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还是要做点教科研 文/袁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8 09:2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还是要做点教科研



常听某些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说:教科研是全无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对于学校,不搞教科研,一切都会正常运转,兴许教师投入教学的时间和精力还更多些,教育教学效益还更高些。对于教师,倘不是职评、优评的需要,恐怕也没有谁会愿意开展教科研。然而教育行政部门为什么要用教科研成果绩效评估来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为什么要用职评、优评等手段来鞭策教师进行教科研呢?这绝非无事自扰,深究起来。不难看出其良苦用心。

往宏观说,教育的实践经验是零星的、片断的、暂时的,没有系统性和规律性。教科研的方式无论是论文总结、案例讲述还是调研报告,都会在某个层面上逼迫撰写者以自己的头脑作系统思考,而成果就在这“逼”中诞生了。且不说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教学规律,如“循循善诱”、“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都是前辈教育家经过深思熟虑的总结提炼而来,并且千百年来仍指导着我们的日常实践的,单就今天发展的情势看,教育既然是一项事业,就需要从业者前赴后继的探索发现,这样才能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中常葆青春。

往中观说,教育行政部门如何判定一所学校的办学品质呢?除了以终端考试成绩做标杆外,还需要考量一所学校的智慧含量。因为终端考试成绩与学生生源的素质是密切相连的,这不以学校办学的主观愿望为转移。但是学校的智慧含量是可以培养与提高的。一个学校有多少乐于勤于善于思考并付诸实践的教师,有多少能够给人启发与借鉴的经验,有多少基于此类经验的办学声誉与办学成果,这是完全可以衡量的。再者,有人群的地方自有“上中下”,学生以各类考试分等第,教师便只有以各种评比见高低了,这也是一种肯定与激励的方式。有些老师特别喜欢说这样的话:让我忙一点不要紧,就是别让我动脑筋。也有老师说:不写论文、不做课题,某某老师的课不是一样精彩?不排除教师之间有多元智力和能力的因素,但教科研对人的智慧挑战是很显明的,能上好课的老师一定能搞好教科研,只是其主观上未必愿意去做。而搞不好教科研的老师多半也上不好课,因为其根本不会也不能在自己的职业里想办法,这样的教师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公正的评比中败下阵来,不是很正常吗?

往微观说,做教师不搞教科研又有什么意思呢?难不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驴一般地拉磨转圈?你只要有一点改变现状的想法,只要肯动一动脑筋,你就已经在开展教科研了。如果再将其反思总结,诉诸文字,教科研成果就形成了。即便自己所做的尝试不能公开发表,不能被广泛认可,甚至有时自己也感到不尽人意,但迈出去的一步就已经有了研究的价值,就已经能让自己寻常的教学生活甚至教育生涯放出些许光亮了。点点光亮便可以汇聚成灿烂的星河,光照自己的平凡岁月。等到人生的秋天来临,你便有资格对你的晚辈说起自己无愧无悔的一生,笑谈点点滴滴的故事,说不定还有熠熠珠宝,可留与后人“得生”与“避患”。反过来说,让自己只知跟从,只图赶路,只能“做”,不能“想”,就一定快乐吗?就一定轻松吗?从马斯诺的需要学说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人是有自我实现的需要的。一辈子只为不断更迭的学校领导打工,始终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收获,能真正的幸福吗?再往私人化的方面看,自我实现便可以不断登高望远,看到更奇异的教育风光,那是给自己的安慰;而对于父母,你的成长与成才就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因为老人们无论自己取得过多大的成就,到了晚年,他们依然愿意看到子女的成功,这是他们人生精髓在延续的最好见证。再说对于子女,作为教师的家长,更应当懂得身教的优势。做一个勤学善思的家长,便是给孩子最好的家教。由此,无论我们在当今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变换怎样的角色,身为教师,教科研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那是人之为人的需要。

     今天,在南京九中做教师,已然是相当幸运的了。这只要到边远的地区与同行们问一问,聊一聊,就自然可以得知。那么,何不多做点教科研,既愉悦自己,又惠泽他人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7 05:53 , Processed in 0.0723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