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尤小立:文化人的精神传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31 15:0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尤小立:文化人的精神传统
时间:2005年3月27日 作者:尤小立(苏州大学)



翻译家冯亦代先生去世,引来了许多充满温情和诗意的议论,其中的一个说法,是“又一个文化人走了”。按说,当下中国文化工作者的数量,与日俱增,不应该有如此之慨叹的。可是,我们要从新一代人身上找寻冯亦代那一代,以及上几代文化人身上的文化传统,确是比较难了。

拿冯亦代先生来说。他是最早翻译海明威剧本《第五纵队》的人,国内美国文学的权威,论水平和资历,那绝对是没说的。可是,从1979年《读书》创刊,到第200期,他一共写了199篇介绍美英文学状况的小文章,这些小文章开始是以“海外书讯”的名义出现,后来改作“西书拾锦”。大翻译家写书讯、书话,而且乐此不疲,现在,不要说翻译家,就是教书育人的外国文学教师,有几个情愿屈尊做这样没有什么实际利益的事呢?

情愿不情愿,可能还是可以改变的事,能力上的差距,怕不是短时间能够弥补上的。像冯亦代一样将文字写得这么平实、通透,没有一点功夫,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前不久,有人指出的“汉语危机”,也不完全是耸人听闻。我们看现在的翻译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学术著作,其中别别扭扭的句子,几乎比比皆是。说它们是汉语,有点读不懂,说欧化又显然不纯,你简直不知道翻译者是没有理解原文,还是自身的汉文水平太差了。

人不可能是一点不讲功利,但惟有超越功利的人,才能以文化人自命。读书也是这样。如果仅为实利来阅读,终究与文化人有距离。在这一点上,我们当今的文化工作者,也不如老一辈。我读过冯亦代先生的《悔余日录》。这是他1958—1962年的日记。那时的冯亦代正戴着“右派”的帽子,境遇可想而知,但只要有空,他一定是在买书、读书。他阅读的范围也不限于外国文学,中国古典小说、诗词,古人日记,当代小说,均有涉猎。读这些东西,哪有实利可言,完全是出于爱好。可见,好读书而不知有实利在,才是真正的文化人的境界。

我们再来说说,文化人最重要的一个标志——气节。孟子所谓大丈夫的气节,指向所有人,自不必多言。我们说的文化人的气节,指的主要是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见解。冯亦代先生也是这方面的典范。苏联作家巴巴耶夫斯基的《金星英雄》,得过“斯大林文学奖金”,在五十年代后期的中国也如日中天,但冯先生并不欣赏这部小说,他在日记里指出了该书中作者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八十年代,西方现代、后现代主义小说仍被有的人视为“洪水猛兽”时,他也是大力地推介。我看过冯先生给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杰出代表唐纳德·巴塞尔姆的小说集写的序。巴氏的小说实验性很强,是公认的难懂,可是冯序却用简单的文字将巴氏小说的主题说得清清楚楚。

说冯亦代这一批人,是文化人,不仅是说他们从事着文化的工作。文化人和职业有关,但却不是职业的概念。我们说他们是文化人,是因为他们在行为取向、做人态度上体现出了文化所内含的精神。这是一种超越职业、学历和头衔的高尚的精神。

2005-3-5 取上居

(《社会科学报》2005年3月17日;感谢尤小立先生惠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1:09 , Processed in 0.064740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