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13|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陆市[诗乡]建设动态追踪[持续关注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6 18:1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957528.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957528.html


http://www.xgrb.cn/bbs/read-htm-tid-957528.html

                  别有天地非人间
               
        ——安陆市申报诗词之乡专题片解说词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千古流传的诗句,出自诗仙李白之笔。这别有天地之人间佳境,就是中国湖北安陆市。
    安陆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东西长61公里,南北宽46公里,总面积1344平方公里,总人口63万人。
    安陆山河形胜,景色秀美。东部丘陵起伏,西部岩壑幽深,南部平畴沃野,北部层岚叠秀。北接道教圣地武当山和车城十堰市,东连江汉平原和武汉市,南距天河国际机场 50公里,涢水穿城而过,316国道、汉丹铁路和汉十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山川环峙,水陆流通。
    安陆约于战国中期(公元前三世纪)置县,古老安陆所辖   范围包括今之安陆、云梦、应城、孝感四县及汉川、黄陂、汉阳、京山等县的部分地区。自三国吴开始安陆分治,到隋朝大业初基本形成现状。历史上的郧子国、安陆郡、德安府所在地均在安陆。198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安陆撤县建市。全市辖18个乡镇办事处,432个村,3277个村民小组。
    安陆是楚文化的发祥地,碧山涢水,毓秀钟灵。自古以来,名人荟萃,骚人辈出。战国时楚国令尹斗子文,汉代黄香、黄琼父子,宋代王世则、宋痒、宋祁、郑獬四状元,明代何迁、清代余庆长,近代耿丹等都是本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唐代诗人李白、刘长卿、韩愈、杜牧,宋代曾巩、欧阳修、秦观等都曾涉足安陆,留连忘返。
    安陆是诗的故乡。唐代开元年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来到安陆。醇香的涢水滋养了诗人的灵性;俏丽的碧山,孕育了诗人的豪情。在安陆期间,李白不仅做了唐已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婿,而且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其《山中问答》、《蜀道难》、《月下独酌》《将进酒》《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等诗在安陆是家喻户晓、老少皆吟。李白“酒隐安陆,磋砣十年”,还留下了桃花岩、白兆寺、读书台、洗笔池等众多的遗址遗迹。可以说,是碧山涢水养育了李白,也是李白给安陆注入了凝重的文化内涵。李白、刘长卿、韩愈、杜牡、曾巩、欧阳修、秦观等这些诗词巨匠、文章巨擘在安陆的游历和创作,对于促进安陆诗风的兴起,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安陆宋代出了四个状元,而以郑獬诗歌成就为最高,他的《登安州浮云楼》诗,为历代安陆人所传唱。宋祁和他的哥哥宋庠同举进士,奏名第一,时称“二宋”。宋祁曾任过工部尚书,因写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名句而被时人冠以“红杏尚书”的雅号。明清时期乃至近代,安陆诗词名家也不少,如何迁、陈宧等人均有诗词传世。
    李白等古代诗人、文学家给安陆留下极为丰富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至今激励着安陆人民积极向上、奋发前行。自古以来,安陆人学诗、写诗蔚然成风,即使在战乱年代也从不间断。
    上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安陆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以诗词、漫画为代表的群众文化迎来了绚丽的春天。1989年5月,在时任市政协主席曹明高以及诗词爱好者吴亦斯、杨欣等的倡导下,安陆诗词学会应运而生。自从有了自己的组织以后,广大诗词爱好者如虎添翼,激发了极大的诗词欣赏和创作热情。18年来,安陆诗词学会日益发展,会员遍及城乡。其中有离退休干部、教师、医务工作者以及工人、农民、城镇居民、中小学学生、企业老板和个体经营者等。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是几岁十几岁的学生。安陆诗词学会不仅拥有本地骨干会员550多人,还有40多人成为湖北诗词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它的影响波及更广,周边的云梦县、省内的武汉市、襄樊市、天门市、浠水县、通城县以及吉林省、福建省、江苏省等地诗友也纷纷加入我市诗词学会。他们常年向《安陆诗词》投稿、寄交会费,我们也每年向他们寄会刊和相关材料。
    安陆诗词学会具有深厚的底蕴和较高的起点,建会不久,即成立了编辑部,开始编辑出版会刊《安陆诗词》(年刊),每年出版一辑。18年来,除因编辑其他诗集的原因停编两年以外,现已出版《安陆诗词》十四辑。每缉中编发会员原创诗词600—700首,累计已印行8400余册,发表诗词近万首。《安陆诗词》借鉴《中华诗词》、《湖北诗词》等经验和作法,创办了感事抒怀、时代采风、七彩人生、台海津梁、田园新曲等若干个栏目。作品不论当地外地,一律以质采录,因而受到广大会员诗友的好评。近年来,有些老年诗人先后辞世,为使其作品不致散佚,我们在“耆旧遗音”栏刊登了他们的作品,如民国时期的陈宧,现当代的陈建平等。此外,鉴于在台湾的安陆籍诗人常常将其诗集、诗作寄送《安陆诗词》,我们又先后辟专栏选发易中达、侯人凤的诗作,受到台湾诗人及台属们的称赞。
    安陆出诗人,是因为安陆有一片可供诗人耕耘的沃土,安陆出诗人,更因为有一批愿为这片沃土浇水和施肥的人。为了提高广大新会员的诗词写作水平,从1999年起,我们将市老年人大学作为基地,举办诗词培训班。由学会派出有理论、有创作经验、有一定创作水平的诗词骨干讲课。到2006年止,共举办24期,听讲人数达8000人次以上。同时利用基层诗社成立之机,讲解诗词知识。为进一步提高会员诗词鉴赏和创作水平,我们多次举行优秀古典诗词鉴赏活动和诗词朗诵比赛。通过鉴赏,吸收古代著名诗人词家的艺术营养。通过朗诵比赛,进一步提升全体会员和广大青少年学生学诗读诗诵诗写诗品诗的浓厚兴趣。为了扩大会员的视野,丰富创作题材,我们多次组织会员深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进行采风。我们的足迹遍布棠棣镇李园村、烟店镇碧山村以及白兆山、太平寨等地。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会员的创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江山代有诗人出,共领风骚千余年。古代的诗词大家不算,仅学会成立以来,我市会员参加全国各地的诗词大赛,已有王春三、李承松、邓启鉴、胡维斌、宁可全、李荣汉、万桂馥、朱学俊、张绍屏、吴宝清、杨业荣等30多人次在全省全国诗词大赛中获得各类奖项30多个。其中安陆诗词学会副会长杨业荣先后获得优秀奖2个、铜奖(三等奖)3个、银奖(二等奖)2个、金奖7个。市文体局局长曹成海登高必赋,著有诗集《火山情话》,市文体局副局长、画家张文斌为其诗作画,形成诗画双绝,在当代安陆文坛传为佳话。经过长时期的创作实践,我市会员创作水平不断提高,诗词功底日益深厚。现有吴亦斯、张经贤、朱登文、王平、邓启鉴、曹成海、邬德发、杨业荣、孙有元、胡维斌、王春三、宁可全、明旭东、寇永传、寇世学、陈正耀、夏森、吴亚兰、王青松、陆明甫、王锦章、江崇学、陈建平、徐德威、魏波等20余人出版了个人诗词集。在编好每年一辑《安陆诗词》会刊的同时,我们先后编辑出版了《香港回归》(1999年)、《安陆诗词选》(1999年)、《古今安陆诗词选》(2002年)、《新声新韵中华诗词选粹》(2002年)、《当代百首诗词集萃》(2004年)、《涢水诗词》(2006年)等诗词专集。所有这些充分反映了我市诗词创作的整体实力达到了相当的水平。2007年,安陆市诗词学会被评为全省诗词工作先进集体,受到省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安陆的诗社如雨后春笋,目前已成立的诗社有水利局诗社、烟店镇诗社、紫金路小学诗社等十多个基层诗社。每个诗社的活动都开展得红红火火。安陆的相当一批老年人,读诗写诗谈诗品诗,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净化安陆风气、提升安陆文化品味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安陆诗词的影响力已不仅仅在安陆境内。2001年是诗仙李白诞辰13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诗坛泰斗对安陆以及对中国诗词的贡献,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举办了“李白杯”全国诗词大赛。通过《中华诗词》刊登征文启事后,收到全国31个省、市、区(除西藏以外)及港、澳、台和美国等国内外2500余人的近万件参赛作品。我们邀请中华诗词学会和湖北省诗词学会的著名诗人、学者、专家组成评委会,经过三轮评审,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名单。在市委、市政府的亲切关怀和省诗词学会的大力扶持下,大赛获得圆满成功。时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的周笃文先生亲自撰文在《中华诗词》封页上作了报道,获奖名单在《中国诗词》上作了刊登。市委、市政府在安陆剧院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大会及文艺演出,书记、市长亲自颁奖。为了确保大赛资金,政府拨出10万元专款用于这次大赛。为了使这次大赛的成果能记录下来、流传下去,大赛后我们编辑出版了《碧山新笛——李白杯全国诗词大赛优秀作品选粹》一书。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中华诗词在安陆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已经生根发芽,万紫千红,硕果满枝。中华诗词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载体,必将为安陆的三个文明建设,为构建和谐安陆发挥重要的作用。

                                                               
—— 杨业荣/稿
2#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8:19:53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18:21:27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0:36:47 | 只看该作者
诗词之乡(含县、市、区)评定标准[zt]

    一、诗词活动在本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有较多的人口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投入诗词的创作、吟唱和其他有关活动。诗词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经常性的、不可或缺的项目,深受群众喜爱。
    二、既重视普及,也重视提高。诗词创作具有一定的水平,部分创作具有较高水平,在省内以至全国产生积极影响。能够推出精品力作,培养出具有较高诗词创作水平的拔尖人才。
    三、领导重视,工作到位。把诗词工作列入本地区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有领导人分工负责,持之以恒地抓好。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诗词事业以可靠的支持。
    四、有良好的传播媒体和活动空间。力戒豪华,力戒形式主义,既讲节约,又把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五、持之以恒地开展成人诗词培训工作,广泛开展中小学诗教活动,保证质量,做出显著成绩。
    六、诗词建设和本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谐调,对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0:38:17 | 只看该作者
诗词之乡-黄梅[zt]
    2001年4月6日,中华诗词学会、湖北省诗词学会分别授予黄梅县为全国、全省首家“诗词之乡”。全县16个乡镇、8个县属学校均有诗词组织,会员达2800余名,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40名;常年编印诗刊诗报的有《流响诗词》等22种,个人诗词专著据不完全统计已超过100种。
    由于各级领导的重视,诗词组织比较健全,已经形成浓厚的诗词氛围。县诗词学会先后举办各类大型诗赛多次,包括外地作者在内的获得等级奖的达200余人次;举办诗词讲座、诗词吟唱,开展联谊采风、校园诗教、繁荣诗词创作、研讨诗词理论等方面都有显著成效,特别是诗词进校园跃上了新台阶。县诗词学会诗词示范学校、县实验小学已被中华诗词学会评为“诗教先进单位”。
    诗乡授牌以来,县诗词学会为发展、巩固“诗词之乡”创新工作,团结奋斗,无私奉献,曾多次获得中共黄梅县委宣传部的表彰,为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传统文化,打造黄梅文化强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6#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0:39:12 | 只看该作者
                        松滋市诗词学会简介      松滋市诗词学会成立于2007年3月24日,其前身是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松滋县作家协会诗词创作委员会。学会依托松滋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团结并带领全体会员脚踏实地,拼搏进取,取得了丰硕成果。2008年,松滋市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学会现有会员562人,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4人,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8人,荆州市诗词学会会员18人,学会下辖基层分会22家。现有涴市分会《江亭》、八宝分会《长寿河》、陈店分会《楚岫诗讯》、杨林市分会《杨柳风》、王家桥分会《桥》、医苑分会《医苑诗词》等分会会刊十余种。近几年,组织市内外采风活动24次,举办诗会30次;有39名会员出版诗词专著48部。在各级报刊发表诗词1000余首。
      2009年6月,学会召开了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并选举产生了第二届主席团,肖干才当选为主席,许弟雄当选为执行主席,杨章池、邓焰如、熊韬为常务副主席,副主席有:丁永林、刘盛云、杨官玉、周晓胜、赵碧高、唐传义、鄢树林、裴靖。秘书长由熊韬兼任,副秘书长由刘国香[女]担任,常务理事会人员平均年龄46.8岁,其中副主席四十岁以下的5人,三十岁以下1人。
      学会会刊《松滋诗词》,自创刊以来已出版4期,发行范围遍及省内外,现有“时风新唱”、“诗人行吟”、“实力诗人”、“诗集选萃”、“心声情韵”、“邑外诗笺”、“吟和唱酬”、“诗苑撷英”、“小荷溢香”、“乐乡佳联”、“诗词论坛”、“学会园地”等栏目。下一步学会将实施精品战略,通过不断的学习与交流,进一步扩大松滋诗友和松滋诗坛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时代特色与地方特色相结合,把《松滋诗词》打造成诗词之乡的靓丽名片。
7#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0:40:12 | 只看该作者
                                 广水市诗词楹联学会简介[zt]
    广水市诗词楹联学会成立于1988年5月,现有各级会员1100人,其中孝感市和随州市诗联学会会员44人,省诗词学会会员86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0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18人。学会会刊《广水诗联》已连续出版55期。会员在省内外地级以上刊用诗稿楹联4000余首、副,有20人出版诗联专著。学会先后编辑出版《印台吟草选》、《三潭题咏》和《广水革命诗歌选》、《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广水分卷》、《广水楹联集》等8部专著。

    2006年12月,广水市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
    2007年07月,广水市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
    2008年建成“诗词灯箱一条街”。

     广水市素有“鄂北门户”之称,是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处。该市诗词活动开展较早,该市市委、市政府把开展诗教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并以此为重要内容,努力打造文化名城,推动文明城市建设。经过几年努力,该市所辖各乡镇、市直各部门、学校、企业,均建立的诗词组织,管理规范,活动经常,成效显著。2007年7月,被中华诗词学会命名为“诗词之乡”。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0:41:23 | 只看该作者
                                       诗花灿烂满城乡[zt]
                                                        ——监利县离湖诗社
    1989年12月26日,以老干部为主体的离湖诗社宣告成立。近二十年来,我们为弘扬传统文化,发展诗词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2005年,中华诗词学会授予我县为“中华诗词之乡”。
9#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0:42:09 | 只看该作者
2003年12月洪湖市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全省位居第三,全国位居第十一。为洪湖拿得了一块国家级的“文化名片”。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0:42:53 | 只看该作者
2002年4月24日,中华诗词学会授予赤壁市“诗词之乡”荣誉称号。2002年5月10日至5月15日,中华诗词学会暨十六届中华诗词研讨会在赤壁市召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9:11 , Processed in 0.13023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