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俗歌曲并没有低俗恶俗之说
邹洪复
有人说现在是卑俗时代,什么俗就流行什么,而俗为什么能流行?笔者认为:一是作品创作者在创作时并没有完全按照艺术自身发展规律来进行创作,缺少社会责任感,心里想的尽是功利和金钱,有哗众取宠之嫌。二是媒体的娱乐导向在商业化的魔棒下唯“钱”是举,导致了听众对作品的误判和盲从,比如好多为音乐专家所诟病的恶俗歌曲都是各大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站彩铃、铃声下载的重点推荐歌曲。这些问题的出现说到底并不是由于作者和编者涵养和文化水平低下,其实都是“以钱为纲”的恶果,再说,歌曲的产生最终还是来源于社会,也是社会风气自然的反应和显现。对那些缺乏必要的审美情趣,格调并不很高的通俗歌曲来说,我们仅将批评的矛头指向那些通俗歌手也是有失公允的。可以这样说,没有良好支持健康有益的歌曲推广的体制,就永远会给媚俗歌曲或媚俗文化敞开大门。
恶俗的通俗歌曲来源于恶俗的心态,恶俗的心态又取决于某些恶俗社会现象和环境,不解决恶俗社会现象和环境,只跟由此带来的心态和歌曲叫劲,是本末倒置。这类恶俗歌曲能在中国大陆流行得红红火火,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俗人太多了,当然,俗不是贬义更不是罪名。道德滑坡、精神境界不高使目前许多名词都具有了特殊含义,比如雷锋成了憨呆的代名词,精英成了骗子的代名词,小姐成了妓女的代名词,廉洁成了傻冒的代名词,爱国成了愤青的代名词,奢侈成了潇洒的代名词,眼前,低俗又成了时尚的代名词。
能流行的歌曲自然有流行的理由,文化层次的差异、欣赏品味的不同自然就有欣赏取向的不同。文艺本身就是多样性的,否则就不能叫百花齐放,但不管它多么的高雅或低俗,但必须是健康的,不健康的东西即使再高雅,同样会受到人们的抵制和反对。对于某些精神鸦片,就应该理直气壮地进行反对。一个健康的文化环境应该从保护人才开始,建立文化人才的生存机制、发展机制、鼓励竞争机制,重视与保护知识产权,不能一方面高喊文化创新,一方面忽视文化创新人才。
一些通俗音乐作品能够迅速火起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们反映了当下一部分社会现实和公众心理,符合一部分人的需求。但是,艺术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的“真”是不是就一定是美,恐怕还得首先以社会公德来做评判的标准,因为,在社会公德问题上不分是和非的艺术作品也就枉谈真实和美。所以,有人主张对于那些冲破社会道德底线的音乐作品就该毫不留情地予以打击,他们认为任何以“多元化”为借口,欲为“不好的东西”作辩护的行为,不是对“多元化”的误解,就是对“多元化”的滥用。
从一定意义上说只要你的作品能够得到听众喜爱,成为热歌,自然就是一件创作成功了的作品,虽然并一定是好的作品。正如有时候,能够体现大多数人的意愿并不一定就是民主,毕竟,唱的是人性,是人之常情的就是文化。
而人们为什么不喜欢健康的反而热衷于恶俗的呢?第一,他们认为娱乐精神万岁。听个歌,消遣消遣,找个乐子,爱听就好,管它低俗还是积极向上,就像几个熟人在一起聊聊天,找找乐子,难道也要谈革命大道理?他们认为大众的自由选择是唯一标准。在这个充满躁动、虚伪、逢迎和马屁的社会,你永恒着你的永恒,我恶俗着我的恶俗,没有人可以干涉别人个人爱好的权力,我恶俗又没有碍着谁,那种试图把所有人的口味调整到自己的口味,恣意干涉个人爱好的权力行为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恶俗歌曲虽然在起着败坏社会风气的作用,可是封闭和威权时代早就结束了,没有任何一种力量可以完全左右老百姓的娱乐和欣赏。再者,从历史上来看,国家或民族的艺术出现了“恶搞”颠覆的现象,那经常是社会觉醒、启蒙和文化创新发展的前兆。文艺复兴的许多艺术就是“恶搞”。
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才是最神圣最庄严的,这是现代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听众无非是为了休闲娱乐,不过是图个轻快放松。艺术的精神本质就是不管别人如何认为,我都要坚持自己创作或演绎独特东西的理念。其实,雅与俗并不矛盾,人们大多不会在工作和闲暇时唱“高山流水”,大多都是唱“下里巴人”。比如你在大街上用美声唱《我的太阳》人们大多会认为你有病,而哼哼《老鼠爱大米》还是比较符合环境的。王小波说:“假如一个社会的宗旨就是反对有趣,那它比寒冰地狱又有不如。在这个领域里发议论的人总是在说这个不宜提倡,那个不宜提倡,仿佛人活着就是为了被提倡,要真是这样,就不如不活。”所以,不论高雅、低俗或恶俗,不过是不同的个人爱好和感受而已。所以,不能限制公民对文化的创作自由和选择自由,还是在法律的底线上自由发展放任自流,互不干涉为好。
有人认为当下的社会正处在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各种思想文化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这种交流、交融、交锋不仅发生在国际而且发生在国内。对不同文化的冲突、碰撞、摩擦,如果不注意协调、妥善解决,就会引起思想混乱,甚至导致社会危机。而没有思想性,没有理论性,没有艺术性,没有理想性,没有追求性,没有向往性,没有共识性,没有真善美德好等性的艺术作品,还是艺术作品吗?
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特征,就是在国家宪法之下、允许公民有充分自由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允许不同道德观念并存发展。所以说少数人对多数人的文化暴力和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文化暴力都是不应该得到鼓励的。而歌词是心灵的反眏,心灵健康写出的歌词才会健康,心灵高尚写出的歌词才会高尚。社会各领域的恶劣和丑陋现象,影响到音乐界恶俗歌曲数量的剧增,而音乐界恶俗歌曲的广泛传播,反过来又将致使社会各领域的恶劣和丑陋现象更加严重。从另一方面说,一首歌曲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好的歌曲会影响一代人或数代人,它能叫人振奋精神,引人健康向上,它甚至能敎育人们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如何做一个正直善良、品性端庄、又懂真善美、乐于助人的人。
靳尚宜评价当下的国内油画艺术创作时称:“当代社会十分复杂,人们思想动荡,金钱第一的风气已经侵入了美术界。文化多元化和技术市场化,给中国油画艺术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同时,也给它的健康发展投下了阴影。艺术家为迎合市场需求的浮躁心态,妨碍了其对艺术的执著和深入探索,忽略了对精神内涵、艺术格调的追求;从某种层面也反映了当前我国油画艺术教育令人堪忧的现状。”靳尚宜说:“现在,市场与画家确有距离。但是画家绝对不能够通过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来达到缩短与市场的距离的目的。油画家一定要有精神,要有品格,要理直气壮地反对媚俗的油画作品。”笔者认为这些话也很值得音乐界的同仁们反思和借鉴。
艺术要尊重公众的欣赏水准、满足公众的欣赏需求,但是,公众需要的是通俗而不是庸俗,是现实而不是苍白,是讽刺而不是恶搞。在笔者看来,所谓通俗、低俗、恶俗、庸俗、粗俗等等提法其实都是针对歌曲的艺术性而言的。艺术来源于现实、史实和心灵,来源于个人的理想、追求、向往等等,只要把这些在创作中艺术得合道、合理、合用、合法、合情、合美、合好、合善、合德就好。
事实上,艺术固然表现为审美的形式,但任何审美的背后都是思想。通俗歌曲透露了、铭刻着这个时代不同作者的审美情趣、思想感情和不断递变着的社会思潮。艺术本身就是包容的、自由的、轻松的、互相尊重的,在此基础上文化和提高我们的精神世界就显得尤为重要。记得黄永玉说:“对新东西看不顺眼,你老了;辱骂新东西,你完了。”所以,对于艺术和文化还是宽容一些更好,它们其实并没有低俗、恶俗之说,重要的还是在于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而提高全民族的音乐欣赏水平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才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