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的传统,与公共图书馆的导读使命[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 17:2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习的传统,与公共图书馆的导读使命

   
    9月28日,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诞辰纪念日,今年适为孔夫子诞辰2560周年。一个月前,其家乡曲阜召开了“国际儒学大会”,苏州、福州、东莞等地则举行了“读书节”、“读书月”,其在表达当代读书人对孔夫子的追怀之情外,还在于引导世人珍视儒家经典,推广“全民阅读”。
    因为跨越了2560年,历史的天空发生了多少人文和技术形态的变换!
    仅就人类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载体来说,早已由孔夫子所熟习的以笔与削为特征的竹简书籍时代,钞与写为特征的卷轴书籍时代,木版与刻印为特征的手工雕版时代,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以铅与火为特征的活版机印时代,进入到如今以光电与屏键为特征的大众传播时代。
    大众传播时代是以信息网络化作为基础的。信息的海量涌动、知识的天量增长,以及信息与知识的网络化传递速率,让今天的我们倍感困惑和焦虑:这些信息流、知识潮,对于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意味着什么?它们将引导我们干什么,到哪里去?我们在现时代,应该如何客观理性地面对它们,把信息转化成为知识,再把知识升华成为引领人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智慧?还有,我们应当怎样更富有激情和创意地拓展现代化的生存发展方式?
    求解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学习。已连续四年以孔夫子诞辰日为开幕日的“苏州读书节”和“福州读书月”,以及随后在鹏城举办的已保持了十届的“深圳读书月”活动,试图复兴和推广的,其实只是中国人有关学习的优良文化传统而已。
    关于“学习”,在记录孔夫子及其精英弟子们的对话录《论语》一书中,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和见解。其中最著名的语录是九个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那么,什么是“学”,什么是“习”,而“说(悦)”又是他所期待的怎样一种愿景呢?
    所谓“学”,在古代中国,本意是指通过听老师讲课,以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获得前人的知识和技能。而“习”是指学子把学来的东西,在课下的生活、生产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反复练习。可见,在“学习”这个长期搭配并流传后世的现代汉语词汇中,其实就包含着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客观知识与主观知识相结合的学理,更包涵着知与行合一的深刻哲理。
    孔夫子总结并指出的“学而时习”的方法,为人们求知受教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通过传习、复习、实习,可以把前人的经验教训、技能和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本领和才干,更可以在转化过程中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熟习程度,进而达到得心应手、胜任愉快的境界。因此,悦学勤习,进而学以致用,从来受到人们的赞许和称道,因为它们是人类求知受教、善于学习的一种优良作风和优秀品质。而“习以为常”、“习与性成”、“习非成是”、“习焉不察”等等中国古代成语,也就是凡人的教训总结和先哲的智慧结晶。它们所想要警醒世人的,无非是学习过程中应予注意的重要问题。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习)”(王充《论衡•实知》),“孔子圣人,其学当始于观书”(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虽然教育的手段革新了,可人类求知的实质没有改变;知识传播的方式虽然革命了,可人类必需学习的本质也还没有改变;虽然图书馆的收藏内容多元化了,可它作为人类知识宝库和科学文化传播机关的社会职能更没有改变。
    我们应当看到,图书馆现成收藏着大量用铅、木版印刷而成的书、报、刊纸质文献,它们依然是人们获得知识、学识和见识的重要载体,依然是教养人类成长、启迪人们心智的必要工具。因此,积极鼓励和热情指导公众阅读、大力推介和广泛宣传馆藏读物,就是图书馆工作者刻不容缓的重要社会责任。中国的图书馆工作者,应当以更大的勇气,担负起向公众推广阅读、把潜在读者尽可能多地转化为图书馆读者的社会使命。
    我们毋庸怀疑,当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加速,在为人类提供种种便利便捷的同时,不免加大了生存压力,强化了人生竞争,激化了资源争夺,而娱乐性工具的网络化和精神迷彩化,更在分割着人们有限的阅读时间和空间。面对现实的种种困窘,常人不免在时代性的浮躁中,迷失精神家园的自我构建方向。而好书在握,目耕口读,足以让人入静于白纸黑字所构建的人文氛围之中。因此,一个社会越是现代化,作为都市公共书房存在的图书馆愈加显得必要,因为这里是宁静神志的知识公园,是澡雪精神的人文湿地。这说明,图书馆读者工作现实意义重大,工作领域宽广,在现在和未来都大有可为。
    二十多年来,我们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大众传播的高科技性,快速地改变着知识文本的传统载体形式,而同时,这个以电子化和多元化为特征的阅读时代,也激励着人们从被动适应,进入到试图去主动掌控和引领。如我国许多图书馆已经配置的“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http://library.koolearn.com/loginIndex.jsp),就足以为读者求知提供经济而便捷的服务。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由新技术和高端科学引领的时代中,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的阅读状态必将新颜迭出,因此,与时俱进如恐不及的心理焦虑,会愈来愈强烈地困扰着我们,尤其是急剧转型中的图书馆工作者。
    但我们只要切实把握学习的要义和阅读的精义,那就没有惊慌的必要。因为中外古今的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证明,麻烦和问题既然是人类制造出来的,就一定会应运而生出聪明绝顶的人和智慧过人者,来加以解决和处理。
    “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我曹?”(王令《暑热思风》诗)我相信,即将面对来自本世纪二十年代严峻挑战的中外图书馆工作者和阅读学者,一定能够通过这次和未来更多更务实的交流和研讨,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神圣使命,积极凝聚智慧,努力开辟创意,为了这个在现在和将来,依然能够书香不绝的“数字化时代”!
    最后,我谨代表中国阅读学研究会的全体同仁,预祝深圳图书馆主办的“公共图书馆国际高峰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各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20:32 , Processed in 0.13887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