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生磨就一节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1 08:5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生磨就一节课
朱华贤

哎!整整一个学期,我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全放在了这一节课上。你知道我试教了几遍?三遍?哈!翻一番都不止,八遍!第一遍,我一个人偷偷上,怕被别人笑话,在自己班里,感觉不行;第二次,叫了几个平行班的同事,请他们来听,听后,他们觉得设计思路不大清楚;重新设计后,进行第三次试教,比前几次要好一点,但总感觉有疙瘩;第四次,请教导主任和校长来听,他们在语文方面都是内行的,听后,他们觉得基本上还可以,但还有一些地方需要调整;随后,又请了一小的黄老师和三小李老师来听,他俩是市级教学能手,他们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随后,又进行了多次试教,自己学校的四个五年级班试完了,就到一小去试,在自己学校的六年级也试了一次。先后八次呢!课文都会背了。这八次试下来,对我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真可以说是一次飞跃。自己觉得提高很快,许多观念和认识以前不深,现在有了深刻的体验。最大的感觉是,会上课了!知道了要怎么设计、怎么指导、怎么评价。我教书已经十六年了,应该说都还是认真的,学生也是喜欢听的。但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像这一次,为了一节课这么投入过。这个过程,苦是苦的,瘦了六七斤,丈夫说是减肥运动,但值得。它使我的教学上了一个台阶,否则,我就可能永远在原来那个层次上踏步走。现在,自己觉得来到了一个新的天地。
这是一位教师向我诉说的心里话。鉴于有些教师错过各种机会,在教学方面没有获得过多少荣誉,最近,我们举行了一次全区小学语文中年教师(35周岁以上的非教坛新秀)优质课评比。这位已经到了不惑之年的她,在评比中获得了金奖,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功感,激动得哭了。她的这番话,让我想到了作为题目的这个观点:一生磨好一节课。
作为一线教师,每周都要上七八节、十几节甚至更多的课,每节课都精雕细刻这是不现实的。但是,在一个学期中、在二三年内、或者更长的时间里,甚至在一生中,能切切实实地磨好一节课,对于教学乃至对于人生,那倒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从来没有细细磨过一节课,没有磨出过一节精品课,那是可惜的,甚至是可悲的。
教学和人生一样,是一个不断地爬坡的过程,欲穷千里目,再爬一个坡。爬坡是艰难的,但一旦爬上了一个新的高坡,眼前就会豁然开朗;而且,爬上了一次,爬第二次、第三次就不会感到吃力和艰难,就会站在这个山坡的高度上步履从容地自由行走。如果不敢爬坡,或者从来也没有爬坡的打算,那只能在幽暗的低坳里逡巡徘徊,永远也看不到奇丽的景色。教学与爬坡的相似点就在于:能磨出一节精品课,就意味着能磨出N节精品课。一节的成功,就有了N节成功的可能。一生磨就一节课的意义,不在于这一节课本身有多少威力,而在于前后会有截然不同的感受:磨前,自我感觉也许并不差,以为教学嘛,就是这么一点套路,有什么可磨的;磨后,则会有一种天外有天的新鲜感:原来这里的景色如此娇美!
一生磨就一节课,关键是这个“磨”,集所有的智慧和精力,聚众人的心血与辛劳,反复地、不断地打磨与琢磨,大有“课不惊人誓不休”的气势与决心。令人遗憾的是,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书,你说他不认真嘛,那是冤枉;你说他不努力嘛,这是罪过。他总是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按部就班地在这么干,他的每一节课也许都是合格的,他的每一次设计也许都是行得通的,但是,他没有花极大的精力和时间去磨过一节课或一个内容,他没有一节课让所有的人(学生或旁听的教师)为之喝彩,为之翘首仰慕。他只有山丘,没有峰巅。
一个作家的艺术成就,往往是由他的那个最具影响力的作品来决定的,那个作品的高度,就是作家艺术成就的高度;而一个教师呢,他的教学水准往往是由他的那一二节最精致的、最具震撼力的课决定的。教师一生要上无数节课,如果每一节都稀松平淡,那就是没有高度的丘陵,如果有那么几节或十几节令人拍案叫绝,那就有望成为奇峰突起的高山。
很多年前,就看到作家冰心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作家一辈子能写好一本书就够了。她的这句,后来被人称为“一本书主义”。当时想想,这不是要求太低了点,现在想来,觉得颇有道理,我国古代的许多著名诗人,不就是靠一首诗、一篇文章流传至今的吗?要知道,能写好一篇脍炙人口的诗文,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作家的写作与教师的教学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可比性。因为它们都创造性劳动。正因为这样,我认为:一生能上好一节精品课,就可以无怨无悔了。干了一辈子教师活,一生也应该上出一节精品课。一生磨就一节课,不要等到十几年、二十几年后,更不要临近退休时。
我的教学职龄有多长了?我有没有为一节课而全身心地投入过一次?我有没有磨就一节精品课?我在反思,我想践行。

(311200  浙江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朱华贤)
                           (T:0571—82703925  E—mail:xszhuhx@163.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5:40 , Processed in 0.0741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