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要有学问,还要有思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12 18:1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要有学问,还要有思想

少 雄

学问不等于思想,思想不等于学问。
在现实中,学问和思想经常不相关联。
学问是知识、特别是已往的知识的积累。
知识,林林总总,或如事实性(factual)知识、方法性(methodological)知识、观点性(ideational)知识,或如特殊性(specific)知识、一般性(general)知识,或如无益知识、有益知识,不必详述。
思想是个人独立思考的过程与结果。
思想,形形色色,或如偏失的(biased)思想、中正的(unbiased)思想,或如无根据的(groundless)思想、有根据的(well-grounded)思想,也不必发凡。
有人有学问而无思想。他们的学问,或丰富,或渊博,或如海如洋,言谈之中,无处不传递知识,有时指头缝里漏出的都是高深知识。然而,看他们的文章,听他们的演讲,或与他们交谈,却有被瞌睡虫缠绕的感觉。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没有思想的光亮,没有思想的呼唤。
持有、特别是机械地持有他人的思想,无论思想多么中正、多么有根据、多么光辉,都只是有一种观念性知识,而不是有思想。有思想,是有个人的、独特的思想。
有人有思想而无学问。他们之中,有些人的思想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但多数人的思想经不起推敲,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思想,如果来得太匆匆,也必然去得匆匆,只像一阵风刮过。思维活跃而学问积累不够者,脑子容易成为思想凉亭,思想如风来去匆匆,来去不留痕迹。
不产生思想的学问,不是有意义的学问(significant learning),不是真正的学问。
没有学问支持的思想,是危险的思想。说它们是危险的,是因为它们容易自倒,容易被人推倒,是因为它们容易误导他人,容易误导思想者自己。思想不是拍脑袋拍出来。胡适先生提倡大胆地设想、小心地求证;拍脑袋只是大胆地设想的开始,离思想的形成还有很大距离。思想,经得起时间检验,才是有意义的思想,才是真正的思想,而这样的思想往往建立在坚实的证据基础(substantial ground)之上。
没学问、没思想不是好事,有学问没思想、有思想没学问也都不是好事。
要有学问,还要有思想。这一点值得年轻人注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5-2-17 08:33 , Processed in 0.06196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