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泓老师十年教改感悟辑录
●“想得明白”才能“做的明白”,“改变自己”才能“解放自己”。
●做任何事情都有难度,关键在于老师是否愿意去做,能否坚持去做。简单事,重复做,就能在做中积累经验教训;总结了经验教训继续前行就有可能越做越好。“罗马不是在一个白天建成的”。
●什么年龄读什么书,什么学段做什么事。高中阶段,应该多去研究精神和思想注入学生灵魂骨髓的方法和过程。所谓思想,就是对现实有真见,对人生有透视,对历史有深知,对宇宙有参悟。
●一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经过了历史的选择,具有典范性,具有永恒意义和普适价值。真正的经典可以丰富人类的心灵,给人以灵魂。阅读经典,学生不仅能获得广博的知识,还能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语文能力,更能塑造他们人格,确立其情感、态度、价值观。试想一下,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思想家倾心对话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轶闻和凶杀故事的人,其思想空间和精神境界固然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而今天的学校语文教育,就应该摈弃那些非经典之作的语文学习,摈弃那些拦腰斩断、割裂经典、急功近利的“应试阅读”;还要拒绝那些快餐式的所谓的“浅阅读”“悦读”对学生的侵蚀。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我的最终目标是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这些材料,生成自己的思考和思想,进而生长出高质量的语言。围绕着“精神和语言共生”这一总目标,文学也好,历史也罢,只要能用的都要拿来为我所用,实行鲁迅的“拿来主义”。
●要使表达走出平庸和肤浅,要让思想走向丰盈而深邃,就要在“读”的过程中去不断地思虑、琢磨、判断、追问、质疑、发现……因为“读”什么决定了你“想”什么,“想”什么决定你“说”或者“写”什么;“说”“写”的质量取决于你“阅读”的质量,“说”“写”的高度取决于你“思想”的深度。
●经典阅读,专题研究,读写一体,言意互转,精神和言语共生。
●“专题”为的是集中,“研究”为的是深入。当一个学生聚焦某个“专题”(或一个人物,或一部著作,或一段历史,或某个话题),材料不断积累,认识逐步加深,体验点点汇聚,思想层层积淀,分解化合,发酵蒸馏,就会凝结成一种对社会、人生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即精神、思想层面的东西;就会去陈言而留真意,除粗秽而存精气,就能做到由博返约,厚积薄发。
●就学生个体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过程而言,语文学习就是一个“就言而得意”到“据意而择言”的过程,一个通过言语世界的学习和拓展达到精神世界的深邃和丰盈的过程,进而言之,就是“精神和言语共生”的过程。它既不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或“二项对立,以一项为主导”,也不是“两者统一”,简单地重叠相加,而是双向共生,言意互转。一句话,“精神和言语共生”的“共生性”才是语文学科的特性。
●其实,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需要独立思考并生成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不同的是,语文学科或者说语言学习,其主要的任务是——通过生成思想来生长出高质量的语言,以形成自己高质量的语言系统。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需要达成的“最基本的目标”是:高一年级由“感悟”发展到“思辨”,此为高中的初级阶段;高二年级由“思辨”发展到“研究”,此为高中的高级阶段(即为学生进入大学深造打下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基础)。不然,进入大学后我们的很多学生便“找不着北”。
●如果说从小学到初中阶段,是从“言语”这一面切入,从言语技能的学习去领悟作品的思想、精神、意蕴,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即侧重于先技后道、由技悟道,更多地体现语言的工具性;那么,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则要从“精神”这一面切入,把价值观的锻造、精神家园的构建放在首位,必须先道(精神、思想层面)后技(技巧、技能层面),由道悟技,以道御技,即由“形而上”至“形而下”,更多地体现语言的本体性。
●所谓语文学习的“常态”,阅读,应该是全面的、自觉自悟自主自愿的;思考,应该是深入的富有挑战性的;表达,应该是自由的淋漓痛快的。做,应该是自己愿意做、需要做而非外界强逼做、做给他人观赏或夸耀的。这就是语文学习的“常态”。
●我所“需要”做的就是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知识丰饶、精神丰沛的、很美好的“芳草地”,让他主动“吃草”,主动吸收最精华的东西。吸收困难一点的,我扶一下,推一把。至于怎么吃草,千万别管,也管不了,我只要立在一旁,表示我的“惊喜、膜拜与感动”就够了。
●我们从来都不用“树木”“森林”“江流”“湖海”这样比喻来形容我们的课程,我们喜欢说“老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我们没有把学生带入那“丰硕美丽”茫茫无际的大森林,我们没有告诉学生那“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长江或者黄河都有哪些支流汇聚而成,我们只在“一桶水”里折腾、扑腾,多么可怜的“一桶水”和“一碗水”啊!注意了,“一碗水”能有什么格局?能成什么气候啊?
●在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实施、可以多元化解读作品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褒贬、扬抑、喜恶和爱憎,要让我们的学生——逐渐认识“人”的作用,充分实现“人”的价值,深入理解“人”的真实含义,最后完成人生的“自我塑造”。
●作为一名教师,你可以没有多少学问,但你不可以不善良,这是为师者的职业底线。
●我们的教育在播散温暖的同时,不应该播散阴冷;我们的教育在种植关爱的同时,不应该种植下怨愤和仇恨。他们在前一段路上被人们所放弃,不应该在我们这一段路上又被我们所放弃……
●我们语文教学长期以来耗时低效,不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不断提问并不停地布置大量的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吗?而长期如此这般,不仅取不到好的成绩,连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对语文的热爱,也会耗费殆尽!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高考之后考生教学楼上扔书本!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也是教育的彻底失败!
●“先学后教”的核心或重点是我得首先教会我的学生“学会学习”。换句话说,我要给予他们捕鱼的工具和教授他们捕鱼的方法,我要授予他们打猎的猎枪和传授他们狩猎的方法。在这一点上,我们很多的老师是没有耐力和信心——既不相信学生,自己又坚持不下去(生怕自己完不成教学任务),于是,只好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日复一日赶着时间地去“喂”学生;于是,学生“抢食”的能力逐步退化,最后是功能丧失殆尽,等着你老师来“喂”了。你老师不来“喂”,我就不吃。这我可有深刻体会!
●只有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行阅读、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进入一个新天地!
●树立危机意识、明确正确的行动目标、努力尝试或践行最后达到自我救赎、自我解放的过程。
●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各种教育典型、教学模式先后的登台亮相,反映出教育教学的多元多样的同时也折射出教育教学价值取向(学生观、课程观、实践观等)的迷茫与混乱。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我们真应该擦亮眼镜,头脑清醒。不然,今天学这个典型,明天学那种模式,最后,你只能像“邯郸学步”,爬着回去了。
●真正的教改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是尊重每一位学生,每一个个体生命(人生而平等);是轻负担、高效率且心情愉悦、思维充满了挑战性。
●我想,我的专题教学与现在大家说的专题教学不同的大概有三个方面:
一、不迷信学术权威,走出现行的教材,突破一学期一本语文“教科书”“一本书主义”的藩篱,选入并整合大量的与专题学习相关的、观点不同、见解各异的阅读材料,组合成专题学习课程。在完成语文学习基本任务的基础上,重点培育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并发表自己独到见解的能力和品质,即既见“林”,又识“木”,树木、森林,形成“气候”。
二、在学习的方式方法上,阅读是学生在阅读,思考是学生在思考,表达是学生在表达。教师不“喂”学生,而是让学生不断地熟悉并熟练使用捕鱼的工具或打猎的猎枪,让学生不断地掌握并反复实践捕鱼或狩猎的方法。一句话,学生是“读字当头”“问字当先”“读思并重”“自读自悟”,真正树立起了“问题意识”、“研究意识”、“批判意识”和“结构意识”(认知结构)。
三、学生专题学习后的习作所呈现出来的高度、深度和广度。要知道,这些习作不同于那些为应试而编的《优秀作文选》,它不是少数尖子生而是全体学生所表达出来的思维成果,它没经过老师、专家的捉刀加工而全部是学生们自己的反复修改过的原创。而这样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带给学生的是无比的惊喜和成就感。
●有人曾问我:你让孩子把精力花到这些与高考没直接关系的地方,会不会影响高考成绩?我认为这个担心过于狭隘,过于急功近利。首先,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任务远不只是高考,还包括对知识的热爱,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树立等等。这对人一生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如果只为了高考而偏废了这一任务,我认为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是对学生的极大的不尊重;其次,事实证明,这些“额外的东西”恰恰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高考;最后,我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公民意识,这正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大潮流。家长们关心孩子的高考,背后的实质是关心孩子未来生活的质量。一个拥有了独立思考能力、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的公民才更有可能在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更有可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成为未来社会的精英。
●网络是美的,但网络再美也只是一个工具,一个信息时代里我们不可或缺的、使用起来方便、快捷的工具,一个使用之后感觉到能够与人的思维、思想同步的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