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2 17:0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
刘庆昌
    1929年,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先生撰《纪念碑铭》,说:“海宁王先生自沉后二年,清华研究院同人成怀恩不 能自已。其弟子受先生之陶冶煦育者有年,尤思有以永 其念,金曰宜铭之贞珉,以昭示于无竟。因以刻石之辞命寅恪,数辞不获已,谨举先生之志事以普告天下后世。其词曰:士子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这段碑文一则表达了清华研究院同仁对王国维先生的尊崇,也为后世的知识分子立下了人格的法律。这个法律,虽然是陈寅恪先生所立,却是历来仁圣气节的写照,正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陈寅恪不只是这个法律的执笔者,更是模范的履行者。1954年,国务院想请陈寅恪赴京任社科院中古史所长。先生回信说,若答应他两个要求就去,否则不去。一个是不学马列主义,另一个是不学政治。不仅是他一个人这样,必须整个所的研究人员全部遵循此原则。结果可想而知,陈寅恪先生最终在广东度过了最后的20年岁月。与不肖而乖巧的人们相较,贤拙的陈寅恪应该说是晚景凄凉。
    回顾陈寅恪先生的往事,是因对目前知识分子短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有强烈感觉,且以为当代中国学术不兴,学风萎靡,均与知识分子的精神和思想品格紧密相联。一说到目前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问题,总有人们急不可待地表明种种不良现象皆为时势所造,作为个人的知识分子要生存、要发展,只好顺应环境,损失点人格,换来生存和发展的资料,他们不应成为被指责的对象,要指责就指责种种不合理的导向。这样的表白看似有理,实际上不过是为不肖而乖巧的人进行某种辩护。人是环境的产物,但人更是自己的产物,因为人与环境的关系,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单一的线路,人既会适应环境,也会与环境保持一定的距离,甚而为了高尚的理想而与环境对抗。仅仅采取顺应环境路线的人,对于个人的利益来说是乖巧的,对于群体精神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不肖的。
    今日知识界,乖巧而不肖的人,已经不是少数,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可以见到很多不良文人,他们的共同的特征是,无所谓学术的品位和真理的追求,只要有利益,损失学问,不在话下,表演无耻,也在所不惜。由于我们的学术界存在着滋育不良文人的土壤,人们会发现,“不良”,的确可以换来利益,所以,“不良”也就接踵而来。倒是那些一身正气的学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显得乖张和另类,好像他们缺乏必要的灵活和宽容,你让他们到哪儿说理去?
    最近参加了一个学术期刊的编者、作者、读者通联会,就目睹了以下珍贵的一幕:A先生说,该刊物之所以在学界具有很大的影响,是因为20年来一贯坚持学术至上的原则,不跟风潮,不跟热点,始终注重所刊登论文的专业性和创造性,故而能独树一帜。过不久,B先生发言,认为该刊物在栏目设置上有点死板,对外界的变化反应不大敏锐,进而建议刊物可以设一个“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专栏。这时,A先生激昂地说道,“有这样的想法,纯属学术小人”。这并不是两个人的冲突,实际上,A、B二先生并不认识,这显然是两种学术追求和学术境界的冲突。若就事论事,“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是需要纪念的,但一个纯学术的刊物,完全可以不问津这一事件。A先生后来的陈说,让与会者理解了他一贯痛恨那些在学术研究中投机取巧、攫取名利的小人。
    若深究一层,A、B二先生的冲突,已经涉及到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问题。独立,并不是把自己从环境中孤立出来,更不是与环境的格格不入,而是具有不为环境吞噬的自持。这种自持是自尊的底线,而自持的境界随个体内在力量变化会有不同的表现。普通的知识分子能面对名利的诱惑,洁身自好,不失求真的追求,就是一种高风亮节;而那些能为世人典范的学术巨子,不止洁一人之身,还能开一代风气,就是圣人之德了。这样的圣人,一般是对名利淡泊,对权势敬而远之的人。有了足够的自持,说明有了自己的原则,这些原则,有主体性的人是不会轻易丧失的。应该说,一个人能够经受名利的诱惑,能够抵挡来自权势的影响,其人格就是独立的,这也是一个知识分子精神独立基本前提。
    在人格独立的基础上,知识分子的精神独立,主要要体现在他在求真道路上的纯粹性上,这可能是做学问的人最需要的,又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最难具备的。我觉得,真正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不会对环境漠然置之,但多会和环境保持必要的距离。那些和环境融为一体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者,他们的学问、人品,一般来说是靠不住的。这样的人必然会从环境中得到足够的名利,但他们留给世人的又必然多是垃圾。他们之所以成为学术垃圾的制造者,并不是他们的脑袋灌了水,而是他们的人格让驴踢了。不过,这世界也越来越奇怪,先辈们教诲的“要做学问先做人”,似乎在当代失效了,我以为并没有失效。现实中的不良文人,就不是为学问而在的,他们不做人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凡大师,在成为大师的过程中,有谁不是人格上的健将,有谁没有独立的精神、人格?倒是有些大师因放松了“做人”的标准,从而失去了众人的尊重。
    知识分子,以至所有人们的独立的精神,都是一种美丽。失去独立的人格,或有婀娜之态,却不会有挺拔之魂。杨柳之婀娜,在自然中也不失为一种美,虽有媚资,中有温柔;而人之为人,唯有挺拔,才是可敬的。挺拔则俊直,为人简洁而无枝蔓,为学敏锐而无旁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认识的道路上探径通幽。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经验是共通的,我所遇到的一流的学者,在人格上是没有瑕疵的,正如陈寅恪先生评王国维时所说,“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现在的人们动不动就称某个人为大师,实在是不谨慎,或者说太随意。不可简单、轻易地把名校的著名博导、教授,称为大师,他们的名,如果来自对于学科、学术的贡献,可以尊敬,如果仅仅因为他们身处名校,身居要职,就不值得尊敬。现实中的很多名人,好像是毕业于大学名人学院、名人专业的,只知其名,不知其贡献,实为可有可无,对他们还需要什么尊敬吗?
    我知道,那些秉承“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者,任何时候都在自己的世界里默默耕耘,他们是为学问和真理而在的,这也是他们能够独立自由的根本理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3:49 , Processed in 0.062675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