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4-17 22:05: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诗意语文挥洒诗意人生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王崧舟


荷尔德林,19世纪德国的哲学诗人,一个被誉为“恢复语言活力和复苏灵魂的人”,面对人生和人类的种种苦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
人就会仰天而问:
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
是的,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为伴,
人就会欣喜地
用神性来度测自己。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湛若青天?
我宁愿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的尺规。
人充满劳绩,但还
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上。
是的,人生,语文,充满劳绩但却诗意盎然。让自己、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不正是我们用神性来度测人生的肇始吗?
这是一个梦,一个温馨而浪漫的梦,一个需要用一生的良善和纯真去守望的梦。为了这个梦,我们努力着、我们求索着、我们渴盼着、我们感悟着——
一、诗意的灵魂:价值引领
诗意语文,其核心、其灵魂是“价值”一词。没有高尚价值引领的语文,是庸俗的语文、粗劣的语文、甚至是罪恶的语文。
战国时期,赵文王酷爱剑术,天下剑客都蜂拥至赵国,宫廷里聚集了3000多名剑客。赵文王日夜不停地要他们比试剑术,三年来不知死伤了多少剑客,但赵文王却依然乐此不疲。诸侯见赵文王如此沉迷无道,便密谋诛杀赵文王。赵国太子知道消息后焦虑不安,急忙找庄子前去劝阻赵文王。庄子见了赵文王。
庄子说:“大王,我有三柄不同用途的剑: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
赵文王问:“何为天子之剑?”
庄子说:“天子之剑,用燕国做剑锋、齐国做剑棱、晋国做剑刃、周和宋国做剑环、韩国做剑把。此剑一出,向上可以劈开浮云,向下可以斩断地根,天下无人不服、无人不敬。故名天子之剑。”
赵文王问:“何为诸侯之剑?”
庄子说:“诸侯之剑,用聪明勇敢的人做剑锋、清廉的人做剑棱、勤奋的人做剑刃、忠诚的人做剑环、豪杰的人做剑把。此剑一出,如雷霆威震四方,四境宾服。故名诸侯之剑。”
赵文王问:“那何为庶人之剑呢?”
庄子说:“庶人之剑,满头乱发,言语粗俗,见钱眼开,见利忘义,两眼张着像死鱼一样。此剑一出,上砍国君首级,下刺人民胸膛。大王喜欢的是庶人之剑,真是太可惜了!”
庄子所谈的,正是一个价值问题。都说“价值转乾坤”,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价值上出了问题,或是异化、湮没了教学所内涵的“人文价值”,或是淡化、剥离了语文所固有的“本体价值”,那么,我们就会陷入“马跑得越快、车夫的驾驶技术越高、带的盘缠越多,离楚国也就越远”的悲哀。因此,诗意语文,首先应该追寻的是一种高尚的价值。在语文的价值取向上,我们老师决不能放弃引领的责任。
上《去年的树》,在整体感知的时候老师启发学生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有的说“我体会到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有的说“我体会到了乱砍滥伐树木,破坏了环境,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环境”;有的说“我体会到了鸟儿的真诚”;有的说“我体会到了树木的伟大,他为了人们能点燃油灯,宁可牺牲自己”;有的说“我体会到了那些乱砍滥伐的人真可恶,他们不但破坏了自然环境,也破坏了树木与鸟儿的友情”;有的说我体会到了真情难找”。显然,对文本价值的感悟,有的是深刻的、有的是肤浅的;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这对学生的学习而言,是正常的,毕竟每个学生的语文基础、思维品质、文化背景不一样。但不正常的是老师的教学,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上述表达统统予以肯定和褒奖,完全放弃了做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价值引领的责任。
导致这样放弃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自己本身对文本价值、课堂价值、教育价值的把握发生偏离和扭曲;有的是对价值虽然心里有谱但却引领乏术;有的是害怕引领不当反而落个牵得过多的罪名;有的是将多元感悟误解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有的担心否定了学生的理解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语文课的价值问题,是课堂教学的根本问题。在对待根本问题上,我们不能有丝毫含糊、丝毫犹豫、丝毫摇摆、丝毫误解。《去年的树》,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一诺千金、矢志不渝的诚信;《三顾茅庐》,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惜才、爱才、求才、重才,得人才则得天下的真理;《狐狸和乌鸦》,决不能将乌鸦的形象异化为一个受害者、一个知错就改的聪明者;《飞夺泸定桥》,除了对“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红军先烈表示崇敬和赞美之外,我们有必要用“北上抗日”伪战略为那些使红军遭受巨大损失的人洗刷千古罪名吗?这一切,说到底,不就是一个价值引领的问题吗?诗意语文,怎能让价值引领缺席?
二、诗意的血脉:文化传承
诗意语文,应该用全人类的文化神韵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引领他们登堂入室,领
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美丽姿态,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
诗意语文,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族精魂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可以这样说,我们的每一个汉字、每一个词语,无不深深地烙着民族文化的印记,无不流淌着民族精神的热血。诗意语文,就是要让这种传承了数千年历史的民族优秀文化得以继续传承、继续发扬。对语文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我们应生出一种敬重、一种亲近、一种珍爱、一种惊叹。
有人上王安石的《泊船瓜州》,先让学生改诗,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进行改动,结果学生改出了各不相同的60多个字;改出来的字,老师还让学生向王安石挑战,跟 “绿”字一争高低。争来争去,争出了一个“艳”字超过了大诗人;借着这股东风,老师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挑起学生进一步质疑王安石的诗句。于是,有人质疑,难道长江的北岸就没有春风和春天了吗?有人质疑,王安石已经到了瓜州,为什么不去近在咫尺的家乡看看?有人质疑,王安石要明月照着他回家,是不是太危险了?
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的创新和求异,我们固然无可非议。但问题在于,我们究竟应该以一种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究竟应该让学生在这首诗的学习中汲取一些怎样的东西?
我们且来看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二年,王安石由江宁知府被任命为副宰相,进行变法。变法对巩固朝廷统治、增加国家税收起了积极作用,但也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宋神宗熙宁七年,王安石被罢相,回江宁任知府。第二年春天,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当宰相。到第三年,王安石再次辞去宰相职位,回江宁府去了。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二月,也就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的时候。当时,作者由江宁奉诏进京。坐船沿长江南下,泊船瓜州。再由瓜州沿运河北上,赴汴京任职。
《泊船瓜州》是千古佳作,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又是千古绝句。众所周知,“绿”字是王安石经过静心筛选的。作者先后用过“到”、“过”、“入”、“满”等字,最终却锁定“绿”字。那么,“绿”字妙在哪里呢?
一妙在“形象”。着一“绿”字,原本看不见的春风就有了鲜明的视觉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派春光:春风拂煦,百草丛生,千里江岸,满目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二妙在“意味”。“绿”字给人以一种独特的语感,夏丏尊先生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心中,见到“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味。“绿”是什么?是生机、是活力、是希望、是憧憬。诗人心中有否这样的情味呢?答案是肯定的。“又绿”是否还有别的寓意呢?变法的背景、浮沉的仕途,作者心中怎能不对此发出深深的感慨?
三妙在“理趣”。“绿”是谁带来的?当然是“春风”。“春风”一词,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又颇多理趣。它让人想起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让人想起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让人想起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春风”既是写实的,又是象征的。象征什么?皇恩浩荡。春风驱散寒流,那是政治上寒流;春风带来温暖,那是变法图强的温暖。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这样一个绝妙的“绿”字,焉是学生的那个“艳”字可以比拟的?焉是这样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可以了事的?
再说“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质疑王安石不去看家乡、实在太危险,简直让人莫名其妙。这样一质疑,诗的美感和意境荡然无存。我们且来体味一下此句的神韵:
诗人泊船瓜州,回望钟山许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东升。隔岸的景物已经消融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加深厚。变法图强、匡扶社稷是诗人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寄情山水是诗人的生活理想。仕途艰险、如履薄冰、前程迷茫、世事难料,不由得不让诗人生出“归去来兮”的心愿。“明月”在这里同样既是实写,更是一种意象。“明月”寄托思乡之情。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范仲淹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等,无不是诗人思乡怀人的一种寄托。
语文课的浮躁、肤浅、庸俗,大多与缺乏文化积淀、文化底蕴有关。诗意语文,必是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的精神家园。我们的课程改革,只有融入到这条博大精深、浩浩荡荡的文化长河中才会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三、诗意的旋律:精神诉求
诗意语文,是尊重学生的精神诉求、千方百计地满足学生精神诉求的语文。就文本而言,它是作者的一种精神诉求。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对内心,作者有着太多的梦想、太多的思索、太多的困惑、太多的迷茫、太多的觉悟、太多的感慨、太多的痛苦、太多的喜悦……凡此种种,积蓄日久,必有一吐而后快的冲动,于是诉诸笔端、化为文字。就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言,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神诉求。文本做为一种召唤结构,在让学生分享作者有关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勾起学生原有的关于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这勾起的种种经验,足以让学生产生一吐而后快的冲动。这正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精神诉求。
上《捞铁牛》一课,在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以后,老师针对铁牛的“笨重”,补充了这样一段资料:铁牛始造于唐开元年间,作浮桥的地锚之用。1989年,人们从黄河古道中挖出了四只大铁牛,一只只膘肥体壮、威风凛凛。牛身下铸有小铁山,入地丈余。牛前另有一铁柱,可系铁链。每头牛的体积在3立方米以上,最轻的有26.1吨,最重的达45.1吨,相当于9000多个体重为100斤的人。
没想到老师的资料一补充,引起了学生的广泛疑问:既然铁牛这么重,它怎么会被洪水冲走的呢?疑问,真实而强烈的问题意识,恰恰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一种精神诉求。满足这种精神诉求,无疑有利于学生精神生命的茁壮成长。老师当即调整预设的教学流程,组织小组讨论后开始了全班交流。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
有的说,从插图可以看出,铁牛的造型不但大而且还挺圆,洪水以来,自然容易滚动;
有的说,铁牛在岸上,岸上到河里有一定的坡度。洪水一冲,岸会滑坡,铁牛极有可能滑到河里;
有的说,铁牛是拴浮桥用的,发洪水时,水猛冲浮桥,浮桥拉动铁牛,就可能将它拉下水去;
有的说,洪水淹没了浮桥和铁牛,滚滚泥沙就会把铁牛慢慢地滑向河里;
……
这次学生精神诉求的满足,极大的激发和调动了学生表达思考、表达见解、表达情感、表达困惑、表达想象、表达创意的愿望和冲动。于是,在全课教学行将结束的时候,又有学生提出了“怀丙的方法需要改进”的见解。应该看到,学生的精神诉求中,蕴含着极大的生命潜能和创新活力。教师的明智之举,在于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精神诉求,真正将课堂中的话语权毫无保留的还给学生。对于改进怀丙的捞法,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闪烁着真知灼见的建议:
如:将泥沙换成人。开始时,人都站在船里。铁牛拴住后,再弄些小船,人全到小船上去。这样,既避免了把泥沙弄到黄河里,又捞起了铁牛。
又如:将泥沙换成水。因为水不仅有浮力,也有重力。先将黄河水舀到船里,等到拴住铁牛后,再将水抽到黄河里。既方便,又不污染黄河。
还如:可以用沙,但不必向黄河里铲沙。只需增加两只船就可以了。先把装满泥沙的船划到铁牛沉没处,拴住铁牛;然后让另外两只船靠上去,将沙铲到空船里;接着用这两只装满沙的船再去捞另外的铁牛。如此循环,就能将全部铁牛捞上来。
假如没有学生的精神诉求,假如学生的精神诉求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我们怎么可能分享到如此绝妙的主意和主意背后的种种自豪和愉悦?
总之,消解课堂上的话语霸权,消解课堂上的话语中心,让每个学生都成为一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话语者,满足每个学生来自心灵深处的精神诉求,这是诗意语文应有的追求。
四、诗意的光华:生命唤醒
诗意语文,应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闪耀生命光华的语文。学生的精神生命,是一个由无明到觉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唤醒。
拿《爷爷的芦笛》一课来说,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唤醒学生精神生命的过程:
1、唤醒鲜明的视象
师:爷爷的芦笛是什么样的,你们读懂了吗?
生:我读了课文知道芦笛是什么样的了。“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股浓浓的海水味。”芦笛是用芦苇的叶子做的,吹出来的曲调婉转悠扬,很动听。
生:课文中还有一句话也是写芦笛的。“爷爷折下一片苇叶,做了一支芦笛。清脆的笛音传得很远,招引来好些海鸟,在大海边飞来飞去。”读到这里,我知道了芦笛和我们平时见过的竹笛、竖笛完全不同,它的材料很普通,做法也很简单,但是声音却很清脆。
生:我还从课文的插图中看到了芦笛的样子,爷爷吹的就是一支用苇叶做成的芦笛。可惜,图中我们只能看到它的样子,却听不到它的声音。
2、唤醒真切的感触
师:关于芦笛的样子,看来大家已经比较清楚了。但老师想说,爷爷的这支芦笛你们真的读懂了吗?老师想请大家再读读描写芦笛的这两段话,然后请你们谈谈从中都感受到了些什么。(学生自由朗读。)
生:从这两段话中我体会到了芦笛的曲调婉转悠扬,连许多海鸟都被动听的笛声吸引来了。
生:我感到爷爷的心灵手巧。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我想要是换了别人,就不一定能做成。
生:我感受到爷爷是长期生活在海边的,他和海边的一切都有着感情。他很喜欢吹芦笛,而且吹奏芦笛的技巧很高超。
3、唤醒优美的想象
师:是的,芦笛是和爷爷紧紧地连在一起的。海水、海鸟、芦苇、芦笛,还有爷爷,一幅多美的画卷呀。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美美地读读这两段话,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配乐朗读。)
生:我仿佛看到爷爷站在海边,遥望着大海,深情地吹奏起芦笛,笛声婉转悠扬,唤来了许多海鸟,笛声和海鸟的鸣叫声汇成了一曲美妙的音乐。
生:我仿佛看到了爷爷轻轻地折下一片苇叶,三折两卷就做成了一支精巧的芦笛。爷爷把芦笛放在唇边,轻轻地吐了一口气,那悠扬而清脆的笛音便传了出来。
生:我仿佛看到在一个恬静的夜晚,爷爷带着强强来到海边做芦笛。仿佛听到婉转悠扬的笛声在大海上回荡。礁石上的海鸟越聚越多,它们大概都是被笛声吸引过来的,听得如痴如醉。
生:爷爷的笛声清脆悦耳、美妙绝伦,真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瞧,就连天上的星星也在眨着眼睛侧耳倾听呢。
四、唤醒飘逸的情怀
师:多美的情景呀。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走进这优美的画面——(音乐响起,学生齐读这两段课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就置身在大海边,你也跟着爷爷学会了吹奏芦笛,那么,你想吹一首怎样的曲子呢?
生:我想吹一曲《大海啊,故乡》。因为这首曲子最能表达我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生:我想吹一曲《海鸥,海鸥,我们的朋友》。因为这首曲子和课文的景象十分相近。
生:我认为站在海边,看着眼前蔚蓝的大海、翱翔的海鸟、飘荡的芦苇,想吹什么曲子并不重要,可以自由自在地任意发挥。想吹什么都行,芦笛无腔信口吹。
五、唤醒深藏的意味
师:那么,课文读到这里,你觉得爷爷的芦笛是一支怎样的芦笛呢?
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美妙的芦笛。
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神奇的芦笛。
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迷人的芦笛。
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幸福的芦笛。
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让人终身难忘的芦笛。
生:爷爷的芦笛是一支有着生命活力的芦笛。
每一次唤醒,都使学生的精神生命流光溢彩;每一次唤醒,都使学生的精神生命走向精彩。是的,我们应当牢记,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生命。因此,诗意语文的挥洒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
五、诗意的情怀:感性复活
诗意语文,不是知识的堆砌体,因为它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诗意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诗意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精神的发展正处于感性时期。他们大多是形象观照长于抽象演绎,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逻辑分析,想象再现强于实证推理。这一时期的学生,是在大量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参加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语文的。说白了,他们是在读书中学会阅读的,是在习作中学会作文的,是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听说的。靠传授大量抽象的语文知识,是决计培养不出良好的语文素养的。
在语文课上,词语教学是最容易滑向纯理性分析的泥坑的。但《黄河的主人》一课的教学,在复活词语的感性内涵方面,却做了有益的探索。
初读课文后,老师通过课件呈现出六个新词:
羊皮筏子    艄公    竹篙    波浪滔滔    惊涛骇浪    如履平地
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对新词的理解,接着组织全班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加以点拨和引领,以广化、深化、敏化、美化学生对词的语感:
对“艄公”一词,老师先让学生说说艄公指的是怎样的人,接着让学生想象一下艄公的模样,最后通过课件呈现艄公的特写镜头。
对“如履平地”一词,老师先让学生说说“履”是什么意思,然后顺势解释了“如履平地”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读读课文中带有该词的句子,让学生说说“如履平地”在课文中具体讲的是什么。
对“惊涛骇浪”一词,老师现让学生逐字说说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个词的意思。接着,老师问:由“惊涛骇浪”这个词,你们还想到了哪些相似的词语?学生中有说“波浪滔滔”的,有说“浊浪排空”的,有说“汹涌激流”的。老师接着追问:读着这些词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的想象非常丰富:
有的说:我去过黄河,看到过壶口瀑布,就像书上的那幅彩图一样。黄河滚滚、波浪滔天、奔腾咆哮、震耳欲聋。看到一排排巨浪向岸边扑来,真让人害怕。
有的说:读着这些词语,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的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有的说:我仿佛看到巨浪一个接着一个向前翻滚,浑浊的黄河水打着巨大的漩涡,好像要吞下一艘艘小船。
……
对“竹篙”和“羊皮筏子”,老师则播放一段录像,让学生看看黄河上真实的羊皮筏子和竹篙。
掌握了这些词语的感性内涵,老师让学生依据这六个新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黄河艄公。
1:我仿佛看到一脸黝黑的艄公,在波浪滔滔的黄河上,勇敢地用竹篙驾驶着羊皮筏子如履平地。
2:我仿佛看到一位饱经风霜的艄公,撑着竹篙,驾着羊皮筏子,凭着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波浪滔滔的黄河上如履平地。
3:我仿佛看到一艘羊皮筏子在黄河的汹涌激流中出没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惊涛骇浪打翻。但一位勇敢而镇静的艄公,灵活自如地用竹篙操纵着羊皮筏子,如履平地,真让人惊心动魄。
……
复活感性,就是说,感性是学生本有的,教师之功在于激活、唤醒和调取这种本有的感性。复活感性,就是要让学生动用自己的感受、视像、想象、情感、直觉、灵性甚至下意识、潜意识等,去感受词语的气息、去触摸词语的肤温、去聆听词语的声音、去掂量词语的体重、去把握词语的脉动和心跳。诗意语文,就是复活学生感性生命的语文,就是让感性和理性趋向融合、求得平衡的语文。
六、诗意的风采:个性高扬
诗意语文,是一种极具个性色彩的语文。语文是“艺术的空壳”,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它要求尊重个体、高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语文的经典作品是常读常新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有老师上《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时,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的是谁?
第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
第二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
第三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写这篇文章的作者。”
第四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古代那些建造秦始皇兵马俑的劳动人民。”
对前三个学生的发言,这位老师或是当堂否定、或是不置可否,对第四个学生的发言,老师则是笑逐颜开、大加赞赏。为什么?因为在老师的心中有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筑就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最应该感谢的只能是这些劳动人民。”
这是教育的悲哀!语文的悲哀!更是生命的悲哀!谁都清楚,对于这个标准答案本身的记忆,也许一年、一月、甚至一周之后就可能被学生淡忘。但是,由此导致的对于自由精神的禁锢、对于独特个性的压抑、对于创新思维的摧残,却会影响人的一生。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因为,语文本身就是自由精神的载体。一部“红楼”,写尽风流。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儿童的语文世界必须得到尊重。
相反,有老师在上老舍先生的《猫》一课时,对“用身子噌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要求给抓痒“”一句的解读,却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
师:能说说“噌”在这儿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那老舍先生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噌”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其中的不同。
生1:我觉得用“摩擦”的话,句子中的猫就没有可爱的那种感觉了。
生2:我也有这种感觉,就是猫好像不再温柔可亲了。
师:看来,“噌”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决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联系联系上下文,看看对这个“噌”字还能找到什么新的感觉。(学生自由读课文。)
生3:我觉得“噌”是一种轻轻地“摩擦”。因为如果擦得很重的话,老舍爷爷会不舒服的。
生4:我觉得“噌”是一种温柔地“摩擦”。因为课文中说,猫高兴的时候,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猫噌主人的腿,那是在向主人表示亲热呢。
生5:我觉得“噌”还有一种撒娇的味道。猫在老舍爷爷面前撒个娇,要求给抓抓痒。说明猫和老舍爷爷的关系特别好。
师:体会得真好!大家看,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撒娇似的噌着老舍爷爷的腿,还噌出了什么呢?
生6:噌出了可爱。猫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
生7:噌出了友谊。
生8:噌出了顽皮。
生9:噌出了它的天真活泼。
生10:噌出了乖巧。
生11:噌出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师:说得多精彩啊!同学们,一个“噌”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是的,在老舍爷爷看来,猫就是他的孩子;同样,在猫的眼中,老舍爷爷就是它最可信赖的亲人。
一个简简单单的“噌”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描写,在老师的调拨和学生的意会下,竟然咀嚼出如此丰富的感觉和内涵。本是一个平面的汉字,在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充满诗意和想象的感悟下,一下子就立了起来,丰满起来,喷涌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是一曲个性洋溢的高歌、一片色彩缤纷的朝霞。
七、诗意的神韵:智慧观照
诗意语文,呼唤一种高智慧、大智慧的观照和统领。诗意不是知识的堆砌,而是智慧的结晶。所谓知识,那是看见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欣赏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所谓智慧,它看见的不仅仅是这粒沙子,更是这粒沙子背后的一个个缠绵悱恻的故事,它欣赏的不仅仅是这块石头,更是蕴含在这块石头中的一个个鲜活赤诚的灵魂。
有人上《丑小鸭》,课已临近尾声,那是在丑小鸭成了美天鹅的时候,是在学生尽情地欢呼着美天鹅、羡慕着美天鹅、赞美着美天鹅的时候,突然,教室的一个角落站起一个学生,漫不经心的说道:“我认为,丑小鸭没什么可高兴的。因为,她本来就是天鹅蛋孵出来的,那她长大了当然就是天鹅喽!总不成变成鸭子呀?”全班一片寂然。是的,这个学生说得没错。丑小鸭的的确确是天鹅蛋孵出来的,她长大了百分百的是一只天鹅。怎么办?学生在思考,老师在思考。
一会儿过去了,只见语文老师面带微笑、不紧不慢的对全班同学说道:“那位同学说得完全正确。的确,丑小鸭长大了肯定是天鹅。但是,请同学再去仔细地读读书,假如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那么多磨难,假如丑小鸭面对种种困难和挫折害怕了、退缩了,重新回到了那个充满嘲笑、充满歧视、充满侮辱的鸭窝,那么你想一想,丑小鸭长大了能成为一只真正的天鹅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学生的神情举止中,老师明白学生的答案是否定的。她趁势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为那只在充满嘲笑、充满歧视、充满侮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天鹅画一幅像:
一个说:天鹅耷拉着脑袋,整天有气没力、无精打采。
一个说:天鹅见到谁都害怕,老早就躲得远远的,生怕被别人发现。
一个说:天鹅蜷缩着身体,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一边走还一边凄惨地鸣叫着。
一个说:天鹅白天都在鸭窝里,只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敢出来寻找食物吃。它实在是太饿太饿了,它已经瘦得不成模样了。
……
老师话锋一转,说:“一只多么不幸、多么凄惨的天鹅呀。但是,在我们的故事中,这样的不幸没有发生。丑小鸭在冷风苦雨中坚强的成长起来了,它终于成为一只真正的天鹅。”于是,师生再次动情地诵读起丑小鸭的美好结局。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智慧,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一种在突变状态下精彩生成的智慧。学生从自然生理的角度解读着丑小鸭,显然,这不是文学的思维、不是童话的价值。老师则不然,她敏锐而巧妙的将解读童话的角度由自然生理转向了人文精神,她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的是一个精神生命、一个高贵灵魂的成长过程。诗意语文,太需要这样的智慧了。
我们需要关于生命和心灵的智慧,在面临知识爆炸的时候,明晰学习知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来指导人生道路。
我们需要一种以人类作为终极目标关怀的智慧,以使知识不致于成为毁灭的魔咒,而是一种人类的福音。
我们需要语文的实践智慧,这种智慧让我们的语文拥有一种真正内在的力量。
我们需要一种高效猎取的智慧,能够在语文的广阔海洋中,采撷到闪亮的文化贝壳。
我们需要一种理性至上的批判性智慧,避免外在和内在的错误。

我们需要一种随机应变的生成性智慧,能解决语文内外的各种结构性冲突,并将内外各种资源实现最优化。
我们需要不断超越的创新智慧。
八、诗意的境界:心灵对话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诗意的语文,是心灵对话的语文。
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阅读过程是一个“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在对话中体验人生的种种况味,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心灵鸡汤、精神元素。这是诗意语文、诗意课堂的应有之义。
有人在执教三年级《蒲公英》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老师像变魔术一样捧出一捧蒲公英的种子,用嘴一吹,蒲公英的种子迅速在教师的上空飘飘悠悠地飞起来。同学们都欣喜地看着这些漫天飞舞的小花朵。
师:同学们,伸出你的小手,鼓起你的小嘴,你就是蒲公英的种子,让我们一起飞起来吧。(教室里顿时开了锅的水,学生们纷纷张开双手、离开课桌,飞了起来。)
师:飞吧,飞到你想去的地方。教室前方是黑黝黝的土地,教室左边是浪花朵朵的湖泊,教室右边是金光闪闪的沙漠。飞吧,飞吧,蒲公英们,尽情的飞吧。(经教师这么一诱导,有的飞到了讲台前,有的飞向了湖泊、飞向了沙漠,有的飞向了教室的后墙角。)
师:我是森林电视台的记者,请问你们为何选择沙漠?
生:因为这里金光闪闪,我们要到这里来探寻宝藏。
师:你们为什么要投身湖泊?
生:这里浪花四溅,肯定能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
师:那么,你们呢?黑黝黝的土地可不太好玩哟,你们为什么选择它?
生:因为这里有我们生长需要的水份、养料!(后墙角的“种子”们见老师冷落了他们,一下子拥到了台前。)
师:我正要采访你们呢,你们这些顽皮的种子,飞到哪里去了?
生:我飞到了海南岛,看到了南国美丽的景色。
生:我飞到了安徽,看到了黄山奇丽的风光。
生:我飞到了首都北京,见到了天安门广场和鲜艳的五星红旗。
生:我飞回了自己的老家青岛,现在正在沙滩上玩水呢。
生:我飞到了美丽的大草原,骑在马上尽情地奔跑着。
……
这真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课堂。童心和诗意一起随着悠悠飘荡的蒲公英种子,飞向了每个学生的梦想地带。每个学生仿佛都成了诗人,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流泻出一首首充满幻想和期待的小诗。正是这种自由、平等、充满情趣的对话,让孩子的心灵获得了一种高雅的解脱、一种畅达的飞翔、一种童话般的陶醉和幸福。
心灵对话,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安全、自由、和谐、欣赏的课堂氛围、课堂文化。心灵对话,既是学生和作者的心灵交融,也是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间的生命互动。在学习《鸟的天堂》中那一句“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时,老师以自己的对学生经验的体察和对语言意蕴的敏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释放疑惑的机会。
师:孩子们,刚才读书时,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
生:课文中说“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我不明白“新的生命在颤动”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师:这样吧,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下文,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生自读、体会)
师: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1:作者是黄昏时到那儿去的,这时候小鸟们都回巢了,躲在大榕树上,只是偶尔拍拍翅膀。当小鸟拍打翅膀时,绿叶就晃动起来。可是绿叶太多了,课文中说是“不留一点缝隙”,所以作者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但是他却感觉到了“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是小鸟让每一片绿叶颤动起来,这是多么独特的感受呀。还有不同的见解吗?
2:课文中说“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说明这是一株富有活力的大树,作者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感受到了这种勃勃的生机,所以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是的,每一片绿叶都是那么青翠、那么鲜亮,让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机和活力。你能联系上下文来谈自己的理解,真不错。
3: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作者看到这每一片绿叶,在晚霞的映照下,闪耀着动人的光彩。尤其是那新生的嫩叶,绿得鲜亮,绿得发光,让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看到“新绿”,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可爱的生命、向上的活力、自然的造化。你的感受多深刻呀!
4:刚才几个同学都说到了这每一片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生机,但我觉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许当时吹过一阵阵微风,这些充满活力的绿叶在风中你挤我,我挤你,不停地摇动,才让作者产生了“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的感觉。
师:风乍起,吹皱一片绿色的海洋。多美的意境呀!
5:我觉得绿叶本身并没有动,但是这满树的叶子翠绿欲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夺目的亮光,作者看久了,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眼前有一些绿色的光点在闪烁,所以作者感受到了“新的生命在颤动”。
师:点点光斑,点点闪烁。那是精灵的舞蹈,那是生命的音符。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美的画面啊!孩子们,看来我们每个人对这句话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也许是风吹,也许是鸟动,也许是阳光的照耀,也许是新发的嫩叶,也许是那绿叶本身就孕育着无限的生机,才让作者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感觉。那我们就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话。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精彩的心灵对话。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他们互相倾听着、互相解读着、互相体悟着、互相欣赏着,做为引领者的老师,仿佛成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知己和知音。他时而惊叹于学生的独特感受,时而陶醉于学生的精辟读法,时而点化着学生的稚嫩见解,时而又提升着学生的审美情怀。
语文教学的对话,其实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心灵上的碰撞。通过对话的相互作用,让学生达到实践语言、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的目的。我们崇尚对话,这是因为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
诗意语文,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精神家园。我以为,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是安顿我们的灵魂;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是听从发自我们灵魂最深处的召唤;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是走向清静的彼岸净土;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就是清除文明给我们的灵魂蒙上的厚厚的尘土,让我们自然、真诚、鲜活的天性充分展现出来。
人的诗意栖居,正是这种天性的自然流泻。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现实主义,那么,诗意就是一种浪漫主义的情怀;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物欲的满足,那么,诗意就是一种精神的追寻;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采菊东篱下,那么,诗意就是一种悠然见南山的境界;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路漫漫其修远兮,那么,诗意就是一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入世,那么,诗意就是一种出世的胸襟;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理性,那么,诗意就是一种激情的投入;
如果说,栖居意味着对生命的执着,那么,诗意就是一种超脱之后的自在和圆融……
没有栖居,何来人生?没有诗意,何来真正的人生?
2#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22:07:33 | 只看该作者
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
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王崧舟


要:
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理想和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实践和反思。诗意语文认为:语文教育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而这一过程是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实现的;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感性的教育,培养语感素养是感性教育的直接目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语文世界;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必须遵循汉语文的特点和规律;语文教育是学生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生命体验,必须引进生活与时代的源头活水。

语文是什么?
我曾经这样千百次的问过自己。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教学生读好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围绕课文读读、议议、写写、练练;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训练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爱语文的感情、用语文的习惯;
曾经以为,语文就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掌握语用、积淀语感。
……
是啊!语文是什么?或许,有一千个语文教师就会有一千种关于语文是什么的答案;或许,昨天的语文有着昨天的答案、今天的语文又有今天的答案、明天的语文也将会有明天的答案。这是一个不太可能有最终答案的问题,但却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必须思考、并且必须最终做出自己回答的问题。不管你是否意识到,每个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都在有意无意地对语文是什么做着属于他自己的诠释和演绎。
一、“谪仙笔落惊风雨,子美诗成泣鬼神。”——精神的语文
1、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
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课程广度看,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深度看,或赏心悦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从课程效度,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
李白眼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是那样壮美;杜甫笔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草堂春景是那样明丽;老舍的猫,乖巧、淘气、古怪、温柔,是那样的惹人怜爱;郑振铎的燕子,活泼、轻盈、俊俏、机灵,是那样的赏心悦目;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彰显的正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不屈意志;赤壁之战、草船借箭,闪耀的正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惊人智慧;船长威尔逊的处变不惊、从容面对、置生死于度外,邱少云的烈火烧身、坚如磐石、勇于自我牺牲,昭示的是超越肉体、超越生死的永恒信念;在金色的阳光中走向天国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毅然决然的抱养邻居家的两个孤儿的穷人妻子,展现的是仁者爱人、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
这就是我们的语文,一个蕴藏着精神的无限自由和生命的无量丰妙的语文。学生徜徉期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在语文对话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
2、语文教育必须重视精神的熏陶感染。
谢慧英先生说得好:“母语的学习必然承载着这些历史的、人文的复合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从长远看,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拓展、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的内涵。”所以,语文教育不能不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通过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而且常常是“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因而,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不能指望立竿见影、一蹴而就。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清楚地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接触大量的语文材料的过程,也是自主建构文化意义的过程。这种接触和建构,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往往是终身的。因此,语文课程应该从对人的终身发展、对民族的未来负责的高度来选择教学内容。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语文课程与科学课程迥然不同,科学课程以理性著称,语文课程则以感性见长。语文课程大量的是形象鲜活、感情强烈、个人主观色彩浓厚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必须十分注意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审美的感化,心灵的感动,从而使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语文课程,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
正如王丽在《我的教育梦》一文中所指的那样,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3、让学生在语文过程中受到精神的滋养。
让学生受到精神的熏陶感染,决不能游离于语文之外。王尚文先生指出:“具体到语文课程,它正是通过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这一有别于其它课程的特殊途径使其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的。在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舍人文而求语文,那当然是缘木求鱼。因为语言文字的运用绝不仅仅是个语文的知识、技能、技巧的问题,而是和思想、情感、个性等人文因素密不可分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具有深刻的相关性。但矫枉不能过正,舍语文而求人文,同样也有语文、人文两失的危险。语文以人文为灵魂,失去了人文这一灵魂,语文必将成为行尸走肉;但人文只能包括而不能取代语文,人文毕竟并不等同于语文。”
“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作者为什么不写成“扬科是最后一次听村子里的演奏了”?为什么不写成“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是最后一次了”?显然,在“最后一次”之前稍加停顿,将“最后一次”置于最后,有着表情达意上的特殊用意和特殊效果。是的,扬科听燕子的唱歌,这是最后一次了,奄奄一息的扬科,他是多么想再听一听燕子那动听的歌声啊,但是,这是最后一次了;是的,扬科听姑娘们的歌声,这是最后一次了,酷爱音乐的扬科,他是多么想再听一听姑娘们那美妙的歌声啊,但是,这是最后一次了;是的,扬科听笛子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生于浊世运偏消的扬科,他是多么想再听一听笛子那嘹亮的演奏啊,但是,这是最后一次了。稍加停顿、置于句末的“这是最后一次了”,仿佛一声声凄厉的哭泣,追诉着扬科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和痴迷;仿佛一遍遍无奈的呼唤,祈求着人们对扬科的怜悯和同情;仿佛一次次悲愤的呐喊,向苍天、向世人喊出心中无限的不平和冤屈。因为言语形式的不同,句子负载的人文内涵也大有不同。如果不能准确、细腻、深入地把握这种语文的不同,就不可能有学生对这种怜悯之心、悲愤之情的准确、细腻、深入的体验。因为言语内容生成于言语形式,言语形式实现了言语内容。学生只有在这样的语文过程中,才能受到不折不扣的、原汁原味的精神熏陶。
二、“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感性的语文
1、语文是一种感性的存在。
语文不是知识体,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序列展开其内容的。语文不用概念和命题说话。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是一幅晶莹洁白、宁静悠远的寒江独钓图;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位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那是一幅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烈火金刚图;
“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那是一幅瞬息万变、趣味无穷的庐山云雾图;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那是一首高亢激越、催人奋进的歌;
“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开得慢一点儿,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那是一首情深意长、依依惜别的歌;
“扬科躺在长凳上。屋子前边有一棵樱桃树,燕子正在树上唱歌。姑娘们从地里回来,一路唱着:‘啊,在碧绿的草地上……’从小溪那边传来笛子的声音。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树皮做的小提琴还躺在他的身边。”那是一首无限凄凉、满腔悲愤的歌;
……
这里没有严密的知识体系,没有种差加上属概念式的科学定义,没有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三段式推理。这里有的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一幕幕色彩缤纷的生活场景,一回回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一幅幅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这就是语文的存在。
2、学生是以感性的方式掌握语文的。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精神的发展正处于感性时期。他们大多是形象观照长于抽象演绎,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逻辑分析,想象再现强于实证推理。这一时期的学生,是在大量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参加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语文的。说白了,他们是在读书中学会阅读的,是在习作中学会作文的,是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听说的。靠传授大量抽象的语文知识,是决计培养不出良好的语文素养的。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写到鲁迅救助一位受伤的车夫时,对车夫的外貌描写用到了“饱经风霜”这个词。学生是怎样掌握这个词的呢?靠背词语解释“饱经风霜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显然不行。这种纯理性的识记,除了应付考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没有作用。切实有效的办法是,引导学生用感性的方式去掌握它。
老师先请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脸,再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位车夫的脸。对此,学生的反应相当活跃。有的说:车夫的额头上布满了一道又一道的皱纹,眼眶深深地陷进去,颧骨高高地突出来。有的说:车夫的脸蜡黄腊黄,他实际上只有三十来岁,但是看上去却已经五十开外了。有的说:车夫的头发乱得像一堆稻草,脸色灰黑、脸颊精瘦,明显的营养不良。
老师进一步启发学生,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上还能看出些别的什么来?学生反应更热烈了,有的说:“我看出车夫干活肯定非常累,不管是烈日酷暑,还是暴风骤雨,为了家庭生活,他都要拼命地拉车。”有的说:“我看出车夫的家里肯定很穷,吃了上顿就没了下顿。”有的说:“我看出车夫的身体肯定不好,他因为身体有病、营养不良、干活又累,所以他的健康肯定很糟糕。”
这时候,老师动情地说:“是呀!就是这样一个车夫,那么冷的天,还赤着脚在拉黄包车。现在,他的脚被玻璃片刺破了,深深地嵌入了脚掌,地上淌了一滩血,他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他想站起来但又起不来。同学们,如果当时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学生也跟着动了感情。一个说:“我一定会用黄包车把他拉到医院去。”一个说:“我一定会把身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给他。”一个说:“我一定马上打电话给我爸爸,我爸爸是个医生。”
学生正是通过这种感性的学习方式,读出了“饱经风霜”这个词的形象、情味和意蕴,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感性方式,“饱经风霜”这个词融化为学生的血肉、深入到学生的骨髓、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又一个鲜活的元素。
3、语文教育是感性教育。
因为语文本身是一种感性的存在,学生又是以感性的方式掌握语文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感性教育。而大量的语文教育却是理性泛滥,含义解释、情节分析、要点归纳、主题概括、文法梳通、语料记忆、机械练习,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教师纯理性地教语文,学生纯理性地学语文。其结果是:语文的形象被淡化、语文的情感被稀释、语文的直觉被斩断、语文的想象被禁锢、语文的灵性被扼杀。一言以蔽之,感性干涸。
对理性和感性,我们通常只是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去把握它。的确,人的认识总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感性是低级的,理性是高级的。但是,从人学的角度看,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它总是由感性生命和理性生命组成的。理智、逻辑、抽象、意志、知性等构成人的理性生命,情感、直觉、形象、想象、灵性等构成人的感性生命。感性和理性,对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言,无所谓高级和低级。只有感性生命与理性生命的和谐发展,才称得上是一个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他不仅具有理性生命,也同样具有感性生命。语文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他不仅是作者理性的独白,也是作者感性的挥洒。课堂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他不仅需要理性的启发和诱导,也需要感性的点燃和熏陶。在理性泛滥的语文教育中,感性的勃发和张扬显得犹为迫切、犹为重要。
感性教育是一种形象化的教育,它要求我们还语文以画面、还语文以旋律、还语文以意象;感性教育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教育,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情感的学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感性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语文是“艺术的空壳”,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它要求尊重个体、张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性教育是一种激发生命活力的教育,它视语文为一种独特的生命现象,学生的言语过程就是释放生命潜能、展现生命活力的过程;感性教育是一种以感性形式对学生的精神产生持久影响的教育,它认为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语文的经典作品是常读常新的,“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三、“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儿童的语文
1、儿童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郑振铎先生说:“对于儿童,旧式的教育家视之无殊成人,取用的方法,也全是施之于成人的,不过程度略略浅些而已。他们要将儿童变成了‘小大人’。那种‘小大人’,正像我们在新年的时候在街上看见走过的那些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袍马褂,足登薄底缎鞋的,缩小的成人型的儿童一般无二。”在这种儿童观的驱使下,我们的语文教育往往以成人心理取代儿童心理,以成人意志左右儿童意志,以成人文化代替儿童文化,以成人的阅读经验支配儿童的阅读经验,最终倒霉的只能是儿童。其结果,往往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之中,丧失了自己,丧失了个性,丧失了儿童纯净的童心,丧失了属于儿童时代的幻想世界和精神乐园。
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是天生的幻想家,是天生的诗人。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因此,语文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控制学生,而是通过课文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见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现和创见。他应是一位带领者,带领学生经由课文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他应该深知,语文素养本身是不能通过诸如告诉、教导、训诫等手段而获得的,只能提供言语对象,引发学生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去感觉、去领悟、去精思、去玩味。而更重要也更艰难地是,他必须启发学生去感觉和反思自己的语感,使学生凭借对新的言语作品的感觉或对言语作品新的感觉去发现和体悟自身语感的缺失和浅陋,进而发现和体悟新的语感的充实和丰满,从而享受这种语感。
2、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
语文教育要重视精神的熏陶感染。但熏陶感染不是强行灌输,而是要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去自信的学、自主的学、自觉的学。情要自己在读中感,理要自己在读中悟,法要自己在读中明。作者的语言以及语言要传递的内容,自会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学生通过读书,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对作者的认识、思想、情感、追求、人格、志趣、品位等,或认同,或发问,或共鸣,或陶醉,这都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交流。
有老师上《秦始皇兵马俑》一课时,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这雄伟壮丽的秦始皇兵马俑,你觉得最应该感谢的是谁?
第一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秦始皇。”
第二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第一个发现秦始皇兵马俑陶片的农民。”
第三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写这篇文章的作者。”
第四个学生说:“我认为最应该感谢的是古代那些建造秦始皇兵马俑的劳动人民。”
对前三个学生的发言,这位老师或是当堂否定、或是不置可否,对第四个学生的发言,老师则是笑逐颜开、大加赞赏。为什么?因为在老师的心中有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筑就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最应该感谢的只能是这些劳动人民。”
这是教育的悲哀!语文的悲哀!更是生命的悲哀!谁都清楚,对于这个标准答案本身的记忆,也许一年、一月、甚至一周之后就可能被学生淡忘。但是,由此导致的对于自由精神的禁锢、对于独特个性的压抑、对于创新思维的摧残,却会影响人的一生。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因为,语文本身就是自由精神的载体。一部“红楼”,写尽风流。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舒展自由精神的过程。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儿童的语文世界必须得到尊重。
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民族的语文
1、语文是民族文化之珠。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厚重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基础作用,使学生从小扎下优秀民族文化的根。同时又要使语文学习具有先进、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历史的浓郁芬芳、现代的流光溢彩;体味中国语言的丰富和多彩,体味中国人思想的广博与深邃,体味民族精神的深邃与永恒。我们称屈原为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的诗作是“史诗”,鲁迅是“民族魂”,就因为在他们身上及其作品里有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屈原的虽九死而不悔的精神,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胸襟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鲁迅至死“一个都不饶”的硬骨头,都是源自民族文化熏陶,最终又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们的作品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他们的作品表现了民族特有的风骨和美感。语文是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大海中的一滴水珠,应该从这一滴小水珠中,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于国传承和光大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语文素养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着民族文化的精粹。语言和思想、感情,是同时发生的,它不仅仅是载体,实质上它就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我们教学生学习语文,也就是同时在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用中华优秀文化的乳汁哺育着学生的成长,提高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我的中国心》的歌词中写道:“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了中国印”。这一印记是如何烙上的?靠的是母语教育。母语教育是作为学生生存环境中最重要的成分而深深印入其脑海的,母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无论怎么形容也不为过的。母语教育、母语文化、母语人文情怀、母语思维方式、母语审美特点等等,这些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是永远的烙印。
对此,余秋雨先生说得好:“谁都知道,文艺复兴运动就是从一批大师重新挖掘和阐释古代经典作品开始的。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显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于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绵延不绝的长廊。欧洲经典的长廊安静肃穆,中国经典的长廊书声琅琅。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我本人10岁左右时背诵了不少诗文,直到40多岁能够较深刻地回味这些诗文的含义时,禁不住以万里漫游来寻找这些诗文的描述实地和写作实地,真是感受无限。我把这些感受写出来告诉读者,居然立即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热烈反应。可见他们也有过早期诵读,也有过成年后反复重温的欲望。这种诵读和重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2、意合是语文的最大特点。
我们的语文是汉语。汉语最根本的特点在于缺少形态变化,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组合主要靠意会。从本质上说,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学外语的人都知道,俄语、英语等语文有着丰富的词形变化,性、数、格、时、体、态这些语法范畴都可以靠词形变化来表示。而汉语则缺少形态变化,是一种“孤立语”。“鸟飞”“飞鸟”中的“鸟”和“飞”尽管语法功能各不相同,但词形却没有任何变化。汉语主要的语法手段是词序和虚词。“老师问学生”和“学生问老师”意义不一样,因为词序不同。“父亲的母亲”与“父亲和母亲”意义不一样,因为虚词不同。汉语中词的语法功能比较宽泛。名词不仅可以作主语、宾语,也可以作谓语;动词不仅可以作谓语,也可以作主语、宾语;形容词不仅可以作定语,也可以作状语。汉语词的兼类是重要的语法现象。“在”既是动词,又是介词,也是副词。汉语词类活用现象较多。“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类的句子几乎随处可见。所以王力先生说,西语是法治的语言,汉语是人治的语言。
汉语的上述特点要求我们的语文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因为,这一特点使得语法规则的强制性相对较小而语言组合的灵活性较大。表达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依靠语感。而在阅读中,感悟的意义则更大。语感的培养,必须通过多读。多读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只有大量阅读语言材料,才能充分了解语词的“分布”,才能学习更多的表达式,才能更好地比较和区别各种表达式的表达意义,才能了解不同表达式的不同语境。二是反复诵读名篇佳作。只有反复诵读,才能更好地体悟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并反过来体悟某些表达式的特殊意义和特殊价值,才能从语音、词汇、语法的不同角度综合地体悟语言运用的奥妙和规律。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其中也应当包含这样一个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
汉语的另一个特点是有着很强的历史继承性。现代汉语中活跃着大量古代汉语的因素。不必说句法结构的基本格式“主——谓”和“动——宾”贯穿古今,也不必说“天”“地”“山”“水”“生”“死”“上”“下”这些基本词汇活跃始终,单是具体的表达方式就很多。现在常用的“瓜分”“血祭”和古代汉语“一狼犬坐于前”“寨中人又骛伏矣”中的“犬坐”“鹜伏”都是名词作状语,“发扬光大”“严肃党纪国法”中的“光大”“严肃”是古汉语中形容词用作动词这种表达方式的继承,“天地之间”“为语言的纯洁而斗争”中“之”“而”的意义和用法与古代汉语完全一致,这样的表达式仍然非常能产。就连作为现代汉语一般词汇的大量双音词,其词素也基本上是古代汉语的词汇。
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古诗文的教学。古诗文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浅易古诗文的能力,而且在于提高他们的现代汉语水平。学生在古诗文学习中可以了解灿烂的古代文化,而这种文化积淀又可以成为他们运用现代汉语时的宏观语境。那些古诗文读得多学得好的人,在运用现代汉语时,也往往多一份雅致和凝重,少一份苍白和飘浮;多一份精练和轻灵,少一份芜杂和笨拙。教材的选文,如果说现代文应当多选优秀时文,那么古诗文则应当多选传统名篇。古诗文的教学更应提倡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自然境界、“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精神境界,领悟孔孟的庄重与热烈、老庄的智慧与洒脱、墨家的思辩与求实。
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的语文
1、语文即生活。
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课本即生活的记录。《凡卡》记录了一个9岁儿童从农村来到莫斯科做学徒的痛苦生活;《养花》展示了老舍先生精心侍弄花草的生活情趣;《火烧云》让我们明了了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只有一个地球》却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极为沉重的当代生存难题……。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世苍桑,世态变迁,都能从语文课本里找到历史足迹。可以说,语文课本中的佳作,是富含生活浓汁的蜜,越品越有味,越钻研越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教学即生活的阐释。课堂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要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进行阐释,也是对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师生交流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互融。
阅读即生活的体验。阅读书本,就是阅读生活。读《背影》,就要读出浓浓的父子之情,读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读懂生活中的亲情和友情,从而读到情感世界的净化。当然,课堂中的阅读是极为有限的,必须向生活延伸。大量的课外书籍以及标语、广告、产品说明等,都可以从中读到语文知识,读到生活的经验,读到人生的哲理。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方法指导,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对生活的各种体验。
作文即生活的再现。作文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再现,是学生审视人生、审视生活所产生的新奇和敏感的真实写照。写作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有理要讲。当前作文的最大弊病就是脱离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造成学生言不由衷、辞不达意,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废话连篇,用文字反映生活的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语文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生活的需要应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目标;同样,语文学习也不能离开生活实践,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
2、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
语文是母语课程,学生自小就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这样:“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诗人杜甫觉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主张“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作家高尔基认为“我读得愈多,书就使我和世界愈接近,生活对我变得更加光辉,更加美丽。”我们的父辈祖辈,为什么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即使没念上几年书,写出的文章为什么也大多文从句顺、开阖有度?究其原因,全靠多读熟读。如果只读一本薄薄的课本,那是绝对不可能奠定这样的语文功底的。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要积累就必须多读熟读,读文学、读历史、读天文、读地理,读经典名著、读诸子百科、读报刊杂志、读辞典文献。读之极熟,“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在读中滋养自己的精神,在读中修整自己的言语。“笔参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
社会实践使语文变得“酣畅”。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因此,学习语文更要把学生引向社会,读好社会这本“大书”。听讲座,逛书店,泡图书馆,看展览,练书法,学篆刻,赏文物,观话剧,演小品,吟诗词,作演说,编刊物,搞调查,作采访,乃至组织旅游,直接进入山水和人文景观之中。总之要引进生活的“活水”,观察时代的“风云”。
生活环境使语文变得“鲜活”。语文学习,除了通过明文安排的显性课程之外,还有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发生潜移默化影响的“隐性课程”,即环境语文。校园的建筑、设施,教室的安排、布置,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等,无时无刻不在对学生产生影响。我们的语文学习一旦与学生的生活发生“碰撞”、“交融”,就能产生无限的活力和生机。生活中离不开“朋友”吧。关于“朋友”,可以挖掘的语文资源实在是太多太多。可以问问关于“朋友”的标准,可以讲讲关于“朋友”的趣闻,可以找找关于“朋友”的故事,可以摘摘关于“朋友”的格言,可以唱唱关于“朋友”的歌曲,可以听听关于“朋友”的心语,可以读读关于“朋友”的书籍,可以写写关于“朋友”的佳话。问问、讲讲、找找、摘摘、唱唱、听听、读读、写写,哪一样离得开语文?哪一样没有语文的印记和气息?“朋友”,这个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主题,就这样自然而然地跟语文交融在一起。
3、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学习语文。
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的语文,就是儿童的语文,就是基于儿童生活体验的语文。儿童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但是课程意义的接受者,更是课程内涵的主动建构者。他是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去解读课程、建构意义的。对此,杨金林先生说得好:“作用于听觉和视觉的语言文字本身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隐藏于视听信息背后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这些要靠听读者心灵的眼与耳来把握。这心灵的眼与耳就是人生的积累和人心灵的感悟能力。”学生的生活体验是语文发展、当然也是精神成长的源泉和土壤。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他能感悟到的语文内涵也就越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越深刻,他对语文底蕴的理解也就越深刻;学生的生活体验越独特,他建构语文意义的方式也就越独特。
同样是学《荷花》这篇课文,同样是在欣赏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荷花,学生的体验却是千姿百态、见仁见智的。有的说:“荷花,我真想把你带回家。” 有的说:“荷花,你的美让我陶醉。”有的说:“荷花,我要为你画张画,把你的美永远留下来。”有的说:“荷花,你是美的使者,谢谢你把美带给了我们。”有的说:“荷花,我要赞美你,我要歌唱你。”有的说:“荷花,你出污泥而不染,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有的说:“荷花,你翩翩起舞的姿态真是太迷人了,我一定会梦见你。”这是在融合了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之后和语文的崭新对话。我们完全有理由做出这样的推想:生活中爱画画的盼望着为荷花画张画,生活中爱唱歌的想到了歌唱荷花,生活中爱跳舞的迷恋于荷花的翩翩舞姿,生活中爱读书的折服于荷花的纯洁不染……如果没有学生生活积累的调动,如果没有学生亲身体验的唤醒,怎么能有学生如此富有灵性的真情告白呢?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阅历有限,但自懂事以来,他们经历了多少事,认识了多少人,见到了多少景,体味了多少情……这正是他们学习语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啊。
精神的语文,感性的语文,儿童的语文,民族的语文,生活的语文,最终归结在一起,思考的都是人与语文的关系。说到底,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语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人与语文的关系,语文教育的春天才能最终到来。
3#
 楼主| 发表于 2009-4-17 22:10:39 | 只看该作者
               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
                                      ●  王崧舟
    卢真金教授在研究教师的专业成长时,提出过一个颇有意味的模型。这是一个用普通三角形撑起的关系式,底边被称之为教师发展的“立足边”,两腰则分别冠名为“理论边”和“实践边”。卢教授认为,当新教师走过职业适应期之后,通常会沿着两种路径继续发展。一种是由理论边出发,逐渐走向实践边,他管这种路径叫“气宗”;另一种则反其道而行之,他管这叫“剑宗”。当然,也有极少数教师例外,走的是中间道路,即“亦剑亦气、剑气合一”之路。
   自觉不自觉,我从1984年步入教坛以来,走的就是这样一条中间道路,一条“亦剑亦气、剑气合一”的成长道路。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参禅
    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约莫有六七年的光景是在孤独沉潜中度过的。翻开那几年的成长档案,没有荣誉、没有奖励、没有晋升,甚至连公开课的记录都是一片空白。“病”和“穷”这两个字突然闯进我的生活,像幽灵一样缠着我,曾经是少年得志、浪遏飞舟的那个“我”在众人面前淡出了。用鲁迅先生的话说,那段时光确乎是“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但是,“病”和“穷”在不断销蚀我对俗世生活的激情和梦想的同时,也逼迫着我在“向死而生”“安贫乐道”的淬砺中蓦然回首、转识成智。不敢说自己已经顿悟,但至少心境开始变得淡泊、宁静,这多半要归功于读书,一种无所事事、随心所欲的读书。感谢“病”和“穷”,它们在屏蔽我的几乎所有社交、所有休闲的同时,也为我慷慨地兑换了富足、自由的时间。于是,我得以凭着纯粹的精神口味去享用大量的书籍。不为文凭,不为科研,只是为了读书。读什么呢?什么都读,只要对胃口。宗教的、哲学的、文学的、美学的、历史的、医学的、传记的、辞典的、“老三论”的、“新三论”的,尤其爱读“红学”和“术数”,什么雪芹身世、脂评考证、程高续书,什么奇门遁甲、邵子神数、卜筮正宗,读得昏天黑地、不知春秋。
    一方面是大量读书,一方面又是大量听课。出于教导主任的职务之便,我得以有大量沉入课堂的机会。各种各样的听课,听各种各样的课,每年累计不会少过200节。绝大多数的课我都小心翼翼地做了记录和反思。我现在能一边听课一边写反思,就是那时养成的习惯。十几本听课笔记叠在那儿,随便翻翻都成了一种莫名的享受。就在随便翻翻中,那些感人的、迷人的、烦人的教学场景、课堂细节再次勾起我的探究欲望,我开始了不知微格研究的微格研究。没有人逼我这样做,纯粹是出于一种满足好奇、探究这类生命原欲的需要。于是,导入、点拨、板书、提问、训练、结课、延伸、情境……一项一项地梳理,一项一项地琢磨,又一项一项地被当时的《浙江教育》印成了散发着墨香的铅字。我沉迷其中、陶醉其中,大有庖丁解牛、踌躇满志的劲道。
    但长期沉醉于微格研究的自然结果是对听课的“审美疲劳”。于是,我就变着法儿避免自己的感觉被“石头化”。“实录还原”是我最瘸⑹缘恼惺健N一嵝母是樵傅亟贤蜃值目翁檬德蓟乖缮锨ё值慕萄杓疲只峤锨ё值慕萄杓苹乖缮习僮值目纬桃馔肌0芽味帘『螅矣直破茸约和刈撸纬桃馔贾匦禄乖山萄杓疲俳萄杓浦匦禄乖煽翁檬德迹芽沃匦露梁瘛U庵掷椿鼗乖恼厶冢抟墒侵瘟莆⒏裱芯恐小吧竺榔@汀薄ⅰ案芯跏坊钡淖罴哑健?BR>    如果说实录还原让我洞悉了隐藏在课堂现象背后的另一种教学逻辑、另一种课堂的深层语法结构,那么,情境填空则极大地刺激了我无中生有的精神诉求和创造智慧。在我看来,课堂实录并非一个事实的教学世界,而是一个有着无限教学可能的空白世界。所以,琢磨教学实录最好能避免一览无余、一泻千里,必要时应该遮遮掩掩、断断续续。当某一课堂突变进入我的视野,我会毫不犹豫地将记录后续事件的文字遮掩起来,让自己迅速置身于这一特定的课堂情境,设想自己可能做出的一切反应、一切行动。我让自己活在了那个虚拟而又真实的教学世界,我会调用自己的全部教学经验、教学激情和教学智慧去填上那个假想的空。正如曹文轩所言:“这个世界不是归纳出来的,而是猜想演绎的结果。”当既成的课堂事实大白于眼前的时候,我会为所见略同而惊喜,为超乎其上而得意,为自叹弗如而沮丧,为别有洞天而激动。一次又一次的情境填空,不仅让我猎取了丰富的课堂语汇,也因此复制下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鲜活课像。
    就这样,六七年的沉潜,肚子里装进了上百本书、上千堂课,这些书和课慢慢发酵,慢慢溶解,慢慢注入我生命中的每一根血管、每一个细胞。表面看来确乎平静,没人知道你在干什么、想什么,但是平静的底下,生命的能量却在不断贯注不断蓄积不断膨胀,它终有一天要喷发。
                    东门西门南门北门,无墙便是门
    于是,我的专业成长按着生命的逻辑突然跨入了“一鸣惊人”阶段。就在这个阶段,我与上虞市(我的老家)教研室合作举办了“王崧舟语文教学艺术展示周”活动,我成了全省最年轻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我执教的《万里长城》在浙江大学教育系主办的“西湖之春”活动上一炮走红,声名鹊起。如果说孤独沉潜期主要是自己的志趣在支撑着我往前走,那么这时的一鸣惊人,则是靠骨子底里的那份孤傲和激情。尼采认为,通向智慧之路有三个必经阶段。先是“合群时期”,崇敬、顺从、仿效随便哪个比自己强的人。继而进入“沙漠时期”,束缚最牢固的时候,崇敬之心破碎了,自由的精神茁壮生长,一无牵挂,重估一切价值。最终走向“创造时期”,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肯定,然而这肯定不是出于我之上的某个权威,而仅仅是出于我自己,我手中抓着命运的阄。我想,此时我正处在尼采所讲的沙漠时期。我生性孤独,但我喜欢孤独,我以为这是心灵自由的必然代价。我从不轻易服人,我喜欢跟别人不一样,喜欢跟自己较劲儿。所以光是《万里长城》一课,我前前后后就改了不下12次,几乎到了面目全非的境地。
    原先,课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欣赏一组长城的照片,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后来改为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首赞美长城的小诗,后来又改成:朗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西班牙首相阿斯纳尔、美国总统克林顿游览长城后留下的题词,然后请学生说出感受。
原先,有这样一个句式训练:将三个段落总起句“长城气魄雄伟”“长城建筑年代久远”“长城工程浩大,施工艰难”合并成一个通顺的长句,在听取专家意见后取消了。
    原先,对文中“成千上万”一词缺乏敏感,后来受记录片《长城》的启发,安排了这样一次想像写话:在这成千上万的参观者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地位高贵的国家元首;有肢体健全的正常人,也有缺胳膊少腿的残疾人。随着老师的描述,你仿佛看到了谁?你仿佛看到他或他们是怎样登上长城的?
    原先,把“现在我们看到的,主要是明朝时期修筑的长城”这句话的感悟点放在时间跨度上。后来改为:先让学生想像历史上的长城可能遭受过哪些磨难,再让学生联系前文“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谈谈自己的体会。
    原先,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教学被放在课的起始环节。后来改为:上完课文第二大段以后,让学生联系第一自然段,说说对“最伟大”一词的感悟。
    原先,对“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的教学,在本体和喻体的抽象分析上做文章,后来改为:先让学生讨论长城和巨龙之间相似的地方,再让学生识别长城的独特之处。
原先,在教完课文后有一段长城视频的播放,只有背景音乐,没有话语解说。后来追加了这样一段解说辞: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万里长城!这就是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建筑年代久远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工程浩大、施工艰难的万里长城!这就是由千百万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万里长城!这就是让每个炎黄子孙骄傲和自豪的万里成长!这就是永不流泪、永不低头的万里长城!这就是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的结课更是五易其稿,最后改成让学生为长城题词。
    这一阶段的我,从未选择过大众的教学视角和课程话语,当人们人头攒动地挤向一处的时候,当人们津津乐道于某个热门话题的时候,我孤傲的性格总是拽着我闪在一个冷僻的、少人问津的角落,用那双八百度的近视眼去凝视、审视、扫视别样的课程气象和课堂景观。我去看别人不看的、不爱看的、看了就忘了的。我努力追寻着自己的一套:一套课程理念、一套教学技术、一套课堂话语、一套专业的观察方式和思考方式。
    从《万里长城》到《威尼斯的小艇》,从《鸬鹚》到《我的战友邱少云》,从《荷花》到《草船借箭》,从《小珊迪》到《只有一个地球》,就这样不断地否定着、不断地颠覆着、不断地蜕变着,没有自恋,没有膜拜,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就在“无墙”的教学实践中,真正的职业幸福感突然在某个清晨、抑或是某个黄昏,阳光般地洒落在我的心野。“高峰体验”这个不速之客,越来越频繁地与我在语文课堂上邂逅。
    在上海浦东,在庆祝《小学语文教师》创刊200期的大会上,我做课《一夜的工作》。课在戴玉强演唱的《你是这样的人》中戛然而止。这时,哭声突然像海潮一样在整个礼堂蔓延开来。我也哭,久久不能自已。我欣慰于自己的感动和泪水,正如彭程所说:“它让我获得一种对于自身的确证,使我知道,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并没有死去。”我不想羞羞答答地遮掩自己的这份感动和内心深处的某种东西,我渴望与学生一起分享这份心灵的湿润和颤栗。于是,我和学生一起穿行在流泪的文字中间,感受总理伟大的人格,感受精神生命的高贵和永恒。我们营造着一种情的场、一种感动自己也感动别人的场、一种沐浴在真实的人性光辉之中的场。我感动了,学生感动了,泪花渐欲迷人眼了。也是从这一刻开始,我走进了诗意语文、诗意课堂、诗意人生。那种感觉非常幸福又非常美妙,语文从此成为我精神生命的一种图腾。
    由此我觉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问题,这是一个人生问题、一个生命问题。就教师的专业成长看,说真的,其实我们并不缺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修养甚至专业精神,但为什么此前我苦苦找不到职业幸福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缺少关于生命的学问和修养。牟宗三先生早就指出:“人们只知研究外在的对象为学问,并不认生命处亦有学问。人只知以科学言词、科学程序所得的外延真理为真理,而不知生命处的内容真理为真理。所以生命处无学问、无真理,只是盲爽发狂之冲动而已。心思愈只注意外在的对象,零零碎碎的外在材料,自家生命就愈四分五裂,盲爽发狂,而陷于漆黑一团之境。”是的,生命不能外求,职业幸福感不能外求,越外求离真实的幸福反而越远。职业幸福感只能往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求,它不能告诉、不能复制、不能灌输,它只能从自己的内心深处蒸腾起来、氤氲起来。该是返观自己灵魂的时候了。
    在全国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观摩研讨会上,我作课《长相思》,引起全场的热烈反响。这一课被人们誉为诗意语文的经典之作、当代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又一座高峰。其实,我在上课之前,连教案都尚未完成,更别说下水试教了。而为了这一课的设计,我曾经苦苦琢磨了三个月之久。我一直试图在古诗文教学有一突破,但始终找不到灵感。我为这一课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写了文本细读,研究了纳兰性德生平,查找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认真研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诗论》和朱自清先生的《诗论》,到后来感觉材料很多、想法很多、创意很多,但就是苦苦梳理不出一个清晰可行的思路来。第二天,在尚未形成完整、连贯、一气呵成的思路的尴尬中,我执教《长相思》。没想到,就在课的行进过程中,思路竟然自然的、悄然的在课中流淌出来。这一次奇妙的教学体验,让我一下子体悟到很多东西。我惊喜的发现,我的课堂教学正在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我突然清晰的看见,我过去许多刻意的、需要用强有力的意志去驾驭的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已经内化为自己深层的、潜意识的、融入到整体生命中的自然行为了。
    此时,语文已经不再外在于我的生命,语文和生命、职业和生命融为了一体、打成了一片。我觉得,当我们真正具备了关于生命的学问和修养之后,我们完全可以从职业过程中体认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荷尔德林说:人充满劳绩,但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是的,我们说,一方面教师职业充满劳绩,但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教师职业同样充满诗意。有了生命的境界,我们完全能够诗意的栖居在教育大地上。同样是上课,缺乏生命修养的教师,为上课而上课,教师的心只是在等待,等待学生的回答,等待结果的到来,等待结果与“标准答案”的契合。教师是活在下一刻的,是活在等待之中的,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种种意义和价值全部让位于结果,老师在苦苦等待中,变得紧张、烦恼、焦躁、甚至痛苦,幸福被等待无情地遮蔽了。而具有生命学问和生命修养的教师,他是上课,但他同时又是在享受上课。他在课堂上彻底放松,全然进入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和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他会彻底打开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胞、每一寸肌肤去感受、去触摸、去体认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他会时时产生生命的高峰体验,他会在课堂上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于是,他就是课、课就是他,他和学生一起全然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
    这种境界,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境界,就是“亦剑亦气,剑气合一”的境界。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第一境界中的“寻”,是对生命究竟的寻根;第二境界中的“无”,表明人从自然中剥离出来,与外在的“水流花开”自成一独立世界;第三境界中的“万古”与“一朝”融为一体,确证了人对有限时空的超越,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剑气合一”正是这样一种境界,它是诗意的凝聚,是精神的贯注。它包蕴了一种对职业、对教育的纯粹的生命体验,它使我突破自身精神的惰性,为我设定了生命气息充盈的理想坐标,引导我循着语文教育的精神脉络走向一种永恒的自由之境。
    我栖居着,我守望着……
作者简介:王崧舟,小学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
4#
发表于 2010-8-28 22:07:4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5:56 , Processed in 0.72042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