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赏析孩子的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1 07:5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赏析孩子的画
作者:陈宏彬  
                     
美丽的树 法国 8岁
如果非要用像与不像、真不真实来评判这幅作品,它不一定能得高分,但是如果拿想象力、创作力作标准,这绝对是一幅佳作。这个法国小朋友梦想中的树有着蓝灰色的树干、五颜六色的树叶,有红的、绿的、蓝的、紫的,甚至还有白的。这也许是他根据阳光照在树叶上的光线效果自己想象出的,这棵孩子梦想中的树,让他感到快乐。还不赶快动手画画,比比谁的想象力更丰富
战争 7岁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历来是创造力培养的重点,对于孩子而言,画画就是游戏,更有利于儿童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战争并不局限于人类之间,还应包括与人类启、息相关的自然界和宇宙。瞧,这里面有“小铅笔和文具盒的战役”、“灯与灯的大战”……画面上表现的内容真是太丰富了!
婚宴 9岁
  这幅画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孩子独到的眼光和造美能力:作品表现的是农村婚宴的主题,采用的是装饰画风格,把热闹、喜庆的气氛描绘得很成功。新娘、新郎的服饰勾画得很漂亮。红头巾、绿上衣、花裙子、蓝裤子,色彩对比鲜明, 纹理疏密有致。酒席的菜肴、器物以及喝喜酒的乡亲们,形态各异.生动活泼,很有感性,极富生活化。
威尼斯的傍晚      意大利 11岁
  这位小朋友的画表现力很丰富,很有几分大师的味道。孩子使用了水彩笔、彩色水笔、彩色铅笔三种绘画工具。画天空时,先用淡黄的水彩涂满天空,再用深黄的彩色水笔画天空的远处。画建筑时,先用淡紫色涂满,再用彩色水笔勾出轮廓,主要的色彩是*彩色铅笔涂画完成的。多种方法的混合使用,提升了作品的表现力


                                    
  




在清澈的河边,在这个没有遭受污染、干扰的森林里,两只可爱的鱼儿(像弹土鱼类的)在河岸的树林里,快乐的戏游。
作者的观察细心,将画面前端部位留出来,浅蓝的水波和褐色的水影,充满透明和宽阔的感觉。水波的曲线和倒垂的直线形树干对比,加上不同色阶处理,表达了宁静、丰厚的气氛。
两只鱼儿一上一下的姿态,衬托深黯的林木,而翠绿的身体和翠绿的树林更令人感受原始、和谐的纯净。
鱼儿的表情是画中的精华,张开白色的嘴唇,背上白色尖锐的鳍角,增添画里活跃的生命力。鱼儿躯体丰富的色泽,还有黑色的斑点,显示环境的丰饶,生体的硕 壮。
黄色的光,照耀在鱼儿的腹部和倒垂的树枝,静宓的森林角落里也有温暖。



这件作品乍看之下,还以为是一块棕色的布毯呢!若是地毯,则作品的处理是设计性的;上下、左右对称,加上圆形、方块的符号和叶形图案的组合,即使是地毯的图案设计,也是件上等之作。然而它是一张儿童画,所以就要从儿童的角度去看。首先要了解小朋友为何会画这张画?





九岁的孩子对物体的透视并没有多少概念,他把生长在树林间的长颈鹿和周围的环境画成平面、展开式的排列起来。四周的圆圈代表石子和围起动物的栅栏,排列的有点整齐,那是孩子对环境的概念;三层栅栏式的围绕,表示对此地的美观和安全性的慎重。方块范围内是长颈鹿的家,布置的密密麻麻的树林,衬在黑色的背景里,显得繁密。长颈鹿是褐色的,其中一只在树林里探出头来,也把动物的习性生动的表达了!
这件作品的质感处理的非常高明,作者虽只有九岁,处理这类的能力,倒不如说是潜意识的;因为要处理如此效果并非他们的能力所及。但孩子自有纯朴、天人合一的特质,利用粉蜡笔和水彩交*涂绘,感觉很大胆、很古典、很朴素。
                          

这是一张以黑色、灰色、白色表现加拿大农家的景色。作者仅有八岁,却能以熟练的笔触表达出家乡景物的感觉,令人惊讶!
若论技巧连大人都要佩服的,整个画幅由许多浓淡的方块组合起来。每一个方块都是农家生活的宝藏。最前方是养牛、猪、鸡的栅栏,它的後方有一块耕耘整齐的农田,还插著两个稻草人哩!画里的左边,也是一块块的田地,种植不同的植物,所以点缀在上面的图案也不一样,图画的後方,层层的山脉也被用不同的彩度分割,感觉山是那么的柔和、宁静。
在这些块状的组合里,人、动物是和谐、忙碌的。大人忙著工作,有的喂鸡、犁田、载运牛猪、挑水、推运货物,动物们忙著吃、悠闲的过著愉快的日子,有一条小狗还守著栅栏,彼此间有述说不尽的温馨。
农家的烟囱袅袅升起,妇女们喂食小鸡,有的在厨房烧饭,还探头问候窗外忙碌的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6-8 06:14 , Processed in 0.12003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