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谈著名学者:中国高校“语文歧视”造成汉语危机
华东师范大学应用语言研究所所长、终身教授 潘文国答记者问
问:日前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0.8%的人认同汉语应用能力下降的说法。据悉,在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测试中,出现理科生不用考语文甚至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的现象。请问,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在网络语言、外语及影像文化的夹击下,“语文歧视”最终会演变成汉语危机吗?
答:说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只考数学、外语而不考语文,是“语文歧视”,是造成汉语应用危机的根源,对此主考方可能有其苦衷。通常来说,数学、外语的考试每一分甚至半分都“实打实”,任何人来批阅结果都基本一致,学生考输了也心服口服。而语文特别是作文部分的评分弹性较大,有时同一篇文章的得分可能相差十多分甚至更多,在一两分之差都“性命攸关”的情况下,显然考语文的不可预测性和风险更大。自主招考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力求确保公平公正,放弃语文实属无奈。
这样的解释可以理解,却没法让人接受。语文考试能不能准确公正,纯属考题设计的问题;而考不考,却是对这门科目的态度和认识问题。因考题不易设计、评分不易把握而取消考试,除了主事者“因噎废食”外,只能说人们对该门课确实存有偏见。估计潜意识里认定,语文考不考或者考好与考坏,与培养现代化人才关系不大。
事实上,在所有科目中,语文、数学代表着文、理两科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不考语文,对人文素质基本要求的测试就很难实现。这对文科院校来说无异于“自毁长城”,而对理工科考生则给出了一个明显的错误暗示中文好不好无所谓。在此情形下,我们很难想像学校能够培养和招收到综合、全面、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当前,高校乃至社会人文精神的丧失,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自主招生选拔上的这一偏向,无疑会使状况更加恶化。
至于语文可以不考,外语却不能不考,同样传递出一个错误的导向性信息,即外语尤其是英语比母语重要。必须承认,在全球化、现代化社会,要成为一个紧跟时代潮流的国际化人才,掌握必要的外语知识有一定的正当性。但是,由此演化出“外语比母语更重要”的论调,显然是危险的。历史一再证明,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外语凌驾于母语之上是非常可怕的事情。汉语的危机就是民族文化的危机,更是民族生存的危机,这一逻辑推论并非危言耸听。
近年来,忧心汉语危机的人往往指责“外语热”引发汉语日渐式微。其实,外语教育也正经受着“危机”,集中表现为“高投入、低产出”。看起来全民学外语、考外语,国人对外语的重视程度似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娃娃抓起”精神的贯彻,在外语教学上也达到了极致从小学到幼儿园,再到学前,都专门开设了英语课程,更有人鼓吹英语“胎教”。据说,全国学英语的人数早已超过英、美两国人口的总和。但是,学习效率如何呢?坦白地讲,真正达到应用能力的连5%都不到。
为什么国人学外语的积极性高涨,却始终学不好呢?我的看法可能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盖因母语本身没学好!多年的观察和研究让我得出一个结论:学习外语所能达到的程度是以母语能力为前提的。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外语水平的上限就是他母语水平的下限,低下的母语能力成为外语学习者头上一块难以突破的“天花板”。
由此可见,“语文歧视”其实带来了两个方面的恶果,一是造成母语应用水平的下降,二是导致外语能力的低下,进而严重影响人的全面能力开发。
回到“语文歧视”会不会引发“汉语危机”的正题。首先我并不赞同“汉语危机”的说法。在目前和可预见的未来,“汉语”(主要指口语)不断有新发展,真正存在危机的其实是“中文”(主要是书面语)。“中文危机”存在已久,自主招生考试不考语文不过是近年发生的特殊事例而已,说危机由此类“语文歧视”造成,时间上对不上号。
不过,“语文歧视”如果不加控制,长久下来必然会让“中文危机”雪上加霜。众所周知,正是广大的中小学语文老师,在为我们国家把守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重要“关口”。如果因为考试的“指挥棒”导向而使其失守,那么整个社会上语言文字使用的乱象(即所谓“危机”的种种表现)将成为脱缰之马,人们所忧虑的“汉语危机”或“中文危机”就会更难以收拾。当然,需要指出的是,中小学语文教学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对造成“语文歧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假以时日不断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