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1|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作文行动”倡议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7 19:5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作文行动”倡议书

全国各地作文界同仁、师生:
这几年作文界大事不断,出现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事件和现象。有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理念的调整、形形色色的作文比赛、从不同角度切入的作文课题研究、新观念的呼号,小作家的走红、中高考满分文的热炒、校园文学社的遍地开花、话题作文在中高考命题中的持续得宠以及网络文学对纸质媒体出版的冲击,等等。众声喧哗,热闹非凡。
然而,如果我们进行一番冷静的观察思考,就会发现,我们的学生作文,包括我们的作文辅导,甚至成年人的文学创作,在基本理念、美学追求、价值取向、写作态度等方面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偏差。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关注现实,不体验生活,不思考人生,不表达真情;为了个性而消沉颓废,为了创新而猎奇逐异,为了高分而仿造抄袭,为了出名而哗众取宠。
2005年底,倡导“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作文理念的“新概念作文”在成功举办7届之后,大赛组委会召集了一个“反思会”,与会专家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越来越多的参赛作文形式上类型化、艺术上概念化、思想情绪上灰色沉闷甚至消极颓废的现象。问题出在哪里?
以比较自由宽松的“话题作文”形式命题,成为连续5年的高考作文命题首选,大多数省市的中考作文命题也基本上用了这个题型。“话题作文”的特长就是便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自由展示个人的表达能力,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态度。可是,在一年一度的媒体炒作“满分作文”的热浪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满分作文”也正在走向没落和僵化,成为“新八股”,成为肤浅的文字游戏,成为投机取巧的得分工具。“满分作文”见诸报端之后频频爆出的抄袭、雷同、仿造等丑闻,更让每一个作文教育从业者汗颜。
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其中对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真实、自然、生动地表达思想和感情,充分舒展学生的个性和才华。可是在近乎严酷的应试教育环境里,所谓个性、自然、真实的生存空间又在哪里?
也许发生于上个世纪初的、由“人的文学”发轫的“新文学运动”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我们认为,写作永远是人类最高级的心灵活动之一,真诚的沟通、诗意的表达和承担文化传承之道义,是文学永恒的使命。偏离了这一原初目的,忽视了人文和人性这一精神之“核”,文学,就永远解脱不了动荡和挣扎的陈陈相因,跳不出出走和回归的因果循环。中外文学史上布满了一个又一个改革与复古的轮回,文学进化历程中 “过犹不及”的尴尬总是宿命般周期性爆发。文学史上的重大突破似乎都是对文学传统的扬弃和超越的结果。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每一个年代的文学都几乎成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断代史。文学,总是迷失于其中;作文,总是在强大外力的干扰下进退维谷,步履维艰,疲惫又仓皇。思潮的干扰,应试的强迫,现实生存的扭曲,理想与现实的挤压,看似平静的校园其实暗流涌动、浮躁扰攘。
一百年风雨沧桑之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精神显示出回归的迹象。新世纪之初作文界的动荡不安是时代对作文的要求,还是作文与时代又一次不谋而合的自我突围?我们曾经满腔豪情地主张“人的文学”,推崇科学与民主,反抗封建礼教,号召用文学参与社会变革、照亮人生前程。而今天,在复兴中华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壮潮中,多少似乎已经解决了的问题重新回到我们面前,等待我们给出正确答案!
我们发起“新作文行动”,喊出“关心作文,呵护成长”的口号,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整合全国作文资源,重视作文学习在未成年人心灵和生命成长中的独特意义,用科学发展观,探索作文发展大计。
我们要研究作文与教育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心,重视阅读后果,要在作文中关注现实生活,抵制浮华与乖戾,思考严肃人生,表达真情实感,歌颂真善美,张扬理想主义。
我们要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用独特新颖的视角切入现实;语言要规范优美,善于吸收古典文学精华;不媚俗,不矫情,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
让我们一起行动,从自己做起,从每一节日常读写训练课开始,读好书,写好文,用扎扎实实的写作成绩和健康快乐的成长状态,彰显“新作文”的魅力;让我们相互支持,及时沟通,宣传新观念,倡导新方法,共同营造良好的作文生态!

倡议者:《中学生》杂志  刘加民
      20063

注:本文是两年前的旧文,曾引起不小反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一套、二套等作过报道,“新闻会客厅”做过节目。高考临近,重新翻检出来,别有一番滋味。有兴趣的朋友可搜“新作文行动”了解情况。——刘加民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1:53:53 | 只看该作者
为答复各路媒体和业内朋友的问询,我将这个行动的基本构思表示如下:
1、行动是一个公益性民间活动。我知道改变不了什么,所以更多的力量放在潜移默化上,通过我自己和支持我的人的踏踏实实的身体力行的工作,对目前作文界出现的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态度,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2、行动是一个综合性动作,打假只是一个方面。我几乎每次接受采访都要强调:打假的确有新闻点,但我不希望热几天,就凉了,热闹一下大家忘记拉倒。那就没意思了。
3、行动大致可以包括下面几个板块:
    a.倡导新的作文理念,倡导务实求真的作文观念,关注现实、思考人生、表达真情,张扬理想主义,用规范汉语写作。此举的理论建树已经基本完成,就是那个倡议书和五百多人签名支持的动作,《光明日报》首先报道并肯定。我,或者我们,会在实践中身体力行。
    b.作文打假,包括三方面:理念之假、读物之假、活动之假。这个动作已经差不多了,《光明日报》《现代教育报》《郑州晚报》《北京娱乐信报》等多家纸媒和无数数媒有相关报道或者专题访问。略微遗憾的是,大家普遍对我的打满分作文之假感兴趣,对其他则有所忽视。
    c.倡议教师写作和教师读书。中小学教师不重视读书和写作是个普遍现象,真正的个人文学创作对于职称评定不起作用,攒的和花钱买的垃圾论文反而挺盛行。前者已有倡议书在本博内发表,本人所供职的杂志栏目已经开办半年了;教师阅读正寻找适当的方式向社会发布。
    d.倡议规范汉语写作(此举包含于新作文理念的倡议书中了)和在未成年人中间倡导并复兴国学,回应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王富仁先生的观点,顺应目前全球性勃兴的东方文化热潮和中华民族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的崛起。我能做的仍然是踏踏实实在自己的工作中体现。
4、其他利于关心作文,呵护成长宗旨的动作。
欢迎关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界人士
赐教指导!
                                              刘加民    2006,07,11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2:16:36 | 只看该作者
“新作文行动”宣传提示语 (刘加民)

新作文行动 发表于 - 2006-5-19 14:38:00
目前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正在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发生着变革,国力提升,社会稳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研究。但是在文学创作领域,在学生作文当中,时代和社会的元素却很少看到。  
时代大潮波澜壮阔、滚滚向前,我们的在校学生却集体转过身,闭上眼,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报刊上的“考场佳作”和所谓“创新作文”里,充斥着大量的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文字游戏、文体魔方的作文。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应试教育的铁屋子禁锢了学生的生活空间,更禁锢了未成年人的健康自由的思维空间。看得到南朝北国、时光隧道、关羽秦琼、故事新编、梦想奇幻,却看不见身边的生活,家庭的温暖。在学生作文里,甚至看不到学生个体,作为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应该有的灵性、感悟、情绪。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枯燥干巴,味同嚼蜡。



我们搞“新作文行动”倡议活动,提倡“反映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变革,表达真情实感,张扬理想主义”的作文观念,是在现实环境里对作文界出现的不良风气和现象的反弹,是作文类媒体的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我们努力做的是营造氛围,扩大影响,引起更多人关注研究,探求有利于作文和作文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作文作为未成年人学习写作的手段之一,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单一的技巧训练,而是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审美观念的养成,健康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等“做人”教育密切相关的独特学科。语文的人文性自不待言,作文的人文性更是需要值得特别重视的分支学科。

目前一些所谓“创新作文”,本末倒置,忽视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和真情实感的表达,空对空,虚对虚;文章结构的随意化和语言规范的忽视也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追奇逐异,以奇为美,以怪为美,以文字游戏为乐趣,盲目追风,跟着媒体跑。

新作文的“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写作那里演变成了“另类”“怪异”的代名词,不属于未成年人涉足范围的、不主流不健康的题材被学生作者不妥当地利用发挥,形成不大不小的“灰色”潮流。在第七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参赛作文中,编委会针对上述现象进行反思研究。大家一致认为;脱离主流的健康的生活,一味的闭门造车,偏离正确轨道的创新观念,是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根源。

学生作文倡导回归五四传统,首先要倡导的就是积极参与社会变革,关注现实生活。努力创造机会走出校园,搞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用丰富多彩的原生态生活素材补充我们创作的资源库。其次是要重视科学与民主的思想表达,以人为本,平等博爱,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面对成长过程中的一切。与五四传统不同的是,我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善于吸取民间和优秀经典文学作品的精华,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文。遏制网络语言中的不良元素在作文训练中的泛滥势头,树立以汉语写作的民族自豪感。

越来越激烈的生存竞争,使许多家长在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了他们和孩子一起进行的马拉松中高考应试长跑。素质教育在实际的落实中,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边远地区的中小学实际上已经演变成“应试能力教育”。凡是能够帮助孩子们在考场上靠出好成绩,什么怪招险招损招都无不用其极。教辅图书已经是图书销售市场的七成天下,素质教育综合类报刊迅速整合为几个超级大的文摘类的“极品”。一些中央级的主流的核心刊物也不得不调整生存战略,以实用性辅导为主,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辅。高考完了,入了大学门,毕业工作难找;考研究生,报载,这几年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本科生不积极就业,集体转入考研大军。考研大军一年比一年壮大,滚雪球一样;硕士完了考博士,博士完了有机会还恋恋不舍地寻找博士后流动站。可是真正原创的科研成果,真正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又占多少百分比呢?可是,当博士生越来越贬值越来越不能满足家长和学生本人升官发财的梦想时,下一步又该如何走?电视上采访超智少年,十几岁上大学,以后干什么?回答是:“早上班挣钱呗!”

在未成年人阶段,选择什么样的话语方式很大程度上就是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无微不至的亲情关怀感觉不到,狭隘自私的价值观让他们与周围格格不入。独立生存的能力,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都在强大的应试教育压力下挤扁了压平了,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和发展。




呵呵,现在孩子的想象力,都是在电视电影世界里的想象力,没有向外去观察世界的眼睛了。青春的冲动力也不是自己的冲动力了,是被规训的冲动力了,反叛也是被规训的反叛了。



……也许是八十年代年轻人承担了过多的家庭理想,过早的接触到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比如金钱、权力、甚至是力比多(性),他们更多的体现了后现代的特征,他们是消费主义的,没有什么信仰,没有什么责任。他们的年龄处在幼稚和成熟的夹缝中,更多的是混和的成分,就像青苹果,看似成熟咬下去还有点酸涩。这就是他们的的希冀和痛楚,在学生时代与成人世界的碰撞中游移不定,所以寻找到爱情这个对他们来说很纯洁的事情来抒写情感。可能他们也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爱情,也许在他们孤独无助的时候可以依靠的肩膀就是所谓的终身所依。现在已经没有了宏大叙事的背景,不可能让他们去写什么《乱世佳人》;他们也没有经历过大的悲欢离合,也写不出《日瓦戈医生》;他们又没有完全沉入成人世界的漩涡,所以写不出“美女作家”的那套“身体性”,排除这些,他们只能虚构爱情,在风花雪夜中伤怀。


4#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2:30:20 | 只看该作者
"新作文行动"声援辞(片段)

新作文行动 发表于 - 2006-7-26
真正的作文是来自心底的呐喊,是来自对生活的深刻体验,是对人世间真善美的自觉呼唤和赞美。让我们用心去创作“新作文” !——任维东
 
 
  让作文不再误入歧途,让作文表达人的真性情,这是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让作文成为记录生命历程,抒写人生体验,畅想人生理想的工具。     褚绍华
 
  叙事见真,抒情见心,见真见心,方能见人。
  重庆市江津中学 李锡琴   邮编:402260    电话:023-47919827
 
  鼓励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民生,关注生活,热爱自然,痴情阅读,真情为文!
  ——湖北宜都外国语学校??周远喜
 
  “新作文行动”,是一场新作**命,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新作文前进的方向。让我们高举“新作文行动”的大旗,冲锋在前,崇尚真情,真我表达,真心流露,真情洋溢,真性飞扬。  
  ——224500江苏滨海三中  陆可爱
 
  看了《新作文行动倡议书》我觉得十分振奋,它犹如春天的惊雷,振聋发聩;它给作文的荒漠引来了一股清泉;给浮躁的作文炎夏吹来了习习凉风。它为我们从事作文教学的教师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和根本。我十分赞同其中的观点,也希望在这次“新作文行动”中尽一点绵薄之力,以我的实际行动来为这次行动摇旗呐喊。??????????
  ——你的朋友??孙维彬
 
  “代圣贤立言”是现在中学生作文的通病,在作文中学生失去了真我,失去了自己的真实的感情体验和人生思考,我们的确需要在作文教学中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历程、生存状况、情感体验、人生思考。让作文成为一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工具。
  ——褚绍华
 
  与我前几年倡导的“绿色作文”有相通之处,我举双手赞成,并在我任教的学生中努力实践。               
  ——洪方煜
 
  响应《中学生》杂志的“新作文行动”!
  ——江苏省海安县墩头镇双溪中学   吴卫国
 
  支持!希望看到真正符合中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真性情文章!
  ——《语文周报》中考版
  支持,非常支持
  ——梁镇源
 
  关注现实,思考人生,这本是写作的意义所在。愿“新作文行动”能在这方面
  有可喜的突破!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陆 敏
 
  我十分赞同您的观点,近五年的话题作文的误导,使学生面对一些常见的文体,出现束手无策的现状.如要学生写一篇议论文,有45%的学生会写成话题作文,有37%的学生无论点\论据.(这是本校高一年级1204名学生在第一次月考的议论文写作的调查统计数据),这不能不说我们的作文教学已经进入了盲区.所以,我们呼唤作文的真正创新!
      ——重庆市忠县忠州中学  邓大林
 
  支持!此举是作文教学的幸事,受益最大的是学生。希望革命成功!???
  ——鲁双武
 
  提倡人文精神,回归作文本真。
  ——时均琪
 
  支持并会呐喊助威。
  ——崔学峰
 
  积极响应!            
  ——詹长青
 
  非常赞同这个理念,绝对支持!作文即表达,作文即生活,作文即自我,作文的三“即”,一直是我坚持的作文理念。同时,主张作文训练从思维角度入手,采用程序教学法,将作文理论与作文实践结合。作文理论指导下的作文训练,将会事半功倍。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应该呈多样化,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高考作文题目应该分文科、理科设置,或至少提供选择余地。文学作品创作、科学小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都应该进入高考。
  ——重庆市合川云门中学?? 罗胤
 
  我完全支持!               
   ——秦竞时
 
  看了您的倡议,确实颇有同感。坚决支持,并在我的作文教学中全力执行。
  ——湖北省公安县章庄中学田野文学社的指导教师:雷元周
 
  支持新作文行动倡议书
  ——特级教师?武宏钧
 
  这是一个很好的同时也是一个很及时的倡议!我将全力支持!
  ——河北唐海一中 高永利 063200
  
支持新作文行动   
  ——安徽许昆
  
我坚决反对作文形式上类型化、艺术上概念化、思想情绪上灰色沉闷甚至消极颓废的现象;反对“满分作文”成为“新八股”,成为肤浅的文字游戏,成为投机取巧的得分工具;更反对许多老师炮制高考满分作文,让学生迷失自我,甚至不敢写作。提倡用心写作,表达真实的自我,真实的情感。主张亦步亦趋的练习写作,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的作文基础。
  学生最出彩的作文在日记中,被认为是写作水平很差的学生却可以把情书写的令人感慨,这不能说是偶然的.很长时间以来,面对写作课,学生更多的是去翻作文书,而不是去翻阅历,搜记忆, 因为应试的需要,老师在作文课上对方法的指导更甚于对素材的挖掘,因而作文的"形而上学"即便是对便于学生创造性、积极性的话题作文也摆脱不了这样的藩篱。
  其实“虚美”与“空架”的作文越来越多,而同一模式的作文框架早已经脱去了“创新”的盛装。“新作文”行动的理念再次告诉了我们:“生活”才是作文的源泉,“真我”才是作文的灵魂,关爱生活、独抒性灵、展现真我,才能使作文教学真正融入“大语文”的教学当中。这无疑对一线教师贯彻新课标、开展作文教学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山西忻州田家炳中学初中部?? 段丽萍
 
  张国学响应支持“新作文行动”,并作一对联:
  【一联】
  为文宜曲宜真,做人宜直宜正,孜孜求索可资行止;
  报国唯忠唯诚,治学唯恒唯严,苦苦耕耘能壮春秋。
  ——张国学
 
  写的真人,叙真事,状真物,表真感,抒真情,释真理,用心作文,用心做人。
  ——广东省汕头市鮀济北路3号鮀济中学? 林文雄? 515061
 
  让我们一起用手中的笔蘸着感情,本着真诚,记述自己的思想脉搏跳动!
  ——郭瑞炜  (安徽省合肥市寿春中学)
 
  我们学校将热情支持《中学生》所倡导的“新作文行动”,让学生读好书,写好文,不无病呻吟,不瞎编乱造。从身边人身边事写起,不搞“假”“大”“空”的高大全的人物形象。让作品中的人物用事实说话,用他的情操感动人,感染人,感化人。让事件切中每一个人的内心,感觉到这样的人就在我们读者的身边,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小作者“杜撰”出来的“伟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
    ——河南濮阳县一中  457100  李稳姣

  张文质先生曾发出“保卫童年”的呼吁,新作文行动,我理解其宗旨在“保卫成长”,摒弃那些物质化了的浮华和浮躁,让作文还原为一种自由的心灵抒写,回归本色,回到成长本身。
  ——江苏  周国安
 
  作文是生活的需要,是情感宣泄的需要,因而应该是由内而外的语言表达。
  ——周健
 
  支持“新作文”行动,很有价值,很有必要,我表示严重关注、坚决支持!
  ——张心好
 
  支持!
  ——《百家作文指导》总编彭荔卡
 
  支持!
  ——湖北省襄樊市第四十二中学   王敏
 
  作文是一面镜子,能够映出学生的心灵;
  学生是也一面镜子,可以映出祖国的未来。
  作文鲜活,学生才鲜活,国家就会鲜活!
  ————黄志芳
 
  目前的作文教学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作文指导重技法而轻积累,重形式而轻内容。其因缘于语文教师的浮躁心理和功利目的。许多语文教师对学生谈起写作方法来头头是道,但自己除了备课就常年不动笔,这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他们自己根本就没有捉笔写作的能力。让学生积累素养需要时日,出力难讨好,以形式唬人似依葫芦画瓢一般方法简便并能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何乐而不为呢?但这样的理论大多来自别人和报刊,纸上谈兵可以滔滔不绝,追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但很难保证作文的文质兼美。要改变这种现象,应像学历进修那样对语文教师也进行写作培训和考试。
  二是作文教学重特长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写作特长生是语文教师甚至班级、学校的脸面,而且发展他们的特长也是因材施教的体现,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在教学中常常是这些学生享受“星级待遇”,而大多数学生在老师的草草批改和敷衍了事中默默无闻、毫无进步。要改变这种现象,除了靠加强语文教师的师德修养更要靠评价机制的彻底转变才行。
          ——河南省社旗县太和中学 黄涛   yujianqingshan@sina.com
  
 
  读好书,做真人! 用文字抒写你的真情,用真情感染大家!
  ——王理尧
 
  唐代有“古文行动”,欧洲有“文艺复兴行动”,让作文返朴归真,让每个学生学会写作真正的作文,是我们这一代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李胜利
 
  我积极响应由《中学生》杂志发起的“新作文行动”的倡议。一直以来,我并不提倡学生在作文中言之无物、故做无病呻吟之状,不主张学生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一味地模仿他人,从而没有真正写出自己的个性,尤其是自每年的“新概念作文”出台以后,每每就会有一些做着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美梦的学生,他们也极力想要通过一些大赛之类的活动妄想让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别人眼里的“少年作家”。
  针对这些不良现象,我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能力进行写作的习惯,不搞虚无的、形式化的东西;一直注重训练学生作文文体的规范,不搞一些怪异的文体样式;一直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每年高考后新出台的满分作文,不搞盲目模仿,不搞人云亦云,不断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鼓励他们在现有的水平上不断向前提高。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有责任把学生正确的引导到真正合乎他们个性特点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作文中来。而今天,复兴中华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担,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些新时期的语文教师身上,我们应该为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湖南省江华县一中语文教研组长   何芳
 
  是啊,作文写到今天这样一个局面,实在是令人揪心!古人云:文如其人!今天,形式上的八股,内容上的假大空的作文,四处泛滥,甚至成为中考高考阅卷教师笔下的优秀作文,不能不让人担心!
  谁之过?是我们这些教师,尤其是那些掌管着中考高考生杀予夺大权的阅卷老师!
  让学生写出真事,抒真情,做真人!这是我们每个语文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支持新作文运动!!!
  ——淮北选煤厂中学  姚根国(http://gaoshanyangzhi.myboker.com/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2:42:3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作文界”折射出的教育悲哀
  
                                    翟春阳
  
  "作文界"并非笔者新造的名词。"作文界"一词始于何时,我不清楚,因为我也是刚刚发现的--6月12日《光明日报》一篇题为《对话中国作文打假第一人:揭开满分作文造假之谜》的报道中有如下一句话:"作文界的种种不良现象不能继续下去了"。
  "作文界"这个词令人拍案惊奇。是认为它有什么不妥当吗?不,恰恰相反,我认为"作文界"一词称得上绝妙好词,一个"界"字,将十几年来人们目睹的各种相关怪现状勾勒殆尽。
  "作文界"都由哪些人组成呢?这个问题不能想当然,不能拿"小说界"、"戏曲界"、"数学界"等等诸界往"作文界"上套。提到"数学界",我倒要新造一个有助于大家理解"作文界"的名词:"数学习题界"。"数学习题界"与"数学界"是两码事,"数学习题界"与"作文界"才称得上异曲同工。"作文界"的主体,并不就是"作文"的主体,即中国大、中、小学的学生,而是一群专靠指导作文、研究作文教学、出版各种作文辅导书"吃饭"或者说为职业、为事业的人。
  中国作文打假第一人揭露:"许多作文集上的高考满分作文,没有一篇来自考场"。"没有一篇来自考场"的历年《高考满分作文集》,固然是假的,而即便全都"来自考场",又如何呢?我认同旅美学人薛涌的观点,历览各届高考作文,从命题上就开始诱导学生"作假",编造故事,那么,抄袭的作文能得满分也就不怎么奇怪了。作文与做人本应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然而中国的作文教育只重"作文"而不重"做人",到处可见的是"作文"的范本,而很少见"做人"的范本。
  据薛涌介绍,美国的学生也是围着"高考指挥棒"转的,但人家的"高考指挥棒"与中国的不同:"许多孩子十三四岁就开始为上大学作精心的准备。由于竞争的白热化,中学生暑假无法休息。干什么?他们不是去上各种补习班,而是去打义工,乃至一个女孩子,16岁就跑到塞内加尔去看护艾滋病人。""你想进名校,就得干几件这样的'酷'事,写在申请大学的作文里。"
  不能不提及由"中国作文打假第一人"刘加民等"作文界"人士,于今年3月发起的"新作文运动"。"新作文运动"倡导"说真话,抒真情,做真人",倡导"从自己熟悉的身边取材",只从这些看,"新作文运动"确实是在散播一股新鲜空气。然而"新作文运动"更加强调的则是,"在作文训练中反映主流、健康的生活,表达健康、朴素、清新的思想情感,反对消极颓废、猎奇求异、生涩灰暗等不健康思想情绪在作文中的蔓延"、"积极参与社会变革,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作文"--"旧八股"没了,"新八股"来了,发行这么多"新股",是要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做真人"呢,还是要他们"说假话,抒假情,做假人"呢?
  中国有个"作文界","作文界"是一个新词,而相同意义上的"界"则古已有之。读过吴敬梓《儒林外史》的人,稍稍将其中情节与目前的"作文界"对照一下当会哑然失笑。那时考学的士子谁肚里没有几本"历科程墨"(八股文选本)呢,马二先生不就是凭着一手编选"满分作文"的本事,四处混饭吃吗?
  
  2006-06-15 中国青年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2:52:15 | 只看该作者
炒“零分作文”恶心死了!
“恶心的妈妈抱着恶心号啕大哭,为什么?恶心死了。”

——题记


哥们儿:

网上看到阁下正在不遗余力、殚精竭虑地炒作“高考零分作文”,我忍不住有话要说。而且,刚才山东的一位语文老师也提问我了:“‘满分作文’造假您打,‘零分作文’造假也不能沉默啊。”

这是激将法,因为我比较傻。且上他最后一当!
有一点点阅卷常识的人都会知道,高考作文想得零分只有一种可能:交了白卷。没有作文,也就无从得分。在话题作文时代,写个题目都是要得分的,写几句话都是要得分的,而且所有的评分标准都规定“新奇另类创新,甚至观点错误,都不能成为零分的理由”。想得零分?难。

现在,阁下这书出来了,自言是搜集了2002~2009的历年零分作文。真正的零分作文应该是空白稿纸,可是您的73篇作文洋洋洒洒不老少。(不提书名,不给你广告机会)。您这样“内容简介”:

“它令阅卷老师怒火冲冠,它令教育专家哑口无言。它令天下父母啼笑皆非,它令芸芸网民爆笑吐血。教育史上最雷人、最搞笑、最荒诞、最天才的高考零分作文。绝对挑战你的想象极限! ”

这噱头够大,这忽悠够强,可是,我读了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连笑三声:

第一声,炒作“满分作文”曾经创造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然而事实证明,所谓“满分作文”,绝大多数不过是出版商自己制造的伪劣垃圾。那个每年总是第一时间出版满分作文图书的人,早就明确告诉大家:“我卖的就是‘满分作文’四个字,这些作文是不是来自考场,并不重要。”2006年7月,我愤然举起“作文打假”的大旗,成为一时之唐吉珂德。风声过去了,假冒伪劣的满分作文依然畅销。上当的人前赴后继!声势浩大,堪称一景!

第二声,从“满分作文”,到“零分作文”,貌似有卖点。但是我们普通的读者,购买满分作文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尽管实际上不过是被骗,也属于正常的消费心理。如今炒作“零分作文”,谁来买呢?网上点击不少,那仅仅是一点好奇心,并不能转化为销售码洋。我笑阁下太聪明了!

第三声,我很理解这本书急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心情。批评教育很流行,已经流行多年,绝大多数人不过是发发牢骚、骂骂人。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文章,罕见。批评语文教育、作文教育,也是许多语文教研工作者经常心里痒痒的事情,许多报刊社教育栏目经常靠这个制造亮点。虚拟一个并不存在的靶子,自己来批驳,作为表达技巧我可以理解,但是我觉得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批评,才有说服力和生命力。

看,阁下通过自己制造出来的“零分作文”,不过是为了表达现成的思想:“这些零分作文,文理上没问题,政治上,即使勉强说到政治上,也毫无任何嫌忌,仅仅只是因为思路开阔了一些,超出了常人的思维,仅仅是因为说了一些实话真话心里话,就被那些无情的‘判官’们,一个红叉打到底,判了零分。”

虚假的事实,与正确的观点之间,并没有任何逻辑关系。因为,这些所谓的“问题”,也正是千千万万语文老师、高考命题和阅卷老师努力避免的。想以此批老师,批教育,不靠谱儿。炒作手法很老套,我都不为。

笑完了,我深深地叹息。

能怪我们的孩子急功近利、总是上当吗?不能。高考,是他们的宿命,高分,决定他们的前程。病笃乱投医,胡乱来尝试。有些家长不明智,看了书名就抱回家,孩子扔哪去了不知道。“专家”们说这些作文得了满分,拿来学习学习总没有坏处的。可是他们不知道,如今最泛滥的就是专家,出版商也不会体谅这份心情,他们只关心经济效益。他们关心成本和利润,“好卖”才是他们的上帝。

正确的理念在哪里?可靠的读物在哪里?有效的办法在哪里?

哥们儿,如果你是有良知和责任心的出版人,这才是真正应该回答的事情。

你也许会嗤嗤一笑,反问:“你又做了什么呢?”好的,我这就汇报:

2006年3月,我发起了一个倡议活动,叫做“新作文行动”。如果您不知道,找个关键词搜一下就可以了。我呼吁回归叶圣陶教育思想,提倡“诚善美作文”,把作文训练提升到“关心作文,呵护成长”的高度,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作为这个活动的亮点之一,是同年7月的“作文打假”活动,这个活动成为一时的新闻热点。因为我揭开了一个大家熟视无睹的事实:市场上泛滥成灾的“满分作文”图书九成以上与中高考无关。除此作文“读物之假”,还有“理念之假”,“活动之假”。我因此成为了一时的“名人”,上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的多档新闻节目,还成了“新闻会客厅”的嘉宾,与李小萌对话。

出了“风头”之后,我陆续收到很多读者来信。有些是读了我编的杂志,有些是看了电视,也有辗转看了各路各级的媒体。有些老师,是从自己所在县市的“教研通讯”看到的。我与李小萌的谈话文字稿,引起他们强烈的共鸣。他们问我:“破坏容易,建设难。你说这些满分作文是假的,真的在哪里?你说很多老师进入了作文辅导的误区,作文训练成了说假话的训练,那么怎样的作文训练才是救急又救穷、能够让孩子们能够巧夺高考关,还能够终生收益?”

我认真调查了全国各地的一线教师,也征求了中高考命题、阅卷的专家学者、青少年研究的专家的意见,也结合我个人的一些研究心得。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我联合全国11家最主要的语文报刊社,包括语文报、作文导报、作文通迅、中学生等,向“阅卷老师”征文。(征文题目为“阅卷老师,请说出你的真实感受”)请他们说出自己的阅卷感受,请他们自己推荐最喜欢的作文。这件事情影响很大,改变了2007年全国所有高考作文报刊、图书的风向。各位如果留心就会发现,这一年开始,所有的作文图书都忽然转向了“阅卷老师”,都从这个角度策划编集图书。其实,真正的源头就是这个征文活动。因为,让阅卷老师说话,可能比让所有的报刊图书的编辑们说话,更值得信赖。

第二件事情,就是2009年5月,我申请并主持了中国教育学会的课题“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课题正在进行中。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不是一个新鲜项目,但是这个项目很快就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的专家们的理解和支持。破例破格批准为中国教育学会教科研规划的“十一五”课题。学会的负责人说:你的课题,抓到了实处。我们看到了你真抓实干、切实为考生负责的美好品质。

在与资深高考命题研究专家黄鳞生教授、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商金林先生、民进中央副主席著名教育家朱永新、中国教育学会的方圆老师、江苏特级教师程韶荣等等一大批特别关心中国当前教育现状的专家学者们交流之后发现。研究日记,写作日记,从日记出发,与日记相伴,让每一个孩子,每一个老师、教育工作者,甚至每一个国家公民,都从写日记开始学会观察思考、内省自律、严谨细致、耐心细致等等良好思维行动的习惯,很可能是会走出一条以一当十、以少胜多、半斤拨千斤的道路。

“先打假,后求真;先破坏,后建设。”这就是我的路线图。

哥们儿,炒作“零分作文”肯定赚不到钱,好多年前就有人尝试,均遭失败。如果真的想赚钱,正当途径也是可以的,甚至可以赚得更多。你不觉得“阅卷老师,请说出你的真实感受”这个11家媒体参与的征文活动有很多可开发的空间吗?你不觉得“日记影响成长”也可以做出像样的产品来吗?我潜心研究叶圣陶教育理念,结合中小学教学实际提出来“诚善美作文”概念,我编杂志正是用这个筛子挑稿子。炒作“诚善美作文”,不比炒作并不存在的“高考零分作文”更有建设意义吗?

欢迎您来我博客参观访问!

您的同行
刘加民
2009-11-19
7#
 楼主| 发表于 2010-9-7 23:02:47 | 只看该作者
您的参与,是大家的荣幸
——“日记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研究”课题说明

日记的功能十分丰富和重大,多年以来不少一线老师和职业研究者,都提出了有价值的看法或者研究结论。江苏省的程韶荣,山东省的陈晓明都是这方面的专家。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多年来也是身体力行,倡导青少年要认真写作日记,把日记写作提高到了人声成功的高度来强调。有些人已经坚持研究很多年,出版了很有分量的专著和研究论文,主持了以“日记”为主题的报刊杂志。遗憾的是,这些一线教师感触很深,研究很深入,可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也没有相互交流的平台和系统整理的机会。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博客(网络日记),日益成为普通大众表达自己、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与时俱进,紧跟现实,研究日记在新的表达形式下的新功能、新作用,成为很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撰文研究博客文体对新文学的影响,从文体角度研究了这种网络日记的积极作用,而深层次的研究,比如对作者自我意识的培养,对心理健康的辅助,对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没有进行必要的探讨。
“日记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研究”课题,就是立足于传统的日记,结合新形势下日记的各种变体及其在新形势下的新的影响能力,进行研究分析的一个实用性课题。这个课题来自于一线,服务于一线,对中小学教育具有提纲挈领、解疑答惑的作用,对目前如火如荼的素质教育,对被广泛推广的新课程标准,对大家普遍关心的素质教育,都会起到很好的促进和辅助作用。
这个课题由《中学生》杂志的刘加民具体负责,是因为这个杂志本身具有可靠的权威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任何“一时一地”的学校或者个人,都很难同时拥有这样的影响力和覆盖面,都很难把这样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课题做好。覆盖全国的校园联络和雄厚的专家力量,是这个杂志和这个人承担这项课题研究领头人的首要条件,负责人的研究能力和他挑选的核心专家队伍是这个课题成功的重要保障,中国教育学会正确的决策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是这个课题一定会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性前提。
“注重效果,结合实际,科学管理,有效运作”,是课题负责人对中国教育学会和将要参与这个课题的几千所学校、数万名一线教师的郑重承诺。我们有信心把这个课题做好,做圆满,达到预期效果。
具体的运作,我们将比照流行的方式。由于课题本身的先进性,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课题上体现一些新气象。欢迎海内外中小学校、各级教研机构集体参加,或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课题临时信箱:  zxszwb@163.com        at_larger@163.com
     
刘加民电话:
010-84514514
13488687868


2009-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6:53 , Processed in 0.06890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