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教师写作能力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9 15:1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教师写作能力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作者:佚名 

[摘 要]写作是文本的建构,而阅读教学则是对文本的拆解和重组。在写作中所获得的构思经验是阅读教学 中进行分析的依据,在写作中进行的概括为阅读教学时对文章各内容之间的重组提供了直接经验。写作中对所表 达的事物的深切体验和设身处地的感悟,为阅读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提供了依据。因此,语文教师的写 作能力对阅读教学的影响是直接的、深刻的.
    [关键词]语文教师;写作能力;阅读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关系最为密切的 两项内容,以往对这两项内容关系的研究,人们主 要是从写作特点原理和阅读教学原理相互作用的 机理上进行分析,把视角单纯地定位在学生的阅 读与写作两种能力的相互促进上,单方面强调阅 读与写作关系对“学”的作用,忽略了阅读与写作 关系对于“教”的意义和价值,这无疑消减了阅读 与写作关系的内涵。这里从教师的角度来探讨阅 读和写作的关系就超越了以往对两者关系论述的 局限,而以教师的写作能力为论述的依据,探讨教 师写作能力对阅读教学的影响则又拓展了研究的 视角。这对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阅读与写作的关 系,充分发挥这一关系在能力培养中相互补充、相 互促进的作用是十分有益的.
    一、新课程对语文教师阅读和写作能力的 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无论是对学生培养目标、方法 还是理念上,都与传统语文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 的变化,尤其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出, 更是要求教师“改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 养”。而作为语文课程核心内容的阅读和写作教 学价值取向的变化,则更具体地对教师的阅读能 力和写作能力提出了要求,试想语文教师照本宣 科地讲授教参内容,缺少独立思考,怎能培养和包 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语文教师没有练笔习惯缺 少写作能力,怎能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问题并进行 客观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怎能将作为写作生命的 对于事物细腻而微妙的体验传达给学生?因此, 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英国 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斯腾豪斯说:“没有教师的发展 就没有课程的发展”。要实现新课程培养目标,教 师必须具备阅读和写作能力.
    首先,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增加文化底蕴、摆 脱平庸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具有两方面的价 值:一方面是阅读能力的形成价值,阅读能力是通 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形成的,所阅读的方方面面作 品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 绝的文明,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书看多了,文化积淀就厚重了,久而久之,就会形 成书卷气。另一方面是阅读能力的运用价值,即 将业已形成的阅读能力运用于阅读教学实践,充 分完成阅读教学所承担的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 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其次,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师从业的基本要求, 形成个性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写作在语文教学 的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既是语文教学的内容, 又是语文教学的目标,而使其顺利实施并达到预 期效果,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写作能力,只有 教师能够写出“文从字顺,表达自己意思”的文章, 才有可能完成对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的目标。另一 方面,写作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行为,当语文教师 专注于教学,摆脱世俗社会的种种规范和限制之 后,写作作为自主的个性化行为就更加鲜明。写 作的构成包括观察、选材、构思、炼意、想象、再造、 修饰等环节,每一个环节的进行,都是作者不同能 力和不同创作个性的体现。通过对这些方面的不 断训练,教师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鲜 明的个性.
    二、写作能力与阅读教学对文本分析相对应 写作能力所获得的产品是文本,阅读教学分 析鉴赏的对象也是文本。一个是结构,一个是解 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相互对应的关系.
    写作能力作为一种综合性能力,它是作者人生经 验的积累、各类知识的储存以及分析能力和判断 能力的综合,同时就语文课程本身而言,它又是识 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综合运 用。写作能力的这种鲜明的综合性特点表明了它 所涉及的内容具有广泛性。一个知识积累不足或 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的人,他不可能有非常出色的 写作能力,相反具有写作能力的人一定是各方面 素养全面的人,写作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它要 求写作者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是要具备语言的表达能力。写作是一种书 面的表达形式,这是构成写作能力最基本的和最 外在的内容,书面表达作为一种能力并不仅仅是 把你所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就具备了这种能力,它 更追求如何把要表达的内容写得有内涵,更富于 情趣和更有感染力,这就需要对语言进行提炼和 推敲,从而在运用中获得对语言的敏感.
    二是要具备整体构思的能力。写作要表达一 个完整的意思,而一个完整的意思往往是由几个 或许多具体意思或事物构成的,要想把这个完整 的意思表达得清楚、详细、明白而有意味,对于各 个构成整体内容的安排和处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写作能力所体现的就是以整体意思的表达为依 据,将构成整体的各个内容有层次、详略地安排在 各个段落中,各个段落从不同的角度来支撑和表 达整体.
    三是提炼主题的能力。也就是分析和概括能 力。在面对丰富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储备以及繁复 的生活现象时,能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过对 现象的分析,挖掘出其本质内涵,从而提炼出写作 的主题。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是进行有效写作的 灵魂.
    上述三个方面能力的综合,便构成写作能力, 我们仔细分析这些能力就会发现,它们都与阅读 教学有着直接的对应关系。“语言的表达能力”是 判断、分析和鉴赏阅读文本语言精华的最直接的 依据。“整体构思的能力”是对阅读文本进行整体 把握所不可缺少的。“提炼主题的能力”是实现阅 读文本价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因 此,只有具备写作能力才能真正走进课文文本.
    三、阅读教学中分析、概括、体验、感悟的依据 是写作经验 新课程的阅读教学充分继承了我国母语教学 的优秀传统,并在此基础上着眼于语言自身的特 点和规律,对学习主体在语文学习中的个性进行 了强调。于是形成了阅读教学中以分析概括为主 要形式、以体验和感悟为主要内容的全新的教学 理念。教师的写作能力在这种阅读教学中具有直 接的和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写作能力中的分析概 括能力而言,它对阅读教学中分析概括能力的实 施其意义和价值是直接的。教师的分析和概括能 力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得,也存在着多种形式,诸如 在生活中对于人际关系的分析、概括;在学习数学 时对数理关系的分析概括等等。这些渠道所获得 的分析能力对于阅读教学中进行分析和概括都是 有意义的,但这些意义都是间接的。只有写作中 所形成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才是直接的,它们面对 的共同目标是文本,写作是文本的建构,而阅读教 学中的分析、概括,则是对文本的拆解和重组。在 写作中所获得的构思经验正是阅读教学中进行分 析的依据,而在写作中进行的概括又为阅读教学 中对文章构成各个内容之间的重组提供了直接经 验。再从体验和感悟来分析,这是被语文新课标 特别强调的阅读教学内容和目标,写作能力的构 成中,体验和感悟能力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对所表 达的事物有深切的体验和设身处地的感悟,才能 激发写作的动机,只有不断地通过体验和感悟激 发出的写作动机进行写作,才能在不断的写作中 形成写作能力,而体验和感悟的对象就是作品中 的含蓄蕴藉,就是文本语意微妙,这常常是阅读文 本中最富于魅力和最闪光之处,是写作的灵魂所 在。教师如果缺少甚至没有写作能力、没有经历 过那种痴迷忘返地投入写作、没有将那牵动心魂 的体验和感受融入看似平静表达中的切身体会, 那么对于文本微妙之处的解读只能流于文字的表 面。教师自己无法真正地进入文本还怎么能期待 他将学生带入文本呢?因此,教师的写作能力如 何对于阅读教学效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甚至我 们可以这样说,缺少写作能力的教师,在运用他人 的体验和感悟的成果时(
2#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15:17:32 | 只看该作者
现成的教案)也往往照本 宣科,使体验和感悟成为一种言语独白.
    四、阅读效果与写作能力是一种相互促进、相 互补充的关系 阅读教学效果如何首先取决于教师的阅读水 平,教师如果缺少阅读水平,那么阅读教学不可能 有好的效果,而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又与写作能 力息息相关.
    一方面,教师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于阅 读的效果。首先,正如前面所论述的,写作能力所 构成的内容与阅读教学所需要的能力一一对应, 写作能力越强对阅读教学文本的内容分析得越透 彻,感悟得越深刻。其次,虽然写作能力的表现形 式———书面语与阅读教学的表达形式———口头语 并不完全一致,但这里有一种相互迁移的机制,而 这种机制能够促使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更为丰富 和更加完善,如书面语的写作能力能够促进口语 运用更加严密、用语更为规范。而口头语则能促 进书面语的写作更为灵活、更为快速。因此教师 的写作能力直接决定和促进阅读教学水平的 提高.
    另一方面,阅读能力又促进写作能力的发展.
    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对于写作来说,它的积累 首先表现在素材方面,通过阅读将大量的信息收 集储存在大脑中,提高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为写 作中的有效联系提供素材。其次是通过阅读尤其 是通过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理解、分析和感悟,吸 收、积累表达方式和技巧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从 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写作能力与 阅读教学的效果是相辅相成的。其实从本质上讲 它们的关系就是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只是在这里 阅读是通过阅读教学加以体现的,这一原理表明 写作能力与阅读教学效果具有因果关系,而且这 种因果关系并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因此,教师 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了提高阅读教学水 平应努力增强写作能力,同时应在阅读教学中不 断地进行吸收和借鉴,从而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对于阅读教学的影响是 直接的和本质性的,所以我们在大力提高阅读教 学水平时,不能就阅读教学谈论阅读教学,而应把 阅读教学与语文教师的写作能力结合起来,通过 提高教师的写作能力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水平,这 才是治本之策.
    [参考文献] [1]秦训刚,晏渝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 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秦训刚,蒋红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3]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5.
    [4]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3.
    [5]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M].广州:广东教育出 版社,2004.
    [6] [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后现代课程观[M].王宏宇,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7]杨泉良.语文课程标准的超前性及在实施中的调整[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12):10-1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17 08:50 , Processed in 0.20299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