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说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3 11:1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闲说教师教学风格的研究

——参加胜利大街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研修论坛”的几点思考

济南市教科所 曲文弘

    2007年11月21日上午,配合市中区“学研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与途径的研究”课题总体发展需要,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以本校教师为主体,面向全区教学校长、业务主任和骨干教师代表,举办了“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研修论坛”,着力在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与提炼方面进行了探讨。应邀在论坛上发言,因为时间关系,浅谈了三点体会和思考,在此略作整理,以求明确自己的思路。

    总体印象——

    经常参加京沪各地的主题教育论坛,对目前所倡导的废专家一言堂、集众家之所长的论坛风格一直颇为赞赏。回到济南,许多时候也总是因为我们很多学校组织论坛总是围绕领导专家转的思想而倍感无奈:说的话往往都是事先准备的,最后的共识往往都是提前安排的,要说碰撞交流,实在抱歉,你大抵是不可以当众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的。

    所以感觉今天参加胜利大街小学的“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研修论坛”感到眼前一亮!

    在市中区教育局相关部门的指导下,今天的胜利为我们奉上了一道精神的盛宴:不同的声音,各样的观点,在今天的论坛上交流碰撞;每一个到会的人都是参与者,每一个到会的人都是探索者,每一个到会的人都是研究者。胜利人借今天这个机会,借今天与会的人力,把教师教学风格的总结提炼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把教师教学风格的宣传推广放到了提炼过程中。众口铄金,相信今天诸多颇具风格的胜利教师已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所以感谢胜利,让我在济南第一次亲身参与了一次我心目中“真正论坛味道”的论坛!

    三点思考——

    一、教师风格提炼过程中的资料与成果意识

    个人感觉,我们的学校或教师,在提到自己的研究思考成果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把自己的很多做法罗列出来、把自己或学生的很多作品摆放出来,在他们的心目中,大抵是把这样的一些物事当作自己的研究成果了。

    其实这还远远不够。

    我们的很多具体做法、切身体会,相对来说,更多的属于工作中成绩,放到研究的思路中来,仅有“怎么做的”是远远不够的。研究追求的是“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作为研究,以教师风格为例,就需要自己首先思考并努力让借鉴者明了:我是怎么认识的,我对事物的理解是怎样的,所以我是怎么做的,成效如何……如果以为把自己的经验停留在具体活动具体做法介绍的层面上,可能带来的唯一后果,就是雷同活动或做法的低水平复制吧。

    把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传递出去,结合自己的具体做法传递出去,这是我们研讨交流活动的一个根本宗旨吧,也应当算作是真正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吧。

    寄语教师:纯粹做法的“成果”不算真正的成果,我们强调研究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但绝不提倡单纯的过程资料的简单“物理堆砌”,因为那样堆到最后,别说别人,我们自己都极有可能埋没于“浩如烟海”的经验做法中而迷失于自己思想的混乱无序。强烈建议教师结合自己的经验做法,善于归类,善于提升,从自己的做法中发现自己的基本思路,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用我的话来说,就是打破自己各种具体做法的本来面目,把他们“搅和”到一起,促成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基本上就能从中总结出自己的基本观点和思路。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具体的活动或做法就成为我们自己思想的例证,而不再是“成果”本身。

    具体到今天探讨的教师教学风格,我的一种感觉是:老师们结合自身的特点,为自己找到了“一顶风格的帽子”戴在自己头上,用作自己的标识,然后把自己脚下走过的路,用一盒盒档案、一件件作品琳琅满目地展示出来,以此作为自己风格的说明。

    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帽子和脚下的路中间,我们的躯干被忽略了!我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帽子,在这顶帽子之下,我们怎样认识自己、认识学生、理解学科、理解教学?在这样的帽子之下,我对课堂的基本观点有哪些?我对评价的思考有哪些?我怎样理解师生对话交流?……诸如此类的解释构成的是我们教学风格的“躯干”。帽子和躯干生动鲜明了,我们脚下走过的路才是理性的路。

    在我个人的理解中,这样的风格才是理性的风格。

    二、课与教学:教师风格提炼的视角问题

    有一种感觉,当着教研室各位领导老师的面说可能会受到批判。但我个人一直倾向于:至少在提高到教学风格的这项研究中,老师们不应该把自己的眼光纠缠在一堂课的设计中。最低限度,我们应该从思考教学的角度理解认识自己的教学风格。研究展示一堂课,我们会耽于课的各个环节的设计中,而这样的设计,我们考虑更多的往往是新颖性,追求的是创新。

    其实上课只是教学的一部分。在教学风格的研究中,我们面对的首先是对整体教学的理解和把握,那样梳理出来的认识才可能是相对稳定的特质,而不是一味求新求偏。

    所以期望在教师教学风格渐趋明朗的将来,在我们的论坛活动、研究活动持续深化的过程中,老师们不必再花大气力费心于展示课的设计,而是能真正借每一次的研讨交流梳理自己的教学思想,澄清自己对教学乃至教育的认识。或许在那种时候,有了基本的教学思想,上课,就是一种游刃有余、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教学思想引领下的课和从单节课中蹦现出的思想火花,境界高低应当是一目了然的吧。

    有老师说教师的教学风格应该基于学生、基于学科特点,不应该以教师个性为主。我对此是有不同意见的。基于学生基于学科,其实是对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估计这样的老师是达不到提炼风格的层次的。其实教师的教学风格,强调的就是个性,求同存异在风格锻造过程中是不应被认可的,“同”就“同”在基于学生、基于学科特点,那属于一般性要求。我认为教学风格的最高追求是求异,求一般性要求基础上的“不同”!

    凯洛夫《教育学》带给中国教育界的大一统风气至今根深蒂固。我们的很多教育管理甚至研究部门至今仍津津乐道于自己对学校对教师的统一细致全面的管理,打着“服务”的幌子做了许多“削足适履”的事。在“行政过度”倾向影响下,长期以来,作为教师一直在被迫做很多没有教育思想的人要求他们做到的事,个性无以展现,风格更无从提及。所以不把握今天这样提倡张扬个性凸显风格的有利时机真正做一回自己,作为教师,作为一名本该有自己思想的教师,那是相当遗憾的。

    所以从到底应该关注孤零零的课还是改更多关注教学甚至关注教育的思考出发,在教师教学风格的讨论中,我想必须要提到教师的境界。境界不同,生活态度处世态度不同,影响教师对自己对学生对教育对教学的理解,那才是教学风格的源泉!陶志琼博士在《教师的境界与教育》专著中就说道:“人生在世,人生百态:顺世主义者的逆来顺受、同流合污;愤世主义者的藐视一切、恣意妄为;游世主义者的玩世不恭、及时行乐;入世主义者的奋力拼搏、苦心经营;出世主义者的看破红尘、自我解脱;超世主义者的特立独行、孤芳自赏……总之,对人生觉解不同,境界各异,意义有别。

    看过这样的话,我们还会觉得教学风格只是基于学生基于学科的一般技法那么简单么?欣赏薛瑞萍,其实一直不是赞叹于她的教学多么有序高效,不是感慨她的课堂多么精彩纷呈,而是欣赏她的大度从容,欣赏她的静心体己,或许,这就是“看云”的境界,也应该是薛老师的风格吧。

    三、对论坛所用跟踪调查表设计使用上的看法

    “来的都是客。”

    新课程所强调的开放的资源观在今天的论坛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参与论坛人员人手一张的调查表就已经表明:胜利人没有把这次论坛单纯当作自己的展示,没有把参与论坛的各位老师领导当作看台上的看客。我们都成了胜利人研究思考教师风格的资源!这也算是对我们惯性思维中总把类似的活动当作向领导专家汇报展示、向同行炫耀自夸而容不得些许异议的一种革命吧。

    今天论坛所用的调查表,概括介绍了教师对自己特长的认识、对学情的分析、对自己风格的初步定位和教学风格与教学设计的结合点,对听课教师提出了课堂教学观测点的建议,应该是花了不少心血的。为了使这样的调查表更有实效,建议考虑以下两点。

    1、便人与利己有机结合。

    这次的表格正反面印制,最后的反馈意见填妥之后,要求听课人把此表交给执教教师。搜集意见的思路明确,但没有考虑到填表人的便利:很多听课老师是期望能至少把表的前半部分风格思考与介绍的内容保留住的。(在知道表要交回的时候,我只好把自己想记住的东西抄写到笔记本上了)或许分上下两部分设计,上部分介绍下部分回答,需要的话可以中间剪开:想带走的能带走,愿留下的会留下。求个双赢吧。

    2、强调问题的针对性。

    考虑到被调查人的心理,不具体的问题起不到激发思考的目的,换来的只能是虚与委蛇,一堆“指导很到位”、“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很好”、“学生参与面广互动充分”之类的空话套话。调查反馈表的实际目的就很难达到了。

    我们可以借鉴心理调查中问卷或量表的设计思路,把问题分解开,具体化。比如要调查对一节课中学法指导的意见,就不应笼统问到“对教师学法指导的评价”,这样的提问仍然会让人茫然。可以结合本节课具体采用的几处知道分别来问:某处我设计的是怎样指导,某处我拟让学生互相启发已达到指导效果……具体到内容,具体到方法,然后请反馈人结合听课情况填写自己的意见。

    如此这般,应该是比较有利于搜集对研究真正有价值的真知灼见吧。


    喜欢美国作家塞林格《麦田守望者》里的一段话:

    “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3:11 , Processed in 0.07092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