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名师风范:半个世纪铸就的经典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 13:27: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师风范:半个世纪铸就的经典课堂

文章作者:周一贯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6·7-8C 

  如果在中国小学语文教师中作一次全员调查,没有一个老师会不知道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按姓氏笔画序)这四个不同凡响的名字:
  如果有一次2006——感动中国小学语文课堂的评选,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无疑会蟾宫折桂、榜上有名;
  如果中国小语界有一条红地毯铺设的星光大道,那么,披着耀眼的闪光灯光率先向我们走来的必定是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风采卓然的身影;
  如果有一部中国小学语文教育史册,那上面肯定会有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靳家彦这四个闪耀着跨世纪光彩的大名,成为特别令人瞩目的一页;
  如果……
  请别以为太多的如果只不过是令人遗憾的如果,其实这并不重要。名师的生命在教育之中,名师的伟绩在课堂之上,名师的成就在广大学子和教师的心里。口碑比金杯更重要,这是老百姓说的;而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这是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说的。正是在云淡风清处,我们仰望中国小学语文界的名师阵容可谓星汉灿烂,但这四位确有非凡之处:他们穿越了两个世纪,已年近古稀,但至今在课堂上仍不倦地演绎着语文教学的万千气象,以半个世纪的践行和研究,铸就了中国小学语文的经典课堂。
  一、艰辛历程:宝剑锋从磨砺出
  元代的高明有诗云: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今天,这四位名师已成大家,自然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但那是在开花结果之后。其实,他们身上更值得我们关注的,也许应当是种子破壳出土的艰难之时,幼芽曲腰拱背、抽茎长叶的困苦之情。因为正是在那里体现了一种对教育执著追求、九死不悔的名师精神。
  在艰难曲折的年代里,四位名师无一例外地经受了种种险阻:清贫生活的煎熬,大革命时代急风暴雨的洗礼,极思潮的动乱和读书无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贬斥。
  贾志敏老师因为作商人的父亲被错捕和错杀,一直蒙受反革命子女的屈辱,直至粉碎四人帮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才得以重还一身清白。在含冤期间,他为了糊口,什么活儿都干:马路上拉车、码头边打包、替药房送药、到学校代课、给工厂绘图、抄写什么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在浦东一所小学代职的他还被揪出来关入牛棚,接受批判斗争,游街示众,又是被赶,又是挨打。下面一幕,更使贾老师无法从记忆中抹去——
  秋日,已有几分寒意。我被唤进一个办公室要我面壁思过。我明白,又要当一回活靶子了,此时的我,已经几近麻木。
  一年级四个班级近二百个孩子席地而坐。又呼口号又唱语录歌曲。这一天,他们要学的课文是雄文四卷中的首篇首句: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在读过这个句子之后执教教师问:
  什么叫敌人?
  学生答:敌人就是坏人。
  老师肯定这一回答之后又问:谁是坏人?
  一学生说黄世仁是坏人之后,其他学生相继补充,还有南霸天、刘文彩、座山雕、刁德一等等。
  老师又问:这些敌人你们都见过吗?
  学生齐答:见过——”
  在哪儿见的?
  电影里边。
  老师说:不对,不对,那是演员演的。真的敌人见过没有?学生当然说没有。于是,这位老师趁热打铁,说:下面,我们给大家看一个真的敌人!
  于是,我被摁着头,反剪着双手押在了这些天真的孩子面前。
  此时,教室里群情激昂,口号声震耳欲聋。
  天哪,我的姓名竟然成了敌人的注脚。从此,我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那时,我真是度日如年……
  这是贾老师的遭遇,也许只是一个个案,但它却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许多老一辈教师的一种生存状态。
  沉重的打击和难以忍受的折磨,虽然有着生理的重压和心理的超载,但他们没有沉沦,没有放弃对教育事业的那一片执著和挚爱,始终紧紧拥抱着他们酷爱的语文课堂。请看贾志敏老师的人生步履:1994年获得上海特级教师称号;1999年获得浦东新区开发建设特殊贡献奖;2000年获得浦东名师称号;贾老师教作文掀起了一场影响全国小语界的贾志敏旋风;贾老师的阅读教学又不胫而走,好评如潮,成为一种贾志敏现象。这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认识到站在讲台上的追求,虽然有些单调和艰辛,却是他们生命的另一种审美形式,为之赴汤蹈火,也会义无反顾。
  靳家彦老师在为《小学语文导读法》这一专著所写的中有一段这样的回忆:
  我上师范的三年,正是1959~1962年三年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那时几乎人人挨饿,我正是十六七岁的小伙子,更是天天吃不饱。有一次到农村劳动,用铁锹掘地,天亮出工,天黑收工,每顿饭只有一碗稀粥,一个窝头,一小盘盐水萝卜缨,饿得全班同学下地时挖草根吃。生活确实非常艰苦,但我觉得这正是磨炼意志的最好时机。古人说:尝得草根,百事可为。我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每晚读书两小时,以此转移肠胃的感觉,战胜饥饿的威胁。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余冠英的《诗经选译》、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等书都是在这段时间读完的。
  文革十年浩劫,想读点书实在太难了。一是无书可读,二是即使有书也不敢读。有一次在学校操场烧书,在搬书时我发现一些很有价值的《教学研究资料汇编》,如获至宝,偷偷把它们藏起来。此后,利用夜里写大批判稿的时间,一字一句工工整整地抄录下来,整整抄录了三大本。这些资料都是许多老教师多年教学经验的结晶,对我这个当时刚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来说,真如同久旱之甘霖。我拼命吮吸着前辈教师教学精华的乳汁,渐渐摸索到了些教育教学的规律。要知道这样做一旦被人发现,将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轻则批判斗争,重则打成反革命。感谢我的爱人(当时我们还没有结婚),她支持我,鼓励我,还帮我抄写了不少好文章。后来她也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感谢那一段重压,磨炼了我不屈不挠的斗志。艰苦是难得的财富,只要你能以刻苦的精神去战胜它,就能获得丰收的喜悦。
  1976年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我家的房屋被震损,在一所学校的操场上搭了一个临建棚安身。窝棚太小,住不下全家人,我就睡在露天里。两把课椅,一件雨衣,冒着濛濛细雨入睡,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我对教学依然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备课,苦心孤诣地钻研教材,工工整整地写出教案。我敢说,37年来,我没有一节课是马虎对待的,没有一课书不是精心准备的。学生的作业我都是认认真真及时批改的。我也以这样无声的教育,熏陶感染着我的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们。
  是啊,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锦衣玉食、一帆风顺,很易使人目迷五色、玩物丧志,而挫折、苦难、艰辛,常常成了砥砺人才锋芒的硎石。支玉恒老师自1959年于河北体育学校毕业后,一直在小学上体育课,后由于种种原因,在1977年,近四十岁时才改教语文。当时他连汉语拼音都认不全,就请低年级老师指导;字写得不够好,竟苦练三年,无论写教案、改作业、批作文、写总结等,均用小楷毛笔书写。中途改科的艰难困苦,和砺志成才的勤奋拼搏,支老师为此的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见的。于永正老师从偏僻的山东莱阳农村走来,从一个学历不高,又常年在农村小学任教的老师,而成为饮誉北国南疆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甚至被人称为中国的马卡连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你又如何想象他在这一路洒下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名师是怎样炼成的?他们的身上难道不是有着一个值得深思的概率——多难兴才;难道不共同体现着一种精神——名师精神吗!
  当然,时代不同了,那么多的人被迫害也许不会再降临到今天年轻夫子身上,但名师之路不会易如反掌,各种艰难险阻依然存在,名师精神无疑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二、独创风格:各领风骚数百年
  锲而不舍的倾心追求才有了厚积薄发的教学功力,也才有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于是便产生了足以引领潮流的经典课堂。这是一条名师的成功之路,也是值得研究的一种名师文化现象。
  什么是风格?曾为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所引用的布封的风格就是人,也许就是最精辟的诠释。而名师在课堂教学中形成的艺术风格,也就是他们在教学实践研究中,整体透射出来的思想美和艺术美高度统一的境界美,那种最为集中凝聚地体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凡是一个真正的名师,就必然会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基于教学个性的艺术风格。
  春色之美在于缤纷,物界之奇在于多元。语文教学海阔天空,又何尝不是如此?而每一位名师的生命本来就是独一无二的,加上他们所经历的艰辛曲折的考验,五十年如一日痴心不改的修炼,才最终形成心机独运、创意无限的艺术风格,自然更会万紫嫣红、千姿百态。研究名师,研究他们的经典课堂,从研究其艺术风格入手,自然成了一条必由之路。
  1.于永正:朴实清新、本色天然的课堂教学艺术风格,展现了一种长青的姿质,永恒的时尚——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称颂他所挚爱的艺术风格是淳朴恬澹,本色天然,外表平易,秀色内涵,于永正老师朴实自然的课堂教学艺术便具有那种天然本色。在当今小语界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春的躁动之中,它给我们带来的是清醒的思索和睿智的抉择。
  应当说,朴实自然,是一种永恒的时尚,也是所有艺术向最高境界的一种回归。清朝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得好: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因此,师法自然,不求刻意雕凿,也就成了所有艺术大师的共同追求。语文教学艺术当然也不应例外。
  如果以为朴实了会不够靓丽,追求自然,就会流于平庸,这就大错特错了。于永正老师的经典课堂,应当是最好的佐证。这里的关键问题是求意新还是求形新意新是教学内容立意之新,而形新则是形式表现之新。意新形新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根本特点之一便是在力求意新的基础上而自然生成形新,这比之当前并不少见的课堂只求形式上的花样翻新,却失落了内容立意之新的通病,当然会深得人们的关注和赞赏。孔子提倡写文章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对此,宋朝的司马光曾这样解释:“‘辞达而已矣明其足以通意,斯止矣,无事与华藻宏辩也(《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答孔文正司户书》)。宋朝的陈骙说得更明白:诗以意义为主,文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词平易,自是奇作(《文则》)。这里说的虽是撰文作诗,但就的关系而言,与上课则别无二致。为什么?因为意蕴的充沛,已足以震撼人心,其表现的形式自然也就会生动,只要实实在在地去表达也就足够了,又何必去卖弄噱头、故作玄虚呢?其实,过分地追求课堂教学上的花样翻新,浓妆艳抹,往往是希图以此来弥补内容的贫乏和肤浅。听于永正老师的课,我们可以感受到的首先是内容的精深和立意的高远。而形式仿佛只是信手拈来,随意挥洒而已。这样的课堂恰如行云流水,自若天成,当然无须以辞唬人、噱头取巧了。在教学古诗《草》时,他的背诵训练便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标志性设计: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3:28:15 | 只看该作者
师:小朋友,放学回家,谁愿意背给哥哥听?(指名一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哥哥,你该怎么说?
  生:哥哥,今天我学了一首古诗,我背给你听听好吗?
  师:哪一首?
  生:《草》。
  师:噢。这首诗我也学过,它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生:哥哥,你记错了,是白居易写的!
  师:反正都有个字。(众笑)我先背给你听听:离离原上草,一岁——
  生:一岁一枯荣。
  师:野火烧不尽,春……春……哎,最后一句是什么来着?
  生:春风吹又生。
  师:还是弟弟的记性好!(众笑)
  师:谁愿意背给奶奶听?(指名一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你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给你听听,好吗?
  师:好!背什么古诗?什么时候学的?
  生:背《草》,今天上午刚学的。
  师:那么多的花不写,干吗写草哇?
  生:(一愣)嗯,因为……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
  (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这句话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众笑)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和夏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呀!(众大笑)好,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小朋友,放学回家后请把《草》这首古诗背给家里的人听。
  显然,于老师的立意在于背诵训练中如何兼及理解、摆脱枯燥,使只顾单向考问,而多少使学生畏惧、乏味的传统背诵法变得富有生活情趣,可口可乐。正因为有了新的思想、新的立意,新的形式也就水到渠成,应声而出。这是朴实,但这是大巧之朴;这是自然,但这是由浓艳复归的自然。这不能不令我们一些偏爱崇尚形式、玩弄技巧、一味追求花样翻新的课堂,去反思意新方能成就形新的哲理。
  2.求异、求变、求活,支玉恒带给我们的创新课堂教学个性,是一种最具生命力的艺术风格——
  教学应当是一门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所以,课堂教学艺术风格的原生力也应当是创新。中国小语界的老前辈袁瑢老师曾评价支老师的课:思维广泛、深刻而又敏捷、灵活,富于创造性。这可真是一语中的、要言不繁。确实,求异、求变、求活的创新风格是支玉恒突出的教学艺术个性。他在全国各地执教的观摩课,很少见重复的课文,他在《课标教学新录》一书中自序,仅2002年就在全国各地执教了21篇新课文。他常说教师上课也应当如修炼得道的武林高手,心中有招而手中无招。”“心中之招无疑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客观的教育规律,教师的专业修养和人格魅力;而手中无招指的是教师却不能因循守旧、一成不变地墨守成规,而应当与时俱变、因地制宜地去求异、求变、求活。支老师的课堂实践正是对心中有招而手中无招的最好诠释。有人称赞他的课是无法无天;有人美誉他为活语文,其根本点都是对他不断创新的艺术风格的肯定。他的《太阳》课例,便是这方面的一个佐证:
  上课开始,他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接着是分段读。举手表示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读愿意读的接着读,不想读了就坐下。结果读到第三段时,学生基本上都站起来读了。这时,支老师又变换了方式:都愿意,我就不要求你们齐读了。认为自己在班里朗读得最好的请举手,我们都应该有勇气和自信心。……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要好的,谁先站起来谁就接着读……在支老师的激励和全体同学的民主评议下,读书就如打擂一般,情绪十分高昂。
  读过之后,支老师要学生读明白了什么,请告诉大家,并把要点写到黑板上来。在支老师的不断引导下,学生先后把说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在黑板上,共13人写了13个要点(全文有8个小节)。没有次序,东一句西一句的。(学生语)那么谁能参照课文的顺序,给黑板上的要点编上序号呢?想好了,就自己上来写。又是一个自己!于是,13个要点由学生自己编上了序号。
  到这里,课文的主要内容给概括出来了,这可全是由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自己板书、自己编序、自己评议的,支老师只在一旁指导。
  有了序号但没有层次,课文的眉目还是不清呀。于是,支老师作进一步深入浅出的引导:
  师:黑板上的第一条是说太阳很远,第二条说太阳离地球有一万五千公里,第三条说步行到太阳要三千五百年,第四条说坐飞机也要二十几年。你们觉得这四条能按这个顺序排列下去吗?
  生:不能。二、三、四都是说一个字,第一条的位置应该高一些。
  师:对,二、三、四就好像士兵,一好像是位班长。可见文章除了顺序之外,还有一个层次关系。刚才标了序号后同学们说仍然看不明白,就是因为虽然有顺序,却没有显示出层次关系的缘故。你们写在黑板上的这些条目中,还藏有几个班长呢?
  生:第二个班长是
  师:他带几个
  生1:一个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生2:第三个班长是,带有三个兵。一个是大火球,一个是……
  师:刚才大家找出的一、二、三、四关系密切这四个班长,那么他们一样高吗?(经过讨论,确认关系密切比其他三个班长位置要高,应该是排长。)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确认了关系密切是个排长,那么,在”“”“面前也应该有个排长。这个排长是什么呢?(学生先后找出了太阳的特点”“情况”“知识”“奥秘等,最后认定以一般情况排长。)
  师:这两个排长前面还应该有个连长,这个连长就是——
  生:太阳!
  ……
  支老师充满了创意阳光的《太阳》一课,曾经轰动了中国小语界,在领跑小语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开放黑板,让学生畅达地板演是一个创新,一开语文教学板书运用之先河;用生动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列要点、理层次,又是个创新,一开说明文教学之先河。支玉恒老师正是这样以美丽的创新感动着课堂,感动着中国小语界。
  3.直逼语文教学原点,极富人文情怀的语感培养,构成了贾志敏特别厚重、深邃的教学艺术风格——
  走进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要做到以汉民族共同语的语言性为基础,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培养语感便是对语文教学原点的求索。正是在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上,贾志敏老师体现了他的语文教学风格的独树一帜和课堂艺术的别具芬芳。他的作文教学以自然清新的语感培养为核心,体现了自由写作规则写作的有机结合而饮誉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他的阅读教学以语感培养为导引,让学生自读自悟,更是倾倒了全国小语界同行。能够形成如此规模和声势的贾志敏现象,正是因为他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在对语文教学原点的探索上构建了他独具个人风格,并且相当完整的语感教学艺术体系。
3#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3:29:03 | 只看该作者
贾志敏老师十分善于把汉语文的意合性生动灵活地应用于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突出了语感教学的卓著效果。他教作文《记一件事》,从先给一个词闷热入手,引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求不出现而尽情描述天气之热,承袭了传统遣词造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接着,又从闷热滚动带出冷饮”“青蛙,指导学生凭借各自的生活体验和想象写成一篇作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词造句,到联句成段,再到组段成篇的大量、生动的思维碰撞和语言实践,不仅有学生口述,相互评价、重点扩展、教师点击,还有表演体验,图示沟通。与其说是在作文,不如说是从语言实践之中养成语感,享受语感。用贾老师开始时说的一段话来诠释,便是大凡一篇文章总是一个一个段落组成的,每一个段落又是一个一个句子组成的。因此,要写好一篇作文,首先得用准每一个词,写好每一个句子。这种由词而句、由句而段,由段而篇的发展生成,正体现了汉语凭借语感的意会,可以灵活滚动组合的本质特征。别以为这样细腻的训练,会影响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本真灵性,须知作文教学永远需要自由表达与规则指导的和谐融通。不学作文规则,如何提高学生自由表达的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作为课堂的一次作文练习,应当说这正是自由表达与规则指导的一种极佳结合。
  贾老师的语感培养往往如春风化雨一般,潜入于对学生语言实践的活动之中,生成于课堂现场的即时,体现了语言大师的非凡功力:
  师:写得很好,请看第三位同学读扩展的第四句话。
  生:(念)这时我想起老师说过的话。[师:改成教育的话改成我们。]这时,我想起老师不是常教育我们?青蛙是害虫的克星,是庄稼的保护神,也是人类的好朋友,这位叔叔[师:改成这个家伙。]这个家伙怎么在这里杀青蛙呢?对,我去劝劝他。我上前一步,[师:在劝劝他后面要加上想到这儿或者于是。上面是想的,下面是做的,中间要有个过渡需要用想到这儿来连结。]想到这儿,我上前一步,说:你这个家伙……(众笑。)[师:这里不能用家伙了,说话还得有礼貌,改用叔叔为好。]叔叔,青蛙是有益的动物。请你刀下留蛙,不要伤害它们……我话音刚落,那个小贩就变成凶神恶煞了,他放下手里的活儿,提高嗓门说:老子赚钱还来不及呢,什么有益’‘无益的,废话少
嗦。[师:废话本是 嗦话了,故后面的 嗦改成。]废话少说,有钱就来买,没钱就滚蛋!说着,把我推得远远的。
  师:写得虎虎有生气,真是活灵活现,谁念下面一段?
  ……
  他导读《镇定的女主人》,同样体现了巧用汉语的意合特征,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贾老师不搞惯见的逐段情节分析,而铺设了一条语感训练的主线:在一句简述课文人物、时间、地点的板书之后,教师继续扩大,写出:……忽然,女主人发现
,心想
在全班同学情趣盎然地填出多种不同表达之后,板书又发展为:……忽然,女主人发现
,心想
。于是,她把保姆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
就这样,在训练中板书一再延伸,又成为……忽然,女主人发现
,心想
。于是,她把保姆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
。大家听了都很佩服女主人的镇定,有的说
,有的说
 
,有的还说
这样的设计,精巧之处在于学生讨论填写的内容,课文中没有现成的,学生必须充分借助于课文的语境,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正是在这样的操练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匡正和导引,使学生在更深地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了语感水平。
  以语感训练为原点。充分凭借汉语的意合性,构筑多性质、多层面、多功能的语文教学立交桥,特别体现了贾老师语文教学本色本香、厚重、睿智的艺术风格,这正是贾老师语文教学的特色。他让学生在汉民族共同语的海洋里涵泳遨游,并不时以精细的手法点拨,充满了人文情怀,其实就是在张扬师生的那颗中国心和生命激情。
  4.大气、开放,灵动、亲切的导读艺术风格,体现了靳家彦厚积薄发、独具一格的教学个性——
  靳家彦老师的导读艺术被列入中国当代著名教学流派丛书,与于漪、李吉林、邱学华、顾泠沅、钱梦龙、魏书生等中小学名家大师一起传遍了大江南北,深得中小学教师的厚爱和赞誉。这是因为在靳老师的导读教学实践并由此形成的模式中,体现的是他那种学养丰厚、大气开放、灵动亲切的教学个性和艺术风格。他基于整体观、主体观和实践观的导读四原则:语思统一”“口书并重”“内外相通以读为本,在导读的研究中,体现了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风格而自成一家。靳老师之导,能精约,即不是处处皆导,意在有益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则在通神,即不是机械滥读,只求得语感之神、下笔有神、融生活真神。他执教《陶罐与铁罐》一课,便是一个体现了靳氏导读法的典型课例:
一读:读中引导,演中感悟
  在揭示课题之后,教师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指导字的笔顺、笔画。
  师:同学们先自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把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学生练习读课文)
  师:可以了吗?请交流一下,你喜欢谁,不喜欢谁,理由是什么。
  生:陶罐不但谦虚,也很善良、真诚。你看,当人们刚把陶罐从土里掘出来。它就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受不了了。陶罐不计前嫌,豁达大度,我喜欢它。
  生:陶罐敢说真话,我喜欢它这一点。它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从这可以看出陶罐并不懦弱。
  师:你们的发言说明你们领悟了语言的内涵。
  生:老师,我想通过朗读表达我的感悟,可以吗?
  师:太好了。请问你想读哪部分。
  ……
  师:《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故事,多像一场两幕的小话剧啊!你们自愿结合,组成创作小组,演出这个故事,能做到吗?
  生:能!(学生自由结合,练习。)
  师:表演的关键在于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台词要熟记。(推举一组到讲台前表演)
  师:我们继续上课。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人应谦虚谨慎,不能骄傲自满。
  生:人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
  生:人们应该学习陶罐的胸怀,不应像铁罐那样自以为天下无敌。
  生: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不要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师:你们体会出的道理,就是这篇寓言的寓意,寓是寄托的意思。
二读:改编文本,会意悟神
4#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3:30:03 | 只看该作者
生:老师,我提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讨论,可以吗?
  师:什么问题呀,说来听听。
  生:铁罐就没有优点吗?铁罐坚固不易破碎这一点,不值得陶罐学习吗?陶罐就没有缺点吗?陶罐虽然比铁罐光洁、朴素、美观。但它很容易破碎,这一点铁罐说得并不错。只是铁罐的态度太骄傲了,所以大家不喜欢它。
  师:大家讨论一下,铁罐和陶罐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各抒己见,别被课文限制住。
  (生议论归纳,教师板书。)
  铁罐优点:坚固;缺点:易锈烂。
  陶罐优点:美观;缺点:易碎。
  师:我们共同改写这则寓言,赞扬铁罐,批评陶罐,赋予它们相反的性格,题目仍然叫《铁罐与陶罐》,好吗?(生边议边改,集体创作。)
  ……
三读:读写结合,创意出新
  师:如果将课文的语言融入你的语言仓库,那么就变成你的语言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编一则寓言,先想好要告诉别人一个什么道理,找两个各有优缺点的事物,然后创编一个寓言故事,说明这个道理。(生各自开始创编,大约写了15分钟。)
  师:请停笔。介绍一下你编的寓言题目。
  生:《大海和小溪》。
  生:《手机与BP机》。
  ……
  师:请这位同学读一读他创作的寓言故事——《黑猫和白猫》。
  (生读)……
  师:完了吗?
  生:完了。
  师:我给你一点提示,你继续编下去。几天后,老奶奶决定把其中一只猫送别人……
  生:白猫认为自己美丽洁白,主人一定舍不得让它走,对!一定是黑猫被送给别人。结果呢?结果主人把白猫送给了别人。临别时,白猫问老奶奶:我这么洁白,为什么不留我呢?老奶奶笑着说:我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只要捉到老鼠的才是好猫!
  师:篇末是神来之笔,妙不可言。
  岂止篇末是神来之笔,这三读又何尝不是神来之笔!从一读的感受到二读的变通,再到三读的创新,实现了从解读文本到超越文本的飞跃;从反意到创意的提升,可谓环环紧扣、步步加深而始终在深悟课文主旨上下工夫,真是导贵精约,读在通神的绝妙体现。
  三、引领潮流:雨姿晴态总成奇
  四位名师都是奔七十的人了,他们以近半个世纪的求索,不仅形成了各具一格的教学艺术风格,并且打造了穿越两个世纪的经典课堂。正是这种极具艺术魅力的经典课堂,伴随着他们应邀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各地授课,传播了对接现代与传统的课堂文化和求实创新、德艺双馨的名师文化,感动着数千万计的小学语文教师,可谓泽被教坛、恩泽后学。特别是那些脍炙人口、在课堂现场生成并呈现的精彩片断,已成为富有艺术魅力的标志性设计,给广大小语界同仁以深刻启示,影响着小语教改的潮流。
  于永正老师执教《小稻秧历险记》一课时,一位学生朗读到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之后,应该是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可这位学生朗读到这里,声音还挺大,一副力气很足的样子。学生的情感不到位,是因为理解不到位,缺少了形象思维的支撑。于老师便幽默地启发,带着微笑说:要么你这株杂草抗药性特别强,要么这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得再给你喷洒一点。说着,便朝朗读的学生做起了喷洒药液的动作。全班同学被逗乐了,但这决不是肤浅的一笑了之。它虽然称不上阳春白雪,但却藏意于俗,俗中见雅。于老师创设喷洒情境的形象启发,不仅帮助了朗读同学对文句含意的理解,再读时,耷拉着脑袋,真有点儿有气无力了,而且也推进了全班同学对课文的解读,使大家如临其境,对抽象的文字符号,有了真切的生活体验。教师的一个教学行为,能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同,实现了真正的唤起,这就是艺术,一种本质上真正高雅的艺术。
  教学《关怀》一课时有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片断:
  师:谁来当周总理,把这两句话写的事表演一下?
  (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一男生自告奋勇,要当周总理。于老师请他到教室门口,告诉他:周总理右臂受过伤,不能伸直,请他把右胳膊弯起来,学生都笑了。)
  师:小朋友,我们就是山村小学的那个班。我们正在上课。这时——
(扮周总理的男生脚步轻轻地走进教室。走到讲台前,一边和老师握手,一边说:老师好,小朋友好!
  师:(问扮总理的小朋友)你的脚步为什么那么轻?
  生:我怕影响大家上课。(笑声)
  师:是这样。但是,问老师好小朋友好能用一样高的声音吗?想一想。
  生:不能。问老师好声音低一点,问小朋友好声音应当高一点。
  师:是呀!因为小朋友多,而且离得远一点,所以声音应当高一点。再来一遍,好吗?
  (该生又重新表演了一遍)
  师:演得真好,不亚于王铁成。(众笑)我想,看了表演,小朋友一定会读好。谁来读(指名读,齐读,读得声情并茂。)
  ……
  就是那样的朴实、自然,却能俗中见,深为小朋友喜闻乐见。如此的课堂呈现,怎不让听课的老师好评如潮。
  听过支玉恒老师《第一场雪》的老师都会难忘它的美丽。连老一辈著名特级教师袁瑢也禁不住留下了这样的评价:(1989年)11月10日上午,支老师的一堂《第一场雪》引起了轰动,经久不息的掌声,说明了问题。我当时担任大会评委,坐在台上,第一次也是最切近地欣赏了支老师挥洒自如、举重若轻的课堂教学风采,确实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特别是在教学《第一场雪》时的朗读指导时,支老师启发学生:第二天清早,天就放晴了。我们看看雪景好不好?他读的时候,大家闭住眼来听,看他能不能把你带到那么美的雪景中去。在学生朗读一段之后,教师又问:你们听他读完这段,是不是感到走到雪野中去了?(学生反应不一)好像刚走到雪野的边上。(笑声)是不是?谁能带着大家进去?(另一学生再读,但读得更不好)于是支老师风趣地说:进去了吗?(学生齐说没有,大笑)老师说:啊,是没有。刚才已到边上,现在她又领着咱们出来了。(大笑)接着,支老师很有信心地说:现在请她读一读,她一定能把大家领进去。果然,这次读得很不错,全体同学非常开心。这是首创以情境启发朗读情感之举,一改以往以技法(哪里要读重,哪里要读快之类)指导朗读的程式。正是名师的这种标志性设计,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手段。于是,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们听到了你能把敌人的火力读得更凶猛些吗这样的启发,在《鸬鹚》的朗读中,我们看到了你还没有把湖面读得很静很静,你能读得更静一点吗这样的场景。
  确实,经典课堂的教学魅力是由教师的教学功力引发出来的一种内在的、持久的、强大的教学吸引力,是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集中体现,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外显,更是教师对教学的一种理想追求。
  贾志敏老师执教《程门立雪》一文时的精彩设计,就充满了一种这样的教学魅力。他先让学生读解释程门立雪的有关段落,后尝试解题,学生误答成就是程老师的家门口,站在雪地里。教师便以此为切入点,滚动推进,引领学生重组文本:
  谁站在雪地里,请再读课文,归纳。程老师的家门口,杨时和一位同学站在雪地里。
  他们站在雪地里做什么呢?再读,再归纳后交流。(……一边默默地背书,一边等老师醒来,准备请教程老师不懂的问题。)
  能把这部分往前移吗?怎么移?(为了请教不懂的问题,在程老师的家门口,杨时和一位同学站在雪地里,一边默默地背书,一边等老师醒来。)
  这说明杨时是怎样一位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归纳后交流。(……说明了杨时是一位爱学习,尊敬老师的好孩子。)
  ……
  就这样,在反复读、反复说、反复评价、反复提升的过程中,深化了对文本的重组对话,优化了学生的语言品质。接着,教师又板书了课文的第六小节,让学生以多种形式品味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久久没有说话这一结尾。在讨论中,第一位小朋友认为这一小节的意思是程老师一直不说话;第二位说程老师有话,但一直不说;而第三位小朋友觉得应该是程老师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于是,贾老师趁热打铁又提出了思考要求:既然是说不出话来,那应该有话可说,我们不妨将这个结尾改为程老师听了,两眼望着门外飞舞的大雪,激动地说:   
’”于是,学生奋笔疾书,写出了多种多样的激情话语,实现了对文本的超越。
  在这条凭借文本——重组文本——超越文本教学主线中,我们看到了学生饶有兴味地或吟诵、或推敲、或归纳、或变式……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活动。正是在这样鲜活的过程中,让学生多层次地体味了文本的深层义、言外义、双关义、象征义、情韵义等隐性语义,在语感的领悟中,感受了汉语的独特魅力。
  靳家彦老师的课也同样有着许多如玑珠般璀璨的精彩片断,听了令人难以忘怀,成为一种广为流传的标志性设计。如他教《有这样一个小村庄》一课时,开讲前把课题写在黑板上,有意漏写了这样两个字。好几个学生似乎都灵敏地发现了这一疏忽,指出了这一点。靳老师一边赞扬同学的细心、认真,一边工工整整地加上了这两个字,然后问大家:少了这样两个字,有什么不一样?于是大家开始思考这一问题。一位学生说不能少了这样两字,因为课题中原来就有的。这显然是没有思考到点子上。另一位学生说:“‘这样两个字在课题里起了强调的作用,能引起人们的好奇。读了课题,人们就会去想:这是怎样的一个小村庄呢?靳老师高兴地说:你说得很好,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必须了解有一个这样的小村庄里的这样到底是怎样的呢?先认真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师在板书课题时故意漏下两个字,却有着如此多样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审题能力的训练,推进深入的解题,不露痕迹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上来……这才是真正的艺术。记得一位作家说过:什么是大师,大师就是那些下最深的工夫研究,用最浅显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的人。
5#
 楼主| 发表于 2010-7-2 13:30:53 | 只看该作者
经典课堂的魅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便是一种悦人心目、牵人情思的吸引力;扣人心弦、激人奋发的感染力;让人悦纳、令人向往的人际吸引力;也是一种催人奋进、诱人入迷的学习内驱力!
  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给小语教学带来了新的理论视野和发展空间,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我们取得很多进步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以至有识之士正在大声疾呼本色语文的归来,强调要简简单单教语文,一心一意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今天的中国小语界,青年教师已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们对后现代课程论”“建构主义”“接受美学”“多元智能理论等西方教育新理念接受较快,这当然是好事。实践证明,有分析、有选择地借鉴西方现代教育思想,以开拓我们的思维空间不仅有益,而且必要。但也不能否认,其中部分教师对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民族特色、传统精华和改革历程,却知之甚少,甚至模糊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仍然应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个人全面发展的理论。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平等对话淡化了教师的引导意识;多元感悟消解了文本的规定性和前提性;课件这种教学辅助手段却成了喧宾夺主的展演;而叠床架屋式的资源开发又严重地排挤了学语文的本体活动。
  名师经典课堂的重要特色,就在于对接了现代和传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努力吸收古今中外的优秀教学经验和理论,在学语习文过程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倾心追求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亲近儿童并为儿童所喜爱的语文课堂。
  面对四位名师半个世纪铸就的经典课堂,我们更须善待经典。切莫把经典课堂、经典设计的一招一式孤立地看待,脱离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背景,全然不顾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专业学养,僵硬地搬用套袭;而应当沿波讨源,由表及里地品尝其原汁原味,本色本香。须知经典的价值不在提供抄袭,而在一种先进的课堂文化,一种植根于经典课堂缔造者的精神本质内核的文化。
  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经典课堂也总是在历史的长河里与时俱进。这正如作家苏童在《妇女乐园》一书的自序中所说,希望我的风格会流动,会摇曳,会消隐,也会再现。在《答问》(载《百家》1989年第4期)中更是清醒地提出了创作最重要的障碍来自自己,一个作家在成功的同时也就潜藏着种种危险……所谓个性和风格很容易成为美丽的泥沼,使作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虽然这里说的是文学创作,但课堂教学又何尝不是一种创作。隔行不隔理,大画家齐白石晚年变法,成为佳话,名师的经典课堂又怎能不在反思中求索,去追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四、青山不老:直挂云帆济沧海
  远自古代起,有志者总是向往着多占有一些劳作奋斗的时间,志士嗟日短,庸人愁昼长!于是,就有夸父逐日”“鲁阳挥戈等表达这种体现了寸金难买寸光阴意识的优美神话。虽然天地无私草木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但是四位名师对语文教育事业的执著,让他们不知老之已至,仍然意气风发地耕耘于教坛,不失青春锐气与壮士风范。青山不老,直挂云帆济沧海成了他们的共同境界。几个月前,贾志敏老师出版了一本新著《一个校长的演讲》,25万字,精装本,印在封面上的贾老师的近照,那亲切和睿智的目光,从庄重中透射出青春的光彩。这是他当了12年校长,在国旗下讲话的364篇演讲稿。25万个汉字,集中展示的是贾老师教育无痕的理念。在封底印着贾老师这样一段话:
  教育有着神奇的力量。
  孩子需要教育,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无痕的。一旦成人摆出教育者的架势,居高临下,盛气凌人,要求孩子如此,不准孩子那般。其时,双方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被教育者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这样的教育,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
让孩子在宽松、愉悦、无拘无束的状态下,给他讲述一则美丽的故事,剖析一个动人的事例,告知一条感人的新闻,以启迪孩子的智慧,点燃他心中的火花,激发他强烈的求知欲望。让他自己明理,自己懂得该怎样活着。这样的作为,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人用水滴石穿、潜移默化来描摹成功的教育,其意义大概就是如此。
  我崇尚无痕的教育。
  听说就是这国旗下的演讲,竟使一位住在浦明师范附小(他当时任校长的学校)附近的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人员为之倾倒,成了讲话的长期忠实听众。最后,终于按捺不住而造访了他。当得悉这些讲话材料都出自贾老师之心、之手,他惊愕了!且不说内容生动感人,文笔流畅优美,就是那动情的语调,那磁性的嗓音,也可称是一流的播音员。
  说这些似乎不在语文教学的范畴,但它却属于一位学养丰厚的语文教师,属于在教育第一线不倦践行着的那些中国苏霍姆林斯基们的屐痕。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虽然已是炉火纯青,但依然不断地反思自我,从善如流,保持着不断进取的青春活力。
  支玉恒老师是动过心脏搭桥手术的人,但他严以律己、锐意进取的精神,使他的创新之树能不断地开出生命的花朵,结下智慧的果实。下面的真实材料是支老师编在他的专著《课标教学新录》中的一页:
真诚感谢
  多年来,外出讲课,经常能得到各地老师的真诚帮助,经常收到老师们寄来的信柬。虽然老师们说的多是夸赞鼓励的话,但也使我深受感动。因为我从老师们的谈话中,感受到了老师们对小学语文教学,以及对我本人的亲切关怀。这些鼓励极大地促使我努力学习,鞭策我进一步变革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为老师们贡献更多的有价值的课例。
  在众多的鼓励之外,我也能经常听到老师们对我教学的一些批评。但这些批评一般都是零碎片断,而且多为口头的简短问询,语气也十分婉转。迄今为止,只收到了两封批评(或说建议)的、当面递送的字条。虽然写字条的老师送上条子就赶紧转身走了,有的还是托人转送的,但我一直珍藏着,多次拿起来认真捧读。每一次读罢,心中就有一股热流。因为字条里写出的真知灼见和字里行间所透出的真切的关爱,使我心中有一种无以言表的欣慰。
  这两张字条,一张在大连收到,一张在深圳收到。都是在我教惯了阅读课之后,刚刚开始做作文公开课不久。这正是我亟需得到帮助的时刻,所以这两张字条,应该说是一种雪中送炭!
  现在我把这两张字条收录到这本书中,一是作为对刘黎华、管丽两位老师的真诚感谢;二是存在书中作为一种珍贵的纪念;三是希望得到全国的老师们同样的眷顾——也像她们一样,随时提出宝贵意见。
        支玉恒敬谢
2002年12月25日
  下面是两位老师字条的内容:
支老师:
  您好!我马上要坐火车走了,所以很遗憾不能当面交谈了。
  听了您今日的课,想法很多,受到了启迪。
  另外,我有一些随意的想法想告诉您,不一定正确,请原谅。
  今天这节课比起您的阅读课似乎有些框框,因此,学生还是有受束缚的痕迹。我想如果能先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动物有哪些,然后有选择性地让学生上黑板上画出来,这样,学生写第一、二段时,就有很多自己的语言了。接着可以让大家充分想象和交流这些动物与哪些动物有直接的联系,与自然和人类有哪些、什么样的联系。教师又用连线把这些有关的动物连起来,再进一步联想、表演,我想是否更能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潜能,课堂也许会更活跃些……
  以上是很匆忙、很浅显的认识,请支老师见谅。
  我和张学伟都希望您有机会再次光临洛阳,把您的精品课重新展示给您的学生们。
  祝您
身体健康!
   洛阳市实验小学:刘黎华
2001年7月24日匆匆
支老师:
  作为后辈,我非常喜欢您的教学风格,今天听您的作文课,受益更大。客观上说您今天的作文指导非常成功,孩子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作文任务,一篇篇文章各有特色。但我在听学生读他们的文章时,发现有两个地方比较雷同:
  一、所有的孩子都写了捕蛇者自己吃蛇或吃蛇胆。
  二、消息传播的方式上也如此。
  从这两个地方,我回想您的教学过程,发现您在指导这两个环节时,确实没有挖掘孩子的创新潜能,其实蛇捕了可以拿去卖等,消息可以通过开店等方式传开。
  这是一点点想法,不足为见,但我想这是我真实的想法,告诉您正好请您指正。
  盼您健康!
                                               深圳市后海小学:管丽
                                                    2001年9月匆笔
  这是智者的胸怀,名师的情怀!水唯善下能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在这里得到生动的写照。
  名师的这种情怀,九九归一,均源于对儿童最诚挚的爱。正是这种大爱,才使他们成为名师,成为大师。读一读这段发自肺腑的于永正老师的自白,便足以传达出四位名师的共同心声:
  我非常爱我的学生,几十年了,我送走了一届届、一班班的学生。他们那一张张不同的脸,圆的,长的,胖的,瘦的……他们那一双双不同的眼睛,明亮的,锐利的,狡黠的……他们那千差万别的性格,开朗的,活泼的,沉静的,孤僻的……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刻在我的记忆中。可以说,我的大脑至少有一半的位置被众多的学生的形象占据了,成了学生形象的储存库。是的,在我的眼里,他们都是自然这个伟大的雕塑家雕塑的艺术品。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有时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撒一把盐或者辣椒面之类。要知道,如果没有他们,生活就会缺少色彩,缺少浪花,就会使人感到乏味儿,使教学失去魅力。
  其实,爱我们的孩子,爱我们的母语,爱小学语文教学事业,都源于一种共同的历史责任。靳家彦老师有一段话被引用在符德新记者《语文教育,我的挚爱》(《中国教育》2005年8月15日)这篇采访文章中,转引在这里,或许会是一种最好的解释:
  我一上讲台,首先怀着对生命的畏惧,因为下面是五十个鲜活的生命。哪怕他们只有六七岁,哪怕他们还拖着鼻涕,哪怕他们字写得扭扭曲曲,哪怕孩子考试只得了十来分,但作为人类的一代,他们像长江一样,从远古走来,又向未来奔去。在他们背后,是五十万年人类进化发展的历史;在他们前面,是无限广阔的未来社会。作为他们的教师,我们不能不时时警醒。
  正是这种历史的责任感,使他们忘记了自己已是奔古稀之年的长者。从年龄上论,他们也许属老人,但从心理素质和生命态势来看,他们恰如中年。历史的责任感使他们仍在人生旅途而不避劳顿,看许多花开花落,观几度潮涨潮消。他们尚应邀于北国南疆遍设讲坛、恩泽桃李,以丰富的教学经验启迪后人;他们尚纵情于文海放舟,乘风破浪,以独有的审美个性驾驭风帆,驶向中国小语改革的理想彼岸。这是名师精神,那种事业与生命同在,不认老、不服老的精神!他们的生命如诗、事业如虹;他们的昨日如歌,明天如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6 19:35 , Processed in 0.25965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