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绘画需要一种慢慢生长的状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3 15:0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绘画需要一种慢慢生长的状态


蒋世国绘画艺术散论作者:西沐    2010-10-11    

  在中国画当代艺术探索板块中,蒋世国是一个容易被人关注又容易被人忘记的人,这种评说虽然并不一定准确,但总归是有一定的根据。究其原因,在人潮汹涌、信息爆炸的时代,他属于一以贯之的人,选准了自己的路子,就很少再用什么新闻点去闪光、去折腾,时间久了,容易被人忘记也自然在情理之中。好在艺术探索从来都是一条寂寞苦行之道,在当今,离风口浪尖远一些,就有可能离艺术近一些,这么说来,善于忘记与善于被忘记也未尝不是一门学问。其实,蒋世国也没少折腾,只是多限于在他的理想王国之中进行。他在一本画册的前言中写道:“理想能让人活得有劲儿。编造一些图画,注入一个愿望、一个判断、一种情绪……这是一种对心中理想的制造,愿这种制造同时会给别人带来宁静与健康。理想不断,哪怕是虚幻的,这是我继续画画的理由。”看来,流水致深自有道理。

  在绘画方面蒋世国坚持走学院探索的路子,不折不挠,这在当下人心浮动的艺术界可谓是难能可贵,思潮的流动与环境的变迁似乎并未影响其艺术追求的基本目标。中国画当代艺术是中国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蒋世国在绘画语言上的敏感性及深入探索的专注精神,进一步激发了他源于自身本性而又贴近生活的叙事表现方式,对生活体验的独特语境显现使他在中国当代文化的大背景下,利用观念和对现实生活的参与和感悟,创作出了既游离于中国传统绘画模式又颇富有现代审美感的当代绘画创作。在这些创作中,蒋世国用一种新的审美经验孕育出的审美理念去观照与感悟生活。在这种新语境的视角中,蒋世国无疑正在不断探索一条不是快速成功、却能慢慢成长的、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蒋世国的绘画语言探索具有生活化倾向而非游戏化或个体化视角,这使他在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中找对了一条适合他心性的表现之路。建立在思考基础上的本我、本源、本质性的价值取向,使他的创作有了更多的人本主义思考,而对题材的选择则成为他理解与表现自己思想的一个载体,而不是创作的始点。这样,他绘画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及精神特征,使中国水墨画探索中兴起的学院派探索有了更多的向度与内容,审视、批判、赞美与参与社会生活,形成了一种探索的多元化的格局,而不是一味地泛意识形态化。

  一个不经意的生活小景或片断,没有媚俗地向你感官推销,而是让你从容地进入画面。在不大的空间里,你却有一种别有洞天般的感觉;在有限的时空内,你会体验到一种无限的、不紧不慢的精神漫游,这种精神漫游让你既感受不到深重,更看不见广告式的说教与灌输,而是在虚静中让你体验生活的真实。

  淡墨而成的灰色调子使蒋世国的思想能够轻易地舒展开来,在语言的敏感营造下,一种新的语境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不仅仅是一种吸引,更多的是一种由暗合而起响应所带来的审美与体验,这恰恰是思考的开始。在大量信息言语涌现的过程中,你只是仔细地阅读、消化、理解,而后与之产生共鸣,一种思考的快乐便溢满画面。

  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有不同的方式与方法。科学对世界的认识靠的是观察,艺术对世界的认识靠的是领悟,而文化对世界的认识却更多地靠的是体验。对世界不同的认识会产生不同的认知与理解。从蒋世国的经历来看,他对事物的认识有一种主体化方式,所以,当他在自足式的、看似单调的生活中,总能给人表现出丰富的感受。对世界立体化的认知方式使他的建立在生存状态之上的意象空间丰富、抽象而又富有感性,这样他就能够比较自由地利用基于自身个性的审美经验积累,去言语与解构意象的天空,从而在审美的复杂过程中,表现出自己特质明显的价值取向性。于是,很多人视蒋世国为既有艺术性又个性突出的画家。

  如果我们不去认真地探索水墨与造型这类技术性的问题的话,蒋世国的绘画可以大体地概括为经观念、思考、体验及精神的艺术探索的路径指向不断传导;如果非要以一个个阶段那样来分析,那么,我认为可以将蒋世国的绘画概括为以语言的探索为主线,经历了以下4个比较明显的阶段性进程:(1)观念发现与生长的天空;(2)用观念糅合思想的体式;(3)理念在生存中的深化与延伸;(4)精神在体验中的舒展与融解。

  无奈、守候与进行中的生存状态,通过种种传统文化与理学的暗示,在表现中述说着一种难以探索却又不能进入的状态;更多的时候,幸福与矛盾堆积在一起,在一种状态下发酵,在平静的表象下,演绎着丰富但又灼伤、滋润但又无奈的心灵之旅;在世俗的羁绊中营造自己的生存领地,在自由的领地中用心灵的劳作搬运净土,在忍耐与退避中成就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颗看似并不崇高、但却是来之不易的状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蒋士国来说,他在绘画创作中体现出了以下几点:

  ⊙ 独特的感悟是绘画语言生鲜的保鲜膜;

  ⊙ 做生活的参与者,而不是生活的审视者,更不是生活的批判者;

  ⊙ 理想能让异化的审美找到回溯艺术源流之路;

  ⊙ 文化背景的沉积与文化精神的认知使艺术创作的经验在审美当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去栽种探求的理想;

  ⊙ 语境是一种生存状态的水墨架构与表述,是一种对本我的特定的言说。虽然这种言说有时流畅、有时生涩,但都是在文化大背景下出于本源的一种直接的表达。这种表达的品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艺术家绘画水平的评判;

  ⊙ 用最直白与朴素的方式,直面生活体悟,去表现一种关于生存的精神诉求与愿望;

  ⊙ 体验是将社会生活、自然与水墨及艺术表现进行观照与结合的中心与互通,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体验,我们如何利用水墨所特有的方式去面对纷繁的社会、杂陈的生活与丰饶的自然。体验这种独有的文化感受方式,透过水墨,静悄悄地渗入我们的绘画表现之中,从而使绘画超越了形式与图式,在精神层面上让人们对视;

  ⊙ 浪漫的生活守候者,其思想及怀念就像一个影子悄悄地隐在其绘画的后面,不装腔作势,没有要思考而端起的架子,自然得好似喘气,但却总能拨动你内心最敏感之处的弦子。

  在绘画中,蒋世国虽然经历了对意念空间的再造与对审美取向的过滤,其作品中一些简而又简的符号、思考与形象却并未让人感到是对生活状态的一种远离,相反,像浓烈的老酒,散发着诱人的气息,没有隔膜,没有伪装,使画面与心灵贴得很近、很近……

  所有这些使我们可以期待,蒋世国会沿着其思想力度的理性去自然而然地参与生活,而不仅仅是让理性躺在生活的沙滩之上。在时尚中,我们丢掉的是一种耐心,以及在耐心基础上的理解与领悟,而生活中的体验与思考,使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形式与感官的刺激,更多的是参与生活所揭示出的一种状态、态度、思考及弥而不散的关于生存的意义求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9:55 , Processed in 0.07786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