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逐理想状态的写作教育
——读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在名家四起、风涌云动的教育战线上,有无数有志教师不满于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他们在教育理想的大道上上下求索,劈荆斩棘,历经曲折,苦酸辣甜,历历在目。他们在寻找,他们在追寻,他们坚定不移地奔波在教育的理想净土中。教育领域改革的东风,给了他们理想的种子破土而出,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大环境。管建刚教师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就是这东风召唤下,摇曳着婀娜身姿的,一朵引人注目的奇葩。
这朵色彩艳丽的奇葩,散发着迷人的芬芳,钱理群老教授“兴奋不已,我从中看到了‘微茫的希望’,我愿意为他们充当吹鼓手。”洋洋洒洒,写下了近两万言的文字为其作序;福建师大著名教授为他的巨著《语文:表现与存在》找到了“言语生命动力学”的知音与实践者深感欣慰,称“我们是在‘言语生命动力学’这一精神殿堂会师的。两个迥异的言语生命,仿佛是命定,殊途同归。”认为他“解开了经验主义、实用主义思维的死结”,“看到了天边的曙光”。小学语文教学权威、特级老师周一贯老先生更是热情洋溢地赞叹“青年教师管建刚终于在教学第一线以自己的实践与研究,吹响了作文教学革命的号角。” “管建刚反璞归真的作文教学探索,成了‘于无声处’的春雷,石破天惊的苦命。”
写作教学,(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自古以来就被功利性的条条框框所限制,使得写作教学成了一种应试的工具,远离了写作教学的本质。写作的本质应该是一种交流,一种言论的交流,一种情感的交流,一种心灵的交流。虽然写作教学强调学生“说真话,心里话”,可真话、心里话也有两类:一类是人们喜欢听的,一类的人们不喜欢听的。在成长中的学生,他们的视角与成人不同,他们有成长的迷惘与苦恼,有无知的粗心与惹祸,有童真的恩怨与仇爱,有顽童的好动与淘气,还有不甘居下的羡慕与嫉妒……当要他们写心里话时,他们更愿意倾诉这些“无忌童言”。可是这些写着“真话、心里话”的作文,并不符合应试作文的要求,换言之,是不符合评卷老师的要求,不符合评卷老师心目中的传统的评卷标准,他们不喜欢这类的“真话,心里话”,他们喜欢的是为迎合评卷老师所写的所谓的“真话、心里话”。久而久之,写作成为一种迎合的应试工具,所进行的训练也是一种迎合的应试训练,远离了写作是心灵的表达,写作是心灵的交流这一本质,学生也越来越厌烦写作,失去了写作的兴趣与热情。
管建刚老师从自我写作的成长经历的体验中,从传统课堂的写作教学的反思中,从班级作文周报实践的探索中,找到了一条既符合写作教学的本质,又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写作教学之路——“班级作文周报”,以向“班级作文周报”投稿”的方式交作文作业,即管建刚老师所称的“我的作文教学革命”。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书以生动、简明、有序的结构,详细叙述了“班级作文周报”的操作方式——骨构系统,介绍了“班级作文周报”的支柱体系——动力系统,分享了“班级作文周报”的配套金点子——助力系统,创新了“班级作文周报”的写稿准备——保障系统,推出了写作训练的独特方法——训练系统,提出了“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新理论——理论系统七大板块,以反璞归真的写作本质,以高屋建瓴的独特视角,带领我们参观了“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班级作文周报的操作流程,让人惊讶、敬佩之余,不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一、《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内容构架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从六大板块向我们全面了介绍了“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操作过程、操作方法、操作理念,系统而完整地叙述了各个板块的操作细节,具有很强的迁移性,为学习者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步骤。
1、操作过程——“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骨构系统
这个板块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管建刚老师走向“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初体验,介绍了一份“班级作文周报”所要经历的几个环节:①、写每日简评;②、根据每日简评写每周一稿;③互相修改、推荐,上交投稿;④、初入选作品;⑤、再修改,打印;⑥、二次筛选;⑦、教师排版、印刷;⑧、学习周报,找优点,挑毛病;⑨、作文活动课;⑩、下期总动员。
管建刚老师认为,一次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不是像有的教师那样认为的“三步骤”:“作文前”——教师写作指导、“作文时”——学生写作时间、“作文后”——教师批改与学生订正。写作状态是一种心灵历程,心灵感悟,心灵企盼,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教师指导后的立即写作,必须“前”有个积累过程,有一种写作动力,有一种表达欲望;“后”有个修改意识,发表愿望。他认为真正的写作“三步骤”应该是:“前写作”——指学生积累素材,产生表达欲望程;“显写作”——指学生写出作文;“后写作”——指学生主动修改并使作文与读者见面。因此,“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中的学生写作过程不是一节课,而是一个星期。用一节课的时间把自我心灵的感悟用文字形式表达在纸上,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当然,这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并且,以上各环节在时间上并不是截然独立的,都是互相渗透的。如⑩下期总动员,并不是只能那个时间才能讲,而是渗透在每一天,每一时。也就是说让学生随时保持着一种写作状态,这种状态是处在一条线上,而不是处在一个点上。
在《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书中,因为章节编排体系的需要,本章节没有并没有完整介绍这10个环节,有部分环节分散到其他章节处。
2、三大支柱——“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动力系统
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规划了三年前景,即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写作教学。喜新厌旧是人类的共同特点,在小孩子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再好吃的菜,吃多了会厌;再好玩的东西,玩多了会烦;再新鲜的事物,体验久了,激情会消失。班级作文周报与传统的作文方式比,是形式新颖,是感觉新鲜,但是如果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地搞下去,新鲜感将会荡然无存,激情将会消失殆尽。如何让学生永感新鲜,如何让学生激情如潮,一波一波,永不消失?管建刚老师设立了三大支柱活动,让学生在三年的周报活动中,涛声依旧,激情如初。
等级评奖——这一招用在四年级,刚开始办班级作文周报时。学生每在周报发表一次作品,奖一张“刊用纪念卡”;凡获得三张“刊用纪念卡”,可获得“作文新苗奖”称号;再获得五张“刊用纪念卡”,可以获得“作文小能手”称号;之后有“班级小小作家”称号,“班级诺贝尔文学奖”称号,出版“个人专刊”。荣誉成了学生努力奋斗的目标。
积分活动——这一招用在五年级。在周报上发表作品,字数就是作者的积分数,另外还有多种形式的加分、扣分。再把这一年的作文活动划分为几个等级,达到多少积分属于哪个等级。积分成了学生努力奋斗的目标。
稿费活动——这一招用在六年级。在周报上每发表一篇文章,则获得相应的稿费。学生获得的稿费在期末结束时,以等价的书兑现。稿费成了学生努力奋斗的目标。
3、动态辅助——“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助力系统
三大支柱活动,是三年班级作文周报活动的教学框架,仅有框架,还不能有效地刺激、激励学生努力、热情地写作,因为写作是一种非常艰辛的过程,它需要毅力的支撑,更需要外部力量的有效刺激。于是,管建刚老师设计了一些小巧、灵活、多样、有趣的点子,使动力系统处于一种活跃的、推波助澜的动态之中,使班级作文周报锦上添花,爆发出闪亮的生命火花。
这些小巧、灵活、多样、有趣的点子有:佳句精选、故事争鸣、心语港湾、话题辩论、我的名言、想像接力……共十几种。这些点子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擦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燃烧学生写作的激情,使“作文教学革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战斗力。
4、双轨并行——“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保障系统
写作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以“呕心沥血”称,并不为过分。一个成人写一篇文章尚需要绞尽脑汁,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每周都要写一篇稿件投稿,周周如此,年年如此,即使有写作动力,写作热情,还需要有写作素材,不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管建刚老师以一个简单的方式,轻而易举地解决了写作之“米”——“周记评价”。
“周记评价”由“每日简评”和“每周一稿”组成。“每日简评”每天记上三五句话,记录自己的心情、感受、发现;“每周一稿”则根据“每日简评”的记载,把其中一个素材或几个素材扩写成投稿的文章。
“每日简评”有效地保障了“每周一稿”的素材来源,解决了小学阶段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写什么”的问题。
5、作文活动——“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训练系统
没有教师的引导训练,学生的自由写作,就会像花园里没有修剪的藤蔓,毫无方向的肆意妄长,有时长势喜人,但也有许多不尽人意。园工的修剪,是让它有目的,有方向,更加朝气勃勃地旺盛成长。
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活动课,就是为了学生在明确努力方向的大道上,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鉴赏能力。“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下的作文活动课,并不仅仅是训练写作技法,还有许多开放形式的课堂,如作文活动日,周报活动课,听读作文课,新读写结合课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提高学生思考、理解、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选材、描写、修改的作文基本能力。
6、推陈出新——“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理论系统
作为一种教育理想的追求,作为一种教学实验的尝试,“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理论并非水中浮萍,无根无据;虽然“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横空出世,却是有着众的理论依据支撑。
它符合“写作动力学”说,符合“思维认识”论,符合“开放作文”说,符合“言语交际”说,符合“读写结合”说,符合“生命表达、沟通”学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论说。此外,“我的作文教学革命”还有自己的学生观、作文观、价值观、创新观,等等,这些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在自己的探索中,所领悟出的。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书分为六大板书,56个章节。每一个章节,都是管建刚老师在“作文教学革命”活动中故事的升华,经验的提练。每一个实验者都能从书中汲取自己所需的养分,指导自己的“作文教学革命”的实践活动。
二、《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活动特点
1、集优性。可以说,“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活动即融百家之长,又具独门特色。“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抛弃了传统作文的封闭形式,吸收了活页作文易于互相评价、互相学习的优点,吸收了小报作文发表的情感需要的特点,吸收了编集作文成册的创新活动模式,有接龙作文的活动特色,有连续观察作文的活动特色,有听写作文的活动方式,等等,只要觉得有价值、有意义的作文活动方式,都可以借鉴使用,融入到“班级作文周报”的活动形式中去,使“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更具冲击力,更具生命力。
2、趣味性。儿童不是成人,儿童有儿童的特点,学习的自觉性、稳定性比成人差。儿童的学习如果带有游戏趣味,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空前高涨。管建刚老师认为:“小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与热情,大都不是来自写作本身,而是来自教学的呈现方式。”这句话极具见识。
正因为如此,“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从头至尾的过程都是极具游戏成分的趣味性,等级评奖从“刊用纪念卡”到各种“荣誉称号”,积分活动的有“奖”与有“罚”,稿费活动的直接刺激,无不带有游戏成分的趣味性,才使学生热情不减,壮志如云;作文活动日的活动与训练,“让我呼喊你的名字”,“颁奖活动”,“佳作真精彩,看看又是谁”,“你有才我有运,才运大抽奖”,“走进大本营,练好真本领”等等环节,更是让学生激情高涨,心动更行动。
3、创新性。投身参与到“作文教学革命”的教师,无不与学生、与周报息息相通,同忧共喜。看到学生有进步,高兴;看到学生没进展,担忧。于是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创造新点子,新方法促使学生兴趣、喜欢、进步。如,一张小小的“刊用纪念卡”,可以用文字鼓励,可以图片激励。有的印各式摩托车,各式汽车,各式花朵;有的印三国人物,有的印水浒人物,也有的印红楼人物;可以印古代科学家人物,可以印当代科学家人物,还可以印现代偶像、明星。实验教师用种种方法激励学生,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与乐趣。一个简单的积分算法,也可以在有创意的教师手里玩得巧妙灵活,让学生密切关注,患得患失。
教学是一种创新,更是一种智慧。“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开放性,便得“班级周报”具有更多更大的创新空间,让每一位参与实验的老师都能用自己的智慧去创造一个新的天地,新的方向。
4、面向全体。“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是以班级为阵地,老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教师选稿不同于编辑选稿,编辑选稿是面向社会,选拔一些优秀文学才子;而老师则是面对全体学生,不是部分尖子学生。因此,教师要面向全体,心里要装着作文后进生。对于作文后进学生,不能只是在言语上安慰和鼓励,更要在行动上支持他们,多找机会照顾性地发表他们的文章,制造机会帮助他们获得成功。对后进生要“适度倾斜”、要“隆重推出”、要“新星亮”。
只有班级作文周报的作者越多,学生参与面越广,周报就越容易办得红火,越能调动起学生的写作欲望、竞争欲望,形成良性循环。
5、可迁移性。窦桂梅的激情四溢,孙双金的情智语文,支玉恒的挥洒自如,于永正的从容逢源,王崧舟的“剑气合一”,孙建锋的“剑走偏锋”,魏书生的目标管理,只能仰视,无法照学,只能揣摩,无法仿照;张化万的活动作文,虽易照搬,却无系统,虽易入门,却难持久。
我曾尝试多种作文教学模式,也曾学习多种教学模式,却都是虎头蛇尾,难以坚持,都成了程咬金的三板斧。偶遇管建刚的“作文教学革命”的实践活动,实有相见恨晚之感。按照管老师的操作方法,再加上自己的智慧,按部就班,容易操作,容易上手,容易仿照,可以持久,必须持久。
为什么这么说?每一种作文模式都有一定的科学性,都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关键是人有一定的惰性,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松懈下来,最后渐渐放弃了都不知道。而“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是逼着实验教师不得松懈,必须坚持——出了这期的周报,下期的周报还等着你去策划呢?你能松懈下来了吗?一旦松懈,就等于放弃——这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放弃,有谁甘愿啊?
三、《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的理论特色
管建刚老师除了在“‘我的作文教学革命’理论系统”这一章节中讲到了自己的理论系统外,还在其他章节中讲述了自己对作文教学的真知灼见。
1、公众言说,重在发表。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
管建刚老师认为:“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公众的言说,几乎每一个写作者都期望自己的文字能发表。发表,既表明写作者的才华被认可,又象征着写作者获得了公众言说的权利。”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看到自己的作文出现在报刊上,作者就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荣誉感,成就感,快慰感,和获得说话权利的权利感,刺激着作者以更好的姿态、更大的热情去写作。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优秀作文,除了极极少数的在报刊上发表之外,唯一的途径是班上“发表”:或作为优秀范文在老师口头中念出来,在课堂上交流;或作为优秀作文在班级墙报上贴出来。凡是在班级墙报上贴出来的,或是在老师口头中念出来的,该学生都会受到强烈的刺激,表现出对作文的强大的兴趣,越写越有信兴,越写越有兴趣。但表现形式的局限,能获此殊荣的学生毕竟太少太少,还有大片大片的优秀学生,在进步学生无法顾及。
如果说,没有读者的写作是没有生命的写作。那么,没有读者的写作教学也是没有生命的教学。写作教学得不到有效突破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学生从来没有体验到作文作为“一种公众的言说”给人带来的自尊与自豪,精彩与激荡。
2、发现第一,素材无价。
由于应试教育的浸泡,传统作文教学一直把“怎么写”当作写作教学的重点,而忽略了“写什么”的教学。随着教改的深入,重视“怎么写”在悄悄地向重视“写什么”转变。管建刚老师认为:“一个人真正的写作,第一要紧的能力是发现、积累写作素材,对写作素材进行筛选、组织。写文章,第一要解决的,不是审题,不是构思,不是行文,不是语言,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米’。”
许多搞作文教研的老师,特别是作文研讨课,开展一次活动,做一个科学实验,观察一样事物……用当场“生成”的写作文。表面上看,是解决了“米”之问题,可对于学生的“搜集素材”、“选择材料”实际作文能力,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这种有观察性的训练并不等同于“发现” ,而我们却一直“把‘发现的眼睛’窄化为‘观察的眼睛’”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需要培养的是一颗敏感的心灵,一双发现的慧眼。
在一线的语文老师常常发现,一个平时并不起眼的学生,有时突然会冒出一篇令人拍绝的优秀作文,其原因是有一个好素材。管建刚老师有一个绝妙的比喻:写作文好比打家具,手艺重要,选什么材料做家俱的重要性,却是手艺显露出来之前。用红木做的家俱,自然比用夹心板做的值钱。工匠再高明,夹心板做的总值不了大钱。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在解决“写什么”时,要培养学生一颗发现素材、选择素材的慧眼。
3、存在有理,真实无罪。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处在成长阶段的学生,有无知的粗心与惹祸,有童真的恩怨与仇爱,有顽童的好动与淘气,更有成长的迷惘与苦恼,对班级、社会上的不和谐、丑陋的一面更为敏感与关注,当他们写这类文章时,认识上会有偏颇,思想上会有激进。管老师认为:我们老师要爱护这些认识,要让学生说出真实的认识,写出来总比捂着好,真实的缺陷远胜完美的伪圣。把这个年龄该有的疑惑、该有的问题真实地表露出来,这才是有生命的作文,才是值得珍藏的生命经历。
说真话是最基础的作文之“美”,最重要的作文之“美”。教师在评价儿童世界里的“真”时,要有儿童的心态与眼光。发现“假、丑、恶”,本身就是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只有实现了“真实”,才能超越“真实”,走向更为美好的“完美”。当然,我们的身边有“假丑恶”,也有更多的“真善美”,更应该写出来。但不管是“真善美”,还是“假丑恶”,只要是有存在的心灵历程,思想体验,都可以写出来,“真实”的永远比“虚假”有价值,只有面对真实,才能超越真实。
4、个性写作,学会欣赏。
“我的作文教学革命”是一种人文性的写作教学,是自由写作,是个性写作,字里行间洋溢着学生言语间的脾气、个性,我们要学会欣赏沉重属于自己的思考视角,要学会欣赏学生属于自己的生活情趣,要学会欣赏学生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哪怕这些视角、情趣、判断不一定正确,不一定“美“。如果对学生幼稚天真却不失灵感诗意的话语进行自以为是的封杀,那么,学生的言语生命就会像被掐掉了花蕾的花朵一样,再也开不出五彩缤纷的花儿了。
写作是心灵的交流与表达,写作需要心灵的介入,需要自由,只有在自由中率性而作,文字才会充满童年的智慧,孩子也只有在率性而作的自由中,才能感觉到作文中田野般的清新空气,才能像野外的树那样自由欢快地生长。如果对初学作文的学生提这规矩,讲那规矩,就好像对初学走路的婴儿要求先迈左脚,重心移动到左脚,再迈右脚,重心移动到右脚,两脚交替前进,恐怕天下人从此都要变成学步的“邯郸”——爬着了。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只有像欣赏婴儿走路一样——尽管跌着、碰着、摔着,热情地欣赏学生的文字,那么学生写的作文就会像婴儿走路一样,学会走,学会跑,甚至可以学会“飞”。
通过网络的传播,通过媒体的宣传,在管建刚老师的引领下,许许多多追求理想教育净土的教师,追求理想写作教育的教师,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作文教学革命”。为了理想的不懈追求,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他们戴着镣铐跳着舞蹈,在不自由的状态下实现着自由写作的教学理想。也许,这条道路很漫长,但必将会是越走越宽,参与的人也必将会是越来越多,有你,有我,还有他。
只要我们还有梦,只要我们在行动,我们的理想就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福建泰宁开善中心小学 江玉辉
| UID95047 帖子691 精华5 积分1679 威望654 点 阅读权限150 在线时间278 小时 注册时间2006-7-13 最后登录2008-8-22 查看详细资料
| TO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