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 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文化哲学层面的探讨,不仅仅是对新课程改革表达一种哲学理性的价值关怀,更是对人、文化与课程三者关系的深层追问,从而彰显新课程改革对三者传统关系的反思、超越和重构,开拓一个崭新的课程文化思维空间。
中国教育改革网以图示意图片 一、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理念
1.培养人的个性以及理解、合作与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价值追求,并视为积极应对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主要方面。
2.要培养全球意识,协调人、自然与文化的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旨趣。在全球意识的培养中,有两个问题不容忽视:一是要重视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这要求我们在与自然的平等对话中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二是要警惕人对科技的过分友好。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环境也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关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支配当前世界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观念和内在旨趣。这种内在旨趣成为变革现行课程体系的主要精神力量。
3.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向教育本质回归的必由之路,意味着教育应当尊重并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
4.培育健康的社会动行机制,增加社会的文化含量,是新课程改革的外在诉求。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支持。这要求促进交流与对话,以期滋生出新的为大众认可的人文理想,并激励新的文化创造。此外,在中国还要催生一种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和现代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文化精神,从而为新课程改革提供充满活力的社会空间。
二、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创新
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课程文化精神的重建和课程文化模式的转型。
1.课程文化精神的重建
第一,强调主体存在的意义。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主体存在的意义,特别是将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并注重在多样性、个别性中把握课程文化建构的意义,被传统课程文化所忽视的个体情感、意志、愿望等也得到了突出的强调。
第二,纠正完全的科学理性主义,强调人文精神在人发展中的价值,使科学和人文走向融合。科学和人文在理论上不是对立的,在实践中是相容的,它们统一于文化中。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既要重视对自然科学知识等客观知识体系的掌握,又要重视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多元性、内在性和境域性。而且,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统一于课程的“文化内涵”之中。
第三,回归生活世界,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课程生态观。新文化要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和环境的关系,要求国际间加强交流、合作,要求将人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生态主义课程在响应这种新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新的课程文化,为推动新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其本质意义在于,学校课程突破学科疆域的束缚,回归于我们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寻求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上的有机统一。
第四,力求在一元与多元文化中保持必要的张力。这种张力为我们卓有成效地进行课程文化的选择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由此,课程在文化选择中应持有的一些基本立场:课程设置仍以主流文化为主,但多元文化的观点应渗透到学校全部的显性与隐性文化中;课程内容应反映所有文化的贡献,教师能客观地看待文化关系的问题及有争议的重大事件等。
2.课程文化模式的转型
新课程改革力图打破单一、僵化、封闭的文化模式,营建一种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实现课程文化模式的转型。所谓合作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开发性,强调一种共建共享的课程文化,专家、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社会人士都是合作共同体的一分子。所谓对话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民主性。新课程在制定国家课程标准时就非常强调对话与协调,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让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对话。所谓探究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科学性。什么样的课程才是适合儿童的课程,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就课程实施的一个环节来说,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教师的这种专业生活方式决定了教师必须面对教育情景中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需要教师去解决、探究。因此可以说,教学即探究,教师即研究者。新课程倡导探究文化,强调应在不同层面进行课程创新。
摘自《教育研究》2003年第3期 靳玉乐/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