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作文教学目标解读与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9 11:2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作文教学目标解读与思考


江苏省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文

写作是语文课程标准五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的重要一环,要求各学校“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和语言发展能力的重要尺度,也是反映一个人语文素养的主要标杆之一。
多年来,为什么作文教学不尽人意,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谈作色变”的现象仍然存在?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过于追求完美,拔高了写作要求,脱离了学生认知规律和生活体验;二是过于放纵,随意降低了写作目标,出现了作文教学无序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写作现状,《语文课程标准》从实际出发,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经验,靠船下篙,对各学段的习作(写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当认真解读,领悟其意,把握好各阶段的目标,上好作文课。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在教学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并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无论作前指导,还是作后讲评,都是“日常的教学过程”,要理所当然地肩负起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任,决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任务”。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而产生的体验。在作文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让真情实感在笔端中流淌,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
态度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事物的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指向,其中蕴含着一定的认知抉择。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一个教师热爱写作,善于作文教学,学生必然会耳濡目染,就可能产生写作兴趣,并能学习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乐观向上,端正写作态度。
价值观是和社会性需要联系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所持的判断标准。对价值的取向往往取决于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某种程度上说,人生观往往等同于价值观。作文讲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是非观的评判,积极引导学生客观、公正、正确地辨别事物,明白对与错、美与丑、好与坏往往取决于一念之间。
杨再隋教授说:“无论是情感、态度、审美情趣和价值观都和情感相联系。或是一种情感现象,或是一种情感内容,或是一种情感过程,或是情感对理性的投射,或是情感的道德、人格、操守的升华,看来都离不开一个‘知’字和一个‘情’字”。作文教学是语文知识积累运用的一种形式,也是语言文字的一种表达方式。作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的正确导向”,其实强调的就是文以载道,道寓于文,文道统一。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意思是说,文章都是以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缘情而发的。因而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情者文元经”,文章的情感表达应当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真挚,无矫揉造作之感,无装腔作势之形。
在小学各学段的作文教学中,既要把握好“标准”之度,又要激发“情感”之势。

第一学段:写话
第一学段,也就是1—2年级,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写话则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写话这个基础的好坏,将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习作能力的发展。如果一个孩子入学不久,就对语文课产生了恐慌,怕说话,怕写话,其后果是不难想像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密切关注第一学段的基础教育,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时,特别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爱美情趣,使学生尝到学习的兴趣,作为重要的目标提了出来。第一学段的“写话”目标是: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语词。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这些要求的核心,就是“对写话有兴趣”,使学生喜欢语文,喜欢学习语文,喜欢通过写话来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这样的要求是从兴趣入手,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先说后写,写作内容比较浅显,表达的意思比较简单,一句话,只要有“有兴趣”,其他都好商量。只要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爱写、乐写,大胆写,为第二学段的自由表达奠定基础。
理解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这里大有文章可做,也需要一线教师去探索,去实践,去反思。这其间的情感因素对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学段:习作
新课程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倡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自由表达”就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
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是: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这阶段的“习作”课程目标有7项,归纳起来着重说明一个特点: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入手,淡化文体要求,提倡自由表达,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自信心的确立。
“习作”要求中的几个“关键词”可以这样解读:“留心周围事物”,它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处处皆语文;“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它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心的树立对于任何学生来说,都是第一位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作为老师,最要紧的就是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快乐地习作;“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它提倡自由表达,采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由学生做主;“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修改习作”它强调注重个人体验和语文实践;“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它鼓励学生要有成就意识,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突出了一个“实”字,写自己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人和事、景和物,就是实实在在地说真话,写出自己的真实的情感和体验。不要写没有真实体验的空话、套话、假话。这使人自然想到浙江省诸暨市一年级小学生郦思哲写的《妈妈回来了》,习作只有107字,却在海内外5万多篇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首届冰心作文奖小学组一等奖。全文如下:
“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这篇在一般老师眼里很难获高分的作文,一举夺得大奖,令人深思。浙江大学中文系吴秀明教授说:“这样的一篇小文获奖其实是一个启迪,它在提醒我们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孩子的童心是最起码也是最宝贵的”。

第三学段:习作
小学阶段,第三学段(5—6年级)的习作要求相对前两个学段来说比较高,这个学段的习作要求有7项: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会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细读“习作”目标,不难看出,这学段的作文教学从目的、方法、内容、形式、速度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确的任务。
为什么要写作,为谁写作,课标明确地告诉学生: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自我表达”就是走入内心,说真话、说实话、说心理话、说自己“一吐为快”的话;“与人交流”就是坦诚布公,以诚相待,以心换心。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里对写作方法提出具体的要求。“独特感受”就是指自己独有的而别人没有的感受,这是具有创新意识的感受。教育不是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吗?这种“独特感受”就是作文创新意识的诠释。这种感受不可能空穴不风,凭空臆造,它来自于“观察”,取自于“见闻”。
这学段的作文内容有哪些要求呢?课标指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就是把一件事情或一次活动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写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结果,把活动的前因后果实实在在地写完整。无论是记实作文,还是想像作文,都强调了“真实”与“独特”。这在以前所有大纲都曾提及,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新命题新要求。记实作文,就是记录真实情况的作文,还生活的本来面目,写真实的事,真实的人,真实的物,真实的心理活动,真实的思想感情。
作文文体有读书笔记、应用文、记实作文、想像作文,表达的形式因人而异,强调了作文的个性化,“自我表达”、“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作文过程,是一次个性张扬的表现,也是一次独特情感的流露,更是一次生命历程的锤炼。唯有这样,才能杜绝作文中的抄袭、编造、虚情假意,无病呻吟等现象。
讲究作文速度,是过去的教学大纲从来没有提过的要求。现在提出:“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这就强调了一个“快”,作文要做到“倚马可待”,就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积累丰富,思维敏捷,能快速审题、快速构思、快速选材、快速行文。这样的要求对五、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高了一些,但是,信息社会讲究的就是“快速”,这是社会发展对作文教学提出的挑战,在作文教学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快速反应,快速出手。

写作评价
重写作指导,轻写作评价,这是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也是导致作文水平不经人意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评价要求,应当做好以下方面的评价:
1、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同学段的写作都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更要考察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和促使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评价学生的作文,不只是关注写作结果,更要关注写作过程和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即:指导审题——选材——起草——修改——讲评。
2、重视对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和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评价学生的作文,除了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外,即“作文水平发展”,更要关注写作兴趣的情意取向,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并能“创意的表达”,在“真”字上做文章,即真“事”的叙写,真“心”的投入,真“理”的表达。真事,就是情感,绿色的生命底色;真心,就是态度,蓝色的心灵家园;真理,就是价值观,金色的思想光芒。
3、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文章是改出来的。教师帮助学生批改作文固然重要,但教师教给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更为重要。指导学生自改和互改,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叙事真实,感情真切;(2)主题明确,中心突出;(3)内容具体,叙述有条理;(4)布局合理,层次分明;(5)语句通顺,描写生动形象;(6)书写工整,有无错别字;(7)用词恰当,标点符号准确。这是评价写作修改能力的主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写作态度和自觉修改作文意识的重要途径。
4、重视多种评价方式的运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为学生建立写作档案,既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又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作文的“情”和“趣”。对于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课标提出:“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一句话,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方式因班因人而宜,只要有利于学生健康地写作,诗意地表达;只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作文评价方式都行。

综上所述,无论是写话,还是习作,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的教学目标,都作了详尽的说明,语文老师只有做到胸有“标准”,才能在写作的实践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给情感一个阶梯,给态度一个准备,给价值观一个方向,应该成为新课程背景下写作教学改革的终极目标。

主要参考资料:
1、杨再隋等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与辅导》,语文出版社,2001.10
2、周立群、庞车养编著:《小学语文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东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7
作者简介:陈文,男,大专文化,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邮编:213200,联系电话:0519—2882353、13706147999。
转载自:http://wenruqiren.blog.hexun.com/9668582_d.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2:25 , Processed in 0.07171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