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乱象:"嫖客"心态搞文化
转载▼
出版人、作家等光鲜称号,掩藏不了“搞文化”的“嫖客”心态
中国出版界失信:预付金攀高的源头
中国文青的老朋友村上春树:书还没出百万美金已入口袋
近日,村上春树新书《没有色彩的多崎作与他的巡礼日子》在中国出版界再次引发版权战,多家出版公司参与竞价。竞价结果尚未公布,但内部人士透露,运作过《莫言文集》的精典博维和操盘了《百年孤独》和《1Q84》的新经典最有可能中标。无论该书的版权最终花落谁家,村上春树都会稳稳地将近百万美金版税预付金装入腰包。
在中国出版界,近几年出现了多个版税预付金飙到百万美金的版权书项目,上文提到的《百年孤独》和《1Q84》以及中信出版社运作的《乔布斯传》预付金都达到了百万美金。在当前中国出版行业日渐凋敝,大多数出版公司都举步维艰的环境下,为什么一本书的版权预付金会高得如此离谱?版权战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逻辑?
从《百年孤独》到《1Q84》,从《乔布斯传》再到《没有色彩的多崎作与他的巡礼日子》,每个版权案例讲起来都让人惊心动魄,若再述及出版人竞争版权时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那更是妙趣横生。有些出版人甚至为自己花巨资购得某书的版权而沾沾自喜,将其看作是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峰,上可以耀祖宗,下可以骄子孙。但是,了解了天价预付金的来历后我们不免会觉得,这些行为不仅算不上丰功伟绩,甚至是丢面子的事。
村上春树
中国特色的百万预付金:出版社把老外逼得只做“一锤子买卖”
何为版权预付金?它充其量不过是针对版权书后续版税交的定金。既然是定金,数额就有限,目的是督促被授权方履行合约。按国际惯例,出版商买国外图书的版权时交付一定的定金,等到书出版后,再根据合同约定的版税率支付版税,而预付金可以抵扣版税。可是,到了中国,这种国际流行的行业规则却丝毫不起作用。很多中国出版社付了预付金后,就再也不向授权方申报版税,即便是在对方的强烈要求下申报了版税,也往往藏点掖点,能欺瞒就欺瞒。此外,很多书的改版或加印都在私下里进行,而权利人却被蒙在鼓里。这种“一锤子买卖”的商业逻辑让国外出版界极为愤怒。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国外出版商在版权合同里加了很多限制性条款,比如规定出版时间、规定印量、规定定价、要求版权页与封面送交授权方审核等。但这些条款到了中国也都形同虚设,出版社照样不按规矩出牌。为了防止中国出版社私自加印,也为了防止盗版,国外出版商精心设计了防伪标签。说来让人汗颜,在世界出版界,唯有中国的版权书贴有防伪标签。可是,这些措施依然无法限制中国出版社不守合约的行为。于是,国外出版商也学会了“一锤子买卖”的逻辑,将版税预付金提得高高的,有的甚至高过这本书最终销量的版税。即便是中国出版社后期不再报版税,授权方也已经大赚了一把。
近年来,随着中国在知识产权领域的进步,很多新锐出版公司在对外合作上已经很透明,也很守规则了,但中国出版界的信用还是受到国外出版商的怀疑。在与中国合作时,他们依然坚持要收取巨额的预付金,以此作为合作的基础。此外,其他的苛刻条款也丝毫没有改变或松动。从这个角度讲,斥资百万美金预付金购得某书版权并不算什么光彩的事情,倒是主动向权利人支付过百万美金核算过的版税的出版社才值得我们敬佩。
本土原创作品匮乏:外版资源成为争夺的焦点 真正优秀的创作者 作品大都叫好又叫座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国外出版界对中国出版社如此不信任,那干脆不跟他们合作不就得了?”此话有道理,也没道理。真正优秀的中国作家,其实大多是叫好又叫座的。一年几十万的图书销量,上百万的版税收入能够让他们过上体面的生活。还记得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华夏大地掀起的那股抢购潮吗?多家书商、出版社因为卖莫言的作品而大赚一笔,莫言本人当然更是收获颇丰,在诺奖奖金未动的情况下得以在北京买房。而在腾讯书院的讲座中,学者许子东披露,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每一本书都有几十万册的销量。
其他优秀作家的作品销量也非常可观。作家余华就曾亲口承认,他的《活着》在出版20年后,每年仍能够卖出30万册:“《兄弟》《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都借了《活着》的光。假如没有《活着》 ,就不会有读者对我其他作品的高度关注。《兄弟》就是这样,一上来销量很猛,但那股劲一过,现在一年也只能卖七八万册,跟《活着》30万册的差距太大了。”由此可见,中国读者不是没有欣赏能力,真正的好作品,大家心里都有数
出版界整体原创力匮乏 “剪刀加浆糊”大行其道在少数作家凭借作品能够过上体面的同时,大部分原创作者的日子并不好过。辛苦几年写一部作品可能无人问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选择了向利益低头。有一位在业内颇有点名气的官场小说作家告诉腾讯文化,他不是作家,不过是个撰稿人罢了。此话乍一听会觉得他谦虚:作家就是作家,怎么叫撰稿人呢?后来才得知,这人几乎从不动笔写作,而是东拼西凑地攒书。在业内,这人“剪刀加浆糊”的功底极为深厚,组稿神速。传闻,给他六本完全不同的小说,再给他一包烟,一夜之间,他就能用剪刀加浆糊拼出一本新书来。技艺之纯熟,手段之高明,真让所有潜心码字的作家自愧不如。不过,说自己是撰稿人多少还是委屈了他,倒不如说是“剪稿人”。
类似的剪刀加浆糊事件在出版圈不胜枚举。前不久就爆出了一桩“40多名在校研究生拼凑一本科普读物”的新闻。《变成石头的动植物——化石》——这本由国内一家出版社出版的科普图书,自面世后引发诸多质疑,经调查得知,这是由40多名在校研究生被出版社“聚拢”在一起拼凑出的一本书:书中有十余处化石名称出现错误,比如“鱼类化石成了甲壳动物化石,动物头骨化石成了矿物质”,插图错误也比比皆是。这类内容缺乏科学性,甚至谬误百出的科普图书,目前在市场上并非特例。作为传播科普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和工具,科普出版物出现这种严重的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撰稿人的嫖客心态:“搞”“做”“玩”文化
中国图书撰稿人大都生活在这种状态中,然而在这种状态下很难产出优秀的作品。写作是一个复杂的精神之旅,越是好作品越需要作者沉下心来,慢慢写作。而中国的撰稿人多为靠稿费为生的落魄文科毕业生,或者是赚取零花钱的在校学生。要这群人写出有历史沉淀感的东西,就如同让幼儿园的孩子制定国策一样,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将自己称为“搞文化的”,或者是“做文化的”,甚至是“玩文化的”。殊不知“搞”“做”“玩”折射的正是这个文化群体的“嫖客心态”。对文化的玩世不恭,可见一斑。
中国是人口大国,对图书这种文化产品的需求一直很旺盛。既然中国作家缺乏原创,为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我们只能从国外引进版权书翻译出版。大量的出版社将工作重点放在版权引进上,这让国外出版界也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版权书浩如烟海,但优质版权资源依然有限,所以会经常出现几家出版社争购版权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国外出版界越来越看中预付金的多少,于是版权购买就变成了资本的大血拼。
资本运作也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影响出版未来格局的三股力量是资本、资源和技术,其中资本是核心。现阶段,实体经济发展步伐逐渐放缓,大量资本涌入文化产业,出版界当然也获得了很多资本支持。比如今年年初,红杉资本就给新经典注资1.5亿元人民币。有了资本就可以获得资源,有了资本也容易解决技术瓶颈。很多出版社“不赚钱也要拿下版权”的行为看似古怪,其实其根本目的是借助资本,占领资源,以图长远发展。即便是赔本赚吆喝,他们也心甘情愿。
版权代理商的运作:挑起“狗咬狗”的竞争
外版书版权费之高让国外作家极为震惊
出版社对国外版权资源的渴求给图书版权代理机构提供了机会。图书版权代理机构靠从预付金中收取约10%的佣金为生。常规图书的预付金也不过3千美金左右。也就是说,代理运作一本常规图书所获利润不过300美金。而中国的代理机构多是分散的“小作坊”,三五个人撑起一个公司。这种小规模作战有明显的弊端,那就是量上不去。工作人员即便是累死,也做不了多少项目,利润也相当微薄。所以,他们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运作大项目上,客观上为版税预付金的高涨推波助澜。
很多高额的版权交易都是深谙国内出版人心理的代理人操盘的。有时候,一本内容平平的书竟也卖出了数万美金的高价,让国外权利人极为震惊。凯琳国际的版权经理Bella从伦敦书展回京后告诉腾讯文化,很多国外的作者和出版人仅仅期望自己的作品在中国出版,形成影响力,没期望能收到高额预付金,当然更没期望能收到后续的版税。正是精明的版权代理商将外国版权人的胃口吊得越来越大。
代理商“秘密竞价”哄抬物价 出版社明知赔钱也要赚吆喝
版权代理机构之所以能够屡次得手,主要是因为他们使用的是秘密竞价方法。出版社报价后,无法知道有多少竞争对手,也无法知道竞争对手到底报了多少钱。即便是版权代理机构提供了上述数据,出版社也无从考证数据的真伪。版权代理机构收到高额报价后,往往会选择报价的前几名再进行第二轮或第三轮竞价。就这样,代理机构将出版社玩于鼓掌之中,通过两轮或三轮秘密竞价,将版权预付金抬高了很多。即便是出版社对此心存不满,但也无法改变这个混乱的行业潜规则。
作为老牌的图书版权代理公司,安德鲁·纳伯格联合国际有限公司在运作版权竞争上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2011年年底,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参与了《强人治国:普京传》的竞价。第一轮报出了2.5万美金的高价。不久后,第二轮有12家参与了竞争,最高报价6万美金,工商联社最后决定以7万美金参与第二轮报价。几天后,安德鲁说,第三轮只剩下中信和工商联两家了,中信的报价略高,问我们是否跟进。这本书报到70000美金就已经是注定会赔了,可是社里最后决定赔本也要赚吆喝,不管这本书能否赚钱,都要进入最后一轮的决战,于是报出了8.2万美金“天价”。但此书最后还是被中信出版社10万美金报价夺得。
然而此书出版后,销售平平。选择中国两家出版社血拼,是外方运作版权时手段高明的结果。反观自身,如果中国图书版权代理行业透明化、规范化,也不至于出版界以竞价伤害自身收场。
矮檐下的文化软实力:天价版权费背后的反思
百万美金买版权屡见不鲜 中国高价卖版权闻所未闻
批评版权代理人从中运作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出版业自身的局限。新闻出版总署2012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1年引进图书版权14708种,而输出版权才5922种。上文提到的百万美金预付金级别的经典案例无一不是版权引进,而中国高价卖出图书版权的案例至今没有听闻过。
在版权贸易中,授权方与被授权方地位是不平等的。一般情况下,授权方总是强势的一方,手握定价权,可以任意运作版权项目。中国出版人以引进版版权为主,地位较为被动。同行之间竞争版权时,更多是靠预付金的高低定输赢。从技术的角度和经济的角度看,高价买入版权并没有什么惊人的地方,倒是将文化产品高价卖出需要些许智慧。
尽管造出了航母,在国际上是不折不扣的大国,然而因为文化软实力的缺失,中国也被认为是“不完全的大国”
文化软实力弱势 中国只是“不完全大国”图书是重要的文化载体,图书的版权输出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图书版权贸易可以折射出一国的文化影响力,即学界所说的软实力。从图书版权贸易的角度看,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明显处于弱势地位。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显示,中国图书版权贸易历年都是逆差,即便是有限的版权输出也主要集中在台湾地区以及日韩等亚洲国家,影响力的广度与深度都不够。
正如美国学者沈大伟(David Shambaugh)所说,看经济总量,中国是不折不扣的大国,但看文化软实力,中国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大国。因此,中国出版人要做的是,思考一下如何在未来培养国际一流的作者,将图书的版权卖向全世界;而不是因为花百万美金购取了国外版权而沾沾自喜,像井蛙般观天自乐。
结语
花天价购买国外图书版权并不算是光彩的事情,那是中国出版界在世界上集体失信的后果,也是中国缺乏原创作者以及版权代理人肆意运作的逻辑结果。天价版权预付金背后折射的是我们贫弱的文化软实力。
来源:腾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