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至9月27日,我有幸到武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小学作文教学论坛”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著名特级教师揣红霞、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武昌实验小学语文教师胡缇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四堂溢彩纷呈的语文课,此次活动很好地为一线教育、教学工作者搭建了一个与国家级名师零距离交流、研讨和开阔视野的平台,同时,也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指明了方向。
26日上午,我们认真观摩了由揣红霞老师执教的《游子吟》一课,揣老师具有相当深厚的语文功底,能收放自如地驾驭课堂。她把语文教学当作一门艺术,讲究教学的科学性,用自己的智慧去挖掘教材中的美,去创造方式、方法上的美,让课堂处处闪现美的光彩,让学生在美的感染和熏陶中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接着,我们又认真听了由胡缇老师执教的《威利斯的小艇》一课。胡老师的综合素质很高,她的朗读很有示范性,动情歌唱富有审美力;她的教学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走进了文本,她真的是用心去教,并且引领学生用心去学;她把想象教学渗入其中,诗情画意洋溢其中,让我们一同领略了水域的风情,享受审美情趣。这是一堂优雅、流畅、动静结合、富有审美情趣的课,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午,江苏省特级教师管建刚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高年级作文评讲课。他倡导作文课主要有两个表现形式:一为“指导”,二为“讲评”,并且他崇尚“讲评”重于“指导”。他所说的“讲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将作文读一读,教师讲一讲,评一评,还要“练一练”。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的精彩点,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或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这样的训练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写后教”,“以写定教”。 他出版了众多著作,其《不做教书匠》荣获2006年度教师用书协会颁布的“年度畅销书”,《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也被《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报刊给予报道和刊发书评。2008年获评全国“十大推动读书人物”称号。
27日上午,我们认真观摩学习了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的一堂《即兴作文》课,所谓即兴作文,就是当场出题,当场即兴指导,完成习作。支老师深刻的教学思想、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课了,支玉恒老师的第一个举动,就让听课的老师和学生感到意外,他请听课的老师们和学生们,来为这节作文课出作文题目。这时候,在座的所有师生才发现,支老师没有专门准备一个现成的作文题目,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先是听课的老师们一下子说出了十几个作文题目,大多是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中觉得难以指导的题目。支老师让孩子们上台把这些题目写在了黑板上:《一件哭笑不得的事》、《门其实是开着的》、《从?到!》、《责任》、《新鲜事》……面对黑板上近10个难写的作文题目,支老师让每个学生选择了一个自己想写的作文题目,然后,引导学生在动笔写作之前,先学习做两件事,一是如何审题,二是找到要写的内容。
支老师不惜花时间与孩子们互动,一次次点名让孩子们说出自己想写的题目,然后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教给了他们审题的技巧:注意这个题目有什么限制。知道了什么内容不能写,才能准确思考该写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激活相关的记忆,找到自己动起笔来有话可说的内容。课后,支玉恒对老师们说:“这节课,我的主要着力点就在这里。学生知道了该写什么内容,动笔就容易了。”“现在给你们20分钟,每人任选一个题目,写一篇400字的短文。”当孩子们听见支老师这样宣布时,纷纷说道:“20分钟?太短了吧。”支老师笑着说:“不短。” 孩子们开始动笔。20分钟后,学生基本都完成了作文。带了范文书进来的学生,没有一个翻书。
支玉恒说:“学生怕写作文,感到为难,不是难在方法上,而是难在内容上。学生面对题目,思路打不开,就会无话可说,有的就勉为其难地开始编,这样当然写不出好作文。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出发。过去,我们偏重于对学生作文方法的指导,忽视了内容,如果学生首先不知道自己该写什么,方法再多也没用。所以,这节课我的着力点就是帮学生开拓思路,放宽眼界,让学生有话可说。对于小学生来说,写什么和怎样写,首先要解决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知道写什么。”
课后,许多听课老师对支老师这样说:“您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但您的这节公开课却上得很‘家常’。”支玉恒老师说:“孩子身上常常有成人感到最宝贵的东西,要放手让孩子们写自己有经验、有感悟的事情,不要把天真烂漫的孩子变得庄重肃穆,不要让充满童真的孩子刻意为笔下的内容强加一个成人所谓的意义。孩子的‘有意义’与成人的‘有意义’不一样。孩子觉得把狗当马骑或者让小螃蟹排队玩儿很有意义,有的小学生就是写这些事情,写得非常精彩。”
支老师的课非常的“活”。体现在学生思维的活跃、情绪的活跃、语言的活跃,甚至动作的活跃上。课堂上不时会发出阵阵笑声(笑声不仅来自学生,也来自众多的听课教师)。在这阵阵笑声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是在愉悦之中,在支老师的巧妙点拨下,不知不觉地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并不简单的学习与训练任务,看不出他们的学习有什么负担,而看到的是他们在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的教学,是用学生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也是最生动有趣的方式,庄严地宣告了教学的艺术精神。
通过这次学习,使我认识到:1、课堂不是备好的教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课前预设,它实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与随即的生成。要知道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是一个个有着自我选择,自我判断,和独立评价的人,他们的思想,个性,能力在课堂上都将成为教学的一部分。因此教学必须要关注生成,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
2、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讲究教学的科学性,同时,教师必须努力追求在基础上的艺术性,用自己的智慧去挖掘教材中的美,去创造方式方法上的美,让课程处处闪现美的光彩。
3、语文老师要让学生明白:习作就是写自己的生活,写自己的“心”,用自己的话说自己的事,用不著“活动”,用不著“生成”,用不著“指导”。让学生用笔写自己的事,作文才会五彩纷呈、五彩缤纷。
今后,我会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争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