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要叮叮咚咚,不要丁丁冬冬(二年级下册《找春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4 10:5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要叮叮咚咚,不要丁丁冬冬(二年级下册《找春天》)
  —1楼—奔腾五(笔者)—2010-2-28 07:47
  
  
  教材原文
  见2009学年二年级下册《找春天》,P3: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磁场指瑕
  “叮叮咚咚”与“丁丁冬冬”是同音同义不同形的一组异形词。作为教材,应使用前者而不应使用后者,因为前者是推荐词形,后者是非推荐词形。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简称《现汉》)把“叮咚”视作推荐词形,把“丁冬”视作非推荐词形。见《现汉》对这两个词的释义(P318):
  
  【叮咚】 拟声。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下的声音:玉佩~︱泉水~。也作丁冬、丁东。
  【丁冬】同“叮咚”。
  
  《现汉》把“叮咚”看作推荐词形立目并作注解,而把“丁冬”看作非推荐词形,只在“叮咚”注解后加“也作某”(“也作丁冬、丁东”),或“丁冬”的出条,只注同推荐词形“叮咚”。这是《现汉》对国家标准未作规定的异形词在释义时的区分。所谓国家标准,指《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中所列的338组异形词。
  “叮叮咚咚”是“叮咚”的延伸,“丁丁冬冬”是“丁冬”的延伸。
  《现代汉语异形词规范词典》(简称《规范词典》)也作如是观,见《规范词典》P126:
  
  叮咚—丁冬、丁东
  dīnɡdōnɡ
  拟声。形容玉石、金属器物等撞击或泉水等的声音:
  身上悬灯似地挂着那些捞什子叮咚叮咚响。张天翼(《最后的列车》)︱每到雨水充沛季节,重峦叠翠,山泉叮咚;关北水库,碧波涟漪;关南叠水,湖光倒影。(《人民日报》1998-09-22)︱雨大的时候,丁冬的可以听到檐滴的声音。夏衍《上海屋檐下》)︱我思慕着丁冬——可是并不是那环佩的丁东,铁马的丁冬,而是清冽的泉水滴下深邃的井里的那种丁冬。(郭沫若《丁东草》)
  《大词典》三词均收,“叮咚”释义最详。《现汉》、《辞海》都以“丁东”为主条,注明“也(亦)作丁冬”。
  词频统计:叮咚18,丁冬为0。
   三者为全等异形词。拟声词形体多异,根据通用性原则,宜以“叮咚”为推荐词形。
  (笔者注,《规范词典》于2002年12月印刷,《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即最新版)于2005年6月印刷,已修改释义,详见前述)
  
  《规范词典》的主编李行健教授是《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的主要起草人。
  
  
  —3楼—博客臧—2010-3-5 22:33
  
  引用第1楼:
  (略)
  支持朋友的论说,有理有据,观点分明。
  
   “叮叮咚咚”既然是“拟声”——摹拟声音的象声词,那么,遵循汉字拟写象声词的习惯和规律,应该有“口字旁”作为声音的标志。
  
   如果用没有表意偏旁的汉字“丁——冬”(联绵词乎?),似乎成为单纯表音的汉字,莫不如用汉语拼音或者国际音标表示纯声音好了。
  
  
  笔者跟帖
  —4楼—奔腾五(笔者)—2010-3-8 08:52
  
  一
  
  为了语言的纯洁,为了文字的规范,文革前有对异体字的整理,进入二十一世纪有对异形词整理。这是社会的进步。
  “回”字有多种写法——“1、回;2、囘;3、囬;4、迴;5、廻。(《现代汉语辞典》修订本2000年版P560)”,我们无须都会认会写会用——只懂一“回”则可。这是说异体字。
  我们不说“编者案”而说“编者按”,不说“保母、褓姆”而说“保姆”,不说“端五”而说“端午”,不说“录象、录相”而说“录像”,不说“分付”而说“吩咐”,等等。这是说异形词。
  “异形词,普通话书面语言中并存并用的同音同义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教育部、国家语委2001年12月发布)上一段文字所列异形词皆出于此。
  
  二
  
  第3楼“博客臧”所说甚好,重温一下:“‘叮叮咚咚’既然是‘拟声’——摹拟声音的象声词,那么,遵循汉字拟写象声词的习惯和规律,应该有‘口字旁’作为声音的标志。
   “如果用没有表意偏旁的汉字‘丁——冬’(联绵词乎?),似乎成为单纯表音的汉字,莫不如用汉语拼音或者国际音标表示纯声音好了。”
  新的视角。
  学习了,并多处转贴。
  
  
  欢迎进入我的博客《<现代汉语词典>之瑕》 lcxlcx.blog.tianya.cn
  
  欢迎进入我的《儿童谜语博客》 lslcxlslcx.blog.tianya.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22:37 , Processed in 0.25520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