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杨》中的文字与插图的各行其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4 10:57: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白杨》中的文字与插图的各行其是  
  教材原文
  见五年级下册《白杨》,P10: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教材插图
  见五年级下册《白杨》,P11:
  


  可进入《电子课本•五年级下册》
  http://www.pep.com.cn/xiaoyu/jia ... 20070305_297669.htm
  
  磁场指瑕
  文字与插图各行其是。
  文字说“爸爸”“抚摸着孩子们的头”,即抚摸“哥哥”和“妹妹”的头,插图“爸爸”所处位置则只能抚摸着其中一个孩子的头而无法抚摸“孩子们”的头。
  如果插图中的“爸爸”真的要如课文所说抚摸孩子们的头的话,那么,可以想象,这个动作是很滑稽很可笑的。读者诸君不妨比划一下看看。
  若修订文字可以删去“们”字。
  若修订插图可以把“爸爸”画在两个孩子的中间。
  或曰,“爸爸”先是坐在孩子中间,后来才如插图所示位置。
  若如斯言,则更滑稽。
  或曰之说,没有文字支撑,可不考虑,可不采纳。
  我认为,还是修订插图好。理由是:
  1、先有文字,后有插图;
  2、插图服务于文字。
  应以插图适应文字而决不是相反。
  
  
  修改第11页插图意见二
  —3#—2010-6-4 09:30
  
  修改插图意见一:应把爸爸画在两个孩子的中间。
  理由1,见第1楼。
  理由2,见以下文字(第10页):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图中儿子坐在爸爸对面,中间有一张桌面。可以想像,儿子要做出摇父亲的腿的动作较难。
  插图与文字发生冲突时应考虑修改插图而不是修改文字。
  若修改插图,那么,或者画成爸爸与女儿位置互换,儿子也移位,坐到放书的位置,使得父子之间没了桌面的阻隔,儿子就可以自然地做摇父亲的腿的动作了——但空了近窗的位置也挺奇怪的。
  或者画成爸爸坐在两个孩子的中间,那么,儿子做摇父亲的腿的动作就容易了。
  列车有三人座与双人座的。
  即使是双人座,父子三人也可全坐在儿子那边的。
  还是最后的意见好,既可以使爸爸“抚摸着孩子们的头”,又可以使儿子摇着父亲的腿,各得其所。
  
  
  修改插图意见二,双层的车窗放下好。
  理由是,这样,使得窗外的白杨看起来影影绰绰的,进而使得妹妹对是大伞还是树的分辨不清与分辩不休较诸当下更具说服力。
  车窗放下后,窗外白杨最好画成只有轮廓的,比现在的更朦胧,且像伞未撑开竖放时上小而尖下稍大且稍宽的三角形。因为有第10页的插图,读者易理解此树即彼树的。
  之前我常嘀咕,妹妹怎么就连大伞与树都会混淆的。
  
  
  欢迎进入我的博客《<现代汉语词典>之瑕》 lcxlcx.blog.tianya.cn
  
  欢迎进入我的《儿童谜语博客》 lslcxlslcx.blog.tianya.c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14:34 , Processed in 0.05898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