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提高武汉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6 10:3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提高武汉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思考
来源:武汉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武汉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注重融入文化涵量,文化气息日益浓郁,城市品味在不断提升。进入21世纪,城市化进程必然加快,城市间的竞争必然加剧,武汉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市下一步城市发展中需要进行深层次探讨的重要课题。我室组织力量,专题就我市城市文化建设进行调研,提出研究报告如下。

  一、武汉文化建设的现状

  武汉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文化潜力十分巨大。廓清思路,着力发掘,加大投入,扬长避短,突出个性,加快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1、武汉文化建设具有良好基础

  1)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武汉历史悠久,优美的风景名胜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奠定了颇具潜能的文脉基础。梳理武汉的文化资源,优势是多方面的。一是悠久连绵的历史文化遗存。有距今5千多年前新石器时期的放鹰台,有距今3500年前殷商时期的盘龙城,有距今近2千年前东汉末、三国时期的却月城、卓刀泉、铁门关等遗存20多处,有近、现代留下的九女墩、八七会址等胜迹20多处。二是群星荟萃的名人文化。在武汉地区这块土地上,既流传着神话传说人物,也出生过名垂青史的历史人物,涌现过代代传诵的文人墨客,吕洞宾、大禹、屈原、李白、岳飞、张之洞等名人不可胜数。三是传说典故文化。武汉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很多,高山流水遇知音、花木兰替父从军、林则徐武汉禁烟等脍炙人口,仅说武汉的山,虽然都不太高,但几乎每一座山都有一段奇妙的神话和美丽的传说。四是景观名胜文化。198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武汉,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69处,有江南名楼黄鹤楼、佛教名刹归元寺、辛亥首义军政府红楼、国家级风景区东湖等各种景点250多处;旅游景区点有34家,其中4A级旅游区有6家;已经基本形成旅游系列的就有楚文化、三国文化、革命文化、宗教文化等。五是民间工艺文化。武汉历史流传下来的文学艺术、民间工艺成就,颇具潜质,有富含地方色彩的楚剧、汉剧,有曾享誉海内外的曹正兴菜刀、高洪泰铜锣、汉绣、黄陂泥塑。不仅如此,武汉还具有丰富的文化人才优势和雄厚的科教实力,拥有在全国颇具盛名的汉派作家群,拥有享誉海内外的汉剧、京剧、杂技、楚剧、话剧等文艺精英,陈伯华、夏菊花、吴雁泽、何祚欢、张明智等文化名人为武汉文化事业添色不少。

  2)快速的文化设施建设。我市文化设施建设渐成气候,并在不断形成规模。“九五”以来,建成大中型文化设施17项。建成了武汉图书馆新馆、武汉博物馆、武汉体育中心、新民众乐园等一批规模大、品位高的文化基础设施。同时,对一批文化设施进行了更新、改造和维修。硬件设施的建设,为提升武汉城市品位、推动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3)坚实的文化产业基础。全市拥有国办文化部门和机构288个,固定资产总值5、7亿元。武汉文化产业具有优良资产优势,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文化产业在国有资产中属于优良资产,多数设备属于国内先进水平。武汉旅游业近几年来经济指标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总收入占全市GDP12%左右,发展潜力巨大,正在成为武汉文化产业的龙头和武汉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广播电视业拥有100多万户的有线电视网用户,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且增长空间巨大。武汉是近代报纸出版印刷业的重要基地之一,至今仍在全国处于有利地位。文化娱乐业是武汉最为悠久的传统文化产业,演艺门类众多,已形成电影放映、音像制品、艺术培训、美术字画等文化门类。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市场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文化市场的发展已经成熟,由不同文化领域的市场构筑的文化市场的体系业已形成。许多文化单位开始进行市场经营,实行了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我市顺应形势发展,文化体制的改革也逐步向前推进。近年来,整合资源,组建了广电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等,建立起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 机制。在文企联姻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市红金龙烟草公司与市说唱团、市国资公司与歌舞剧院已签订三年的合作合同。同时,武汉文化事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淀了一笔深厚的无形资产,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歌舞剧院、汉剧团、楚剧团、杂技团、话剧院、武汉电视台、武汉有线电视台、武汉出版社、武汉电视剧艺术中心、说唱团等品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场前景很好。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快速发展,创作了一批在全国影响较大的文艺精品。“汉派文化”已在全国独树一帜。市直9家艺术院团“九五”以来共获得国际级奖4项、国家级奖119项、省级奖153项。

  4)多彩的大型文化活动。“九五” 以来,我市成功地举办了四届中国武汉国际杂技节、武汉国际旅游节、远东四国女足邀请赛、抢渡长江挑战赛等大型活动和赛事活动,举办了江汉路步行街开街、武汉人民抗洪胜利、建国50周年庆典、中国武汉首届梅花节开幕式演出等20多项重大群众文化活动。“武汉之夏”、“迎春月”、“金秋郊区文艺会演”等颇具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一年胜过一年。对外交流不断发展,由单一的访演到现在商演、展览、讲学、考察兼而有之,交流活动遍布世界各地。

  2、武汉城市建设缺乏文化内涵发掘和文化资源整合

  1)文化立市的思想没有确立。我市在精神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建设活动中,文化建设的重点还不突出,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和实施。武汉在国内国际上的形象都不够鲜明,知名度不高,原因从总体上看,主要是近年来的发展缺少文化内涵,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武汉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对其潜在价值缺乏认识、缺少研究,更缺少在研究基础上的有效的发掘和利用。“文化虚无”或“文化自大”的观念,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潜意识之中。在城市运作中,没有把文化资源融贯于塑造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中,没有把文化资源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没有把文化资源有效地运用于爱国爱城教育之中。在城市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习惯套用陈旧说法,攀比、模仿的痕迹较重,缺少个性特色。

  2)旅游文化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发掘和有效的整合利用。武汉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缺乏系统地、整体地开发利用。主要表现是开发滞后,利用率低。250多处景点目前开发出来的只有70多处,一些在国际、国内很有影响的历史景观尚处于自然状态,不能不说是对资源的一种闲置和浪费。我市现有的许多旅游景点,只是纯粹的风光性旅游,没有深度,文化品味不高,所谓“山水无绿不成景,风景无文没有情”。同时,由于管理权属分散,对于旅游资源及其旅游景点的开发利用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未能将全市旅游资源科学地整合起来。一些景区在景点建设中,重形式、轻内容,功利思想占上,短期行为抢先,缺少文化内涵深层次的发掘,致使文化品味不高、重复建设较多,甚至不考虑文化内涵表现的完整性、系统性、协调性,时代错位、内涵混乱,成为景区建设的败笔。

  3)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武汉现有文化基础设施大多历史久、规模小、数量少,许多文化基础设施老化,尽管近年来加大了硬件设施的建设,但整体上仍然缺乏具有现代气息的大型文化基础设施,缺乏标志性的文化建筑。 “八艺节”期间,我市需提供20个演出场所,除缺少急需建设的武汉艺术中心外,现有演出场所仅16个,而且大多急需维修改造和设备更新。我市至今没有面向社会大众的音乐厅,缺少专门的传统楚剧、汉剧以及曲艺、木偶剧、皮影戏、儿童剧等演出场所,科技馆等文化设施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城市发展新区和城郊结合部几乎没有电影院,文化室、棋牌室、歌舞厅等社区娱乐场所及其设施也非常欠缺。

  4)城市建设的文化品位有待提高。近年来,武汉在城市广场、人文景观建设方面步伐很大,成绩也很明显,但距离一个高质量的城市标准仍有很大差距。城市建设过多地强调现代性、时代感,而对文化品位和地方特色考虑不多。城市整体观感显得零乱,文化基调不清晰,建筑风格驳杂,具有城市个性的城市风貌还没有在文化层面上加以重视并逐步予以实施。城市片区建设还没有纳入文化范畴,单体建筑更是千幢一面,共性扼杀个性,缺少特色。公园、街口、小区的城市雕塑本意是给人们的生活增添情趣,给城市增加美感,可往往这些“艺术品”与周围的环境很不协调,美感、情趣更无从谈起。随着旧城拆迁改造加快,部分部门、单位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乱拆乱建,许多老城区、古街巷、古树古木在迅速减少,造成不可弥补的人文资源损失,一些弥足珍贵的文化之根被切断。

  5)文化产业的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对比国内一些文化产业发达城市,我市文化产业意识薄弱,还没有真正把文化产业当作一个产业来对待,认识上存在着重经轻文、把文化当作福利或政治待遇的观念,重视程度还不够。一些文化单位观念陈旧,存在等靠要思想。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尚未形成,投资渠道单一,投入产出失衡,不能适应发展文化产业和扩大文化市场资本扩张的需求。我市的文化企业,总体上仍然处于粗放式的经营阶段,规模小、效益低,尤其缺乏航空母舰式综合实力强的规模化、集约化的文化企业集团, 缺乏特色鲜明的大型文化项目。

  二、 建设现代化城市亟需现代化城市文化建设

  1、重视和发展城市文化建设是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发展趋势

  城市越发展,文化建设就越重要。重视和发展城市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国内外先进城市加快发展的趋势。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城市,同时也是文化发达城市。在美国,文化产业成为继电脑、航空、石油之后的第4大出口支柱产业。巴黎、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也无不把文化当作支柱产业。90年代以来,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确立了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经济战略,文化设施建设空前,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成效明显。上海在仅仅10年时间内,建成上海大剧院、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等25座文化高楼,文化总投资由“六五” 期间的400万元飙升到“十五”期间规划的200亿元。广州实行“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成“区域性国际文化中心”的战略目标。长沙提出大力实施优秀文化带动战略,把文化产业发展提到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高度。大连在经济建设中,以文化为载体加快发展,迅速跻身于国际知名城市之列。武汉的文化建设相对落后,对文化建设缺乏精神上和物质上应有的投入意识,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直接导致文化的辉煌。

  2、提炼和张扬城市文化特色是加快城市发展的必经步骤

  进入新世纪,城市间的竞争更趋激烈。提炼和张扬城市文化特色,增强城市的文化竞争力,不论人们自觉认识与否,成为加快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步骤。城市发展实践证明,城市发展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范畴,而是一个多元的社会范畴和人文范畴,文化,是提升城市品味最重要的动力。文化一旦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会处处显现出其积极影响和无穷魅力。城市的魅力从何而来,来自于城市特色,来自于城市整体的文化表现,来自于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味提高、文化事业繁荣、思想道德建设。城市形象主要通过城市特点表现,加强形象建设,就是要突出城市的“特点”、“特色”、“特长”;城市建设品味要提高,关键就在于城市文化的提升和独创;文化事业的繁荣,就是要在壮大和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面向人民大众,全方位激活各种文化因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思想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城市如果没有魅力,就没有了吸引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必然相应减弱。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声誉,就是不断增强城市影响力、吸引力、亲合力、想象力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文化内在动力的支撑和推进。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是一座城市的活力和灵魂;特色,是城市的生命和魅力,是城市走向世界的通道。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构成城市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传统,铺设城市文化的基本底色。因此,在城市文化特色的发掘和培育方面,大可不必盲目攀比、刻意摹仿,走其它城市发展的老路。深耕本土、精练特色,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武汉应将城市整体作为一个品牌经营,坚持科学规划,尊重历史,因地制宜,结合我市地理环境、历史人文传统、现实经济社会功能等特点,提炼、锻造武汉独有并浓聚民族、地方、时代、环境个性的城市特色,并不断的继承发展和开拓创新,改善和重塑城市外部形象、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

  3、培育和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是壮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方向

  由于物质生产力的升级换代伴随着越来越高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因素,导致城市综合实力的较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量的竞争。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如何,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因此,增强城市综合实力,不仅要大力发展经济实力,还要大力发展文化实力。现代城市经济和现代城市文化的互相渗透,呈现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是城市协调发展的重要内涵。在市场经济形势下,我们毫无疑问地要抓好经济建设。但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非摒弃文化建设,恰恰相反,进入新世纪,要把小康社会全面向前推进,要全面实现现代化,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出来。实践证明,文化决定于经济,又反作用于经济,谁掌握了先进文化,谁就赢得了社会发展的未来。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文化水平愈高,经济就愈发达。

  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下一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正崛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和扩张力,带动着其它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品牌的发展潜力巨大,一个好的文化项目甚至可以带动一个城市的发展,美国“迪斯尼乐园”的兴旺就带动了整个奥兰多市的全面繁荣。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许多经济产品同时也是文化产品,品牌的竞争,也越来越多地集中在文化的竞争上。品牌的生命力,就在于品牌的文化内涵,即使单纯意义的经济产品品牌没有文化也是软弱无力的品牌。因此,发展都市型文化产业,培育和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有助于增强城市的综合文化力,理所当然的是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向。武汉作为一座老工业基地的城市,社会经济实力在全国城市中的位次逐渐下滑,在新形势下,理应把培育和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作为壮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方向,勇起直追,积极参与城市间竞争,重开武汉发展的新辉煌。

  4、营建和优化城市文化生态是增强城市亲和力的有效途径

  在城市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无可例外地生活在既存的、不容选择的、一定时代、一定群体或民族的具体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之中,特定的文化环境塑造或规定了人们特定的生活、生产方式,思维、行动方式,感情方式,乃至个体的心性和习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涵量,是一种财富、一种氛围,对于人性的形成、人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以及不同民族性格与精神的造就,具有重大作用。文化因素对城市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会产生长期的、潜移默化的、革命性的影响。时代发展,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围绕实现人的本质、自由,全面发展人的个性,营建和优化城市文化生态,毫无疑问是激发广大市民建设热情、增强城市亲和力的有效途径。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有房住,还讲求多样化、诗意化的生存空间。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反作用逐渐为人们真切感受,文化通过对社会政治经济军事诸要素的影响最终形成社会作用力。丰富多彩的文化,有利于集聚人气和市气。武汉在新世纪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也只有营建起良好的城市文化生态,发挥文化引导、文化关怀功效,才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培植起一种对城市趋向一致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责任感,城市的亲和力也就有了孕育的基础和增强的张力。

  三、精练特色,全面推进武汉城市文化建设

  武汉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建设要上新台阶,文化建设也要在更高的起点上有更大、更快的发展。武汉的文化有深厚的底蕴,如何充分发掘和发挥文化资源优势,重视并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培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后劲,是我市应该也必须尽早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并且尽快予以实施的重大课题。我们的思路是,确立“文化兴市” 思想,推行“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工作思路,优化文化景气指标,全面推进武汉城市文化建设。

  1、确立建设“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树立“大文化”观念,确立“文化立市”、“文化兴市”思想,明确把“文化强市”列为我市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武汉文化底蕴积淀深厚的优势,积极寻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内驱力,重点打好特色牌、历史牌、精品牌、效益牌,用先进文化统领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文化涵量,把文化贯穿于经济工作和社会工作之中。

  1)高度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在全面推进我市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全面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实现城市文化建设的历史性跨越。各级党政领导加强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充分认识“开发文化力,促进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正确处理文化工作和经济工作的关系,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坚持以城市文化整体发展为主题,以提升城市文化品味为主攻,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振兴武汉地方文化,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建议成立市城市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并制度化地听取、吸纳文化界专家的意见,促使城市建设更加精致化、更加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韵味。充分利用我市已经具备的学术研究优势,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加强武汉文化特色的研究,丰富城市文化内涵。选择适当时机召开一次武汉文化发展研讨会,进行理论创新,深入探讨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武汉独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制定武汉文化发展战略目标和武汉城市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并将文化建设融入城市总体发展中。优化我市文化景气指标,建立起有关城市文化设施、城市形象、文化产业规模、人才结构及其利用率、优秀作品获奖率、社会文化人气等指标体系。在整体推进城市文化建设中,吸纳传统文化、世界文化的精华,融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为一体,弘扬主旋律,准确给武汉城市文化定位,构建多层次、多角度、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模式。在文化特色的提炼和培植过程中,结合武汉实际,发掘传统的荆楚文化底蕴,打磨革命的首义文化亮点,凸显独有的滨水文化特色,开拓崭新的都市文化大观,把传统美、地方美、时代美结合起来,张扬武汉历史、民族、风情特色。在城市建设、经济建设、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形成整体效应,全面推动武汉城市现代化进程。

  2)重塑武汉人形象。武汉在历史上给世人留下的形象是“商民+游民+移民+楚民”,现代话说,指有商人的精明和狡诈,又有游民的义气和无赖之气,文化层面较低。新时期,武汉要走向世界,就必须通过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重新塑造武汉都市人的现代形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理所当然地要从积极的、进步的层面上,撷取武汉千百年积淀的思维活跃、兼收并蓄、聪慧精明等优秀的文化内核,培育和张扬武汉人富于创造、开放豁达的精神风貌,策励和增强武汉人诚信求实、团结合作的思想意识,抵御境内外一切文化糟粕的传播和侵害,崇尚文明,与时俱进。重塑武汉人形象,可借鉴历史,以楚文化为源,以其传承至近现代为流,提炼归纳为“领新、豁达、洒脱、机敏、诚信”。“领新”,楚人处事不落窠臼,敢于并善于标新立异,敢于采用令时人惊骇的“问鼎中原”的大胆举动,近代武昌首义“第一枪”也可算是楚人即武汉人领新胆略的历史呼应和传承写照;“豁达”,楚人兼容并蓄终于创造出辉煌的文化成就,武汉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接纳四方而集成壮大为特大中心城市,无不缘起于具有豁达的开放气度;“洒脱”,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而其以洒脱气质为内驱力形成的这一文化特征,正是武汉所居南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明显区别;“机敏”,楚人思维开阔,才智宏富,技艺卓绝,创造出与希腊并称两极的鼎盛文化,获取“惟楚有才”的时评,不能说不是得益于善于捕捉机遇、善于开拓创新的机敏素质,这一点,在湖北人因明代张居正改革而有“九头鸟”称谓的渊源上表现得更为充分,撇去贬义解说,“九头鸟”理应是湖北人暨武汉人聪慧、机敏的象征;“诚信”,诚信品质正是楚人“诚信求实”的历史写照,也是当今经济社会相对缺乏同时又是必须大力倡导的优良品质。

  3)实施武汉城市形象工程。塑造武汉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形象,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因此,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把城市功能、城市环境、城市形象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塑造武汉具有时代气息、地域特色和城市品位的城市文化形象。进入新世纪,提升城市形象,对于增强城市综合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按照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武汉在不断加强经济竞争能力的同时,必须尽快明确目标定位,实施武汉城市形象工程。制定统一规划,确定重点,逐步实施。组织武汉精英并面向国际招标,开展城市形象整体设计。统一协调建筑造型、风格与色彩,塑造城市个性,增加反映城市文化特色并对城市布局和环境起到点睛传神作用的标志建筑,树立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近来,有“武汉——中国的心脏”之说,而新辟的“南岸嘴”位于武汉中心,地理条件极佳,不论今后如何确定它的使用功能,都应该把该设施设计建造成武汉的经典性建筑。建立并优化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把代表武汉形象的“市雕”的设计制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实施武汉城市形象工程作为全市的一项战略任务,广泛向各部门、各系统、各单位及市民进行宣传教育,做到家喻户晓,变为自觉行动。充分利用我市高新技术优势,大力发展科技文化,提高文化产品的制作和传播水平。利用各种节庆、各种会展和各种交流活动等多种途径,对外宣传武汉,确立武汉在国内外的新形象。通过实施武汉城市形象工程,确立武汉的名城风格,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和市民的文明程度,增强城市形象的辐射能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国际地位。

  2、面向人民大众,促进文化事业走向辉煌

  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市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就是要面向人民大众,根据市场需求(包括隐性需求),积极开发文化新产品和新的文化服务方式。通过五年或稍长时期努力,调动社会热心于文化事业发展的各个层面发展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与社会紧密结合、共同促进的文化事业发展新格局。

  1)加快文化设施建设。文化设施是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景观和象征,现代城市必须要有一批大的文化设施作为支撑。因此,文化事业的发展,必须打下坚实的文化设施基础。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兴建一大批规模宏大、功能齐全、品味高雅、设备一流的文娱、体育、博览等文化设施。建议将这些项目的建设列入我市基建项目,每年安排并逐年增大专项资金。政府以贷款贴息方式,支持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武汉艺术中心、武汉文化城、广电大厦和盘龙城文物博览园。加大对现存影剧院改造力度,分批次完成,近期重点改造维修武汉剧院、人民剧院、青山剧院、和平剧院。在文化设施建设中,讲求品味,讲求高雅,不再建低标准的文化设施。各区根据本辖区自然条件和文化需求实际,建成一批高标准的具有特点的文化设施。拓展资金筹措渠道,重大文化项目实行招商引资。采取“国家拨一点,集体筹一点,企业捐一点”的办法,在全市范围内掀起文化设施建设的热潮。通过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发展”的建设新格局,改变文化设施落后的状况。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社区、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影剧场、多功能活动厅等文化娱乐设施场所,从而形成市、区、社区功能齐全、各有特长的文化网络。

  2)积极筹办大型节庆文化活动。举办大型节庆文化活动,可以极大地增强城市的文化活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建议成立武汉国际艺术节中心,具体筹备操办各项重大节庆文化活动。在继续举办好国际杂技节、渡江节、国际旅游节等一系列有影响的文化活动的同时,争取举办国际电影节、国际艺术节、国际音乐节、国际儿童艺术节、国际民间艺术节等重大文化艺术活动。牢固树立面向社会和市场办文化节庆、文化活动的发展观和经营观,大型文化活动的举办,可以打破部门、地区界限,向社会招标。注重选择和设计群众参与性较强的项目,支持、鼓励群众业余文化团体的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活动的主角,从而增强各项文化节庆、文化活动的亲和力。增强城市文化辐射意识,发挥城市文化的纽带作用,继续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多渠道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争取每年举办几次不同形式的有武汉特色的国际性、全国性大型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与国内兄弟城市的文化联系,加强与世界各国城市尤其是与友好城市的文化交流,加大城市间多领域、多方面的友好合作,扩大武汉知名度。

  3)发挥文化名人效应,着力打造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强市,必须树立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在文化建设的深层次上进行开拓,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新的文化产品。把培养和扶持文化名人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打破部门、单位界限,在全市基点上整合人才资源,建立起有利于优秀文化产品生产、优秀文化人才成长的新机制,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扎根本地、在全国有影响的理论家、作家、艺术家、记者和文化大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化艺术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水上体育等拳头产品和名人、名团、名剧的品牌效应。实行“艺术总监制”、“名演员领衔制”、“名导演工作室”等办法,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艺术人才,并大力引进一批名演员、名演奏员、名导演等知名艺术家。加大对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人宣传的力度,鼓励他们走向辉煌,创作生产出一批具有武汉特点的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精品、文化品牌,争取每年有一批优秀作品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群星奖等国家常设性大奖。举办各种培训班和赛事活动,多视角发现新秀,多渠道培育新人,给予他们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并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崭露头角。

  4)增强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保护城市根源于地方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遗产所具有的特色,对城市文明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认真贯彻“保护第一、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对武汉地区丰厚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实行保护性开发战略。切实做好文物古迹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走综合利用与保护一体化之路,做到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完美统一。做好民间艺术的挖掘、整理、研究、继承工作,努力开掘绚丽多彩的民族音乐、歌舞、戏剧、民间工艺等艺术资源。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存在一致性的同时也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性,决定了文化产品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特殊性,因此不能单纯以获利的大小为取舍标准。对文化行业实行分类管理,对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设施以及少数特殊的艺术院团等公益性文化单位,继续以财政扶持为主。

  3、走市场化道路,加速文化产业发展。

  我国加入WTO和信息化的发展,给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同时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新形势下,必须提高对发展武汉文化产业的认识,牢固树立起文化产业的观念,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结构的调整联系在一起,统一规划,作为我市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在加快第三产业的进程中,把发展第三产业的关键锁定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不断增大文化产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例。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放开文化发展市场。在产业资本积累和外部生产延伸上,进一步以文化创新为动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行政部门从“办文化”转到通过政策导向、规划制定、研究调整、行业规范、行政执法等,实行“管文化”,实现“办”、“管”分离。基本具备条件进入市场竞争的文化生产单位,应适应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走集约化、社会化、信息化之路,从“事业型” 转到“产业型”。绝大多数文艺院团应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生产实体,实行市场化运作。引导和鼓励文企联姻,组织有实力的企业与文化单位合作,走出单纯靠政府投资办文化的老路。放开文化发展市场,改革文化投资体制,制订市场准入法规和相应的政策,允许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生产、经营文化产品,培育文化市场多元竞争主体。以资产为纽带,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多元投资主体的文化产业公司。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全民关心文化建设、兴办文化事业的良好氛围,建立起政府、团体、个人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武汉文化建设要求的文化产业结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确立优先发展的行业和项目,组建若干文化产业集团.明确文化产业集约、规模发展的基本工作思路,综合武汉人文传统、文化资源、技术支撑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将我市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部门作为发展重点。确立旅游业、传媒业、演艺业、体育业、娱乐业为优先发展行业。通过多种投融资渠道和方式,重点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项目。优化资源配置,引导文化资源向优势产业(企业)流动,组建集团,锻造自己的文化母舰,形成规模优势。组建有线数据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图书出版发行集团公司、武汉文化实业发展公司、武汉影视制作股份有限(集团)公司等,提升产业层次,特别注重培育和发展文化内涵丰富、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前瞻性的文化产业项目,使之成为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3)积极培育和发展会展产业。会展业不仅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其巨大的文化传播功能和城市形象塑造功能,在文化产业中独具魅力。会展是使交通、旅游、商业、餐饮、住宿等多方收益的行业,武汉培育和发展会展业大有可为。利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博物馆、武汉图书馆和其它设施良好的会展场所,下气力发掘潜力,资源共享,多领域地开辟会展项目,并尽快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行业自律机制和运作规范,引导、协调全市会展业的产业化发展,促使文化会展业、经济会展业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亮点。突出我市经济区位优势,继续举办好全国经济贸易洽谈会、武汉国际机电产品博览会、中国食博会等一系列有影响的会展活动;突出我市文化艺术特色,开展高品位的文化艺术精品展、文物珍品展、科普展等。积极吸引国内外优秀展览和大型国际交流活动到武汉举办,吸引国内外更多的团队、商人、旅游者前来参观、观摩、观光和进行交流,进一步提升武汉的文化地位。

  4、精炼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发展档次。我市已将旅游业确定为全市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并作为21世纪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在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大好时期,更应树立“大武汉、大旅游”的思想,推行品牌经营战略,在“大、优、特”字上做文章,在“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方面谋求大发展,把武汉建成集荆楚文化、都市风光、滨水特色为一体的现代化旅游中心城市。

  1)深入发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城市旅游的文化建设,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关系重大。旅游的生命力就在于要有特色,要不断创新。因此,旅游也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依托文化建设不断增添活力。针对我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对那些在国际、国内很有影响的尚未开发的景点、历史景观,在加深对其蕴涵的人文资源的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上,注入文化因子,盘活沉睡资源。同时,深入发掘已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深层次意蕴,提高景点的文化品味。

  2)注重旅游资源的整合。城市旅游的发展,靠的是品牌效应,靠的是整体效应。我市旅游应该而且必须十分注重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谋求更快更大的发展。根据我市景区管理分散、产品经营单一的现状,充分发挥市旅游委的统筹协调功能,打破地域、权属界限,整合精华,实行景区、资产、人才、技术等要素的优势互补、优化组合,成线、成片开发。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设计上,讲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更多地推出自然与文化结合、特色和个性鲜明、联珠成串的系列、套餐产品。强调旅游与文化结合,支持旅游与文物联手,倡导旅游与企业联姻,推行旅游与文化交流同步,引导旅游与节庆会展一体,拓宽旅游产品的开发、经营渠道,发挥旅游与文化、文物、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3)着力打造旅游品牌。打造旅游品牌,是我市当今旅游发展的最重要的任务。充分利用知识、人力、资金等推进因素,高起点、高品味、高水平地开发和组合设计旅游产品,创造出内容丰富、独具特色、质量上乘、竞争力强的旅游精品名牌。利用我市特有的文化资源,着眼国内外旅游大背景,甄别出我市最有特色、最有竞争力的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出一批重量级的“拳头”文化旅游产品。在已有旅游发展的良好基础上,组合系列,重点精制,培植、打造荆楚文化、长江文化、知音文化、首义文化、木兰文化等旅游品牌。东湖是我市极具开发潜质的旅游胜地,理应确立“大东湖”的开发观念,多角度地发掘人文资源、多视野地完善旅游功能,将东湖打造为我市的旅游精品。改良旅游基础设施,兴建一批文化旅游基地和生态旅游基地,改建一批传统景点,新建一批现代化大型景观,从整体上打造“武汉旅游”这一大旅游品牌。

  4)讲求高雅的旅游文化品味。旅游是一种高雅的文化活动,文化品味是旅游业乃至旅游点发展的生命所在。我市在旅游产品的文化定位上,在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理应力求高雅。为此,切忌因为偏执地低估游客的欣赏水平而一味地迎合少数已经不存在或者正在消减的“看热闹” 游客的心态,及至建造出低劣的“俗不可耐”的旅游产品。所谓“高雅”,就是讲求旅游产品内容的丰富、积极和形式的生动、精致。武汉旅游发展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充分发挥武汉历史文化名城和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大打旅游的文化牌。而大打“文化牌”的核心,就是旅游产品要有高档次的文化品味,就是不断提高品牌经营的品味和档次。讲求旅游产品的高雅,起码有两点是应该引起重视并尽力加以避免的,一是在内容表述上杂糅良莠、不分特征的内含堆砌,一是在形式表现上图解文化内涵的标签式作法。

  5、融注人文特色,提高城市建设的品位。武汉三镇鼎立,市区有山有水,布局匠心独具,世所罕见。我们要在珍惜保护原有特色基础上,加深对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的认识,吸纳山川灵气,融注人文精神,进一步突出武汉的城市特色。

  1)城市的规划设计注重提炼特色。武汉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要上水平,不仅在质量、功能上,更要在造型艺术、特色文化上下功夫。建议把城市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建设独具特色的武汉城市文化。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积极寻求人文社会科学界的智力协助,把功能性与审美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文化重建作为城市建设的核心内涵,加大城市建设中的文化增量,提高城市设计和建设的文化品位。宏观上,总体把握城市形态规划,溶进文化因素,系统化布局,反映主旋律,体现时代精神,注重景观视野和城市特色的保护,突出城市鲜明的个性和地方文化特色。中观上,在城市街区、建筑群、大型景观以及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工作中,一方面加强整体设计,统一风格,构成城市市容文化景观;另一方面依据三镇不同的历史发展脉络和自然片区不同的特点,设计与整体风格协调的且具有个性艺术风格的景观片区。微观上,在严格质量的同时,讲求“建筑与文化”从理论到实践的紧密结合,讲求当代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呼应的文化表征形相,讲求街市、广场、高层建筑、楼台亭榭的艺术品位,融民族建筑艺术、民族文化艺术、民族地方风情为一体,呈现审美观念和审美特色。

  2)重视人文景观建设。在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过程中,重视人文景观的建设,提高景观的文化品位。在注重景观与环境相协调基础上,讲求造型优美有特色,展现地方风格。通过人文景观的建设,塑造武汉的艺术形象,凸现武汉空间的文化涵量和文化特色,构建武汉不同于其它城市的外观特色。注重营造艺术化的生存环境,重视园林、雕塑、建筑小品在景观中的作用。在建造这些小型景观时,注意保护自有特色,并注入艺术性和文化含量,赋予地域特色和个性风格,起到“文化之眼”的功效;讲究整体协调,讲究有序搭配,有机地融入环境,生发“画龙点睛”的妙趣。

  3)善待历史文化资源。城市文化的形成有赖于历史的积淀。坚决摒弃以牺牲历史文化资源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观念,善待历史文化,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在城市建设中,处理好旧城改造与传统保护的矛盾,把珍贵的历史文化符号和质素,作为积极构件融入新建设中,并结合新建设开拓创新,增添新信息,增强艺术观赏性。重视并保护好城市历史文物、场所以及历史性建筑、街区、地段,保持城市历史街区、历史建筑的传统风貌。重点保护、整治、修复和开发利用一批代表武汉历史文化的文物建筑、优秀历史建筑和重点街区,维护好汉口开埠时的老街道、老建筑,做好盘龙城遗址博览园、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的规划及前期工作。

  6、提升文化人气,增强城市亲和力。

  一个城市的群众文化的发展程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建设文化强市,离不开全民对文化氛围的向往和追求。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关键。按照“以人为本”思想和“文化社会化,社会办文化”的思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文化活动的群众参与度,活跃和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培植和强化文化特有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以文化氛围凝聚人心,推动城市发展。结合治城育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全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不断增强市民的城市意识、文化意识、开放意识、公共意识、生态意识、环境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意识。倡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况和“开放的心态”,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氛围和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发掘潜力,培养市民的文化需求意识和文化消费观念,多渠道、多方式地培养观众、听众、读者,扩大文化消费市场,推动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鼓励和支持创立主题文化区、街、广场、社区,如知音文化区、茶艺文化街、庆典文化广场、楚剧文化社区等。

  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为载体,力促“高雅文化普及化、大众文化品味化”,让高雅文化走进千家万户。社区是城市的细胞,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的支柱,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文化品位。社区文化的建设,必将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我市城市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的主要途径。社区的文化建设搞好了,城市的文化建设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在社区建设中,在功能完善的同时,提倡并组织文化进社区,文艺进社区,建立起人文化的社区体系。将公共活动与人际交往作为社区活力的核心内涵,多举办一些联欢、棋牌、游园等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让居民走出封闭,关注居住环境,加强邻里亲情联系,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依靠感。实施经常性、多角度的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意识和综合素质,激励社区居民热爱社区、关心社区、建设社区。企业文化是企业最活跃的生产力,营造鼓励创新、积极向上、勇猛精进的开拓性企业文化是新时期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点。重视和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树立现代企业精神,活跃员工文化生活,培养企业团队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充分挖掘和发挥武汉地区高校云集、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和支持各高校举办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文化交流活动,资助各高校开展大型校园文化活动,配合各高校整治周边地区。结合“减负”和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开设文化艺术、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等课程,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适当组织文艺团体到学校演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2:57 , Processed in 0.08005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