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楹联文化软实力”更硬气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3 12:5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楹联文化软实力”更硬气些

发布者:黄河晨报


运城瞄准最佳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自找差距


虎年春联市场普查报告提出整改三大问题

      楹联文化已形成城市软实力、楹联学会市县两级会员有5000余人、接受楹联普及教育的有6万余人……从1999年开始,新成立的运城市楹联学会便致力于拯救、推广楹联文化,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不仅为运城赢得“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的金字招牌,而且楹联作为在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特色文化,已经日趋回归到它的群众性特质中来。
      为了将运城打造成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让楹联文化渗透到大街小巷,运城市楹联学会又重新回到起点,结合“联律普及年”,从最基本的联律抓起,规范楹联创作。同时,该学会十余名会员于今年春节长假期间,对运城市区内7条主干道上的春联,逐门逐户进行了一次普查,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昨日,该学会公布了此次普查结果并提出整改三大问题。


春联文化正在被工业文明“吞噬”


      春联文化是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如今的春联文化正被工业文明慢慢“吞噬”。
      此次普查发现,普查的1251副春联中,三分之二都是机器印刷品。贴这种春联的,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还有许多有文化的人家。
      运城市楹联学会副会长樊毓英说,这些印制的春联大多金光闪闪,但是完全丧失了固有的文化味道。“当然,并不是完全否定印制春联,但我们要倡导更多的人,尤其是文化人,能够手写春联。著名作家韩石山曾说,有文化的人更应该自己写对联,有文化的人买印刷体的对联就是一种堕落、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背叛。我也深感这是很不光彩的事。”


“问题对联”充斥大街小巷


      此次普查发现许多“问题对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不合联律。按照《联律通则》,对联应是“仄起平收”,但普查的全部对联中,一多半都不合律。其中,手写春联中,违律品占60.2%;印刷品春联中,违律品占77.5%。比如,一酒店对联为:喜庆虎年新春,笑迎贵宾光临。该联就很不讲究。
       上下联贴反。这一问题比较普遍。运城市楹联学会副秘书长吴丰炎说,对联左右顺序怎么贴,在联界曾有争论,现在的一个共识是,以人面对门的方向为参照,右为上联,左为下联。
     不得体。有的商铺以春联形式做广告。比如,一家打字小店贴的是:复印复印小店帮复印;打字打字这里帮打字。横批竟然是6个字:速度快价格低。还有一家按摩医院大门上贴的是:顺心生意年年旺;如意财源滚滚来。横批:生意兴隆。作为救死扶伤的医院,贴这样的春联,毫无人道主义。还有的宾馆,门面挺阔气,对联却很小气,只有1米长、20厘米宽,完全是大头儿子戴小头爸爸的帽子。


许多春联无新意不能与时俱进


      普查人员发现,许多春联虽然章法合联律,左右顺序也贴对了,而且内容也没错,但是内容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是春联“万金油”。比如,“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年年贴,岁岁贴,已经导致视觉疲劳了,根本无法谈及楹联文化的创新。
      樊毓英说,在普查时他与一家鞋店老板交流了一番。这个老板说,市场上选不下与他的鞋店相适合的春联,最后他就选了一副有“发大财”3个字的春联,“啥时候都不过时”。
      运城市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刘炳寅认为,贴对联不能成为一种形式,它应该是一个单位、一个家庭工作的总结、情感的抒发和志向的流露,应该与时俱进,体现它的内涵,而不能千篇一律,落入俗套。这对楹联文化的传承、发扬,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打造“最佳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任重道远


      一番普查,让运城楹联学会的同仁们深深感到,整顿春联市场势在必行。
      运城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岳民立说,历史是城市的脉络,山水是城市的神韵,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楹联是城市的名片。不可否认,运城的这张名片尚需进一步打造,当务之急是规范楹联市场。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外地人初来运城,大街小巷满眼都是耐人寻味的佳联,你说他能不感受到运城的魅力?话说回来,春联市场如果不加以规范、改进,与“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这个招牌不相适宜。
      岳民立说,写春联、贴春联是一年中最盛大的全民文化活动。他希望政府能够把整顿春联文化市场纳入到文化市场的整顿范畴中来。
      运城市楹联学会副会长赵秦鲂说,文化是一种熏陶,是一种激励,是一种引导,是一种渗透。只有从每一条街、每一个店铺、每一个家门口去规范楹联创作,才能逐步改变、提升运城整体的楹联文化水平。
      值得欣喜的是,运城楹联人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他们把创建“最佳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作为奋斗目标,自找差距、自加压力,从基础一步步做起。我们相信,运城人一定会让“中国楹联文化城市”这块金字招牌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记者 王斌

      后记 采访结束后,记者陷入思考之中。虽然运城已经获得“中国楹联文化城市”称号,但并未在市民中真正产生共鸣。市民对对联的青睐也只限于特定的日子,而没有形成一种普遍的文化意识。当现代化进程日益加速,处于快节奏生活状态下的市民如何接受楹联艺术的熏陶?当历史文化痕迹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楹联文化如何真正融入寻常百姓家?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21:26 , Processed in 0.44901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