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外作文命题的显异与趋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1 14:26: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外作文命题的显异与趋同
上海范守纲



差异之一:一重升学,一重实用

追逐考试的结果,使中国的作文命题研究一直处于被动和偏颇的局面。相比来说,外国的作文命题大都以社会实用为目的,立足于学生进入社会的实际需求。例如联邦德国写作教材中关于“怎样叙述自己的经历”、“描写和说明物品”、“失物启事”、“说明要求”、“提供情况”、“公告、私人信件、报道”等作文题型设计(见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埃恩斯特·克勒特出版社1981年版《作文训练》等书);日本写作教材中关于“书信和日记”、“生活和意见”、“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作文题型设计(见日本学校图书株氏会社昭和五十二年版《中学国语》等书);美国写作教材中关于“自述”、“按一定模式的说明文写作”、“评论”、“程序性写作”、“分析性写作”、“表述意见的文章”、“辩论与说明”等作文题型的设计(见美国威廉·W·韦斯特著《提高写作技能》,美国Prenince-Hall出版公司出版)等等,这些都明显地向社会实用写作靠拢,有意识地将中学写作训练与社会实际应用写作挂起钩来,反映了作文教学目的的清晰性。美国《提高写作技能》一书第一章开宗明义就表明“写,是为了有效地交流”。该书举出一个普通美国人杰克·奥布赖恩高中毕业想要参加工作时两周内的写作统计:写了两份广告,填了一张保险估价单,一张所得税表,写了两份理由说明,一封抗议信,一封收款信,一封家信,一封申请书。以此说明“‘写’包围着你”。

应该提出的是,国外研究者设计作文训练题力求与社会交际需要相对应,并不只是谋求体裁形式上的契合,而是追求两者基本能力的共同点。例如,日本“为了搞好学校广播”的作文题型设计,从发现问题、寻找根据、考虑不同意见、提出对策和方案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表述意见”的全过程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不仅掌握了“表述意见”的写作形式,而且锻炼了“表述意见”的基本能力。这种基本能力一旦逐步形成,学生就可据此举一反三,掌握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本领,以适应社会需要,并受益终身。

反观中国的研究,作文教学的实用目的虽已引起重视,大多数人赞成写作为社会交际服务,但是还缺少系统的考虑,没有成套的落实写作教学目的的理想教材。从这一点说,外国研究者编就的以适应社会交际需要的成套写作教材的引进,无疑对中国是有参考价值的。

差异之二:一重语言形式,一重心理发展

中国历来认为语言文字是载体,是工具,语文课就是语言课。作文教学不解决内容的问题,是解决有了内容如何运用语言表现的问题。这个认识左右了中国作文教学几十年。具体表现在作文教学中,讲究语言修辞,讲究文章模式,讲究写作方法。所谓语言“美”、结构“美”成为优秀作文的标准。而同时期国外作文命题却多从内容出发,关注学生心理发展,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发展。作文命题顺应学生心理发展,学生写作情趣大增,由被动而主动,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一样。

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认为,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决定它总要让学生掌握字词句篇的知识技能,但是,良好的心理能力则是掌握语文能力的心理学前提。心理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持有同样的观点,他为1~10年级的学生精心设计了500道作文题。这些命题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遵循一条“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1~3年级都是形象描绘的题目,如“当太阳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我的金鱼缸”等。4年级则有“假如我是一个隐身人”、“最美的和最丑的”等理想性和比较性的题目。5年级有“从一滴水看太阳”、“给国外的同年龄儿童写一封信(读了报纸上的记载以后)”等涉及从个别到一般和放眼世界的题目。6年级有“早秋也有一个短暂而美妙的时刻……(丘特切夫的诗句)”这样的题目,以引起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考。7年级安排了“在我们今天还有变色龙式的人物吗(读契诃夫短篇小说《变色龙》以后)”的题目。8年级的题目有“没有目的生活就像没有舵的船(印度格言)”。9年级的题目是“在我们今天父与子的矛盾是什么性质的(读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父与子》后写)”。10年级的题目有“俄罗斯离开我们中的每一个人能够生活,我们中的每一个人离开俄罗斯就不能生活(屠格涅夫语,写在即将开始劳动生活的前夕)”。看得出,这些作文题依次安排,从思维水平说,是由浅显向纵深发展,思想感情是由幼稚走向成熟,作文题型设计的阶梯与青少年心理能力的发展尽可能做到同步。以心理能力的发展作为安排作文训练的理论基础,这是国外作文教学序列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

同样以心理能力发展作为作文训练序列的基础,另一位苏联教育家达维多夫探索的则是一条新的教学思路。他认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应该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原则。他主张教学从最基本的概念“语言表达”(功能、作用、形式)开始,运用演绎的方法,依次说明它们在各种类型语言表达中的具体表现,形成语文教材体系。自然,苏霍姆林斯基也好,达维多夫也好,这种科学体系的探索还在进行之中,两种思维形式能不能结合,又如何结合,中学生心理能力发展有哪些特点,分几个阶段等等,这些崭新的研究课题正吸引着世界各国语文教学研究专家的兴趣。

差异之三:一重结果,一重过程

中国的作文现状是重视成篇的文章,完整性成了最基本的要求,似乎片断、段落、问答、留言、通知等等都不算成“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偏见。实际生活中,交际需要不都是完整的“文”,更多的是写一句话、一段话,只要意思相对完整,能表达清楚,都是实际交际所需要的。

再从文章形成的过程看,一篇文章的形成是逐步综合的过程,“结果”由“过程”而来。对此,中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有一段论述。他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于语言表达,特别是书面的,也就是写的训练,是跳跃式的,跨越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段落。一般写的教学只注重两头,一头是词句,一头是成篇的文章。”“我曾在教会学校读过书,他们很重视语言教学中的片段训练。近年我应邀去几个国家讲学,发现那些文化发达的国家在母语教学中仍很重视段落的训练。”(《张志公先生纪念文集》)

作文训练应该是既有分解,又有综合,分解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显然,国外研究者在设计作文题型时是注意到这一层关系的,并已取得了成果。

请看联邦德国的一组以“一次自行车障碍赛”为内容的作文题型设计,主要编排了2个思考题和4个写作训练题:

1.考虑以下问题:

①参加比赛者的范围、年龄和对所用自行车的要求应该是什么?

②整个赛程包括哪些障碍物?障碍物的衔接顺序,通过障碍物的要求是什么?怎样确定优胜者?

2.填写下列公告的空白:

自行车障碍赛公告

时间:1976年6月25日下午3:30开始。

地点:火车站街184-192号居住区大院。

参加条件:

赛程说明:

比赛优胜者确定办法:

奖品:

比赛筹备组:1年级甲班学生 K·朱夏尔 M·克劳斯 F·克莉斯塔 L·加毕

3.给年轻人的家庭、退休了的老夫妇、面包店老板各写一封信,写信时考虑以下问题:

①年轻的父母、老年人、商人喜欢孩子们怎样对他们说话?

②年轻的父母有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的孩子,老年人习惯了清静,面包店不在比赛场附近,老板对噪声并不介意。针对不同的情况、思想,信里该写哪些内容?怎样写才能促使他们赞成你们的比赛活动?

③用哪些词语来作自我介绍,怎样写结尾的寒暄话和祝颂语。

4.下面是两份书信的草稿,分析一下这样写有什么毛病,考虑应该怎样写才好。(书信草稿略──笔者按)

5.根据克莉斯塔的录音和加毕的笔记,思考以下问题:

①比赛的时间、地点、参加者和目的是什么?

②比赛的环境怎样?

③比赛的过程、优胜者的比赛情况怎样?

④对比赛的评价怎样?

6.写一篇通讯报道宣传这次比赛,题目自拟。

(朱章才译联邦德国中学写作教材《作文训练》一书,该书于1980年由斯图加特·埃恩斯特·克勒特出版社出版)

围绕一次社会活动,从社会交际需要出发,顺理成章地编排了四次写作练习,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训练系统。这样安排训练序列,其合理性为:首先顺应事物发展的进程。试看,为举办一次活动,在活动前,先拟定公告,再写信通知各方面人士(包括退休老人、年轻夫妇、商店老板);在活动过程中有现场录音和笔记;在活动后,全面整理材料写一篇通讯报道,以进行对外宣传。四次写作练习,既有联系,又有变化,浑然一体。由于写作目的明确,材料充实,学生始终处于写作兴奋状态。这样安排训练序列,其合理性其次表现为它符合语文能力的综合性的特点。写作训练与听说读的训练相结合,它们又是一个整体。联邦德国的这道综合性的作文训练题,就包括思考、讨论、填充、改错等训练形式,融听说读写于一体,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训练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全面提高,事半功倍。这道题在训练过程中,还将写作能力适当分解,从思考开始,填写公告,修改书信,现场速写,到综合报道,由易到难,铺设阶梯,循序训练,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又如,美国教材《提高写作技能》也同样注意到在训练过程中铺设训练点,设计系列作文训练题目。该书安排“正式作文”13次,而“准备活动”的练习有77次,作文与单项训练的比例为1:6。例如在《自述》一节中,为了写一篇“自述”的文章,就先后安排了研读范文、回忆往事、分析例文、提供记叙文的结构模式、准备文章开头、提炼观点、提供细节、练写中心句、再读例文、掌握具体化的三种方法等10次练习,然后才正式以“自述”为题作文。

作文训练序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对此曾打过一个很好的比方,他说语文教学的序列绝不同于工业,而有点类似农业。这就是说,语文教学的序列,包括作文训练序列不应是机械的,刻板的,固定不变的,而应是能动的,变化的,适时的,因为教学的对象是能动的人而不是机器。但是,这样说,决不是说语文教学就无序可寻。类似农业,那就有天时、地利、人力等条件,何时播种,何时浇水,何时施肥,何时锄草,何时除虫,何时收获都有规律可寻。庄稼的耕耘培育原是“大体有序”的。作文训练类似于此。国外研究者在作文训练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系列性训练题,注意到阶段的划分,训练形式的变换,做到了有序可循而又不是一成不变。

第一,以人的发展为本,把培养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创造潜能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的目标都重要。”

以美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批准通过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明确规定,要大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推理能力、解决难题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能力和进行流畅交流的能力。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美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试举一具体教例来管窥这场改革。且看一个小学6年级的学生(12岁)从老师那里领取的作文题竟是一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你认为谁对这场战争负有责任?”“你认为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你是否认为当时只有投放原子弹一个办法去结束战争?”“你认为今天避免战争的最好办法是什么?”然后开列书目,引领学生去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和缩微胶片系统查阅他所需要的各种文字和图像资料。对这样的教学设计,指导老师有明确的意图:“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我所看到的美国教育》,高纲,《三月风》1995年第12期)

又如,从外国传到中国的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即兴题中必有一道语言题,意在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比如要求对“牙签”作一段描述,回答分为一般性回答和创造性回答。如果答成“这是木头做的”,或者“它是用来剔牙齿的”,只能被认为是一般性回答。但如果说成“这是小人国里蚂蚁的渡船”,则属于创造性回答,可以得高分。

在中国同是如此,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强化培养创新人才是全党全社会的战略性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应当“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中国从高考作文到日常教学训练,仅就作文命题而言,极为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2000年、2001年全国和上海的高考作文题都是旨在引导学生联想、设想、幻想,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尽可能广阔的空间。

在日常教学中,作文命题也注意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并举,突出想像能力的培养。如设计这样的作文练习题:

下面是两组咏物诗,请你模仿这种写法,另选两件物品(例如“镜子”、“木偶”、“吊桶”……)也写两组。每组两行,两行字数可以不一样。

蜡烛 锚

站得不端正的 即使一生不露面

必然泪多命短 也会感到它的存在

 说到创新,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与国外比较还有明显的差距。因为我们起步较晚,传统的、墨守成规的、自我束缚的条条框框比较多。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学生禁锢日久,积重难返,还需要花大力气革故鼎新。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有一个比较,他说,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他还说,创新精神强而天资差的学生往往比天资强而创新精神不足的学生能取得更大的成绩。这些话是语重心长的。

中外教育背景不同,基础不同,母语特点不同,教育哲学不同。中国语文教育自有优势,自有传统,发展创造性教育,只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对此,学者杨振宁先生有独到而深刻的认识,他说,中美教育哲学比较,“到底哪个好,哪个不好?得要用辩证的方法来仔细了解”。他说:“我认为这两种教育哲学都能够鼓励创新,不过它们各自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产生的最大效应是不一样的。我觉得,美国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前面的30%~40%的学生是有益的,因为这些学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训练,他们可以跳跃式学习,给了他自由,他可以自己发展出很多东西,当然他的知识不可避免地会有很多漏洞,但如果他真是很聪明的话,将来他自己可以弥补这些漏洞。……可是,亚洲的教育哲学对排在后面的30%~40%的学生较有益处。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学生通过接部就班地训练,可以成才,而且成才之后可以跟比他聪明的人竞争,他们有扎扎实实的知识,了解很多不是几天就可以学会的东西……究竟哪一种教育哲学比较好呢?我最后得出的结论:如果是一个美国学生,那就要鼓励他多进行一些有规则的训练;如果是一个亚洲学生,那么就需要多鼓励他去挑战权威,以免他永远太胆怯。”(《走好,新千年──人类叩响新世纪之门》,新华出版社)

杨振宁教授的话是实事求是的,是理性分析。他讲的是教育整体,是大局,具体而微,作文命题的研究也当作如是观。

提倡创新,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创新不是空中楼阁,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中生有,更不是胡思乱想。它需要基础,需要一定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一定的生活阅历、生活经验。这样,发展知识,才能有根有据;提升能力,才能合乎逻辑;发现发明,才可能为人认同。

提倡创新,重在创造过程的参与。设置创新型的作文题,目的首先不在于成果的取得,而在于参与的过程。参与创新的过程,培养创造意识,培养独创的思维习惯,以养成合乎逻辑、合乎规律的思维品质,这是终身受用的。设置创新作文题,切忌把现成的结论告知学生,让学生戴着“结论”的镣烤跳舞,束缚思想,有碍成长。

第二,切合社会需要,养成学生全面适应的能力。

几乎所有国家在他们的母语教学大纲中都规定了“写作”的培养任务。仍以美国为例,美国有“有效写作”的传统。从他们的大考命题中,突出的有“媒介科技”一项。使用电脑、制作和发行媒介产品被明确写在成绩标准之中。这些社会化甚至职业化的能力被列为基本素质,作为写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反映了美国的写作命题的现代性特点。

通过作文命题,引导学生尝试适应社会的需求,这里包括生活、学习、工作、交往多方面。1999年英国中学生英语等级考试笔试试卷中的写作试题具有代表性。

例一:一个本地公司赞助了你的学校一笔钱以资助教育参观。选择一个你们的班级想去的地方。给你的校长写一封信,劝说他同意支付一些钱用于你们的该次参观。

例二:生活中有比学校和作业更重要的东西吗?给教育大臣(政府负责教育的部长)写一封信,争取年轻人校外生活质量的提高。

例三:作为庆祝新千年活动的一部分,一个时代密封匣将被埋藏在你当地的战争纪念碑下。给未来的目击者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于战争的个人思考和感受。这封信将放入匣中。(London Examinations;GCSE;Paper Reference;Edexcel Foundation,1998)

三封信分别写给校长、教育大臣、未来的目击者,均为生活实用。

在中国,考试作文题和日常教学作文题,都考虑与社会实用项目贴近,甚至同类,体现了作文命题的社会适应性。

下列作文题都是从我国日常写作教学中选取的,从中可见一斑:

为《中学生台历》设计样张

写一篇人物自我介绍

写一篇情况反映(或活动汇报)

“同窗纪念章”图案说明(组织毕业班学生设计“同窗纪念章”图案,并写出文字说明)

将文学作品中的一段环境描写化成一组蒙太奇镜头(运用远景、近景、特写、空镜头等电影、电视手法)

写出下列对联的下联:

室雅何须大 。

春山春水春意浓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进校如进山,欲上最高层遨游,须得登峰造极 。

自我鉴定

一张(或一套)引人入胜的邮票

欢迎报考我们的学校

向学校提一条建议

如此等等,这些作文题,大都能在社会实用中找到对应的项目,它们反映了中国作文命题趋向实用性的特征。

对实用性作文题,过去有一种偏见,认为实用文似乎无“文(文采)”可言,有的只是简单的格式问题。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科学。实用文从立意到运思,到语言表达,同样有意境高下、运思巧拙、语言美丑的区别。而且写作这类实用文体,更要求思维清晰,逻辑性强,语言也要求更为洗练,容不得拖泥带水、冗言赘句,显现它的精干和灵巧。

文学写作和实用写作是两个互有关联而又各自独立的写作方向。中学生练习写作的目的,主要是掌握实用写作的能力。文学写作作为个人爱好,尽可以各显其长,但是,就中学作文教学整体而言,实用交际写作,包括深入学习所需要的写作能力,面向全体学生,这个方向不能改变。近几年,中国有些媒体提倡所谓“新概念”作文,实际是倡导文学写作,例如,将苹果咬去一口,让学生以此作为话题写作,充分想像,任意发挥,各取所需,思维空间不受限制,自然出现了一些好作品(其实,任何一次作文比赛都可能出现一些好作品)。针对束缚,针对应试,针对墨守成规,针对人云亦云,“开放”一下,“随意”一下,未尝不可。但是,不能以此为中学生写作的方向。把中学生作文引向文学创作,偏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必须引以为戒。作文的唯美倾向,文学化倾向,在中学作文教育史上有过争议,有过教训,这里是旧话重提,希望引起注意。

时代呼唤改革。处于世纪之交,世界性的教育改革大潮汹涌澎湃。说到母语教育,写作教学那只是教育改革的一部分,而作文命题更是具体而微。然仅此一端,正如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所言,“地块虽不大,却也发现了新大陆”(《刘征文集》第一卷)。从中外作文命题的显异、交融和趋同的发展趋势看,这一片飞动的浪花能照见世界教育改革大潮汹涌的流向和奔腾的气势。

2004-09-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8:35 , Processed in 0.07092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