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度写作”带来“沸点”反响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解放日报
最近,一首题为《澜沧江在云南兰坪县境内的三十七条支流》的“诗”在《天涯》杂志首发后在网上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大讨论。参与讨论者在围绕“这是诗吗?”问题上各抒己见的同时,又引申出“什么才是诗?”的大讨论。这场讨论使原本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诗歌,又以这样一种方式重新站到了前台。
“零度写作”带来“沸点”反响
《澜沧江在云南兰坪县境内的三十七条支流》的特点在于按照地图指南,依次写出37条支流的名称,全部以现成的地理材料,按先后顺序构造起了这首诗,作者雷平阳自称这是“不动用任何修辞”的“零度写作”。此诗从纸质媒体进入网络空间后,立刻引起数以百万计的全民式大讨论。赞赏者有之,当然质疑者更多。
北大中文系教授臧棣直言:“这是一首能给我带来会心微笑的诗。”他认为,这首诗对地理事实的罗列包含着一种强烈的意蕴。在它的固执的罗列里,有一种固执的不同寻常的诗意。诗的奥秘在于“笨拙”。诗人是在自觉地将“笨拙”作为一种文体效果来追求,他有意挑战我们大多数人所熟悉的诗歌规约。
而从网上的大讨论来看,绝大部分人对这种“零度写作”并不认可,甚至有“群起而攻之”的架势。一位网友还即兴创作了一首打油诗来表达他的失望:“感谢‘诗人’给我创作灵感的启迪。/平常我极少写诗,/却发现写诗是如此的容易。/信手拈来,毫不费力:/一二三四五六七……;/ABCDEFG……。”
警惕诗歌简单化创作倾向
这样的作品究竟算不算诗?北师大的张清华教授说,如果读者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同样的人生经验,也许会在内心唤起一种诗歌的体验。对作者来说,这样的创作是有意味的;但作为一种文本,我认为这种极端性的范本实验不值得提倡。
复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的评论更是一针见血。他认为,作者的主观意愿是一回事,创作效果却是另一回事。这种单调、机械的形式,让读者在最初的新鲜感过后迅速感到厌倦。诗人蒋浩也直言不讳地说,读到这首似有古代地理之美的诗时,很难产生陌生之美感。如果真要我写同类题材,我会敬而远之的!我很担心这几年汉诗某种愈演愈烈的简单化倾向。
引起关注是诗歌的力量
当年的“朦胧诗”曾因部分读者“看不懂”而引发一场大讨论。如今这首《澜沧江在云南兰坪县境内的三十七条支流》又唤起了人们对诗的热情。
张清华认为,如果关注一下网络,会发现写作特别多,质量也有普遍提高。只是量太大了,粗糙的东西也难免多了。写作本身正处于深刻的变动期。
网络的书写环境和网络的传播平台,给当代诗人最大的创作自由和最广的发布渠道。这次的大讨论,也让人看到了诗歌的力量,无论是振奋人心的好诗,还是让人“看不懂”的“新新诗歌”,都能在网络平台上找到欣赏者、共鸣者或是批评者。
韩璟 本报记者 姜小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