说公孙无知靠政变杀掉了齐襄公,那么他杀了齐襄公以后,连称管至父,率领大军,闯进齐国都城临淄,闯进皇宫,这才继了位,那个时候你同意不同意,你不同意这有军人啊,我认识你,我这杆枪可不认识你,所以大家没有办法,只能让他继位。但是继位,心里面不那么舒坦,为什么呢,过去按照父死子继的原则,应该是齐襄公,对不对,应该是齐襄公的儿子继位。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应该是公子纠继位,公子纠死了,应该是公子小白继位,无论如何也轮不上你这公孙无知继位,你这个人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能继位,所以大家有怨气,心怀不满。心怀不满的人中就有一个人叫雍廪,上文我们讲过,雍廪心怀不满,可是嘴上他不那么说,他还是向人一个方面致敬,另外一个方面赔礼道歉,他赔了礼道了歉了,这无知欣赏他了,可是大臣们又骂他,下得朝了他还得解释,我不是那意思,但是人家也听不下去。

    话说另外一天,这个公孙无知上朝,百官必须得祝贺的时候,就在这时候,雍廪在朝堂之下,都在上朝的过程当中,雍廪说了一句话,说诸位,你们知道吗,公子纠,我有一朋友,从鲁国来的朋友,他说公子纠得知其兄被杀的消息,已经带着鲁国的大军,齐鲁有仇啊,已经杀向咱们临淄了。你们知道这事儿吗。大家说不知道。但是当时比较紧张,还是上得朝堂,等退了朝以后,雍廪急急忙忙就回家了。这些大臣们呢,也着急了,是应该公子纠继位啊。他能有消息啊,所以这时候众位大臣心里面就有了主意。赶紧的到雍廪他们家打听打听。于是乎,一干人众就来到了雍廪的家。这来到雍廪家以后呢,雍廪再跟他们解释,说我那次给他赔礼道歉就是想让他信任我,只有他信任我,我才能把他宰了,对不对。宰了他,咱们还好,立公子纠继位,对不对。你连信任都取不上,最后他把咱宰了,管什么用,咱得用智谋杀人。这时候东郭牙,一个大臣,姓东郭叫牙,有一个叫东郭牙的人就问,我们都没有军队啊,只有极少量的家丁,没有可以调动的军队,我们怎能杀他呀?你杀无知可以,那连称管至父那么多人呢,人家是军人,咱那几个家丁能打过他,你不瞎扯吗,不可能,我觉得这事儿没法儿办。那么这时候雍廪说,您把问题想的太难了,我告诉您啊,你看见没有,咱们百官朝贺,单独缺两位,德高望重的两位,你看国家没来人吧,高家没来人吧,这两位爷,高傒、国懿仲,只要这两位爷你一看没来,说有病,你看是装病吧,他就是不承认,公孙无知的国君地位,只要他不承认,咱就有戏,咱们动员动员上卿高傒,只要说动他,那他们家还不是想杀谁就杀谁啊,他登高一呼,全国人谁都得听他的,灭掉连称与管至父,他有多少兵管什么用,立即就让他完蛋。所以咱们现在的任务是说动高家跟国家支持咱,只要这两人有一个人支持咱了,咱们大事可成。说得在理啊,所以这时期话说到这儿,东郭牙说了,高大人,那疾恶如仇,为国家的事情,咱这国家就是他监国呀,所以这事儿我看能行,咱只要一跟他说,他一定会答应。所以大家噔噔噔都走了。又都上了高家,到了高家以后,那不得跟高家说这事儿,高傒立即就应允下了,这事儿你放心吧,不就杀他吗,捻死个臭虫一样。

    说怎么杀哪,这好办,依我这聪明才智,这样,我请客,请连称和管至父吃饭,他得来吧,我请他吃饭,我给他多大的脸哪,他敢不来试试,肯定只有俩人来,他还想带谁来,这俩人就在我们家,我做死他。剩下公孙无知那儿,你上朝,因为所有的人知道就你,连称与管至父在我这儿吃饭呢,你到公孙无知那儿你就说,鲁国派人打来了,公孙无知肯定就得找,怎么办,你就说我先派人找这连称、管至父俩人上朝,你先穿上衣服到朝堂,换上正装,换上朝服,您先去,我再派人找去,咱们议论一番,看怎么办,不就完了吗。他一慌慌张张,他一去,你们大兵一围,把他一宰,你们那边一宰完,点点儿狼烟,我在家里一看,外面冒烟了,就宰他,不就完了吗。很容易两顿饭的功夫。

    行,说好了。这高傒高大人,于是乎,全中国姓高的全是高傒的后代,姓高的就从他这儿开始的。高傒高大人请客,请连称与管至父,给俩人美的立马找不着北了,你想你能找着北吗,重要人物请你一个无名小卒,俩人,毕恭毕敬地就来了,大包小包的礼,还得给人送礼,这时候宴会正式开始,这高傒说话,先君失德,我一直在担心国家的安危,亏了有你们两位大功臣啊,扶持新君,国家才有了希望。来,我敬你们两位一杯,说完了高傒就灌进去了,俩人也得喝啊,都喝了,这边喝着酒呢,那还说呢,我呀,本来第一个就应该,拥立先君,但是我一生病,我老了,岁数大了,不行了,干不动了,老有病,所以呢没帮上你们忙,让你这么多天为难了,你看看这些大臣也不听话,他们都以为我不支持你们呢,我这杯酒再敬你一杯,这杯酒算我赔礼道歉,我给你赔礼道歉,我喝一个,这俩人说那我们喝俩。这就连干三杯了。然后那儿还说着呢,这就朋友了,从今儿开始记住了咱是朋友,把大门关上,谁也不让他们进来,我们今天不醉不归,喝。这就推杯换盏,人都埋伏好了,连称与管至父真以为人家跟他交心呢,不知道,这高傒会说瞎话,他老长期在外,你想想,这兵毕竟在外头老当兵的,野风地里都没有人,说话都没有人,不知道人家高傒是干什么的,那是文人,杀人不用刀,对不对,用嘴就可以杀了,不明白,傻还那儿喝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5:20 , Processed in 0.13200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