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史研习新得
清风徐来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研习,我对语文教育史有了一些新的感受,或者说有了比较明朗的方向,这个方向将指引我后段的研习。总的来说是一段时期,两个人物,三种方法。
语文教育史要重点关注一个时期即20世纪前期,模糊地说民国时期也可。20世纪前期的语文教育研究之所以重要,主要原因有:
一、 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非常活跃,从语文课程设置到语文教材编制,再到教法(包括识字、阅读、写作)的研讨,各个层面都有人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文教育研究期刊也办得相当好,现在看来完全具有超越时空的水平,主要有《国文月刊》《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东方》。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均有完整的收藏,可惜深圳很难看到。
二、 这一期是一些学术大家在研究语文教育,这一点迄今为止仍无法超越。黎锦熙、梁启超、胡适、蔡元培、叶圣陶、沈仲九、朱自清等等,他们中有的是作家,有的是出版家、有的是哲学家,有的是教育家,有的有良好的国学功底,有的有西学背景,这真是难得的研究氛围,也许是空前绝后了。解放后到20世纪末基本上没有大学者参与语文教育的研究,直到1997年大讨论开始才有一些知名学者参加进来,到现在也就是温儒敏、钱理群、方智范、童庆炳等寥寥几人而已。
三、 这一时期特殊还在于它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和变革期。从一定意义上作为社会晴雨表的语文和语文教育,最能反映出其中的微妙。更重要的是语文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变革中,这段时期是一个节点,它引领了现代化,也接续了真正的传统和民族化。再往后就是传统的日渐异化。
两个人是黎锦熙、梁启超。
黎锦熙曾三任北京师范的校长,是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语文教育家,对语文教育研究独到精深。可惜人们对他的思想没有系统的发掘整理,有人说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是同时代最先进的,有些看法甚至与新课标的理念很相近。1996年出个一本有关黎锦熙语文教育的文集,有少数学者提及或做一些零星的研究。黎锦熙语文教育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我以前很少把梁启超与语文教育联系起来,最近随着文献资料的丰富和阅读的深入,才发现他在语文教育方面的贡献大着呢!在这方共面他与胡适有过一场争论,正是在争论中,梁启超阐述了自己的观念。胡适更重文学教育,梁的观点更具实践性,我甚至觉得他的很多看法可以解决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梁启超没有专门的语文教育论著,他的这方面的看法散见于他的学术著作和其他文章中,有些甚至都没发表。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在2002年发现一篇梁启超佚稿,一读很有价值。黎、梁二人的语文教育思想确有研究价值。
三种方法:概念分析、变迁史、实证研究。
从去年到今年,我特别关注研究方法的学习。还没有学到家但是个人特别感兴趣的有石中英教授总结的概念分析法,语文教育研究中变迁史法、和温、郑两位老师大力倡导正在践行的语文研究中实证法。石中英认为教育学研究中概念分析的主要类型与路径:概念的日常用法分析、概念的定义分析、概念的词源分析、概念的隐喻分析、概念的跨文化分析、概念的条件分析。把变迁史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说法不太严密,姑且称之。在语文教育研究中最先用这种方法据说是日本的一位学者,研究鲁迅的《故乡》,其后有一位大学老师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上发表《<背影>的教学史》,最近有人教社的张华娟老师的《<兰亭集序>的在教材中编辑史》(大意)。温儒敏老师早就主张语文教育要进行扎实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要用社会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语文中稳定部分,郑老师从哈佛回来后研究的路向也转到实证了,比如小学三、四年级作文用字研究,小学生的错别字研究,小学生作文主题研究,都是在大量调查统计基础上的研究,很基础,研究出来对教材的编写和教学会起到很大作用,真正的教学科学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