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思想比文字走得更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3 21:1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0 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小说家多丽斯·莱辛作品的启示——
思想比文字走得更远


  随着教育的全面普及,20世纪女作家的成长尤为引人瞩目。荣获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小说家多丽斯·莱辛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国内文坛对莱辛的评介比较容易看到,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下英国评论界对莱辛的评价——或许她的同胞对这位老来方得盛名的作家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走在时代前端的“先知”

  英国很多评论家认为,莱辛的思想、人格和对世界性问题的关注可能超过了她的文字本身。例如,诗歌评论家萨姆森说:“以往的获奖作品,都只集中反映某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心灵密码,诗人尤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诗人们不仅丰富着文学创作,也在为国家主权和民族自由呐喊。但是莱辛,却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局限,关注着世界,以女性的体验揭示了貌似平等的社会背后的不对称和不和谐。她的文学风格,也大大超越了英语文学的正统。”

  伦敦《诗歌评论》杂志的主编菲奥纳·萨姆森说:“莱辛女士在40年的等待后终于获得认同。比莱辛的作品内容更重要的是她的思想。”

  研究莱辛的文学批评家贝尔特博士则说,莱辛是文学界少有的“先知”,她以奇特的直觉写出将要发生的事情,这些问题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而是世界性的,“似乎没有一个作家,能像莱辛一样在问题尚未浮现在地平线之前就能用小说、散文和演讲预示出来”。

  还有一些人同时指出,莱辛的思想和视野比她的作品更值得研究。莱辛对很多社会问题的批判都是非常尖锐而且准确的,甚至超过了大部分新闻记者。因为新闻记者中只有少数是称职的,记者特别强调所谓的“时代精神”,因而容易把人生的常态忽略了。莱辛对当今教育的批判也是入木三分,她指出,目前许多年轻人从小学到大学,都得过高分,获过不少奖励,但却不了解历史,不通晓文学,就像是“受过教育的野蛮人”。

  对贫弱者的深切同情

    在《老妇与猫》中,莱辛生动地描写了人与动物之间那种不同寻常的关系。这篇小说可视为莱辛关注贫弱妇女的代表作,同时莱辛对各种问题思考的深度从中也能略见一斑。

  小说的主人公是有着吉普赛血统的老妇人贺蒂,她年轻时丰姿绰约,丈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病去世。中年时她曾一度做售货员,后来则改做中古衣物买卖,4个子女各自成家后,她变得行为怪异,住所脏乱不堪,邻居逐渐与之疏远,子女也都离开了她。孤独的老妇人独居在伦敦的公寓,年过七旬,跟收养的一只既丑又病的流浪猫提比相依为命。因造成环境脏乱,有违饲养动物的法规,提比被勒令处死。因为贺蒂不忍心“消灭”猫咪,便独自带着老猫离开了住了30年的小公寓,搬到贫民窟的一间老房子,跟数位年老女士同住。当老旧小区房子面临拆除改建,贺蒂执意不肯舍弃老猫,为此,她放弃了社会服务人员安排的养老院和养老金。她拒绝社会体制的安排,另觅一间无人居住的破屋暂时栖身,跟猫儿一起过着躲躲藏藏的生活。渐渐地,老妇人失去了生活的能力,连不离不弃的老猫叼回来的野鸽子也无法吃了。最后,老妇人跟其他流浪汉一样,因熬不过严寒的冬天而死去,直到尸体发臭才被政府人员发现。老猫提比失去倚靠,无人肯收留它,只好加入墓地的流浪猫群。不久,待人友善的提比遭到环保官员抓捕,它太老了,身上又有味道,毛也乱七八糟的,于是难逃“安乐死”的命运。

  对社会福利制度的批判

    多丽思·莱辛和女儿都爱猫成痴,她曾在《特别的猫》一书的扉页上题道:“献给我乐于与猫族共同生活的女儿珍·威兹登。”此书写出了猫迷人而又令人难以捉摸的性格及其独特、动人的世界。可见莱辛将猫咪融入小说题材,写出《老妇与猫》,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老妇与猫》可谓是一曲独居老人的悲歌。莱辛首先注意到,高度工业化之后,传统家庭伦理与结构一一瓦解,老人独居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社会福利制度缺乏人性是她严厉批判的目标。小说中这位孤苦无依的老妇人,血液中仍保持着吉普赛人的野性,纵然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仍独立自主,努力安排自己的生活。然而只注重形式的、僵化的社会福利制度,无视老妇人与老猫多年来难以割舍的感情,拒绝接受老妇人的猫,迫使老妇人索性自我放逐,变成流浪者。就在被社会遗弃的同时,老妇人也轻蔑地遗弃了社会。

  书中批判那些所谓的“真正公民”,美其名曰为了社会的进步,积极清除社会上的“垃圾”——贫民窟、孤寡老人、野猫,等等。然而,他们却不知反省,为什么会有这些“垃圾”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无私地给予老妇人温暖的只有那只猫,于是老妇人回赠猫以性命!当官方再度下达野猫驱逐令,老妇人便顽强地迎向流浪者的命运终点——疾病与死亡。这是一个社会边缘人的惨痛悲剧!老妇人的死也令原本怀着爱与希望的老猫失去了最后的家,终遭“安乐死”的“人道”对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老猫提比和老妇人贺蒂经常不得不以鸽子果腹,偏偏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莱辛无疑借此对所谓的社会正义与和平表达强烈的抗议与讽刺。

  对家庭问题的控诉

    具有社会主义理想倾向的莱辛,透过《老妇与猫》呈现的也是工业化社会的老人问题。老妇人含辛茹苦地将4个孩子抚养长大,他们各自成家立业后,对母亲却不闻不问。其中仅有一个女儿曾寄圣诞卡给她,老妇人一直珍藏着,重病时,她在破布堆里找出这张贺卡,对着贺卡愤怒大喊:“我曾是你们的好母亲。”她埋怨子女们,“我从来没有让你们欠缺过什么东西,从来没有!小时候,你们总是拥有最好的东西!你们可以问任何人,去吧,去问他们吧!”为什么年迈多病的母亲最需要子女关怀时,子女们却不闻不问,他们为何如此冷漠无情?

  多丽斯·莱辛的人生阅历丰富,对老妇人贺蒂外在生活与内心的描写都非常细腻深刻,其艺术成就赢得了普遍肯定。可见莱辛不只是一个能够触碰到读者内心深处的女性书写者,其写作所触及的社会层面亦相当广泛,有别于一般女性作家,难怪很多人替她打抱不平——这诺贝尔文学奖来得太晚了些!

  莱辛是多产作家,写作文体包括小说、诗、戏剧及社会、政治评论,其中长篇小说数量最多,有十余部,且颇具深度和广度。其中最具盛名的是《金色笔记》和“暴力孩童”小说系列。《金色笔记》将女作家经验的各层面及其外在世界通过4本笔记记录下来,经由不同的形式展现的看似琐碎的经验,开创的却是新的史诗风格和小说艺术技巧。她还被视为妇女运动的先驱,尽管莱辛极不喜欢评论者将她归为“女性主义”一类。莱辛注重探索人类整体的问题,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问世的小说,内容丰富,作品主题包括殖民主义、种族歧视、女性主义、政治、战争、社会福利、医疗、教育、艺术、成长过程、精神分裂、梦、宗教神秘思想,等等,显示出她对社会、政治乃至人类的命运的普遍关心。这篇《老妇与猫》写作时间较早,但它触及的工业化社会的独居老人问题,在今日读之,依然心有戚戚焉。

  相关链接

  莱辛作品最新中译本:《影中漫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2008年版。《玛拉和丹恩历险记》,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教育报》
2#
发表于 2008-8-15 20:19:54 | 只看该作者
那就让思想比文字走得更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20:44 , Processed in 0.1353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