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冯骥才与范曾巧对楹联传佳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3 13:1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冯骥才与范曾巧对楹联传佳话[转]

   

  前几年,我受文联委托,组织作家、艺术家举办征联活动,因为需要有人出上联求对,所以找了一些熟悉的前辈支持。天津的冯骥才先生,我很熟,便打了长途电话问他有无兴趣,被他婉言谢绝。但他在电话中告诉我:“范曾是行家。

  ”范曾自然是行家,但他行踪飘忽不定,也极难寻觅。

  不料,半月后,我意外得到冯骥才函一封,并附了上联。我甚喜。上联为:岁增一岁,岁增我一岁,或我增一岁。我心想:大冯(文学界都这样称呼他)表面谦逊,实际还真是出手不凡,甚至此上联有些刁钻古怪,恐怕无人应对。

  登出时,因他来函是竖体,我当成从“或”字以下是两个对句,大冯谦逊,函中请我“选用”。实际上是一个对句。于是刊出时成了“岁又增岁,岁增我一岁”。大冯来电,询问何故?我才知登错,只好重登。

  这期间,范曾自沽上来京,邀我小酌。席间谈到冯骥才作了一副对联,刁钻之至,请范曾应对。

  范曾的旧诗功底极深,他家十二代诗书传家,曾祖范伯子是清代同光年间诗坛领袖,不仅能诗,亦善对联,至今南通紫琅山上仍存范伯子对联一副:“万方多难,山川大神享于此;百里蒙庥,云雷君子竟如何。”声动山川,工稳而又大气,一时无复其慨。

  范曾旧诗醇厚,对联往往奇妙“不择地而出”。他是一个鬼才一类人物,敏捷之极,出口成章。别人出对,范曾往往应声而出,至多不过稍许沉吟。

  不过,据他说,大冯请他对下联,倒颇费了一些心思,不过也就个把时辰,当晚交卷。下联曰:春展三春,春展君三春,是君展三春。当时“展”字均作“后”,范曾稍加沉吟,悉改为“展”。“展”比“后”更大气。同时范曾认为大冯上联似加一“岁”字更妙,于是最后的定稿如下:

  冯骥才:岁增一岁,岁增我一岁,或我增岁一岁

  范曾:春展三春,春展君三春,是君展春三春

  至此珠联璧合,成就了文坛巧对的一段佳话。

  我当时将名人的上联均请他应对,其中沈醉先生与他熟稔,沈醉先生的上联是:艺苑百花开,开开开不谢。我当时是口诵的,“艺苑”范曾听成“一元”。马上应声而出:“三世千佛降,降降降何来?”当时我以为“一元”比“艺苑”更有意味。范曾说:“不妨告之沈老,改为"一元"何如?”同时,他对大冯的上联又提出修改,他认为“或”字应改“抑”,为可见大家于小道上也是一丝不苟的。

  我将范曾对沈老的下联及改成“一元”之事,禀启沈醉老,沈老数日亦复函,称赞改得好,下联对的亦好,赞曰:“不愧才人之笔。”老辈风范,使我很感动。讵料,此时正是沈老沉疴巨变之时,不过十数日,沈老已住进医院,不久竟骑鹤归道山了。

  我不知这是不是沈老的最后一封信。沈、范二人相交有年,亦有诗歌唱和,此联面世之日,已是天上人间,本是一段韵事无由平添了几分感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5:28 , Processed in 0.12304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