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在食色之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7 20:1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在食色之间
大民
(根据光明网访谈节目视频整理)


   

【光明网】光明网的网友大家好,这里是光明讲坛“教育观察”栏目,我是节目主持人王莉。日记作为早年最受欢迎的一种写作形式,曾经伴随着数代人的成长。然而随着时间的变化,日记也在变化,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后,随着博客,微博这种记录性工具在网上流行,更多的日记从纸张走向了网络,从私密走向了开放。它的内容和功用也在发生变化。什么是日记?日记对青少年成长有什么影响?今天来到演播现场的嘉宾是中国教育学会“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课题组组长刘加民老师,刘老师您好!

老师曾经是《中学生》杂志的编辑,曾经因为揭发满分作文造假被誉为“作文打假第一人”。现在就职于《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多年来致力于未成年人阅读写作和身心健康方面的研究,刘老师,这个课题组应该是成立了比较长的时间是吗?


【刘加民】一年多的时间。


【光明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面,也应该进行了相当多的活动。那经过研究,日记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刘加民】对中小学老师的最直接的效果,是它可以成为语文教学、德育教学和心理教学的一个抓手,有一个具体可做的事情。也就是说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提倡、鼓励、表彰写日记,通过各种形式的日记活动,让孩子重新焕发起对日记的热爱和兴趣,然后实现他附带的一些功能,一些作用。很多老师反映第一个就是作文有话说了。课业之外他做了一些事情,他会留下一个痕迹,做一个记录。慢慢的就养成一种观察、思考、表达的好习惯。山东有一个老师说,他们用了一个学期,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参加课题实验的班和没有参加课题实验的班,语文成绩——不仅仅是作文成绩,都有很大的成功。因为写日记,心情平静了,思维清晰了,能够观察到没有训练的孩子观察不到生活的细节。平凡的生活人人都在其中,但是有人发现写作素材,有人发现不了。通过写日记,可能让他更善于发现,更善于表达。而且在表达过程中,反过来又作用于他的思维,因为他更加有逻辑性,更加有条理,甚至文采也得到了一定提升,所以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光明网】刘老师,那我们知道,刚刚您说了,日记有这么大的作用,我们的课题组有一年多的时间,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呢?

【刘加民】我简单的介绍一下,中国教育学会的课题是一个国家一级课题。在推行的过程当中,除了得到我们专家学者的支持,也得到了一些老师,一些教研室的人和学校校长的支持。他们都说是个非常有用的课题,可操作性强。你们可能也知道,现在有很多课题,大多是比较空泛的,或者过于学术,跟现实的结合性不强。很多老师的时间不够,科研能力也有限,不太有参加的热情,既使是参加了,也没有很好的效果。而这课题(日记课题)得到最大的肯定就是,它是一个特别实用的,特别可操作的一个东西。我记得中国教育学会的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老师说这个课题的时候说,“日记的好处是不需要证明的,我们只是通过课题的手段,鼓励大家重新重视行之有效的,多年以来被无数的实践证明了的好办法而已”。江苏有一个学校做了一个日记博物馆。日记的好处,从上而下,从一线教学的时效性和从身心健康的长久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目前我们的课题实验学校有二百多个,一年之内搞了两次的交流活动。在刚刚结束的那次交流活动当中,我们跟北京市的重点中学北京101中学合作,请到了刚才说的朱永新和人大附的程翔等专家给老师们辅导。老师们反映的都是效果非常好,很有收获。还有一些别的学校正在陆续的申请。我曾经在我的课题的官网上说过,这个课题它不设终点的。因为我们课题周期是3年,从今年开始到后年,3年就是结题的时间,随时可以申请,也随时可以结题的,满3年就可以的。只要对你的工作有用,我们就会一直配合,一直支持。

【光明网】我们知道,日记跟作文是不一样的,日记它是属于一种私密性的写作,而作文是个开放性的。那他们在我们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各自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刘加民】
说到日记,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它是个人的事情。其实我们在把日记作为课题研究的时候,主要是在广义的层面上理解的。日记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人记录、私人档案,它有多种功能。譬如说你是一个班主任的话,你可以有班主任工作日记;如果你是一个家长的话,可以有育儿日记;如果你是一个国家的史官——我们历朝历代有,天天站在皇帝的旁边,皇帝今天做了什么事情,接见了哪些大臣,他都有个记录,是国家的日记,给皇帝写的日记。古往今来的文化名人,绝大多数都有写日记的习惯的。那些日记当时是他个人的,比如曾国藩日记,可以拍成影视剧的拉贝日记,还有雷锋日记,还有无数名人的日记,既是个人人生的一个记录,同时也是时代前进足迹的一个记录。纯粹的个人日记,其实很少见。也许对小孩的时候,未成年期间,作为训练写作的手段,训练他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第一阶段他确实有很强的私密性(如果孩童也有私秘的话),他还没有学会变通、发挥的能力,他就是有一说一,一对一,精确表达。但是这是个起点,慢慢的扩展,会变成一个游刃有余的,无所不在,无所不用的一种表现方式。首先是一个训练手段,然后慢慢的变成一个大的写作,个人的写作可能变成一种历史的写作,社会的写作,时代的写作,这是第一步。


【光明网】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教育和引导日记的写作呢?


【刘加民】我曾经也问过一些北京地区的高考状元,我心想高考状元他会不会只会考试?我说你写不写日记呢?绝大多数的高考状元和特别优秀的学生都是写日记的。他们从小学写日记,甚至不会写字的时候用图和文,我们坐火车去哪儿,火车不会写,把火车画个图,从那时候就开始记录。写日记慢慢的变成了一种人的生活方式。人是怎么生活的?怎么成长的?是积累,是整合,是拓展,是升华。我们即使没有写在纸上的日记,也有我们在心里的日记,有口头的日记,一个善于回头,善于积累,善于整合的人他可能会比普通人进步的快一些,生活的平和一些。更容易把握住生活当中一闪即逝的灵感,创新的灵感。


我曾经有个特别老套的例子,说的是牛顿。为什么苹果掉了无数次在别人头上,别人没有因为这个事情而做更多的思考?或者就没有发现,而牛顿发现了,这是跟万有引力,为什么所有东西都是往下掉而不是往别的地方掉?这是一个观察,他观察到了,然后他思考了,因为他是学物理的,他就经过一系列推理,变成一个伟大的科学发现。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在上班的路上,在上学的路上,在老师的备课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小的灵感,目前在我的课题实验学校,有些老师专门做灵感日记。一闪即逝的灵感日记,写在手机上,写在便条上,几天下来就是一个非常充实丰富的小宝库,是非常有效的。刚才我回来说,学习好的孩子大多数有写日记的习惯,就是因为日记让他养成了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比如说一个小孩,未成年人,比如十几岁青春期或者青春前期,他可能容易情绪化,如果他养成一个在青春期之前就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天喜欢在纸上写一写,整理整理一天以来发生的事情,开心的事,不开心的事,遗憾的事,那十几分钟在纸上的宣泄,表达,同时也是整理,反思的一个过程,他对自己实现了一个教育,一个自我反省,自我督促,这个时候他会让自己的心绪平和下来,轻松愉快的进入梦乡,迎接新的一天。这样的孩子稳稳当当的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毕业,成绩一直是优秀的,没有任何不良习惯,也不会有特别激烈,特别偏执的钻牛角尖那种,因为他不断的通过日记的方式,自我教育,自我平衡了,他是健康的,写日记,实现了身心的健康,这样的孩子肯定是学习好的,考一本,考重点大学是没有问题的,即使考不上重点大学,将来在生活当中,也会成为一个从容的,淡定的,有逻辑性的一个合格的公民。


【光明网】小的时候老师也经常让我们写日记,但是很多人跟我可能有同样的感想,他们觉得我没什么东西可写,那您觉得应该怎么样处理这样的现象呢?日记的习惯应该怎么样养成?


【刘加民】我还有个发现,其实写日记,我们的新课程标准里面对语文的功能界定是自主参与表达,学语文最关键的是他能够唤醒学生主体内心的需求。我从这个思路我想了一下,其实我还问了很多小孩,也做了一些个别的调查研究,我发现表达是人的本能,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渴望表达,渴望交流是他发自内心的需求,你让一个有正常的思维,正常言语能力的孩子不说话,或者限定说话,他是很不舒服的。所以我在网上跟网友们调侃,过去说食色性也,其实食、写、色性也,为什么把写放到第二位置,那是因为在色,在异性交往之前,他是需要表达的,这个表达其实就是思想的表达,情感的表达。有了这个表达,不见面的人都可以互相欣赏,可以喜欢。我们现在的网友就是建立在吃饱了饭能上网,有上网的条件,开始他的写,也就是表达,口头的表达和书面的写,在网上聊天,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然后见了面,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可以相互倾诉的一个网友,一个朋友。食、写、色,是我调侃式的一种表达,它反映了一个问题,作文其实也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你只需要不遏制他,顺应本能需求的基本条件,他就会有话可说。小孩之所以无话可说,可能是因为你让他写的那个东西他不熟悉,他不情愿,这个时候他会说无话可说。让他即兴表达,就是有一说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是开心的,都滔滔不绝的。我甚至见过孩子向我提出一个问题就是,老师我写作文刹不住车怎么办?这样的孩子是很少见的,但他可能就是实现了顺乎性情的表达,他刹不住车,老师说六百字,八百字,我一写就写了几千字了怎么办?我就告诉他写作文的章法,如何在限定的时间内,限定题材的前提下,完成一个完整的表达,因为你要考虑对方,也是一种表达,表达目的是为了交流,交流是为了相互了解和认知,这个时候你就给他一些外在的条件,慢慢他就实现了一个愉快的写作,也是一个成功的写作,得高分的写作。


【光明网】谈到青少年写作,现在刚好作文当中也出现了很多零分还有满分,撒谎还有抄袭的现象,这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那您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刘加民】这问题我一直在关注,比如在06年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现象,然后我把它说出来了,就是所谓的满分作文打假。真正的满分作文非常罕见,头几年的时候几乎是没有的。因为我们在高考阅卷的时候,现场的管制很严,阅卷结束以后,对外发布的数量非常有限,但是市场需求特别大,无数的将要高考、中考的孩子,对这个得了满分的文章特别好奇,特别渴望得到它。有需求就有提供的,然后我们的生产厂,出版商就想办法各种渠道,有真的,有假的,有胡编乱造的,包装一下,成为一个高考满分作文。当时叫做所谓的满分作文打假第一人,其实我是作为新作文行动的内容之一,新作文行动我是从叶圣陶那,叶圣陶是我们杂志的主编,他是1930年创我们杂志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些关于作文,关于语文的一些想法。在走过了将近八十年的漫长岁月之后,我发现,这几年我们的语文和作文教学,其实是跑偏,步入歧途了。“新其实就是有点复古的意思,回到叶圣陶那去。叶圣陶那是什么呢?是至诚、至善、至美。后来我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一个作文的概念叫诚善美。而“诚”呢,我是从写作态度,把写作态度引入作文评价的标准,我以为我是第一个,后来我翻了一下新课程标准,他们说,新课程标准有这个要求,作文就是一种真诚的,善意的表达。善就是内容的引导性,内容的向善,向美,向好那种引导。因为在未成年孩子当中,他写什么的时候,对他自己的身心是有反作用力的。比如说我这孩子,我没有体验过吸烟啊,吸毒啊,早恋啊,他为了显示自己成熟,他故意写自己吸烟,故意写那些灰色的,边缘化的题材。从外在形式到内心世界都开始出现这种倾向,擅长写这种题材,这种内容的孩子,慢慢很可能就成为这种孩子。就是写什么,慢慢就成了什么。这是在未成年时期,身心不成熟的孩子容易犯的错误,所以在作文训练时候,要重视的是善,内容的选择性,不能什么都可以写。美就是表达方式。在已经公布的那些所谓的满分作文当中,很多另类文体,特别稀奇古怪的文章都用上了。后来我说他真的是得了满分作文,也只能是有个例,是学不来的。把他作为一个范本,大家都来学习的时候,他可能会对孩子的逻辑思维造成伤害。


你比如一个处方题,什么症状,什么药方。你比如娱乐恶搞的形式,我们看了很好玩,第一次看了挺有意思,发现很多孩子这样写的时候,发现太无聊了,只是形式上有小花样,内容上没什么。很多对话体啊,装神弄鬼的那些体,乱七八糟的体,他可以创新一个形式,但是大多数孩子不适合这样的。正规的训练还是按照逻辑的章法,实现一个共同的交流。比如我写一篇文章,我写的这个体是你理解不了的,因为我缺少内在逻辑性,你只是觉得好玩,但是你并没有看到我想表达的是什么,这个时候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了。写作是为了交流,是为了沟通,但如果你过分的新奇另类的表达方式,破坏了表达的目的性,那你就是一个失败的写作。而且乱七八糟的表述方式,对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有伤害的。我曾经说,现在文体进化,文体是可以进化的,千百年来为什么只留下了记叙类,议论类,抒情类这三大类呢?是因为人类的思维,人类大脑是被这些类训练出来的,出了这个类太远了,我们是看不明白的。就跟我们网上的术语,流行词汇跟不上网的人交流的时候,他们一头雾水,不知道你说什么,失去了共同交流的规范,章法,甚至一些语汇,交流就不能成功了。所以在未成年的孩子当中,训练写作能力,还是把基础的记叙类,议论类,抒情类写好,把普通的“起、承、转、合”基本的章法掌握了。有了这些东西,你能够做一个基本的交流,没有障碍了,你想玩花样是可以的,而且有了这个东西,才可以玩花样。如果一上来就玩花样,你玩不下去。可能有网友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在网上和我交流。


【光明网】我们现在知道,写作功利化应该是社会上比较明显的现象,那您觉得写作功利化会对学生的教育和他的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刘加民】写作的功利化其实是我日记课题想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说找了那么多的专家研究探讨,听了很多人的意见,也进入一些一线的教师,因为我做《中学生》杂志编辑的时候,我是非常善于跟一线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我的一切,我所表达,所发现,所认可,所否定的都有很强现实的基础。我发现一个现象,这几年,甚至是一二十年以来,批评教育是非常热门的。不管你是假的文凭,假的论文,还是假的满分作文,假的东西非常多,至于教育产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网上无数的,海量的信息批评。但是你要想找一个建设性的意见是非常困难。互联网有时候承担着宣泄筒的功能,整个社会的不良情绪都在互联网表述出来。对于语文的批评,对于作文的批评也非常多。我们只是批评有什么意义呢?而且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者一定岁数,会发现,批评太多,不光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没有必要。那这个时候就从根本上找原因,我说应该回到起点,从源头开始,我们作文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作文。孩子写作文仅仅是为了考试还是为了他一生的正常的发展?有没有一种方式既能救穷也能救急?既能救一时也能救一世呢?我想还是回到基本的能力训练上应该好。正好我也得到了专家的支持,就是中国教学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还有民进中央副主席,目前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他十多年以前就搞了一个新教育工程,新教育工程中国有六大行动,其中有一个就是师生同写日记,包括随笔,就是师生同写日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正好我就到一个学生读物的编辑,通过一个课题的方式,促进鼓励,让大家回到起点,从源头开始,切切实实的解决一些问题,一些建设性的问题,一些方案,方法,可以在这个地方就会出现,而不是一边倒的,一片批评。现在我看是这样的,刚才我说凡是写日记的孩子,他通常是平衡发展,全科都是非常优秀的,当然他的作文水平也是提高的,学生的功利性无非就是高考拿分,写日记能够表达出个人性情,比较认真思考的作文通常是得高分的,但是过于花哨的,另类的文章,真假我就不说了,既使是真的也是不可学的。现在一些重点学校的,比如北京四中,北大附中的一些语文老师,他们是在高一、高二就是写随笔,写日记,日记有一部分自愿的教给老师,你愿意教就教,你不愿意教,我知道你在写,你向我保证写了就行了。到了高三的时候,甚至是高三的最后一个学期,一个学期他们才开始按照考场作文的规范略加约束,就是非常高分的作文了,有了日记打底,应付什么样的功利,什么样的得分目的,都是很轻松自如的。相反如果从小学、初中就开始进行功利化的考试训练,写作训练,往往是本末倒置的,他得到了皮毛,得不到本质,很难提高成绩,就更谈不上将来在社会上通过文字表达。通过一些公文的写作,来为自己的人生加分,那是谈不上的,所以我觉得写日记也是救急也救穷的办法。


【光明网】本来我们的日记应该是属于很私密的,但是现在很多人愿意把它拿出来分享,就比如我们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很多人会愿意写博客,写微博,表达自己的情绪,你觉得它跟以往的作文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刘加民】我一般觉得日记它有私密色彩,但不是绝对私密。而作为教学手段的日记,是必须征得未成年人的同意,是公开,是在班上念一念,是你们小圈子交流还是绝对不看,应该是有区别的。我们在课题开题的会议上,江苏的程韶荣老师,他做过多年日记教学实践的特级教师,他就明确的回答了与会老师的提问,有些孩子不让我们看怎么办?包括家长,家长偷看孩子日记是一个很常见的管理手段,甚至把他的日记锁起来给撬了。这个事情在朱永新主席那也有一个看法,他们大致认为相信孩子,他就是能够写出来就已经不错了,就已经成功了一多半,至于写什么,对一个孩子来说,他有什么我们不放心的呢?至少他是自己表达了一下,他宣泄了一下,他记录了一下。就像我们现在看过去年轻时候的日记,非常可爱,非常单纯,很幼稚的小情绪,一个小事情,是我们美好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我的日记我家里是不看的,但是我现在想起来,我当年写这个也很好啊,我现在回忆起来更好啊,我们人生不就是由一个一个人生的阅历,一个小浪花,小什么来组成的吗?如果没有日记,空空荡荡,回首往事一片白茫茫,岂不是也很遗憾吗?所以我都是鼓励孩子,只要写就可以,不要担心他写的不好,怎么样的。这里可能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要提醒孩子,有些是不值得记的你就不要记,记了反而加深印象。至于什么是值得记的,什么是不值得记的,其实在人群当中,有一些潜在的规则。向善向美向好的东西,它是人的一种本能需求。比如我有羞耻感,特别羞耻的我就不好意思写,只有有点变态的人才把特别无耻的事情写在本子上,扬扬自得,那是个案,我相信大多数孩子应该没有这种变态心理,正常的孩子还是不太好意思表达过分丑的,不适合人类共同规范的东西。写的时候能够写下来的还是正常健康的。


【光明网】那您觉得孩子写博客跟他写日记有什么样的区别吗?


【刘加民】写博客其实满足人第二本能,就是表达了需求,食、写、色。第二就是写,就是表达了需求。我发现,现在博客在中国热的程度比在国外程度要强一些,热度要高一些。我们中国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每天面对的就是家长走了,我家里就是一个电脑,电脑虽然是个机器,但是它是个可以交流的东西。过去有电话可以打,煲电话粥,现在有互联网了。我觉得这种方式,是这个时代出现的正常的必然的,也没有什么坏处的。在网络上表达一下,至少他身心是减压的,写字的能力,表述的能力。其实从想出来到写出来,这中间就有一个整理,在敲的过程中又一个整理,他是按照正常的语法表达出来的,我觉得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


【光明网】那在我们互联网时代,应该怎么样才能使日记的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呢?


【刘加民】首先就是真实的面对自己,面对周围,然后在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中体验人生的过程快乐,对于任何一个向度的功利目的我们都不刻意追求,但是通过写日记,可能会在某一个方面有所突破,如果你是学生,你可能会成为一个作文水平高的,平和健康的孩子。如果你是个官员,你可以在默默无闻漫长的工作当中,不至于过于急躁、名利,做一些出格的事情。很多特别长寿的人,有人写健康日记,特别长寿的人都是写日记的。在写作流派上相对现实,相对平和的人,都是活到九十岁以上的,像季羡林,像矛盾。像过于激情,过于激情澎湃的人,也写日记,但是写的断断续续不连贯,最后导致他们英年早逝,所以有人说写日记能够长寿,它的科学依据是在于身心调整。独生子女通过写日记身心调整了,他就平和了。比如老百姓劝人,极度悲伤的时候,你说哭出来吧,喊出来就好了。那我们现在无法哭出来,无法说出来,我写出来吧,如果一个巨大的心事在心中受不了了,好几天找不到地方说,也没倾诉,我没兄弟姐妹,我父母又很忙,而且很可能沟通不了,我写下来,甚至虚拟一个我,写完舒服了,开始睡觉,开始新的一天。刚才主持人说网络日记或者网络博客跟传统日记有什么区别?第一个区别是展示的载体,也就是书写在什么地方。我们传统日记一般都是写在纸上的,再传统可能是写在树皮上的,再再传统,原始社会是结绳记事,表示记着兔子或记着什么猎物。载体的不同,并没有改变它的功能,它的目的的本质,它的本质就是表达和交流,实现人的所谓的第二本能。在互联网时代,博客比日记多了一个非常大的功能,就是它迅速扩大到无穷大的,没有边界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不是一张纸了,不是一张树皮了,而是无穷大的互联网世界。刚才我说了,美国的青少年可能不如中国的青少年更热衷于写博客日记,是因为中国独生子女太多,想说的话太多,而倾诉对象太少,这个时候他自然而然的对着电脑,向无数的陌生人,包括熟悉的人表达自己,满足自己的第二本能。想象一下四五个孩子在院子闹腾的时候,他是没时间写博客的,没时间写日记的,所以我说博客和传统日记的区别,除了载体的不同,就是传播范围的不同,本质上是一样的。也许下个时代互联网时代是另一个时代,另一个时代德人也是需要表达和交流的,也许是用另一种方式。比如目前最新的微博,它是瞬时间传播的一种方式,是几何转发和收藏的方式,他就在博客最初出现的时候还没有想到这个品种,现在出现了,微博之后是什么呢?很可能还是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并不改变表达和交流的本质目的,所以网络日记,网络博客也就是日记。


【光明网】今天非常感谢刘老师光临我们的光明讲坛。


【刘加民】欢迎各位网友也跟我交流。我在光明网上有博客,在凤凰网和新浪也有博客,我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但是我特别渴望得到建设性的观点,我努力做建设性的批评和研究,就是为了纠正目前批评太多,批评太胜而缺少建设性意见的现象。很多问题,很多行业,很多事情只要你在做,它就是有负面的,但是我愿意更多的看到正面的,更多的看到积极向上的,因为每个人在人生的过程当中,渴望健康向上,不断进步的这种心理,这种愿望是非常强大的,如果过多的沉醉在消极、颓废、负面、批评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就太遗憾了。谢谢各位。


【光明网】更多的精彩内容,请关注光明网的教育博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7-4 02:11 , Processed in 0.09586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