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什么”,韩麦尔先生会说是法语,马来人会说是马来语,中国人会说是汉语,聋哑人会说是手语,甚至,会有人说是音乐、绘画、风声、雨声、鸟鸣、花朵、微笑……
爱上一种语言的因素有很多:民族的、传统的、血缘的、生活环境的、人生经历的……
然而最重要的是,它是不是与我们的生命发生了关联的。
不同民族语言的物质外壳只是一种载体,如同笛子、吉它、钢琴等不同乐器千差万别的形制结构;真正让我们爱上它们的原因不是它们的物质外形,而是从它们里面发出来的充满了情感和意味的声音。
同一首曲子用不同的乐器演奏,会有不同的情调韵味、相同的审美享受。
同一个故事用不同的语言讲述,会有不同的特色风格、相同的感动启迪。
只要它能够触碰我们的心灵,进入我们的生命,所有的语言都是最美丽的声音。
无论是新加坡的华文教材还是中国的语文教材,都有翻译作品的介入,是作品的内容增强了语言的魅力,打破了不同语言的界限,为人类的心灵架设了一座桥梁。
所以,华文教育,同样要从内容入手,让华文与我们的心灵、与我们的生命发生关联。华文教育的一切目标——知识的、能力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继承文化、塑造人格、建构精神、训练思维、开拓全球化视野和培养创新能力以及使命感等等等等,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让学生爱上华文。
写作的兴趣和能力,是植根于生活和阅读的土壤的。怎样才能让学生爱上阅读呢?
一、读出原滋味
阅读和思考的魅力在于别人的文字与我们的生命发生联系。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文本通过语言建立了一个“意义和情感场”,不同的人在这个“意义和情感场”里会引发出各自相通或相异的体验。对教师来说,重要的是架构起一座沟通学生生命的原初经验和文本的意义及情感经验的桥梁。因为“本来每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至于知道旁人旁物有同样的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时,则全凭自己的经验而推测出来的”(《朱光潜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35页)。
读出原滋味,需要咀嚼文字,品味语言,在这方面,笔者曾做如下尝试。
1、添加
所谓“添加”,就是在原文上添加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的语言。
例如:《醉人的春夜》中“咦!骑车的小伙子又回来了。陈静心里却紧张起来:‘这么晚了,他……’”,这里的省略号,可以让学生试着把内容补充出来,添加上去,会发现省略号更能形象直观地再现陈静羞怯、戒备的心理。再如《最后一课》的高潮部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而又终于没能说出?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他的心头汹涌澎湃?此处不妨让学生把韩麦尔先生想要说的话一一添加上去,通过比较体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又如《七个铜板》,将标题添加一个字,改为《第七个铜板》,讨论一下文章的主题和主人公会发生什么变化。细心比较就会发现,原题以母亲为主人公,表现母亲在贫穷中的苦中作乐和心酸挣扎;添加后的标题以乞丐为主人公,表现乞丐在自己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还乐于捐出仅有的一块铜板为“我”的母亲凑齐七个铜板的善良心地和超然的人生态度。
2、删减
所谓“删减”,就是在原文上删减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的语言。
如学冰心的《父亲的“野”孩子》时,可故意在板书课题时将标题中的引号漏写,让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然后讨论为什么不能漏写这个引号。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如果我们删掉句中的“觉”字,文章便少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客观上自由的人,而不再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实际上这自由、轻松与愉悦只是短暂的,甚至是一种逃避和自欺,一个“觉”就使得文字的背后有了一种深沉的无奈和忧伤。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也强调了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和深刻的无奈。教学中可让学生试着删掉这两个词,比较一下表达效果。再如《荔枝蜜》的结尾段——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也可用“减”法来体会这一段的作用,理解作者对蜜蜂情感的升华,结构上的映衬照应,中心的进一步深化。
3、调序
所谓“调序”,就是调整原文的词序、句序、段序使之变换在文中的位置,让学生品味语言的妙处。
例如,杨晓兰的《我是一只风筝》全文结构是三个语段的层进式的排比,“稚嫩的风筝”、“快乐的风筝”、“成熟的风筝”能否调换行文顺序,让学生体会文章的结构特点。
又如《渔夫的故事》,想想魔鬼在四个世纪里不同的想法是否可以调换顺序:第一个世纪:“使他终身享受荣华富贵。”第二个世纪:“把全世界的宝库都指点给他。”第三个世纪:“满足他的三种愿望。”第四个世纪:“谁要是来解救我,我一定要杀死他,不过我可以让他选择怎样死。”从而体会魔鬼由等待、盼望到失望、绝望终至愤怒、仇恨的心理变化。
4、置换
所谓“置换”,就是采用置换课文的标题、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的语言。
例如,《第二次考试》标题可否改为《陈伊玲的故事》《新时代的伯乐》等等,又如《雷雨》中周朴园的台词:“你的第二个孩子,不是已经抱走了吗?”将句中的“你”置换成“我们”,周的无情与残酷形象便会大为减色。
5、勾连
所谓“勾连”,就是采用联系文中前后的词语、句子或段落的办法,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语境来揣摩语言的内涵及妙处。
例如,《晴雯撕扇》中晴雯的火气是怎样一步步被挑旺的,可以联系前后的语境体会:第一步——宝玉撇得清(“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这么顾前不顾后的?”晴雯本无心攀权附贵,但潜意识里是爱恋宝玉,舍不得离开他而嫁出大观园的);第二步——宝玉说得绝(“你不用忙,将来横竖有散的日子”十分肯定,毫不挽留)第三步:袭人装老大(“好好的,又怎么了?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儿。”);第四步:袭人分亲疏(“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第五步:宝玉痛许诺(“你们气不忿,我明儿偏抬举他”)第六步:袭人下贬词(“她是一个糊涂人,你和他分证什么?”)。这样前后勾连,就能在情节和细节中准确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6、对比
所谓“对比”,就是将课文中或横向或纵向形成对照的内容放在一起比较、品味、推敲、体会其妙处。
例如《项脊轩志》中,归有光的两处“哭”(想到去世的母亲而“泣”、想到去世的祖母而“长号”)和一处不哭(最大的悲伤——科考屡屡失意之时偏又中年丧妻——竟无一字写哭),其中意蕴深刻,值得对比玩味。想到母亲,与妪同泣,是单纯表现亲情;想到祖母,长号不自禁,不仅表现亲情,更表现了对祖母殷切期望的感念和对光耀门楣的使命感;爱妻是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女人,从几个细节和妻子转述跟小妹的对话就可以知道夫妻二人情深意浓。爱妻的早逝应是他心中最大的伤痛,加上29岁仍未考取功名,遂万念俱灰,然而此次却无一字写哭,作者规避了与上文重复使用相同的表现手法,从侧面表现他多年无法振作的巨大伤痛,造成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更为震撼人心:“吾妻死,室坏不修(沉浸在伤痛之中,无心料理房屋)。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抑郁成病),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异于前”,以免睹物思人,想要努力走出来,重整旗鼓)。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异于前”也无法忘记,索性离开,为了祖母和爱妻的期待而放手再搏)。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树已根深叶茂,爱妻的生命和“我”对爱妻的深深怀念也在树的里面延续,爱妻对“我”的期望也暗含其中,所以“我”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六十高龄考中了进士)。”
“泣”、“长号”和当哭不哭的对比,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文字背后透露出的丰富的人生况味。
二、读出新滋味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教育心理学要研究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了解学生到底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展开教学。我们应当带领学生去读出他们没有发现的东西。现代的阅读理论告诉我们,阅读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读的意义的产生是以文本提供的图式和读者接受视野的同构或局部同构为前提条件的。一个文本往往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并非每个层面都能够自动进入读者的视野,学生站在他们简单的人生的原初经验的起点,其接受视野相对狭窄,与文本的意义和情感场之间建立同构的交叉面就不够大。怎样带领他们发现他们自己视野以外的东西,对教师自身的解读能力和教学艺术都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但只要引导他们发现了他们视野以外新的东西,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成就感就会大大增强。
读出新滋味,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一)内外式
王国维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先通过“入乎其中”的内省式解读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从而理解作品的主题、作者的思想,然后“出乎其外”,跳出文本,站在一个高度重新审视作品,从而发现视野以外的新东西。
让我们以叶圣陶的《古代英雄的石像》为例,说说怎样读出新滋味。
[过程展示]
1、抽丝(提纲挈领)——把握作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在现有的认知水平上,根据所给的提示说说对课文的整体理解。
⑴角色理解。
一个
的石像
一些
的石块
一位
的雕刻家
一群
的市民
以上不仅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还要求从文中找出依据(即能够表现所概括特征的描写语句),并能够有表情的朗读。
⑵主题理解。
一个骄傲自大的石像,一些追求平等的石块,一位精益求精的雕刻家,一群盲目崇拜的市民,他们一起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好戏。这场戏的结局如何?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此时学生大都只能说出显而易见的主题:讽刺了那些骄傲自大、脱离群众的人,告诉人们只有彼此平等地结合在一起,脚踏实地地做实事,生命才有意义。)
2、剥茧(打破束缚)——创新解读,哲理讨论。
⑴引导学生转换角度重新解读文本,力求有新的哲理发现。
①人类要不要英雄?要怎样的英雄?
②人类要不要平等?要怎样的平等?
③雕刻家的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又有哪些不足我们当引以为戒?
④市民们的两次庆祝会分别反映了人们什么样的需要?你如何看待和评价?
学生讨论之后形成的看法大致如下:
①人类需要英雄(叶圣陶自己也是本来向往平凡而真实的石块的人生,然而后来不期然而然地成为了“石像”——教育部/副/部长)。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缺乏魅力,缺乏活力,更缺乏战斗力和凝聚力的民族。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他们用青春与热血书写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同学们说起英雄,个个两眼放光,如数家珍,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教师此时可对学生的思维加以补充和延伸:革命年代需要英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是否还需要英雄呢?答案是肯定的。昨日的英雄书写了光辉的历史,今天的英雄推进着时代的步伐。
那么人类究竟需要怎样的英雄呢?同学们说得也颇有见地:
骄傲自大的英雄算不上真英雄,人类需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英雄。
能够战胜自己的英雄才是真英雄,人类需要不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英雄。
人类需要真正舍己的英雄。
人类需要关爱民众的英雄。
人类需要脚踏实地的英雄。
人类需要勇于解剖自己的英雄。
人类需要勇于突破自己的英雄。
……
②人类需要平等。没有平等的人类就不会有和平、幸福和安定。但人类需要并能够得以实现的是人格和心灵的平等,若要追求物质、名誉、地位方面的绝对平均,那也是不现实的。此处教师可加以点拨,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提升:平等不等于平均,绝对的平均其实就是绝对的不平等。可辅以下文,促进学生理解。
甘其勋
平均主义貌似公平,实则荒谬。不少文艺家用各种形式表现过这一主题,詹同的漫画则将其推向了极致。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伟大艺术家达·芬奇最负盛名的肖像画杰作。画中的那位佛罗伦萨青年贵妇长发披肩,额头宽阔,颈项白皙,双手柔嫩,虽全无首饰,衣着朴素,但眉目清秀,鼻梁端直,嘴唇丰满,表现出青春健康、端庄稳重的美。尤其是她那微翘的嘴角,露出一丝矜持的笑意,意味深长,神秘莫测,成为近500年来西方古典美的象征。蒙娜丽莎就像我国的西施、昭君一样,妇孺皆知。
漫画家精心摹仿原作,颈部以下几可乱真。而面部的红唇、秀鼻、美目却都在同一高度“摆平”了。原来,“地位”低下的嘴巴提出了强烈抗议:“凭什么你在我上边?”重新排列组合的结果,美女变成了丑八怪。至美与极丑的巨大反差,比相声《五官争功》更能震撼人心!
多少年来,我们一些单位干好干坏一个样,功大功小都“摆平”,实际上亏了先进,养了懒汉。江同志曾指出:“在出人才问题上,要鼓励和支持冒尖,鼓励和支持当领头雁,鼓励和支持一马当先。”这是对“摆平”论者的当头棒喝,也给千里马解开了缰绳。兔子不必等着乌龟“齐头并进”了。
③雕刻家对事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他历经挫折就一蹶不振的脆弱与不堪一击是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的。
④市民们的第一次庆祝会反映了人们的精神需要(“大家心里有这位英雄,眼里有这位英雄,做什么事情都像比以前特别有力气,特别有意思。”英雄的精神鼓舞了人们建设新生活的力量和斗志),而第二次庆祝会反映了人们的物质需要(“新路筑成以后,市民从那里走,都觉得很方便”,平坦的大道带给人们舒服与惬意,这也是人们所需要和喜爱的)。对于人们的这两种需要,作者似乎有所褒贬,其实,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这两种需要是缺一不可的。在现代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等重要。
(二)纵横式
即通过主题联想,纵横拓展,联系相关作品,利用思维整合实现阅读迁移,重新建构阅读和人生。这样,形成一个阅读链,学生所接受到的意义和情感场就会更加丰富多彩。
世上没有一个文本是单一、孤立的。法国文论家克里斯蒂娃说:“任何文本都位于若干文本的交汇点,它是这些文本的阐释、集中、浓缩、转移和深化。”文本之间相互指涉,构成了互释、互训与互通的交会网络。阅读任何文本,都会与其他文本发生互指性关系,并影响文本的意义诠释。例如我们读到杜甫的《登高》,自然会联想到《水经注·江水》(郦道元)、《早发白帝城》(李白)、《九日》、《登楼》等等;阅读《斑羚飞渡》,自然就会想起《麻雀》、《母爱的较量》等篇;阅读《世间最美的坟墓》,自然就会联想到《巴尔扎克葬词》等等。
例如《四月的维也纳》(有的选本所给的标题是《花的勇气》)是冯骥才《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的节选,在教读这篇课文时,可以先纵向比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中作者所写的三月和五月的图景,然后,再横向联读宗璞的《花的话》和《紫藤萝瀑布》、巴甫洛娃的《秘密》,以及短文《美丽一次》。
“为什么别的植物都开花了,只有我,怎么也开不出花来?”草地矢车菊伤心地想。
她看见树下已出现草玉梅娇嫩的花儿,白白的一片;在靠近草场的地方,有几棵紫堇挤在一起,每朵紫堇都有一根矮矮的茎和一条大尾巴。从灌木下向外张望的,是黄顶冰花的黄色花朵。在小河沿岸,白屈菜上过漆似的鲜黄色的小花儿,光彩悦人;水里呢,有一束束小小的金黄色立金花,直接从水里伸出头来。
草地矢车菊这会儿刚鼓起力气来展开头几片叶子。多么委屈呀!她决定探听一下,是什么帮助春花这样早就开花的。她请求一只认得的蝇子去问问花儿有什么秘密。
蝇子答应了她的要求,但是什么秘密也没问出,就飞回来了。他说:“花儿们说,秘密就是秘密呗。秘密埋在土里。”
“埋在土里?”草地矢车菊惊讶地说,“我知道应该请求谁去探听,――应该求鼹鼠,鼹鼠在地下是主人,叫他在土里探听个把秘诀,不会有什么困难吧。”
鼹鼠听了草地矢车菊的要求,就钻到地下去了。第二天,他从洞里爬出来的时候,从头到脚一副大模大样、得意洋洋的神气,――马上看得出来:他什么都探听明白了。
“怎么样?”草地矢车菊问。
“等一等,你倒是让我歇一会儿呀。”鼹鼠说完,伸开腿,躺在土堆的小丘上,一声也不响了。
幸而花儿也是爱沉默的,而且很善于沉默!因此草地矢车菊并没催鼹鼠马上讲。
“都探听明白了,”好容易鼹鼠开口了,“这些春花,在去年夏天和秋天,就开始为自己贮存食物,保藏在地下仓库里。每一种春花都有它独特的仓库:有的是球根;有的是块茎;有的是粗根基。现在,春天到了,她们就从那里取食物吃。所以她们才有这么大的力量,所以她们才能这么早就开花。”
“多么有办法的家伙们!”草地矢车菊说,“我可不会这样贮存食物。得了,没法子,等到我能够开花的时候,再开吧。”
到仲夏时候,她开花了。那时,草场上,没有任何东西比她那些鲜艳的深红色花儿更美丽。谁都喜欢看她们。
草地矢车菊善于沉默,也不乏乐观,更有一种难得的精明与豁达!她欣赏春花的美,羡慕春花的早早绽放,但她绝没有一点妄自菲薄,没有一点灰心丧气,更没有一点心生妒忌,她想到的是弄清楚问题的答案。她探索,寻求,不懈的努力,她善于思考问题,有一股倔劲儿。她能真诚的欣赏别人的美,接受别人的美,也能心平气和的正视现实,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领域里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展示自己独特的美。草地矢车菊不但有非凡的勇气,还有超绝的智慧。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然而,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
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五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到了第六年的春天,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
尤其让人们叹惋的是,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却只有短短的花期,仅仅两天工夫,它便随母株一起香销玉殒。
依米花的生长和蝉的生命历程有着惊人的相似。它们只是大自然万千家族中极为弱小的一员,可是,它们却以其独特的生命方式向世人召告:生命一次,美丽一次。
一次,便足矣!
一次的灿烂,一次的成功,一次的无悔抉择,一次的勇往直前,一次的轰轰烈烈……
一次,仅仅一次,却需要长时间坚韧不拔的进取和历尽艰辛的跋涉。
为了这一个沉静而又炽烈的生命宣言,它甚至需要耗尽一世的光阴和毕生的精力!
一次的美丽,两天的灿烂,却需要五年的积蓄。这需要一种忍耐,一种坚韧,一种义无反顾,一种无怨无悔。这同样是一种伟大的勇气,是一种彻底的决心。
透过主题联想、课外迁移、思维整合,我们可以从中体味出深刻而活泼的人生哲理。花的勇气、花的坚韧、花的智慧、花的雄心、花的慧心、花的好奇心和平常心、花的义无反顾无怨无悔……种种新滋味都会在纵横式的解读中绽放。
三、读出深滋味
当我们的阅读与生命发生联系,我们便会自觉发问。当我们自己的心的转轮带动灵魂的运动,我们便能一步步接近真理。
恩斯特·卡西尔说:“艺术使我们看到的是人的灵魂最深沉和最多样化的运动。”如果我们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只是浮光掠影,留在学生脑子里的便只能是一些概念化的东西,而不可能有鲜活的形象,最终会造成优秀文本的资源浪费。只有深度解读才具有深度魅力、深度价值和深度效应。
譬如有一次上早读时,我从学生课桌上随手拿起一本青年文摘,看到一篇卷首语:
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国际心理学会议上,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向我大力推荐他所创立的积极心理治疗理论。
他讲了他所做过的一个试验:将两只大白鼠丢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一般维持的时间是8分钟左右。然后,他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它们挣扎了5分钟左右的时候,放入一个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跳板,这两只大白鼠得以活下来。若干天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结果真的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24分钟,3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
这位心理学家总结说:前面的两只大白鼠,因为没有逃生的经验,它们只能凭自己本来的体力来挣扎求生;而有过逃生经验的大白鼠却多了一种精神的力量,它们相信在某一个时候,一个跳板会救它们出去,这使得它们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积极的心态,或者说是内心对一个好的结果心存希望。
当时我心里想到那两只大白鼠,总觉得不是滋味,就略带反感地对那位心理学家说,有希望又怎么样,那两只大白鼠最后还不是死了。出乎我的意料,这时,他告诉我:不,它们没有死,在第24分钟时,我看它们实在不行了,就把它们捞上来了。
我问:你为什么那样做?
他说:因为有积极心态的大白鼠更有价值,更值得活下去。我们人类应该尊重一切希望,哪怕是大白鼠内心的希望。
希望就是力量。在很多情形下,希望的力量可能比知识的力量更强大,因为只有在有希望的背景下,知识才能被更好地利用。一个人,即使他一无所有,只要他有希望,他就可能拥有一切,而一个人即使拥有一切,却不拥有希望,那就可能丧失他已经拥有的一切。
而且,希望所调动的,也许不仅仅只是我们自己的精力和体力。也许,冥冥中真的有天意在关照人间,天意会更欣赏那些内心总是充满希望的人,会觉得这样的人不仅应该活下去,还应该活得很好。
所以,当下一个节日来临,到了该祝福我们的至爱亲朋的时候,我对他们的祝福可能是:祝你们永远都有很多很多的美好希望。
(摘自《都市心情》2003年第9期)
读完感觉文章还不错,于是我当场跟大家一起分享这篇短文,边读边推理边讨论。
学生对“有积极心态的大白鼠更有价值,更值得活下去”这句话有异议。
他们说:“可是那希望原本是他给它们的呀!前两只大白鼠和后两只大白鼠的机遇并不均等,一切只是一个实验罢了。”“如果没有那块跳板,后两只大白鼠只会和前两只大白鼠一样在挣扎8分钟之后绝望地死去,凭什么得到了希望和救助的对象最后还得到了赞美与好评而先前那两只靠着自己的力量努力挣扎的可怜的白鼠还要被认为是没有积极心态,不值得让它们活下去?这不公平!”
他们的话令我震撼。是啊,因着人所赋予它们的希望,它们不但得救了,而且增长了经验智慧信心和力量,以致再次面临危险时激发了生命的潜能,实现了坚持3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的奇迹。它们的生命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并不是因为它们的主观选择,而只是由于有一种超然的力量给它们的器皿中放进了一块跳板。
如此,世界就成了一个悖论。有人输在了起跑线上,而原因并非自己不努力,只是由于各人面临了不同的机遇。
这让我想到了马太效应。马太效应的名称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25章中的一则寓言。其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通俗地说,马太效应就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一种本能的悲悯令我深深地同情先前的那两只大白鼠。它们与圣经中那个“又恶又懒”的埋藏银子的仆人还不尽相同,因为仆人是主动选择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才导致最后的命运结局。但那两只大白鼠没有选择的机会,除了尽全力挣扎,它们别无选择。
摆宏叶说:“为什么人们总要拿白鼠做实验?它们也是生命,我们总说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为什么言行总是不一致?”
我说:“这就是一种生存的悖论:为了拯救生命,有时候我们必须牺牲生命。生命本来都是无辜的,是珍贵的,但有时候我们必定要以一些生命的牺牲换取另一些生命的留存。生命和生命之间其实没有真正所谓的平等。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如果我们的一个亲人或朋友患了一种绝症,需要研究一种特殊的药物才能治疗,这时候,你便会愿意选择拿白鼠做实验来研制这种药物。这便是生存法则。其实究其实质,人置身于生存的裂伤之中,在一个悖谬的基础上来选择,任何选择都必然是负罪的,尽管这种负罪本身也属无辜。”
徐文文举手,并咳嗽以提醒我注意到她:“我觉得整个故事都是矛盾的。而且有些矛盾根本不可调和。想要实现生命的平等,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你能不吃牛啊羊的吗?就算你吃素,那些蔬菜难道不是生命吗?还有,本文当中的实验者说‘我们人类应该尊重一切希望,哪怕是大白鼠内心的希望’,难道先前的那两只大白鼠就没有内心的希望吗?它们挣扎着求生,这种强烈的希望,实验者看不到吗?他就是想要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然后借口说他尊重这希望,所以愿意救它们,其实他所说的和他所做的根本就是矛盾的!”
孜乃提古丽说:“我觉得即使要得出自己想要的结论,也没必要去牺牲白鼠的生命。那些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谁都知道人活着应该充满希望,何必要为了这个结论而以生命为代价呢?”
我说:“嗯,这些思考都非常好。史怀哲说过,‘一个农民为了喂自家的牛,割取田地里的花草是对的,但他在收工回来的路上,随意践踏一朵野花是不对的。’这是史怀哲的宇宙生命的伦理,它跨越了狭隘的人类的同情之心。如果说医学实验上用到白鼠是为了疗救人的肉体,那么,这种心理学实验用到白鼠就是为了疗救人的心灵。一切都是以人为中心,围绕着人的一切需要。看起来是人类的自私,但如果出于理性的考虑,我愿意这样回答你们:人们都懂得要永不放弃希望这个道理,但这只是一种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往往不见得能够真正深入人心,也就是说,那些大道理不一定能够真正起到指导人们生活行为的作用。理性认识往往需要感性经验的强化,才能震撼心灵,导致人们思想行为上质的改变。当人们清清楚楚地看到白鼠的生命在希望的支撑下延长到3倍,人们就会真切地感受到,希望的力量是真实得可以触摸到的。这就是实验的意义。”
赵芯玥:“我觉得人生和世界充满了太多的偶然性。那前后四只白鼠命运的不同完全是偶然造成的。实验者可能随意挑了两只做了第一批牺牲者,而另两只白鼠在实验者的一念之间成了幸运儿。”
达吾力江:“就是这样,像莫泊桑的《项链》中所说的,人生中一件很小的事情,可能败坏你,也可能成就你。”
我说:“没错。这就是我读到本文时深有感慨的原因。白鼠没有选择,它们的命运只在实验者的一念之间。”
一直很思辨的英才说:“这就是历史经验和偶然经验的问题。生命必须以自己的主观真相活在自己特定的客观环境中,并完成属于他自己的历史;但客观环境中又总会有一些偶然因素,阻止或改变他的发展。不管是白鼠还是人,很多时候,没有选择就是一种选择;而有时候,选择正是别无选择。”
大家大笑。笑声中有会心,也有敬佩。
诚然,白鼠尚且没有绝对的选择自由,更遑论人。人的主观的无奈和客观的无奈又不知要比白鼠多出多少。
古丽娜说:“可是我还是觉得先前那两只白鼠是可怜的,太倒霉了。”
宁亚童琦站起来,发表了一个非常漂亮的见解:“白鼠的价值不是由它们自己来确定的。实验者早就预设了故事的结局。先前那两只白鼠只能具有生物的自然价值,而后面两只白鼠被实验者赋予了现代文明的价值。它们因着它们被实验者所赋予的价值而存活了下来,也就是说,它们是为了‘意义’而活。而且,它们的意义是由人来定义和衡量的,它们根本无法自主决定自己生命的价值。”
大家赞叹不已。
宁亚童琦的话引发了许玉栓对人生的思考:“我也常常想这样的问题,人应当如何平衡社会对我们的价值期待和自我的价值期待?”
英才说:“这就又要说到感性和理性了。”
大家大笑。
他接着说:“感性对内,理性对外。我们首先要忠于自己的内心,做自己喜欢的自己,然后才能考虑到社会的需要,理性地确定自己在社会中的生命坐标。”
我告诉他们,首先不能失去自我的独特性,我们昨天才读过一篇文章《把自己打造成钻石》,里边有一句话:“不要只想着自己能做些什么,而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稀缺资源,使自己与他人不同,能做出别人无法替代的事来。这样,你就把自己打造成一颗钻石了。”其次,也要分辨社会的价值期待当中良性的成分,过滤掉恶性的成分,塑造伟大的性灵,胸怀天下,民胞物与。
哲学家斯宾塞说“没有人能完全自由,除非所有人完全自由;没有人能完全道德,除非所有人完全道德;没有人能完全快乐,除非所有人完全快乐。”
我们要完成独特的自己,但又不能仅仅为了自己。我们必须自己给自己的生命加上一个伟大的意义。
后来,达吾力江说:“我觉得后面那两只白鼠赢了人。它们对希望的坚守与挣扎赢得了人的感情,所以人才决定捞它起来。”
我说:“是的,我赞同这说法。实验者在第24分钟的时候把它们捞了起来,那么它们到底最长能够坚持多久,就没有了一个准确的答案。其实它们也有可能能够坚持到25甚至26分钟,但实验者已经不忍心冒险让它们继续挣扎。实验者本来可以冷眼旁观让它们挣扎到死亡,最后便可以准确地测出它们能够坚持的最长时限,然而他没有。他救了它们。因为他不忍心让它们失望。曾经的希望是他给的,现在,他也不忍心扼杀自己曾经亲手种植的希望。如果它们最终失望,它们的痛苦会比先前那两只白鼠更深重。因为他们有希望,失望便会很痛苦,而先前那两只白鼠,没有经历过奇迹,没有希望,也就没有失望的痛苦,顶多只是对死亡的恐惧罢了。”
王佳说:“所以我觉得人还是应该乐观开朗,充满希望,这样的生活态度,既可以鼓励自己,也能够感化他人。所谓自助者天助,也就是这个道理。”
讨论到这里,下课铃响了,大家如潮水般冲向食堂的时刻,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阳光。
不同的文本,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读出文本的原滋味、新滋味、深滋味。所有课中的提问设计、背景铺设、相机诱导及活动设计,都需要教师的文化底蕴、生命积淀和教学智慧。所有的教学原理都必须贯注于技术层面,体现为操作层面,最终落实或呈现为技巧层面,这个技巧层面,就代表了教师的个人风格。而通过源客体、远主体、近主体三者之间的充分互动,文本、教师、学生都处于一种生长的状态,新的认识和领悟会不断涌现,形成一种生生不息的场效应。
写作,过去认为它只是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工具。其实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还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写作能够起着文化传递、人格塑造和精神建构的重要作用。写作不仅是一种表达工具,也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文修养,信息时代的一种核心技能。
所以,促进学生以华文写作为乐,也要着眼于生活感受和生命体验的积淀(写作的源客体),辅之以激发机制,并适应学生的表达需要而在写作技巧方面作适当引导,为学生的生活意识向写作思维过渡搭桥。让学生内心产生创作的冲动,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而且知道怎样以一种艺术的、审美的方式去说。
一、扩张智力生活背景,培养丰富的内心世界。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材范围内的知识量的差距只是表面现象,差生和优生的真正差距在于‘智力背景’知识面的差距。因为如果学生学习背景的智力生活十分贫乏和狭窄,那么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极小的知识量也会力不胜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让差生建立广阔的‘智力背景’,差生参加的活动越多,阅读、写作、思考的东西越多,他的学习负担也就越轻。”
同样,华文学习的质量也要靠学生智力生活的内容和性质,要靠丰富那个衬托学习活动的“智力生活背景”。只要丰富了这个衬托学习活动的“智力生活背景”,华文学习就有了肥沃的土壤,植根于这一肥沃的土壤中,华文学习才能“根深叶茂”。
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是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标志。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日本于1989年改善教育课程的标准,修改后特别注意4个基本方针,其中第一个方针就是“培养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坚韧不拔的人。”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语言忠实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的全部历史、文化,忠实地反映了它的各种游戏和娱乐、各种信仰和偏见。”由于语言本身具有的生活性、人文性、思想性、移情性等特点,使得华文教师透过阅读来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成为可能。同时,每一个华文教师自身也是一种资源。教师自己丰富的情感和美丽的内心世界也可以诱发、引导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果没有充分的语言材料的积累,写作中往往会词不达意,满脑子的想法却没有办法表达和呈现,思想无法物化,精神不能外显,就会陷入困顿挫败,逐渐失去写作的兴趣和信心。这样的积累与运动是非常必要的,但又不能让学生感到疲劳厌倦,那就需要注入老师的活力和激情,每次阅读他们的作业本时,都要灌注真情的赞美和鼓励,给他们写下贴心的话语。
同时,教师要不断用新鲜的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创作冲动。例如课前五分钟创意活动、课本剧创编表演赛、传统文化情境对话(例如“吴刚与嫦娥”“断桥相会”“牛郎织女”等等)、对联成语大赛、谈古论今、中西文化对对碰、故事接龙、课堂人物速写、三月诗会、专题研究、 “十佳”讲坛、黑板报每日主题论坛、创作班歌(学生自己作词作曲)、古诗词酬唱、颁奖辞类型的人物素描、影视欣赏……
二、以读促写,指导方法。
联系阅读进行写作指导,联系生活体验,以经典语言来强化语感和创作意识。这是写作教学的学理性基础——在感受美鉴赏美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创造美。
例如关于描写的专题指导,可概括出几条原则并辅以实例进行解说——“描写五要五不要”。
①要想象,不要直白。
描写要善于调动生活经验和生命感受,善于想象和联想,例如:
“然而天山的两侧都苏醒了,就像高峻的鼻梁两旁一先一后睁开的两只眼睛”“夏来了,蝉声呼唤着绿阴,绿阴涨满了黄河两岸”这样的句子,就极富想象和联想。张晓风《秋天·秋天》的开头:“满山的牵牛藤起伏,紫色的小浪花一直冲击到我的窗前才猛然收势。”这样的描写,有点有面——既写出了满山遍野的如花的海洋一般的牵牛藤的整体形象,又写出了冲击到“我”窗前的一小片牵牛藤的小浪花的局部形象;有动有静——由远处的“起伏”到近处的“冲击”最后“猛然收势”,戛然而止;有形有色有神——满山地起伏着,紫色的小浪花,富有生命力,如同一个倔强而顽皮的孩子。作者不仅抓住了形象的特征,而且写出了其动感与活力。不仅写得“像”,还写得“活”,不是“纸花”、“塑料花”、“绢花”式的美丽,而是形神兼备,活色生鲜。再平凡不过的藤蔓,再普通不过的花朵,在作者眼中,却充满了诗意的美。又如刘亮程的句子:“我一回头,身后的草全开花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开花,在有诗心的人眼里,是一个美妙的童话。又如鲍尔吉·原野的句子:“没有什么生物比蝴蝶更了解空气。透明的空气在蝴蝶看来,像海浪一样,是浩浩荡荡的。”以蝴蝶的视角来感受空气,居然能够想到浩浩荡荡的“海浪”,实在是平中出奇。
②要具体,不要概括。
在描写的语言表达方面,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是:要具体,不要概括。
譬如看到下面的文字:
“天空是蓝色的,鸟儿飞来飞去,远方的山模糊不清,绿色的田野散发着好闻的香味。”
我们会立即知道我们面对的是一位低年级小学生。为什么呢?因为这段描写是以概括的方式,描绘了一幅既模糊而又毫无重点的场景。我们完全可以对这一景色作出另一番描写:
“天空是孩子们画中的那种天空,彻头彻尾的深蓝色。绵延的山脉看上去就像恐龙的脊背,人字形的大雁在头顶盘旋。青翠欲滴的田野散发着阵阵新割的牧草的清香。”
就拿中国的古典诗词来说吧,“愁”是一种很抽象的情感,你看不见摸不着,但优秀的诗人可以把它演绎得很具象。
如李白写道:“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愁有多长啊,像三千丈的白发那么长。
李清照写道:“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愁有多重啊,船儿都载不动。
李煜则写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是什么样啊,就像那春水流也流不尽。在这三位姓李的诗人笔下,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有了长度,有了重量,还有了形态。
而当代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则这样写道:
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云鹤的《野生植物》是这样写的:
有叶/却没有茎/有茎/却没有根/有根/却没有泥土/那是一种野生植物/名字叫/华侨
显而易见,这里要说明的问题就是,“在细节描写中要具体”。
如果你读到这样的一个文章开头:“她在公共汽车上专心致志地读着书。”你会怎样评价它呢?
如果她读的是《安娜·卡列尼娜》、《花花公子》、《死亡日记》、《足不出户学法律》、《领域与意识流》或《怎样写浪漫小说》,我们就可以对她的性格有所了解,因为以上的每一本书都反映了一个内心世界截然不同的人物。
如果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在读一本关于死亡的书,我们会深感兴趣;一个小女孩在读《领域与意识流》,我们也同样会感兴趣;而一位老妇在读《花花公子》,我们则会好奇心大发。毫无疑问,这都会比“她专心致志地读着书”使我们对女主角了解得更多。
因此,当你动笔写作的时候,请记住,不是“一杯饮料”而是“一杯柳橙汁”;不是“一只狗”而是“一只长卷毛狗”;不是“一束花”而是“一束郁金香”;不是“一顶帽子”而是“一只破毡帽”;不是“一幅画”而是一幅“梵高的《向日葵》”……
③要艺术化,不要照搬生活。
描写的语言要追求艺术化的特征,它应该是独具特色、蕴藉凝练、耐人寻味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将种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训练到炉火纯青,使用起来丝毫不着斧痕。
例如潘向黎的短篇小说《白水青菜》中对男主人公喝汤的感觉的描写:
就那么一口,整个胃都舒服了,麻木了一整天的感官复苏,脸上的表情都变了,好像一个薄薄的壳被敲碎了,所有的肌肉、每一条纹理都活了起来。真是好汤!
……
后来,他不只一次怀念那时的生活。那种安宁,那种坐在餐桌座前等着妻子把瓦罐端上来的感觉,掀开瓦罐的盖子时看到的好看的颜色,第一口汤进口,微烫之后,清、香、甘、滑……依次在舌上绽放,青菜残存的筋脉对牙齿一点儿温柔的、让人愉快的抵抗,豆腐的细嫩滑爽对口腔的爱抚,以及汤顺着食道下去,一路潺潺,一直熨贴到胃里的舒坦。(《小说月报》2004年第4期)
这里的喝汤,其实是“喝”家的感觉。频繁的应酬使男主人公已经“昏迷了味蕾”,其实是昏迷了情感,只有在妻子每天特地为他精心煲制的汤中才想到了家的温馨。当经不住诱惑而离家别恋的他在身心俱疲之后,不由自主又时时怀念起喝汤的感觉。作家在这段细腻的精致的文字中,把常人无法体会到的喝汤的生理和心理感觉描摹得栩栩如生,可感可知。看起来似乎不动声色,其实已经非常形象独特地演绎了男主人公对家的怀念和失去家的无奈。而文字里边使用的比喻、夸张、比拟、移就等修辞手法,也十分精纯熟稔。
再譬如南郭沫若将“六十五个国家在天安门城楼上欢笑”改成“半个世界在中国的阳台上谈笑风生”,这样的灵感又有几人能够在瞬间获得并划时代地在历史的上空永远闪耀光辉?
又如屠格涅夫在写一个老太婆死去时只用了这么一句话:“一只苍蝇从她蓝色眼膜从容地爬了过去”,“从容”一词用了比拟的手法,令这带着腐朽气味的画面给读者带来了惊心动魄的印象。
④以景传情,不要为写景而写景。
如汪曾祺《八月骄阳》里的一段话:
柳树上知了叫得非常欢势,天越热,它们叫得越欢。赛着叫。整个太平湖全归了它们了。
张百顺回家吃了中午饭。回来,那个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粉蝶儿、黄蝴蝶乱飞。忽上,忽下。忽起,忽落。黄蝴蝶,白蝴蝶。白蝴蝶,黄蝴蝶……天黑了。张百顺要回家了。那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蛐蛐、油葫芦叫成一片。还有金铃子。野茉莉散发着一阵一阵的清香。一条大鱼跃出了水面,s_的一声,又没到水里。星星出来了。
作者用十分细腻的手法,一笔一笔描绘了老舍生命的最后瞬间,极尽渲染之能事。知了的喧闹反衬了主人公的安静,忽上忽下忽起忽落的蝴蝶一如主人公投湖前纷乱的内心世界,而蝴蝶、蛐蛐、油葫芦、金铃子、野茉莉、大鱼等种种生灵的美丽、生机、宁静、祥和,又间接表现出主人公对这个美丽尘世的眷恋。
这是个春天,我只看见花儿开了,叶儿绿了,而觉不到一点暖气。红的花只是红的花,绿的叶只是绿的叶,我看见些不同的颜色,只是一点颜色;这些颜色没有任何意义,春在我心中是个凉的死的东西。我不肯哭,可是泪自己往下流。 这里既是写景,更是写人,它通过一个被蹂躏被践踏,处在社会底层的苦恼人的眼睛去看春,虽然也有绿叶红花,但不过是个凉的死的东西。这样,就把人物的悲苦心情更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值得我们学习。
⑤要摇曳多姿,不要呆板单一。
例如下面这段话:
许多人注意到树会开花,开花时,天空的一角就闪亮着五颜六色;树会结果,长长圆圆大大小小的果实,可以食用,也可以玩赏;树会落叶,落一点凉意,落一些愁绪,落一个秋天;树会造型,一年十年百年的造型,千年万年的造型,各自透露着生的意志,流动着美的气质。
然而,树还有一个迷人的地方,是静。静,是树沉思的方式;静,是树与树交流的方式。一棵树,就有静的感觉;几棵树在一起,就有静的声音;许多树在一起,静就能把不属于静的声音区别出来,驱赶出去;一个森林或者几个森林在一起,静就有震慑邪恶的力量,也是安慰心灵的药剂。
这样的语言,句式、修辞都是多样化的,还用了一些叠词,营造出一种韵律美,极富生命的张力。
通过这样联系实例的写作指导,学生在艺术审美和文学意识方面会得到很大提高。
三、层层搭台,写出乐趣。
写作教学最重要的原则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励。马克·吐温说:“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三个月。”鼓励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必须变着法儿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惊喜。
1、搭建舞台,展示精彩。
让写作成为一件幸福的事,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又是不可不为并且为而后能乐之的事。写作怎样才有可能提供幸福感?笔者曾经做过如下尝试:
鼓励学生写“笔记本”博客,每日组内交流,发帖子,每周集体交流,评优秀作品集;班与班之间互相批阅作文并作书信交流,不定期地举行诗歌创作朗诵赛、辩论赛、手抄报竞赛;优秀作文打印出来制作PPT,配上音乐、图片,在全班播放;编辑奇思妙语录(学生作文当中精妙的句子或段落)、每个同学都有属于自己的笔名及相关诠释,汇编学生自己写作的文学专题研究论文集、打印佳作期刊印发供班际交流,并设阅读导航……
下面就是一次作文训练之后打印出来的佳作集的封面导读:
阅读导航
工稳精深的《治旧迎新》(刘述博)P2
清新动人的《新新旧旧,旧旧新新》(张闻远)P3
油滑尖刻而又不失严肃深沉的《我们的出路何在》(叶扬韬)P3
严谨丰富的《引一眼活水》(沈茜)P4
情蕴醇厚的《孔明之死》(张晓欣)P5
锦心绣口的《日新·月异》(何明靖)P6
低婉蕴藉的《日光之下无新事》(李璐)P7
秾丽甜美的《从七十岁出发》(罗佳)P8
恬淡睿智的《蜕变》(张琰)P9
耐人寻味的《面试》(江潮)P10
浑然天成的《假如我是土匪》(姬䶮)P11
……
2、挑战思考,张扬个性。
帕思卡尔说:“人类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一个人最大的快乐,也在于思想。作文的命题如果有挑战,便会激起学生的写作激情。
①深度上有挑战。
我曾经拟过这样一个作文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落叶与大地的对话
食指
落叶说:为了归根我才飘落
轻轻的不曾碰上损害些什么
而人们仍在我身上随意践踏
竟然使我受这样的凌辱和折磨
“你看,在我身上万物生长,
而我呢”大地说:“却日益贫困饥薄
看来你终究知道点什么是幸福
不然你的话语怎这么尖刻?”
落叶不再说什么
而我却明白了许多
我们一起阅读了林觉民的《与妻书》,又谈到《庄子》里抱柱而死的尾生。我们讨论幸福的话题,看尾生和林觉民两种不同的壮烈。有人说,林觉民是壮烈而崇高的,他因为她而为了大家死(“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尾生是壮烈而懦弱的,他因为她而为了自己死(他完全可以上岸等她,大可不必抱着桥柱淹死,只是他无法面对被女子拒绝的事实,内心绝望,与其在无爱的冰窖中延长痛苦,不如为“信”而死,为自己的脆弱寻找一个伟大的理由)。他们的死同样是因心爱的女子而起,然而死的目的和意义却有天壤之别……
这个话题在深度上有挑战,所以学生非常感兴趣,佳作颇丰。
②角度上有挑战。
例如新学期开始想了解新同学的情况,第一次的写作训练当然离不开“我”的话题。但是这个话题早已经写烂了:“这就是我”“我是 ”等等。于是我换了个角度,要他们写“我不是 ”,结果学生的创作激情被充分激发出来,奇思妙想,佳作如云:《我不是下一个他》《我不是美女》《我不是答案》《我不是东西》《我不是不爱你》《我不是猪才怪》《我不是时针》《我不是神》《我不是天才》……
又如,有一天有人在办公室里推销太平人寿的保险,这让我想到了人生的一个大问题——“保险”。我们穷其一生努力地追求那些我们以为能够让我们活得更保险的东西:更高的学历、更多的财富、更响的声誉、更大的权势……孩子们大概也常听父母在耳边叮咛:“考上名牌大学,找份好工作,你的人生就保险了”。什么样的人生才是保险的呢?什么样的东西是值得保险的呢?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抵押来获得那份保险呢?后来我让学生以“保险”为话题,说说自己的想法,尽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保险”这个话题。结果出现了几篇不错的作品,后来发表在《少年作家》的“同题作文”栏目中。
③宽度上有挑战。
话题越有宽度,就越是对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视野的开放度具有挑战。譬如学了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之后,我们讨论宝玉和他的三根“肋骨”——黛玉、湘云、宝钗,意外地碰撞出一个见解:这三个女人恰好对应了一个人三个层面的需要:灵、魂、体。黛玉是宝玉灵(精神)里的伴侣,湘云是宝玉魂(情趣)里的伴侣,而宝钗的丰腴常逗引得宝玉心猿意马,正是他体(肉体)方面的伴侣。大家由此生发了许多新的见解,从而冲击到《红楼梦》的所谓“反封建”的主题。由此,我们又谈到卓文君、杜十娘、杨玉环、李清照、貂婵、杜丽娘等人,包括林语堂对中国女人的评议,最后以“中国女人”为研究课题,写了研究性学习论文,佳作颇丰。
不久前我又拟了一个作文题:“神话”。半命题,可以在这个词语前后添加词语,也可不加。拟这个题的灵感来自我们这个特别的“2008”。地震当中的生命奇迹、北京奥运中国人创造的神话、神七发射…围绕这个题目,可写的东西非常多。可以写得很大气,也可以写得很秀气很有诗意。适合表现丰富的个性风格,而且在选材宽度上极具挑战,学生也很感兴趣。
3、精彩评点,真诚对话。
师生之间的写作互动、精彩评点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重要元素。作文评点的境界,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成就感。评语可以是对学生作品内容的概括、手法的评价,也可以借用譬喻阐释哲理,启迪思想;可以感同身受地描绘其作品给自己的感染,也可以浓墨重彩地渲染其作品表现出来的意境;可以叙述,可以附和,可以调侃,亦可以鼓励和煽情。
笔者常用的评点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概括式。
《秋》:
选取典型的意象重重叠加,将秋的意味濡染得浓而又浓,作者的心和眼却躲在文字的背后静观细赏,暗品偷笑。笑城市的枯槁,笑城市里面人的孤寂,笑所有繁华背后的萧瑟,笑人与自然在现代时空中的荒唐错位……作者无意于尖刻的嘲讽,只将画面直直地推到读者的眼前,镜头所展示的景象层次清晰,立面繁多,细节真实,富有生活的质感。
②譬喻式。
《生命?生命!》:
生命是什么,我们永远无法回答,就好像一只手表永远无法回答手表是什么一样。
只有造手表的人才能够告诉我们手表是什么。
但是,手表自己也必须用不停的行走来作自己生命的注脚,否则任何说明与诠释均告无效。
生命是什么,需要生命的状态来作注释。
对于不同的人,它有不同的义项。
我们每个人从父母那里所承接的,只是它的本义。
我们必须自己给它一个引申义,或者比喻义。
③同感式。
《一些旧事》(怀念爷爷):
说是记不清了,而每一个细节无不关乎爷爷。爷爷的爱就在一个个细节当中,在一桩桩旧事当中,每一个做菜的步骤都是爷爷爱的行程。在过程中,爱与被爱的人都享受着生命的快乐、人间的幸福。记忆如此清晰,真情含蓄而固执。记忆永不朽,爷爷也便永不朽。爷爷活在他的菜式中,而菜式已融入“我”的血液中。
④濡染式。
《一天》:
真实的细节,灵动的笔触,空灵的想象,婉转的抒情,含蕴的意趣——小说家的手笔。
略微有一点颓废,略微有一点消极,却仍然是生活的写真,生命的素描。
蕴藏在最底层的,恰是对生命热烈的向往。就算是阴雨,也仍然挟裹了一些清丽,融化了些许激情;涤荡了尘埃,也摒弃了死寂。
明天仍旧需要开窗,阳光仍旧悄然守候,植物的叶子或许多了一丝润泽,跑道的长度或许还会加长,公车上的人无疑仍旧沉默,唱机里的音乐应该已经换了主角,无形的试卷不会比有形的试卷少,人生的使命就是不断奔跑。
每天离自己远一点,最好。
⑤附和式。
有很多时候,对于学生的作文,我们只附和一下,凑个热闹,增添一点情趣与意味,反而比居高临下的评点更能制造气氛。
《明白不明白》:
列宁如果不革命,他会活得不自在;林觉民如果不献身,他会活得不快乐;秋瑾如果不反叛,她会活得没滋味;鲁迅如果不骂人,他会活得很苦闷;德勒撒修女如果不奉献,她会活得很痛苦;吴士宏如果不折腾,她会活得很寂寥。也许可以说他们高尚,也许可以说他们善良,也许可以说他们坚强,但是,事实却与高尚无关,与善良无关,与坚强无关,如同猫头鹰只能在夜间活动,鹓鸟只吃竹子结的果实,蝙蝠只能拥有没有羽毛的“翅膀”,鱼儿离开了水就不能存活……那些“高尚”,那些“善良”,那些“坚强”,也是他们无从选择无法拒绝的一种“先天”。尽管那些美好的伟人素质客观上成就了美丽的世界,然而反过来说,他们也有一种主观的“无奈”——非如此不能安然的存留,非如此不能坦然的行走。
天下万物,不过如孟子所言:“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人的天性决定着人的一切选择或行动,他(她)只可能按照自己心灵的渴求去顺应生命、推进生命或者翻转生命。
⑥调侃式。
《鸡的教育》:
一向很喜欢周瑞的语言风格和个性思想。飞扬恣肆,放达飘逸。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一些理想,我基本赞同,譬如快乐学习、因材施教、自主学习、顺应天性、多些鼓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等。不过,还是觉得应当更好的把握分寸:鸡鸭的学习是动物的本能,而人是高等动物,在学习动机、学习过程以及结果方面,我们和动物是有差异的。严格说来,鸡鸭的“学习”不能称之为学习。兴趣,也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之分,因着对结果的期盼而在枯燥的过程当中保持恒久的兴趣,那是间接兴趣,这种兴趣必须借助人的思维才能想象和理解,还必须借着意志来维持。因着思维与意志,人才成为了万物之灵长。何况,子非鸡,亦非鸭,又怎知它们在觅食游水的过程中就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呵呵,笑谈。无论怎样,喜欢你的文章,一如既往。
⑦煽情式。
《那只是借口》:
好一个“只是借口”!明白如话的语言,流转自如的笔触,开合有度的层次,玲珑有致的结构……生活中的一个点滴而已,朋友间的小小不快而已,故事中最常见的结局而已,内心深处最细微的渴望而已,人性当中最脆弱的一面而已,然而,最敏感的心灵发现了,捕捉了,思考了,表达了。轻挥慧剑,斩断一切美丽的谎言,掐灭一切自欺欺人的幻想,直面清晰的现实,重建心灵的家园——无需春天般温暖的安慰,无需夏日般热情的鼓励,就算与金秋的硕果擦肩而过,也能气定神闲的穿枝拂叶,从容自若的直奔目标。知道前方是冬季,知道春天还很遥远,知道连虫儿都会匿影敛迹,知道白雪融化道路应当更加泥泞……但是,生命无需借口,心灵拒绝谎言。
也可让学生互评。学生互评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评点给予评点或归纳,会让写作活动的层面更为丰富生动,我有时候会给学生评点的风格流派做一个简单的归纳,譬如:理性派、、诙谐派、文采派、婉约派、灵秀派、冷峻派、睿智派、儒风派、率真派、温和派、严谨派、性灵派等等。
这些评点和互动让他们的写作处于兴奋状态,他们说:“老师,你让我们的写作如火如荼……”坚持一件幸福的事情是容易的,当写作成为活着的必需品,成为快乐的必需品,文学便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
4、相约经典,走近大师
阅读经典,能增强文化底蕴,丰富生命的营养。读读写写,文化便在生命当中流动了起来。
例如读《论语》,读《庄子》,读鲁迅,读李白,读苏轼,读余光中,学生都写了一系列的好文章。
5、接轨时代,牵手生活。
我们经常组织学生通过写作来感受生活,干预生活。学生尤其喜欢同题作文擂台赛(双班交流)。譬如“电话”、“保险”、“看”、“能、可能、不能”、“加与减”等话题,他们都很感兴趣。中国5·12汶川大地震,笔者也组织学生写了地震专题的作文,有许多优秀作品。其中有三篇同时发表在中国小作家协会导刊《少年作家》上。
近两年里,我的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作品近40篇,我指导的象渡文学社也应邀成为中国第一本高考资讯·指导杂志《求学·高分作文》和中国小作家协会会刊《少年作家》的合作伙伴,并于2009年5月入选《求学》杂志“文学社巡展”栏目,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与研究》学生版“文学社团巡礼”栏目也将于2009年第7期对我社进行报道。
文字的魅力在于,当它与我们的生命发生联系时,它能够滋养我们的心灵,召唤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华文教学要帮助学生将个体生命经验与文本意义经验建立联系,帮助学生从生活体验向创作思维过渡,只有让阅读、写作跟学生的生命建立联系,才有可能让读和写成为一种快乐,成为一种生命运动的必需。在过程当中,远主体应当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近主体要零距离地感受生活和阅读经典,要让生活中的每一种源客体都有可能触发自己的思想和灵感,用真情灌注,让思想开花。
注:
本文系笔者于2008年8月在新加坡讲座的讲稿,收入专著《生命语文》时略有改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