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论绍兴楹联进课堂的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4 08:28: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合乡土资源 认识脚下土地
——浅论绍兴楹联进课堂的意义
邓政阳
  摘 要:绍兴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特别是楹联文化资源,然而,学生掌握的对联及其内涵的现状不容乐观。应充分利用、挖掘这些楹联文化资源,开发有地方特色的语文课程资源。这是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素质的熏陶的需要。是新课程新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改革的需要,是新课程新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改革的需要。是中考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绍兴;乡土资源;楹联;课堂;语文                                 

楹联,它作为华夏民族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被纳入中国文学史,只不过四、五年的时间——吉林大学文学院赵雨教授在《中国文学史话?清代卷》中提出楹联乃一代之文学。随着楹联的入史,楹联成为探讨的热点:楹联的起源、楹联是否算文学、楹联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等。其中,楹联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这些热点中的焦点。而且在中国楹联学会1998年的“四代会”通过的《中国楹联文化发展纲要》中也指出:在农民、战士、中小学生中普及楹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因此,在中小学生中普及楹联的重任就相应地落在中学语文教师的肩上。

绍兴位于祖国的东南沿海,地处浙江杭州湾钱塘江的南岸,宁(波)绍(兴)平原的西部,属于美丽富饶的浙北平原的一部分。绍兴地区包括五县(绍兴、上虞、诸暨、嵊县、新昌),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文荟萃,名流辈出,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古往今来慕名来绍兴瞻仰、游览胜迹的人络绎于道,四季不绝,公卿俊彦,诗人墨客和绍兴先贤留下了无可胜数的楹联,其中不乏传世佳作。但是,身在绍兴的学生又了解多少呢?为此,笔者做了一个关于“透过楹联识绍兴”的问卷调查。   

一、“透过楹联识绍兴”调查结果所引发的思考

调查目的:以中国楹联协会1998年“四代会”通过的中国楹联文化发展纲要》的“在农民、战士、中小学中普及楹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的精神为指导,以校本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为契机,结合绍兴文化的特点,通过调查绍兴地区中学生了解绍兴名人名胜楹联的情况,以此来看把绍兴名人名胜楹联纳入校本课程建设的意义。

调查对象:绍兴地区中学生

调查方式:抽样问卷调查

人物类:(填绍兴人名)                    

1、 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江淮河汉。

2、一双笑厣才回首,十万金兵尽倒戈。

3、事父未能,入庙倾城皆末节;悦亲有道,见吾不拜也无妨。

4、生聚教训,功垂于越。卧薪尝胆,志切沼吴。

5、绿野留踪,比户丰盈怀恩泽;黄金铸范,十年生聚溯谋猷。

6、 两表酬三顾,一对定千秋。

7、 作牧会稽,八百里堰曲陂深,永固鉴湖保障;真灵窀穸,十万家春祈秋报,长留汉代衣冠。

8、 寄傲林邱,三春陶和气;散怀山水,千载挹遗芳。

9、抗疏动千章,秋霜并烈;持躬严一笑,河水同清。

10、半壁河山传烽火,一腔义愤怅绿云。

11、花外子规燕市月,柳边精卫浙江潮。

12、凿山振河海,千年遗泽在三江,缵禹之绪;炼石补星辰,两月新功当万历,于汤有光。

13、伊周勋业,孔孟心传。

14、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15、舍宅本空谷,旷代风流许元渡;湛测踱遗则,孤忠心事屈灵均。

16、 谈笑誓捐躯,血面淋漓,僵握双刀山月黑;精灵呼杀贼,神登来往,指挥万舶海潮红。

17、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

18、皖变是先驱,九死完成光复志;越贤为杰出,万流凭吊广慈魂。

19、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20、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风景类:(填绍兴名胜)

21、小江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山会两县;大善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22、至乐无声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

23、吾越多才由续学,斯楼不朽在藏书。

24、漫言山半孤亭,看气象万千雨来风满;不尽腔中热血,举诗篇一二石破天惊。

25、此是山阴道上,如来西子湖边。

26、守先人敝庐,囊翠楼空。犹有青藤荫书屋;访西园故址,铁崖仙去,仅余玉带绕诗巢。

27、花老沈园,艺苑争传钗头凤;心存华夏,神州竞诵示儿诗。

28、百尺金身开翠壁,千年石罅泻寒声。

29、竹风随地畅,兰气向人清。

30、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几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出362份,收回362份,调查的学校有:王坛镇中学、漓渚中学、实验中学、杨汛桥中学、钱清镇中学、孙端镇中学、夏履镇中学。

调查结果为:其中通过楹联认识大禹的占93.1%、西施20.4%、曹娥0、勾践66.3%、范蠡1.1%、诸葛亮7.2%、马榛0、王羲之0、包拯0、陆游4%、文天祥0、汤绍恩0、王守仁0、徐渭10.1%、祁彪佳0、葛云飞0、秋瑾42.1%、陶成章0、蔡元培0、范文澜0。

其中通过楹联认识小江桥的占0、三味书屋28.2%、古越藏书楼0、风雨亭0、东湖14.4%、青藤书屋26.2%、沈园53.1%、新昌大佛寺0、兰亭55.2%、越王台0。

调查结果表明:在30个题目中,以孝闻名的曹娥,治水造福的马榛、汤绍恩,断案如神的包拯、以书法名世的王羲之、一身正气的文天祥,抗英名将葛云飞,富有民族气节的爱国者祁彪佳,教育泰斗蔡元培,“心学大师”王守仁等人居然没有一个同学能从楹联中人出他们;名胜也如此,列举的十处名胜,有五处是0。或许学生知道有这样的人、风景,但不知道这些是绍兴名人或者绍兴名胜,或许学生知道这些人和名胜,但不知道这些人、名胜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人们通常说,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一个发展趋势。由此产生的开放意识、全球意识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和精神走向,在我们看来,从总体上看,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调查的结果是触目惊心的:年轻一代与生养、培育自己的这块土地,其这蕴含着的深厚的文化,坚守在其上的人民,在认识,情感,以至心理上的疏离,陌生越来越严重了。钱理群先生在《贵州读本》中谈到这种情况并说:“这不仅可能导致民族精神的危机,更是人自身存在的危机:一旦从养育自己的泥土中拔出,人就失去了自我存在的基本依据,成为‘无根’的人。正是出于这样的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忧虑,我们想向我们的孩子,向中国的教育界,以至思想文化界,发出一个呼吁:‘认识你脚下的土地!’在我们看来,这是一个重大的教育课题,也是关乎民族精神建设的大问题:要引导我们的孩子去关心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去发现、领悟、认识其中深厚的地理文化和历史文化,去关心祖祖辈辈耕耘于这块土地上的普通人民、父老乡亲,和他们一起感受生命的快乐和痛苦,从中领悟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并将这一切融入自己的灵魂与血肉中,成为自我生命的底蕴与存在之根。这就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丰厚的精神底子”。[1]

是什么造成如此结果,我想,这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失误,是应试教育种下的恶果。

首先,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虽已提出多年,但“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的绳索仍然牢牢束缚着部分语文教师和学生,在调查过程中,一位语文老师对我说,你甭调查了,我们实在没有时间去讲楹联,不仅要完成教材,完成教学计划,还要编印、解答课外习题资料。班与班、科与科要比分数,学校与学校要比升学率、比考取重点高中、大学的学生认输和比例,考得不好,除了上面的压力还有社会和家长的压力,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增讲教材中没有的东西?

第二,作为语文老师,没有全面理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课题之一是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实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课程的质量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开发和运用的水平,乡土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资源包括文化资源、历史资源、自然资源和地理资源等。充分发掘和利用乡土资源,可以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发构建厚的平台。”[2]但在和老师的交谈中得知,他们基本上没有把绍兴楹联当成一种语文教学资源的意识,他们基本上认为对联是一种“雕虫小技”,“雕虫小技”本来是古今某些对联高手、文人学士对于文字技巧运用娴熟,楹联创作精妙的自谦之辞,而他们站在相反的立场用以鄙夷楹联文学,把楹联看着是不登大雅之堂、微不足道的“小技”,有的老师也认为楹联“无古文功底难入门,无高深学问难涉足。”以为高不可攀。因此,白白的浪费了如此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

第三,作为学生,他们有可能知道这些人和名胜,但不了解楹联所包含的有关这些人的故事、名胜的特点,再加上缺乏老师的引导,因此他们不知道去阅读有关的书目,了解有关故事,因此,出现了“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恶果。

三、绍兴楹联进课堂的意义

楹联,作为绍兴的一种乡土资源中的文化资源,往往很容易被老师忽视。具不完全统计,绍兴楹联多达三四百副。其中,有的评赞历史人物,数语传情,如爱新觉罗.玄烨的“江淮河汉思命德,精一危微见道心。”有的描绘江山胜迹,因景生情,如柳倩的“曲水绕华筵,兰亭雨露添新色;流觞成雅集,翠竹潇疏忆古人。”有的蕴涵哲理,给人教益,如徐渭的“读不如行,使废读将何以行;蹶方长知,然屡蹶讵云能知。”有的直抒胸臆,倾诉衷肠,如孙中山的“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这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包含绍兴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楹联经过整合,完全可以纳入语文教学内容,成为绍兴地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无不渗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绍兴名胜楹联是绍兴地区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越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轨迹和绍兴先贤的亮节和业绩。[3]

“国家课程虽然也尽量顾及历史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变性,由于受到课时、观念、评价标准等条件的限制,只能是挂一漏万的选择,这就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留下了巨大的空间。”[4] “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开发和利用乡土语文资源,融进课堂教学,以优化国家课程结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就且有积极的意义。”[5]

1、开发绍兴楹联教学资源,是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素质的熏陶的需要。

我们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艺术品性,使他们成为具有跨学科知识和多方面的能力的、在未来成为会学习、会做人、会做事、会处世,受社会欢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未来的发展夯实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文化底蕴。”绍兴楹联集中体现了楹联的特点:集文学、知识、趣味、实用于一体,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思想、文化等皆可入联。在内容上,吸取多方面的知识和养料,同时也提供了许多相关的知识;如文学:“伊周勋业,孔孟心传。”历史:“有志者,事尽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政治:“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在思想上,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通过其深邃的意境与感情深浅显隐不同程度地表达某种哲理。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绍兴许多优秀的楹联作品所抒发的浩然正气,所表现的那种高尚的思想情怀,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教材之一。如:“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宅本空谷,旷代风流许元渡;湛测踱遗则,孤忠心事屈灵均。”“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楹联是汉语中最短的文学样式之一,它是包含汉语用字手法,组词技巧和修辞手法最集中最多样的一种文学样式,所以它能最完整最简洁地使学生认识、应用、巩固、熟练汉语的基础知识,从而形成能力,这是别的文学样式所无法替代的。[6]例如培养高尚品德是素质教育更为重要的目的,学生可以通过赏联来提高自己的艺术品位和文化素养,培养和完善人格。例如大禹的“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和“以四海为壑”的人定胜天的意志在钱君淘先生所撰写的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江淮河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越王“卧薪尝胆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惨淡经营毅力在诸乐三先生所撰写的“生聚教训,功垂于越。卧薪尝胆,志切沼吴。”中也体现的活灵活现。历代以来,在绍兴这片土地上,诞生和成长了多少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和其他著名人物。他们的事迹、精神我们大多可以通过能够高度概括这些的楹联当中找到。

2、开发绍兴楹联资源 ,是课程向儿童生活世界的回归的具体体现

“新课程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课程向儿童生活世界回归。课程不是固定的教材,不是一种结果性的产品,而是儿童增长经验、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情意等的过程。如果课程让儿童远离儿童的生活经验……只能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新课程倡导课程向儿童生活经验的饿联结,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积极的建构知识,是课程具有一点生活化和情趣化的色彩,激发儿童学习动机,引发学习兴趣。”[7]而开发绍兴楹联资源,就能起到这样的效果,在这里,不仅仅是老师做为开发者,学生也可以成为开发者,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所到一处胜迹,遇楹联则工工整整地抄录,并注明出自何处胜迹。如遇写景名胜联,则顺对联撰写者对此处风景的观察角度再度感受,以品味到楹联之妙方好。楹联中可能会涉及地方历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可就近向知情者(包括景点负责人)讨教。楹联中涉及的历史人物、故事,于胜迹中其他文字的阅读求得了,并作好笔记。同时还要收集有关人物的对联故事。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就唤起了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汉语、运用汉语,承传汉文化。楹联使他们“触摸”到它的声音、形体、色彩、结构、分量、品质、情味等,从而领略汉语言独特的形音义综合美。所以学会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乐趣。

在过去,很多人认为楹联是一种文字游戏,不可否认,楹联中含有一定的游戏因素。寓教于乐是教育教学的至高境界,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是当代教师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追求的目标之一,由于楹联具有文字游戏因素的特点,因此楹联教学能使学生学得愉快;例如徐文长改联增趣味:“县令大人不是人,生个儿子要做贼。后改写:县令大人不是人,本是南山老寿星;生个儿子要做贼,偷来蟠桃献父亲。”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设置问题:徐文长要在这副楹联后面填什么样的话,才能使县令大人不生气。然后让学生尝试来完成改写。这样,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3、开发绍兴楹联资源 ,是新课程新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的改革,特别是新课程的建设,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开发与建设,迫切要求我们对楹联资源进行了、开发和利用。从中小学的课程设置来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语文教材中就编排了一些楹联知识内容。小学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的识字课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主要有由成语或词组组成的韵语、新编三字经、儿歌、对子歌、拍手歌、反义词歌等;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其中要求学生写春联交流各自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内容的编选上,教材还十分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语文园地中,系统地编进了古诗词、对子歌、春联等。2002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已把楹联纳入九年制义务教育6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11册。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也涉及楹联。2003年秋季,吉林省新编语文教材已把楹联编入,共占三页。辽宁省中小学教学用书审委会审定通过了朝阳“楹联之市”写进照样市乡土教材《可爱的朝阳》。

4、开发绍兴楹联资源 ,是中考改革的需要。

吉林省2001年4月15日做出决定:中考语文中增加“楹联”。2000年中考试卷中出现楹联题的省市有四川省、宁夏自治区、浙江宁波、江苏南京、江苏无锡等,2001年中考试卷中出现楹联题的省市有吉林省、辽宁省、苏州、湖北鄂州、黑龙江省、福建三明、福建厦门等。2002年中考试卷中出现楹联题的省市有泉洲市、大连市、吉林省、四川省、北京海淀区等。1988年高考题中有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而求下句的题;1991年的语文高考题中要求要求学生指出三副楹联的作者和出处。1992年全国高考题中也有楹联:“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2004年夏季高考题也出现了楹联试题……毫无疑问,这种出题的思想是继承了我国已故国学大师陈寅恪的想法,即对子可以测试应试者能否分别虚实字及其应用;对子可以测试应试者能否分别平仄声;对子可以测验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丰富;对子可以测验思想条理。其作为试题的特点是:“所对不逾十字,已能表现中国语文特性之多方面。其中有与高中卒业应备之国文常识性观者,亦有汉语汉文特殊优点之所在,可藉以测验高材及专攻吾国文学之人,即投考国 文学系者。”[8]中考、高考作为教学的指挥棒,这无疑在提醒:应该把楹联教学纳入语文教学。但遗憾的是,绍兴地区有如此的丰富的楹联资源,翻开历年的中考题,调研题,而没有它们的身影。

鉴于此,笔者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把绍兴楹联教学纳入工作议程,并把它同中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紧密结合。因为“乡土教育是一种最务实的教育,因为一切从乡土出发,以乡土为教材,人人看得见,触得着,所以感染力特别强。而且对每一个人来说,从他的启蒙开始,就随时随地接受乡土教育,可以使人们从孩提时代就铭记在心,终生不忘。”[9]

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强调这个观点的同时,还指出:“各地区、各学校的课程资源是有差别的,各学校应该认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资源意识,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这个背景下,面临严峻挑战,这包括语文课程标准的试行、新教材的实验、新教学观念的运用。理应毫不犹豫的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这不但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的需要。努力开发绍兴楹联教学资源,不但可以让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增长多方面的知识,还可以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同时还有利于弘扬和传播楹联这一优秀古代文化传统,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面对21世纪:焦虑,困惑与挣扎——答《文艺争鸣》记者问.当代文化研究网www.cul-studies.com

[2] 杨光.开发有地方特色的语文课程源http://www.china21rj.com/web/kecheng/kecheng

121503-01.htm

[3] 李月兔,李烨.绍兴名胜楹联选[M].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4] 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第382页。

[5] 张月标.让乡土课程资源融进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与学[J].2004年第8期.,第61页。

[6] 郑丽君, 赵效民.浅谈对课的素质教育功能 [J]. 民间楹联故事, 2000,(5):13-15.

[7] 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8] 少成.真知灼见 明辨笃行 [J]. 文史杂志, 2003,(3):40,42.

[9] 陈国治, 钱茂竹.绍兴名人佳话[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浙江绍兴县王坛镇中学)

2007-09-11  人教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9 19:30 , Processed in 0.0685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