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95|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起话题讨论;请您选出最能代表孝感的‘文化符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5 12:1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报,发现一份由外国网民票选出来的20个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依次是;汉语。北京故宫。长城。孔子。孙子兵法。兵马俑。丝绸。京剧。少林寺。毛主席。针灸。烹饪。。,等。
    洋人不一定了解中国文化,所评不无可商榷处。
    但,评选20个‘文化符号’的做法有趣。受此启发,遂发起此[话题讨论]。若蒙感兴趣的坛友跟而帖之,可添阅网之趣也。
    请。请您选出[最能代表孝感的20个文化符号]。
    您请。。。。。。。。。
                                        坛友 管季超 翘首观帖,期待中。。。。。。
2#
发表于 2010-3-28 17:49:11 | 只看该作者
董永,七仙女,槐荫树
3#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42:22 | 只看该作者
城市为什么要有记忆?

冯骥才



  在当前中国城市地毯式的改造中,一个词汇愈来愈执著地冒出来,就是——记忆。这个并不特别的词汇放在城市的变革中便让人们感到异样、另类、不和谐、不解,还让那些恨不得把城市“推倒重来”的人颇为反感。城市难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现代愈好吗?为什么需要记忆?记忆什么?有什么用?为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记忆而把它破破烂烂地堆在那里吗?

  首先说记忆。人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不自觉的,一种是自觉的。前者是自然的,松散的,不经意的;不论记住还是没有记住,不管日久便忘或历久难忘,全是一任自然,具有感性的色彩。我们在日常而平凡生活中的记忆大致如此。后者——也就是自觉的记忆,则是理性的,刻意的,是为了不被忘却。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也都有这种自觉的记忆。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从胚胎、童年、兴旺的青年到成熟的今天——这个丰富、多磨而独特的过程全都默默地记忆在它巨大的城市肌体里。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城市的最大的物质性的遗产是一座座建筑物,还有成片的历史街区、遗址、老街、老字号、名人故居等等。地名也是一种遗产。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我们总说要打造城市的“名片”,其实最响亮和夺目的“名片”就是城市历史人文的特征。

  当然,伴随着记忆的另一半是忘却。这也是很自然的事。在城市漫长的成长过程中,它总是一边创造,一边销毁,还要不断的改造与扩大,再加上灾难性的变故(包括战争与自然灾害的破坏),记忆总是在不断的丧失。在传统的城市发展中,记忆与忘却都是随其自然,是不自觉的和非理性的;拆旧建新,随心所欲。因为那时人们只把城市看做是功能的、使用的、物质的,没有看到它的个性的价值与文化意义。

  但是,自从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便对自己的城市产生一种理性的记忆的要求,开始觉悟到要保护这些历史人文的记忆载体。应该说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著名的《威尼斯宪章》一出来,人们对城市的保护就非常自觉了。保护它,决不仅仅因为是一种旅游资源或是什么“风貌景观”,更是要见证自己城市生命由来与独自的历程,留住它的丰富性,使地域气质与人文情感可触与可感。当然,这些都是从精神和文化层面上来认识的。於是,文化保护便成了现代城市建设中最紧迫和最前卫的课题之一。记忆和遗产在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上变得愈来愈重要。其实遗产就为了记忆。

  应该说,城市本身没有自觉的记忆。这种理性的记忆,实际上是人赋予它的。为此,自觉的记忆是现代人类的文明要求与文明行为,而破坏记忆则仍是滞留在一种原始的非理性的惯性中。

  当然,记忆是有选择的。

  这里说的记忆不是个人化的,不是为了满足个人某种怀旧情绪的。它是一个城市的记忆,群体的记忆。那就要从城市史和人类学角度来审视城市,从城市的历史命运与人文传衍的层面上进行筛选,把必须留下的记忆坚决守住。这样,城市的保护就决不是简简单单留下几个“风貌建筑”,摆摆样子而已;更不会随手把许多极其珍贵的记忆大片抹去。

  对待一个城市的生命记忆,对待一代代先人的经历与创造,必须慎重,严格,精心。对待保留下来的记忆必须尊重它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任何随心所欲的涂改都会破坏记忆。就像北京南池子改造中将四合院改为四合楼——记忆已经无复存在。本质上仍是“建设性破坏”。

  我们强调保留城市的记忆是保护好城市的历史真实。能够体现真实的只有是实物。那么我们就必须尊重城市历史,无权对它们任意宰割,把阅历丰厚的城市最终变成亮闪闪又“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变为失忆症的患者。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做了,我们的后代便会在未来的变得千篇一律的城市里,一边茫茫然无所凭借,一边骂我们这一代无知与野蛮。
4#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48:13 | 只看该作者
在青年中倡导乡土教育
冯骥才江南考察民间文化遗产保护
今晚报浙江金华电(记者 高丽) 2007.10.23
  

  中国文联副主席、天津文联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正在浙江省就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为期一周的实地考察。此次江南民间考察首站到达杭州,冯骥才一行参加了正在那里举行的民间艺人节,并为与会民间文化工作者做专题演讲,他特别提出要在青年一代当中倡导乡土教育。


  “20年前,中国开始出现古玩市场,一开始出现的卖品是细软,像文房四宝之类的赏玩物,之后便出现了桌椅板凳,然后就有人卖房契、家契、家族的老照片,最后便卖房子的窗棂门楣,卖到这种地步,房子都拆了。现在,普通人家家里已经找不到20年以上的东西了,这让我们的孩子都无从知道,这古老的大地上曾有过什么样的民俗和记忆。”冯骥才说,他经常在河南农村看到国外的大学生来学画中国传统的民间版画,但从来没看到过我们的大学生,中国的孩子们是不是也该多关注一下这片“陌生”领地。

  在杭州短暂一天过后,冯骥才在当地民协有关人员的陪同下,一路直奔金华市,对此地的台湾义勇队纪念馆和太平天国侍王府进行实地考察。在与当地文化人士以及新闻媒体座谈时,冯骥才谈到了他江南之行的考察重点,一是城市中的历史街区,还有就是依然在乡村中处于“活态”的古村落。他听说金华市政府为了保护八咏滩的历史面貌,采取“拔新牙”的做法,将新建建筑拆除。他认为这种做法体现出了一种文化的自觉。“我们生活在我们的城市中,我们从何处去感知我们母亲的历史,只有在城市的历史街区中。历史街区是整个城市中最深刻的部分,大家对这座城市的情怀,都在历史街区当中。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去保护她,如果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她给予我们的历史价值,如果我们还不投去关注的目光,留给我们的只会是一座文化空巢。不希望看到有的家长给孩子穿上不知是什么朝代的戏服去学国学这样的闹剧,而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为我们文化的传承伸出援助之手。”

  结束金华市的考察后,冯骥才还将深入到位于浙江省丽水、龙泉的几座小乡村,考察当地古村落保护情况。

5#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51:44 | 只看该作者
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
警惕政绩化与商业化
来源:长沙晚报  记者:刘治   时间:2009-05-23


    26日至30日,第九届中国“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终评活动将在湖南湘绣城举行。前晚,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来到长沙,并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虽然刚下飞机,但冯骥才的言谈仍流淌着炽热的情感,原定半小时的采访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让他言犹未尽。

最钟情湖南的盘王图
    “好多次想来湖南呀,但总是与湖南擦肩而过,这次终于来了。你们问我对湖南的印象,我现在还不能回答。我会扎扎实实地看几天,到时再回答。”冯骥才的一席幽默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

    “这些年,我收集了好多湖南的民间画,但最让我震撼的是湖南瑶族的盘王图。”10年前,冯骥才第一次见到盘王图时,是在维也纳,从那以后,每逢碰到好的盘王图,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一次在桂林,他寻觅到了一批乾隆年间的盘王图,高兴了好久。

    “湖南的宝贝多呀,但不少宝贝都让湖南人自己给折腾出去了。”冯骥才不无遗憾地说。他呼吁湖南人要注意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不能让它们随意流失。

文化遗产保护要警惕政绩化与商业化

    对现在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冯骥才坦承:一是欣慰,二是忧虑。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大量的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为国家或地方的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在市场经济中,进入了国家名录的文化遗产,就大大增加了其经济含量与附加值,对其利用、开发和盈利也是自然的,这就形成了眼下争相对文化遗产进行产业化的热潮。但很多地方对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与特性缺乏认识,只将其作为一种产业资源,甚至简单地与地方政绩和经济收益挂钩。往往是某一遗产申报成功,列入名录,便大举开发。把文化遗产开发当做土地或矿产一样开发,其结果是热闹一时,不仅所获经济成果十分有限,造成浪费,并对文化遗产本身造成根本性的破坏。

    冯骥才认为,当前这种不负责任的开发大多来自“长官意志”和开发商的商业策划。“文化遗产被产业化了,赚到钱,就是得到了重视,起到了作用,这是错误的。”文化遗产一旦被产业化,就难免被按照商业规律解构和重组。能成为卖点的便被拉到前台,不能进入市场的则被搁置一旁,比如古村落中的民族语言和民间文学(民间史诗、传说、故事、歌谣等)就是消失得最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管理部门要担负起这部分遗产的保护责任,保护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好的生活习惯让我像小伙子一样强壮

    众多的职务,繁忙的工作,让冯骥才每天都像一台超负荷的机器在拼命工作,但66岁的他给人的感觉却十分精神。

    冯骥才说自己有一个好的习惯,一般在5分钟之内就准能睡着,而且睡得很香,这得益于他年轻时候当过篮球运动员。“我每天上午只写作和思考,谁都不见。中午吃完饭,就打个盹;下午一般能做5件事,有3件事是会见别人。回到家是晚上6点,洗一把脸喝一杯水,马上就睡到晚7点钟左右,一醒来又是一个清晨的感觉,脑子就特别清爽。吃过晚饭看过新闻,把案头需要做的事情,需要思辨的问题,需要写的文章,都放在晚上,过午夜就睡觉。这样等于每天晚上有3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早晨起来有3个小时,每天我有五六个小时是属于自己的。”

    靠着这种养生之道,百忙中的冯骥才大作不断,画作不断。

文章来源: http://cswb.csonline.com.cn/CSWB/20090523/Cont_1_8_99432.HTM
6#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53:53 | 只看该作者
文化空巢及其对策

冯骥才

  在我们为那些不知不觉就会被推土机推去的古村落与城市的历史街区心怀忧患之时,是否知道它们已经出现了可怕的“文化空巢”?这些历史形态犹存的村落与街区,远远看去,似是不错,古建筑一幢幢优美地立在那里,可是如果穿门入户就会发现,历史只是在它的躯壳上,并不在其中。里边的家具什物早都面目全非,看不到任何地域特色和文化细节。历史内含已然不存。

  前两年,天津的一条历时七百年的老街——宫前大街实行彻底改造,落地重建,原住居民大举搬迁,当地的民俗博物馆打算抓住时机,收集一批民间文物。但在目睹着整整一条街的居民翻箱倒柜时,竟没有发现一件有价值的历史证物或文化遗存。这条对於天津城具有源头意义、年深日久的老街缘何没有任何积淀,竟然如此空洞?然而这种空洞是普遍存在的。近年来,我在许多古村落考察时都遇到这种失落与茫然。有人将其归结为国人缺乏历史情怀与文化眼光,有人则将其归咎为岁月漫长的穷困和一次次对於历史文化人为的粗暴的扬弃。我同意这些说法。但还有一个不为注意的十分致命的原因,便是近二十年古董市场开放以来,古董贩子们大量的“淘宝”。


  市场的规律是当一种物品渐渐受到青睐,有了卖相,随即便有大批这样的物品蜂拥而至。可悲的是,我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遗存,一开始没有被认识到它的文化的价值,反倒是先认识到商品的价值。一股古董热迅速地席卷神州。致使被金钱驱动的古董贩子们干劲十足,他们先於文化保护者,爬山涉水,足迹踏遍所有偏僻的水村山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已经过了二十年,对古董贩子们这种破坏性的“淘宝”仍然是没有任何“法规”限制,亦无行政禁令。他们所向披靡,几乎是拉网式地把大地的遗存施行灭绝性的搜括,然后搬到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城市的古董市场上。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古董市场的热销货是古代珍玩、书画陶器、金神玉佛、明清家具,等到这些世代家传的细软卖得差不多了,及至九十年代末,就渐渐变成老照片、房契、当票、信扎和各类具有文化特色与历史感的生活物品。连脸盆架、油灯、衣帽、梳妆匣、烟袋、车辆与农具,也一样不剩地全折腾出来。老百姓不明白这些东西的价值,只把它们当做过时的废物,换些现钱;古董商贩也不全懂得这些东西的价值,只要是旧的老的古的,拿到市场能卖个好价钱就好。当地政府更没人把这些老东西当回事,洋人买去带出海关又不算文物不算走私,因为我们至今没有《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法》。如今古董市场上已经货源匮乏,多半是仿古的冒牌货,连老窗扇和门礅都是造假的了,这表明古村镇和城市的历史街区近乎被掏空了。最近我们在贵州省进行美术遗产普查时发现,许多苗族侗族村寨中已经看不到那种古老而迷人的服饰了,因为古董商贩和外国人已经在这里“淘宝”淘了二十年!再比如老家具,在山西的村落无法再找到像样的“山西货”,在山东大地上也很难碰到那种纯朴的“山东货”了。青藏铁路一开通,曾经很难见到旅行者的阿里与墨脱,如今常常可以看见古董贩子出没的身影。西藏文物保护专家叶星生对我说:“才这么短的时间,连西藏边远地区的人家里,古老的东西也已经寥如寒星。都给古董贩子弄去了。”

  这些来自各地的大量的历史遗存进入市场后,再没人知道这些东西确定的出处,它所承载的地域的以及特定的文化和风俗的信息便立即消失,仅仅剩下一个物质性的历史形态。另一面,那些古村落和历史街区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内含被掏空了。失去了见证物的历史会变得虚无飘渺。建筑残存的古村落大部分已徒具着美丽的容颜。像一本书,只有书皮与书名,没有内页和内容。

  这恐怕是古村落和历史街区保护最致命的问题。你可以下决心保住一片古建筑。但怎样保持它内在的气质与内含不流散?

  欧洲人的办法是建博物馆。比如维也纳有二十三个区,每个区一个博物馆,都不大。居民们把他不再需要却有历史价值的东西,送到本区的博物馆,或捐或卖。这些区级博物馆的收藏全都十分丰厚,生动而充分地见证着这块城市土地上一代代人的生活与情感。这样的博物馆在欧洲各国,无论是城市还是村庄,都随处可见。

  古村落的博物馆应是小型的。不要奢华,因地制宜。开始时只需要几间屋子,关键是要将仅存无多的历史文化细节尽快地抢救性地收集起来。同时当地政府应阻止古董贩子再入村淘宝。

  各地的博物馆都要强调自己独有的文化特征,不要搞一般化的千篇一律的村史展览和民俗展览。像宁波的“麻将博物馆”、上海新天地“三十年代生活博物馆”、天津的“老城博物馆”、苏州的“丝绸博物馆”等等都很有特色。这种小型的博物馆也可以是当地特有的某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无论是皮影、剪纸、布缝、泥塑、还是舞蹈、技艺和乡俗;还可以是一种独具风情的生活博物馆。从策划到展示,都要请专家参予,使其具有文化价值与深度。

  博物馆可以是民办公助,也可以是公办民助,即捐赠性博物馆,还可以是私人兴办,各界支持。博物馆无需很多经费,却可以在旅游中发挥持久的作用。在文化上,它应是农村新文化建设的根基。是一方水土历史创造的归宿,也是一种地域精神的聚集与弘扬。

  小型博物馆应是我们面对“文化空巢”现象的积极对策。它最直接的意义是,把那些容易流失却失不再来的历史遗存留在自己的土地上。因为,历史不能没有见证者;不能变成一个个干瘪的躯壳和空巢。
7#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54:38 | 只看该作者
中日韩非遗论坛闭幕 冯骥才会上亮新观点
当代作家 文化遗产保护重要力量
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今晚报讯(记者高丽)第三届中日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论坛昨天在津闭幕。本次论坛由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和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会议上提出,中国作家群体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显现出重要的力量。一些中国作家直接参与到了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他们不仅在作品中反映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且在努力呼吁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采访中,冯骥才谈道,在最早确立文化遗产日的法国,正是三位作家对法国文化遗产的保护起了重要作用。作家雨果曾经发表了著名的《向文物的破坏者宣战》,著名的《卡门》作者梅里美曾倡议成立历史建筑管理局,而马尔罗担任法国文化部部长后主持了法国历史遗产大普查,提出大到教堂小到汤匙都要进行历史普查,大大提高了法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心以及法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地位。

    事实上,中国当代作家一直是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冯骥才对记者说,作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发出文化遗产保护的声音,对文化问题进行思辨。相对而言,一般学者多注重理性,而作家更能够展现丰富的文化细节,并把他所熟知的地域生活中的文化特性表现出来,且会以此为创作资源,比如沈从文、老舍等人都是这样做的。

    文坛上的“寻根文学”就可以看做是在保护文化遗产行动中作家发出的有力声音,它从某种意义上唤醒了大众对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在此之前,大众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很少上升到“根”的高度。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作家们敏锐地注意到了世界文化的走向,作家对文化保护常常有一种直觉和自觉,而很多乡土文学作品本身也提供了民俗文化的样本。冯骥才认为,寻根文学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仅要“向外看”,更要注重自己文化的根、精神的根。这应该成为中国文化人的一种自觉,而且要使自觉从无意到有意,从模糊到清晰。


文章来源: http://www.jwb.com.cn/jwb/html/2009-06/17/content_330706.htm
8#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09:59:15 | 只看该作者
文化的“尊严”在哪里

太原日报 2010-3-22  杜浩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新春团拜会上说的一句话,其中的“尊严”旋即成为了社会文化生活中的热词,被广泛运用……

  最近推出的相声剧《孔子》,讲述孔子在游学路上被打劫、与弟子吃元宵、砍价等传说,有关创作人员介绍说,这是要用幽默、调侃的方式展现孔子虚伪、胆小的另一面,“想凸现他作为普通人的人性弱点”。这显然不能是艺术上的另辟蹊径,更谈不上创新,而是再次 “拿孔子开涮”,恶搞历史人物以赚人气。其实,这种消极地、荒诞地丑化历史文化人物的行为,并不仅限于此。今年2月初,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全国首款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发行。这套彩票名为“中华名人——孔子”,把历史文化名人与商业彩票捆绑在了一起。这是以古圣先贤代言彩票销售,还是把历史人物推向了欲望财富的泥淖?有的文化批评者说得好:用孔子这个名字卖彩票,就等于把孔子彩票和东坡肘子、万三猪蹄相提并论了,是对圣人的亵渎,是对人类应有的敬畏之心的破坏,所以,圣人、孔子,这么对我们有用的美好的价值,我们怎么能用来轻薄地娱乐、浅薄地兑换成金钱呢?

  再看看我们今天的文化,植入广告无孔不入,商业大片噱头乱飞,一个个作家富豪榜争相登场,一座座恶俗建筑挑战着人们的视觉,传统节日变成了“吃”节和“黄金周”,文化创意产业园背后是圈地大搞房地产……“摆阔、夸富、拜金、显摆、张扬、挥霍,从面子工程到城市审美,如今的文化圈充满着‘暴发户’式的张扬。在一个‘爆发户’心态的社会里,城市充满了伪豪华、廉价的豪华,互相抄袭已经变成了建筑界的行规,中国的城市怎么能不千城一面呢?……我们的文化都被钱收买了,我们反过来又拿文化卖钱,这是多么可怕的恶性循环!”

  这是今年的“两会”上,文化名人冯骥才谈到的如今文化圈中的一些现象。这种文化,已经看不到所呈现出来的内在的信念、精神的向往、理性的光辉、人文的慰藉……等等这些文化的本质意义,文化已经被一扫而空,你说它除没有了文化的“尊严”,又能说些什么?

  我们说,对于文化来说,尊严同样是必需的。文化的“尊严”就是对非功利性的探求,是对真实性的关注,是对普遍性的向往,是对高雅、深刻、创造性的要求,是对人格提高的期望。文化是寻求幸福的形式之一,是我们通向高尚的生活形式,是我们未来生活的前提,我们从中看到这是我们使命的实现。文化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向更高、更完善的方向的追求,这种理想赋予生命以真正的崇高意义,这种文化超越了人文主义乃至人道的文化,并且是沿着许多伟大思想家的航迹前进的……
9#
发表于 2010-4-1 17:54:51 | 只看该作者
孝感雕花剪纸
湖北孝感是汉孝子董永的故里。“孝感”因董永“孝心感动天地”而得名,沿用至今。
孝感系“楚北名区”,千年古邑。地处江汉平原、云梦古泽,是楚文化发祥地之一。南邻武汉市,北枕大别山、桐柏山,自古为鄂东北交通走廊。北部千山万壑,“楚北三关”为其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南部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沃野千里,稻香鱼肥,是美丽富庶的鱼米之乡。更因依托九省通衢武汉,水陆交通方便,商贾云集,贸易繁荣。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饶的自然资源,养育了勤劳智慧的孝感人民,塑造出气壮山河的人文历史,孕育出辉煌灿烂的古老文化。各种民间艺术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似烂漫山花争奇斗艳。饮誉中外的孝感剪纸即是艺术百花园中一枝璀璨夺目的奇葩。自古以来,孝感的“灵姑娘”刚懂事就学剪纸绣花,十几岁就能随心剪出精美的花样。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汉漆器就有银铂镂刻的花纹图案,可见孝感雕花剪纸艺术源远流长。
孝感雕花剪纸分布很广,遍及城乡。雕镂和剪纸的民间习俗历代盛行不衰,剪纸艺术在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许多雕花艺人以剪卖花样为职业,进入商品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孝感剪纸更象一簇烂漫的山花,在百花园中争相绽放。1952年成立了“孝感县雕花剪纸艺人协会”和“孝感县雕花剪纸研究会”,创办了剪纸工艺门市部、雕刻工艺厂,创作出了一批高质量的作品,选送到欧亚地区十多个国家展览、展销并获奖,让这一民间艺术走出孝感,融入了世界。
孝感雕花剪纸,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融合了南北艺术之长,既有北方粗犷苍劲的风格,又有南方玲珑细腻的特点。它出自劳动人民之手,表达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以物比兴,以形传神,突出时代风情,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创作的枕花《庆贺翻身》、《伟大胜利》、《保家卫国》、《爱国增产》等,秀丽洒脱,风格独特,虚实结合,疏密有致,构图丰满,主题鲜明,既保持了孝感剪纸的传统特色,又展示了人民群众热爱新中国的美好心灵。它注重形似,更重神似,以心融物,大巧若拙,以高度的艺术概括与大胆的艺术夸张,创作出独具个性、逼真感人的艺术形象。作者从侧影、动势、黑白调度中,以均衡求不均衡,以单纯求丰富,以对比求和谐的造型手段,实现对立统一,取得美学优势。孝感民间艺人在艺术造型上总结出“图外有形,形中有景,线条圆润,对比分明,花中有花,粗中有细,均衡对称,大胆夸张”的方法,动静结合,构图均衡,着重写意,情趣盎然,达到了形神兼备、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
孝感剪纸十分讲究刀功,在制作工艺上提出“握刀要正,下刀要顺,行刀要匀,开片要严”的技法要领,从而达到“运刀胜笔”、连而不断、断而不连的艺术效果。剪纸色彩从传统的单色发展到套色、分色、衬色、点色。用料上,发展到用布、金箔、银箔、吹塑纸、墙壁纸、不干胶等,使作品不断翻新。
孝感雕花剪纸代有传人,有四代、五代剪纸世家,有上百户人家的剪纸湾村。剪纸世家胡均启,自幼酷爱艺术,随父学习扎灯扎彩。16岁开始潜心钻研雕花剪纸,从艺50余年,在继承和创新上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作品柔媚挺秀,风格独特,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出口工艺品展览会和广州交易会,获中国美协服务部奖状和纪念章。1988年撰写的《孝感剪纸浅谈》一文,在《湖北工艺美术学报》发表,其业绩载《辞海》、《地方志》和《名人录》,成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北分会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湖北分会会员,孝感市书画学会理事,孝感县民间艺人协会主席。一生从事文化工作的池福新,在其先辈的熏陶下,潜心于雕剪艺术研究,剪纸作品多次获奖。2001至2006年,先后获首届中国书画之星大展中年组铜奖,湖北省首届绝技绝活大奖赛银奖,湖北省民间艺术之乡画展铜奖和成果奖金奖,全国剪纸大赛银奖,世界园艺博览会剪纸大赛银奖,首届国际剪纸艺术大赛优秀奖。
随着社会需求的扩大,孝感剪纸渐渐形成专业分工。管俊高就是专门从事丧葬剪纸的专业艺人。解放前他家几代都是道士,因而自幼以剪小幡闻名。解放后,他参加了孝感县雕花剪纸研究班,潜心创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他的作品传统功夫很深,刀法流畅圆润,曾出口到日本、西欧等九国。五十年代,中央美术学院和湖北艺术学院教授、专家对他进行了专访,并收藏了他的许多作品。
不少女艺人更是以心灵手巧见长。祖传艺人张秋屏,技艺娴熟。随便拿一把剪刀和几张纸,就能剪出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活灵活现的花鸟虫鱼、庄重典雅的“龙凤呈祥”,方圆百余里都视她为“神手”。著名女艺人夏翠香,四岁开始向母亲学艺,她的作品随心出样,随手剪裁,一气呵成,是乡里鼎鼎有名的“神剪”。
孝感雕花剪纸是荆楚大地民间艺术瑰宝,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传递着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记录着剪纸技艺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承续着历代艺术精华,荟萃了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犹如雕花剪纸艺术的历史长廊。它融合南北艺术之精髓而自成一体,以其清新活泼、古朴典雅的风格特立于民间艺术之林。它植根社会,取材民间,题材广泛,内容朴实,表现手法奇特,各种流派和风格迥异的作品争奇斗艳,堪称珍贵的民间艺术宝库。当今更是赋予美感的造型和丰富的感情色彩,使作品洋溢着浓厚的诗情画意,表达出朗朗向上、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郭沫若先生为之题诗:“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天工,美在人间永不朽!”
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孝感雕花剪纸世代相传,快速发展,逐渐登上大雅之堂。1994年被湖北省政府命名为“民间艺术之乡”,倍受各级新闻媒体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分别发表《玲珑剔透,美在人间》和《民间艺术的瑰宝——孝感剪纸》的文章,《湖北日报》更以整版篇幅发表署名文章《一剪神韵夺天工》,图文并茂地从艺术特色角度对大型画册《孝感剪纸》作了精深入微的评介。中国民间美术研究会会长、中国民间剪纸研究会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之林先生为之题词:“荆楚大地民间艺术的瑰宝。”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由132幅象征吉祥如意的凤凰组成的系列剪纸《百凤图》,神态各异、栩栩如生,1986年参加“中国首届艺术节”展出,1992年在全国第二届农运会画册上发表。以象征勃勃朝气和无限生机的花、蝶为题材的《花引蝶》,前往前苏联和美、英、德、法等20多个国家参加展销。1988年摄制的以孝感剪纸为题材的专题艺术片《一剪美人间》被选送到巴西参加国际影视展评,获“第五届里约热内卢国际电影电视节”特别奖,其中《槐荫记》被选为本次艺术节宣传画插图。
孝感民风淳厚,素以“民多俭朴,士喜学问”著称,在雕花剪纸中也得到充分体现。“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人日即事》诗诠释了民间雕刻、剪裁工艺与社会风俗的关系。孝感雕花剪纸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当地民俗风情的客观记录。她象一面时代镜子,映射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精神风貌和风土民情,表达着人们的情感爱憎,透露出浓厚的乡土气息。例如赞颂为官清廉的系列剪纸《清官图》,祝愿吉祥的《福禄寿喜》、《招财进宝》、《龙凤呈祥》、《丹凤朝阳》、《吉庆有余》,妙趣横生的《扑蝶》、《状元打马游街》,遐思无限的《梁祝缘》、《刘海砍樵》、《吹箫引凤》、《麒麟送子》、《喜鹊登梅》,高洁典雅的《黄鹤楼》、《蔡文姬》、《苏武牧羊》、《赵炎求寿》,反映现代生活的《五业兴旺》、《喜庆丰收》、《民族歌舞》、《勤劳致富》、《计划生育》、《喜唱一个丰收年》、《敢教日月换新天》……无不寓意深长,或歌颂盛世,赞美英雄;或申张正义、抨击邪恶;或寄托人们对理想的渴望与追求,祈祝生活幸福、后代昌隆、人寿年丰及辟邪消灾,体现了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因而在民间顽强生长、传承和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反映民俗风情的组画《贺新年》,充满醇厚、欢快的乡土气息,1954年赴北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间艺术展览”巡展后,被选送到东欧各国参加展览、展销;表现董永孝心感动天地,七仙女下凡与其婚配的《槐荫记》,不仅赞美了孝敬父母的中华传统美德,而且反映出人们对婚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深受海内外人士喜爱,曾赴欧、亚、美洲交流,更被美国俄亥俄州政府收藏。
党的十六大,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要求,出台了新政策,为开发民间艺术资源、打造文化产业品牌提供了巨大的原动力,给孝感雕花剪纸这一古老民间艺术以茁壮成长、阔步走向市场的阳光雨露。孝感人民把剪纸艺术作为文化产业大力开发,使之从纯艺术品转化为商品,成为招商引资的宠儿,倍受国内外客商欢迎。2002年,中南民族学院德国客座教授慕名来孝感进行剪纸艺术交流,给孝感雕花剪纸提供了难得的产业契机。他们深入乡镇农村、大街小巷,广泛搜集老艺人的作品,在香港招商盛会上,赶制出一部装帧考究、精致美观的《孝感剪纸》大型画册,饮誉中外客商。
现在的孝感雕花剪纸,早已超出单纯的艺术范畴,融入到社会、经济和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工业、商业、建筑业,都离不开雕花剪纸。其应用范围涉及报刊题花、杂志封面、礼品装饰、广告宣传、插图书签诸多方面,原来的单一品种逐渐向“品种多样化,功能齐全化,内容时尚化”转型,扩展到了窗花、门楣、挂签、日用器具及室内装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美化环境的装饰品,艺术爱好者的收藏品,旅游观光及大型活动的纪念品,人际交往的馈赠品。创作内容也不断拓宽,由单纯历史题材到现实生活题材,在秉承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入了时尚化、新潮化阶段。图案设计由单纯的图画到文字书法,而且突破传统工艺模式,广泛应用新工艺、新技术,由平面到立体,由微型到巨型,由单色到多色,由版刻到卷轴、装裱、覆膜,制作出既能观赏、又能装饰,既可收藏、亦可馈赠的剪纸壁挂投入市场,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孝南区桃花艺术节上,系列产品剪纸画册、剪纸壁挂、剪纸展牌等十几个品种及剪纸艺人当场的绝活表演,成为艺术节的一大亮点,受到各方商客的青睐。
孝文化沃土的滋养、孕育,现代社会生活的激励、催发,使得孝感剪纸随时代前进而与日俱新。然而,看似平常的雕花剪纸,创作起来极费心力,凝聚着艺人们的心血汗水和无穷智慧。虽然有过昔日辉煌,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审美观念逐渐淡薄,需求衰减;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小型分散的手工劳作已不适应当今的“规模效应”,费效比攀高,市场日渐低迷。本大利微,导致参与者愈来愈少,不少艺人渐渐淡出创作舞台,无可奈何地结束艺术生涯。更为严重的是,昔日传人大多年事已高,纷纷谢世,雕花剪纸面临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濒临失传的危险。抢救这一宝贵遗产,实为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为了保护这一珍贵遗产,当地政府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把开发孝感雕花剪纸作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系统工程来抓,广泛宣传发动,动员相关部门参与,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其次,深入、系统地开展调查、搜集和研究工作,进行抢救性发掘,建立孝感雕花剪纸陈列室和民间剪纸艺术人才档案库。再次,创造更为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开发;广泛开展“文企联姻”,把雕花剪纸融入企业文化之中。第四,定期举办雕花剪纸艺术节和展览,举办短期培训班,传播剪纸艺术;职业学院、中小学美术课增添孝感雕花剪纸内容,着眼未来,大力培育艺术新人,使这一中华独特的传统艺术后继有人,永久传承,长盛不衰。[zt]
10#
发表于 2010-4-1 17:56:24 | 只看该作者
镌刻孝俗风情的“孝感剪纸”
作者:汉楚
  经久流传的文化艺术之花,总是深深扎根于民间,滋长于沃土而常盛不凋。
  孝感,就是一片创造神奇的沃土。她孕育的孝文化经典艺术《天仙配》千载留芳,旷古传奇!同样,被誉为“民间艺术瑰宝”的孝感剪纸艺术,也蘸着浓浓的孝文化汁液,以镌刻孝俗风情的独特艺术享誉中华,蜚声国际!再次印证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至理名言。
  虽然剪纸艺术遍布全国,并非孝感独有。然而你若有心掀开“孝感剪纸”这座艺术宝库,就不难发现,孝感剪纸艺术与其他地方不同之处,在于它以浇铸孝民俗风骨、诠释“孝文化”内涵的特殊视角,承孝道之天露,沫孝道之地缘,浴孝道之人气。这才是中华剪纸艺术宝库中的“孝感品牌”!据有关资料显示,早在1953年,孝感雕花剪纸在全国出口工艺品展览会上,就受到郭沫若同志题诗赞誉:
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
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未得有。
一剪之巧夺天功,美在人间永不朽。
  笔者孩提时代就听母亲讲,孝感自古有一个传统习俗:行孝有艺,倡孝有德。女伢从小就得学会剪纸绣花,善于信手随心地剪出精美的花样,而且每年正月十五观花灯,都要三五相聚剪纸花,绣枕头,纳鞋面,挑耳帽。皓月当空时,她们手捧针线笸对天念叨:
正月正,麦草青。请七姐,看花灯。
年年接来七仙女,教我剪花学针线。
  人们把这种祈巧工、求精艺的民俗叫做“祈巧求艺”,大凡能够巧手剪纸绣花的女子称作“孝女巧姑”。为此有民谚曰:能剪一手好样花,长大不愁找婆家!在此习俗熏陶之下,至今耄耋之年还耳聪目明的母亲,都能信手剪花打样不含糊。仅从这一点看,孝感剪纸自古就鎸刻着孝民俗风骨,浸润着孝文化内涵。
  前些时,笔者怀着对孝感剪纸艺术的欣赏和探讨、实地采风时,有关单位赠我一部装帧精美的大型画册《孝感剪纸》,掀开它眼前一亮,情不自禁地欣赏、品味起来,深深为那一幅幅撷取中华孝道题材、表现孝文化气息、凸显孝感民俗的剪纸雕花作品而陶醉。她的一剪一雕,一刻一凿,均以其独特的叙事语言,清丽撩人的神韵,轻而易举地把我带进一个赏心怡神的美学世界,凝聚出一种孝俗文化的浓浓情结。
画册中大量的作品取材于孝感民间文化,它的艺术形式和它所表达的内容,多半是从民间来又到民间去,并且多以敬老怀亲,上慈下孝,生寿祝福等内容为主题,把实用性与装饰性、艺术性与群众性和谐地统一起来。
  在选材上,它着力反映当地民俗风情和古朴礼教,注重于“装饰以实用为拓展、实用以装饰为衬托”,不仅继承了传统的长寿吉祥、幸福美满、仁和喜庆、祈福消灾的理想和愿望,并且开拓出了具有时代气息的新题材。
  在形式上,有用剪纸形式为父母做生祝寿剪双喜、贴窗花的孝子贤孙;有用雕花剪样为婆母绣鞋面、挑纸花、缝耳帽、镶围裙的贤姑孝媳;有表现敬老爱幼、睦邻亲和的至爱亲朋。所有这一切,都融于“百行孝为先”的孝道之中,并将这一道德规范之下人世间的至敬至孝、至情至爱、至善至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在孝感,无论是专业的剪纸艺人,还是民间业余爱好者,总是蘸着“孝俗文化”的浓浓汁液,搞创作总是激情满注,精求技艺,从而做到以“剪”托情,寄情于“剪”,一剪剪开一幅幅人间吉祥图,一剪剪开一幅幅民俗风情画。
  其中最能传情达致的要数画册开端冠首、取材于文化经典——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槐荫记》。该作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美国俄亥俄州政府收藏。称得上是剪纸艺术直接浸润孝文化汁液、缠绵孝俗风情的经典之作。这情结,恰如它所表现的七姐与董永那种“剪不断,雕不散,解不开”的生死情缘!你看,表    现“路遇”、“成亲”“缠绵”、“分别”片段等四部作品,似乎看得出作者寄情于“剪”的匠心。
  表现在刀功技法的运用上,把“剪”与“雕”融于一体,力求“面”与“线”的和谐统一,“虚”与“实”的参差有致,面片稳健,线条阴柔,飘逸,沉静,给人以节奏分明、格调清真的韵律感,灵巧敏捷的运动感,因而整个作品显得风清骨凌,神形姝丽。
  表现在视觉效果上,作品阴阳相间,连断有致,巧妙地运用“破刀”开片,更增强了画面的凹凸感。作品以线为主,以块为辅,格调清沏明快,达到了惟妙惟肖的视觉效果。据行家称,这是孝感独创,其它地方剪纸艺术少见的刀功技法。
  表现在整体构图上,尤其在人物关系以及相互间所表现出来的神态、情态上,由于恰到好处地赋予人物以舞蹈性大动作,使之富有舞台韵律感而魅力无穷。只要你细细品读,就会从一幅幅表现人物动作语言和眉宇间精细入微、连断折合的刀法上,读出“三态”的连续变化——“路遇”中骤逢乍会时的男“窘”女“逗”——“成亲”中的男欢女爱——“织锦”中的如胶似漆——“分别”中男恨女愤等连锁反应。从其神韵上看,的确可以透视出一把把刀法剪艺的巧夺天工!它们把现实迭加于浪漫,以古朴反衬出新奇。从而将董永“孝感动天、仙女思配”的主题表现得鲜明美丽、天成壁合!从而将一个传统的艺术角落,变成孝心回归的故乡!分明镌刻的是神话,雕镂的是民俗,斧凿的是“孝画”。
  值得一提的是,剪纸艺术不需要专门场地和工具,往往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即兴而作。所以它表现起民俗风情来得天独厚,游刃有余,加上她生长在中华腹地孝感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得南北交汇之灵气,并把北方板块的粗犷豪放同南方以线为主、细腻精微的特点融为一体,而独得艺术气韵!
  提到孝感剪纸艺术,最后不能不说被称之为“剪纸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胡启均,他就是一位颇有影响的剪纸艺人,还有的本身就是奉行孝道、被当地传扬的作者。就这么一批专业和业余的剪纸艺人,把孝感的剪纸艺术,不断推向前进。
  据业内人士讲,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孝感剪纸又迈出了新的一步。由微型剪纸发展到巨型剪纸,由平面剪纸发展到立体剪纸,由传统的以花鸟为主,到表现孝民俗风情、孝文化内涵的人物,由出国展出到国际上获奖。
  一句话,孝感剪纸是一株历史悠久、底蕴浓厚的艺术奇葩,已经实现了从民间大地登上大雅之堂、从“小家碧玉”走向世界辉煌的跨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7:15 , Processed in 0.07885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