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读”课堂交流中教师的“片言只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29 08:5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研读”课堂交流中教师的“片言只语” 周一贯 (转贴)   [阅读: 387]
一、插问追索。 在学生作课堂交流时,常有表述不清、内容不全的状况,这时教师常以插问的形式给学生以帮助。插问不是提问,学生一般不存在被动应答的情况,确切地说,是以“问” 的形式给学生以启发帮助,让他更有信心说下去。插问的话语比较简短明快,因为是顺着学生交流的语境提出的,必须考虑到不打断学生的思路和语流。插问还常带暗示、启发的成份,具有亲和力和鼓励性,要避免使用生硬、找碴儿的口吻。教学《赵州桥》一课,在学生课堂交流“这座举世闻名的石桥在构造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时,请看教师是怎样插问追索的:生:它的特点是一个大桥洞,四个小桥洞。师:这算不得独特,是个五孔桥吗?(板画:)生:不对。赵州桥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两边还有两个小桥洞。师:“两边两个”那就是一边一个,是座三孔桥吗?(板画:)生:不对,应该说大桥洞两边还有四个小桥洞。师:这也是两边四个呀,是这样吗?(板画:)要说准确可不容易。生:(跃跃欲试,争相发言)应当说大桥洞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师:这个“各”字用得好。(板书:“各”)但小桥洞的位置还没表述清楚。(板画:)是这样吗?书上是怎么说的?生:“两边”是大桥洞和桥面中间的那个“两边”。应当是大桥洞顶上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书上也是这么说的。师:(板书:顶上)别看这词很平常,用在这里十分贴切,说“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才不会引起误解。(板画:)这里教师的插问追索,用语不多,但字字点在要害处,并巧妙地以图示应证指谬。正是在这样的暗示帮助下,学生才体会到“大桥洞顶上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这一句具有一字不易的准确精当。
二、应和连接。 学生有课堂上交流研读的心得,是主体的学习行为,教师既不宜喧宾夺主,无端地去打断学生的发言,但又不能完全以旁观者的身份无动于衷,而应当以简短的话语,如“说得好”、“真棒”、“听懂了”或“嗯”、“噢”之类的叹词,或以微笑、点头的体态语言等,给学生的发言以应和、鼓励。这是顺水推舟、随波逐流式的应对,以避免学生交流时冷场。如对方在发言中途“卡壳”,或关键处言不由衷时,教师则需要以片言只语予以连接,避免学生的窘困和尴尬。所以,应和连接也是课堂交流时教师重要的言语技巧。如一位老师执教《小蝌蚪找妈妈》时,在学生交流讨论中的应和连接:师: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我们来谈谈对青蛙的了解。生:青蛙会捉虫,是庄稼的好朋友。生:青蛙的叫声很好听,它还会写诗:“呱呱,呱呱,呱呱呱,……” 师:想像力真丰富。生:青蛙走路蹦蹦跳跳,它还是游泳能手。师:观察真仔细。生:老师,我知道蛙泳就是青蛙发明的。师:(微笑地)是吗?另一生:不对,是我们学习青蛙游泳时的动作来游泳。师:也可以说人模仿青蛙的动作。生:青蛙肉很好吃。(教室里一阵哄笑。)师:哦,你吃过?生:我吃过,爸爸说青蛙会捉蚊子,吃了青蛙,蚊子就怕我了,不敢叮我。师:是吗?生:你吃了青蛙,也不可能变成青蛙,蚊子怎么会怕你呢?生: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它一天能捉很多害虫,要保护它,怎么能吃呢?生:如果我们把青蛙全吃了,那地里的庄稼不就被害虫吃光了吗?到时,我们人类还吃什么?师:青蛙肉可不能吃,你们说得真好,真懂道理!生:(不好意思)那,我以后也不吃青蛙肉了。在学生交流中教师的应和连接,看似随口而出、毫不在意,可实际上态度明朗、分寸适当,时时引领着学生的交流讨论向正确、健康方向推进。
三、巧拨释疑。 学生的课堂交流并不完全正确,有些内容(如难以理解的地名、物名、人名、专用词等)别的学生也不易听懂。这时教师就要以片言只语来作必要的点拨释疑。这种在临场语境中的插语相似于在书面表达中的括号说明。由于要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必须十分注意尊重对方,不仅插说要简短,而且最好找准一个语意的转换点,一个段落处或学生说不下去时,且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干扰学生交流的思路与情绪。如上海市特级教师万永富教学《麻雀》一课,在课堂讨论时以片言只语的巧拨释疑,启发学生读懂了课文内涵:师:那么麻雀妈妈又是怎样跟猎狗搏斗的呢?生:这只老麻雀一定是母的吗?会不会是公的?生:我想,可能是爸爸,如果不是公的它不会这样勇敢。师:妈妈保护孩子就不会勇敢吗?生:妈妈为了保护孩子是会拼命的。我看可能是麻雀妈妈。师:在我们很幼小的时候,常常是妈妈带着还是爸爸带着?生:我们小时候总是和妈妈在一起的,妈妈给我们喂奶,爸爸在外头工作。我想麻雀也是一样的。生:总是由妈妈养护孩子,养护小麻雀的当然是麻雀妈妈。麻雀妈妈为了保护孩子,舍得拼命。这就是母爱的力量。生:应该是麻雀妈妈。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把书读活了。看来应该是麻雀妈妈了。教师在这里的巧拨释疑,妙在只用片言只语的反洁,引导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引而不发,跃如也”,保护了学生讨论交流的热情。
四、点睛强调。 在课堂交流讨论中学生的发言常常或内容芜杂,重点不清;或说了不少,不得要领;或还缺一点点,到喉不到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点睛强调十分必要,或作些概括,或提出要点,或补上重要一句。当然,教师的这些话语都必须十分精练,都只能以片言只语的形式,有临场即兴的色彩,才不致影响学生课堂交流、畅谈体会的积极性。一位教师在导读《麻雀》一课时,从全新的角度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 师:当猎狗张开大嘴要吃小麻雀时,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从树上落下来,想拯救小麻雀。假如你是老麻雀,你会这样做吗?为什么?生甲:不会。师:为什么?生甲:(脸红)怕……怕死。师:你很诚实。其他同学呢?生乙:我也不会。因为那样做,不但救不了小麻雀,还多搭上一条性命。师:有人把这个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觉得这种牺牲是不必要的。生丙:我会想,反正孩子注定没命了,我去白白送死,还不如回去再孵一只小麻雀。(众哄堂大笑。)师:这该叫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挺会保存自己,就不顾小麻雀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师:好,有没有同学要像老麻雀那样做呢?(有学生举手。)师:为什么?生丁:因为以弱胜强是常有的事,不去试,就输定了;去试试,才可能战胜对手。生戊:论身体、体力,老麻雀不是猎狗的对手.当时她肯定不会想得那么多,救小麻雀要紧呀。这就是母爱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生巳:这样做是伟大的母爱的表现。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亲骨肉被吃掉。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我就要以死相拼!师:说得多有道理呀!母子情深,还能顾得那么多吗?你们有胆有识,勇气可嘉!
五、幽默激趣。 在课堂交流中教师的片言只语只要不是在很严肃的语境里,就应当具有幽默风趣的格调。这不仅可以调节课堂交流的气氛,增添内容的情趣,而且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融洽师生情感。幽默激趣,可以为课堂的讨论交流加一点“味精”,同样一个意思,说得巧妙一点,动听一点,风趣一点,效果就大不一样。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教得好,其中一个方面是得益于他特别能吸引儿童的教学语言。当学生在课堂交流时,他常以幽默睿智的短语,时而穿插其间,使学生和听课的老师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形成一种特别活跃,特别融洽的课堂气氛。学《狐假虎威》这一课,学生交流:老虎看到大大小小的野兽撒腿就跑时想:“哎呀,百兽还真害怕狐狸呢!怎么搞的,我又没犯什么错误,老天爷怎么就不叫我当大王呢?”于老师就插上一句:“再说,我又没到退休的年龄!”恰到好处的引逗,使全场爆发出一片笑声。
六、期待暗示。 学生交流发言时的“中止”,教师不应马上去接腔帮助,应当以期待和暗示,鼓励学生说下去。即使不得已需要教师插话,也只用“半截子话”加以暗示。如一位教师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时是这样组织讨论交流的:师:这个问题值得研究:白求恩到底是不是我们的客人?生:白求恩当然不是我们的客人,他自己都说了,书上不是就有“我不是你们的客人”这句话吗?生:那是他谦虚,要我们不要待他太客气。生:我认为白求恩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是加拿大人,来帮助我们抗日,所以是客人。生:他不是我们的客人。因为他不是我们请来的,是自愿来的。生:不是请来的也是客人呀!昨天,小王叔叔来我家,也是他自己来的,可是爸爸就说:“客人来了,倒茶!” 生:我认为他既是客人,又不是客人。他刚来时就是客人,久了,参加了八路军就不是客人了。师:你们说他不是客人,那是什么人?生:不是客人,就是自己人,一家人。师:是和—— 生齐:和八路军是一家人,和中国人是一家人。师:对呀,他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生齐:看成自己的事业。
七、小结评价。 对学生的课堂交流发言教师必须随时作出评价,以矫正、激励。同时,在交流告一段落时又必须及时作出小结。无疑,教师的评价小结,对讨论交流的维系和深人,形成认识的成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种小结和评价同样应当是精练简短的。请看江苏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壁虎》一文时为课堂讨论交流所作的小结评价:师:刚才大家交流得很好!最后,我还想了解一个问题,你们听谁说过壁虎的“坏话”吗?生:我奶奶说,壁虎的尿有毒,撒到人身上就会死。生:老人说,它的尿弄到饭碗里,人吃了会死。不过我不信。师:学了课文后你更不信了,是吗?生:我听人说,壁虎是蛇的舅舅,谁要把蛇打死了,壁虎就会为蛇报仇。(众笑。)师:我头一次听说!不过科学家研究,壁虎没有毒。人们传说的都是不实之词,应予推翻。(众笑。)壁虎虽然外表不美,看上去还有点怕人,但它“心灵”美,是人类的好朋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3:35 , Processed in 0.07043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