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诗写作的一些技巧 [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15 13:17: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诗写作的一些技巧 [转]

--------------------------------------------------------------------------------



      很多朋友爱读诗,也爱写诗。不过,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很多爱诗的朋友不太会鉴赏诗,也不太懂得写诗的技巧。他们写出来的诗,大部分是有感而发,是情感自然流露,可以说是一种很朴素的分行的文字。如果严格要求的话,很多少儿朋友写出来的诗,在诗歌技巧上还不成熟,而且语言、意象和意境都还没有达到优美诗的标准。
  先我们来读一读陈姝琛的诗《不多》吧:

  妈妈布置的做饭任务/不多,是不多——/只有一菜加一汤。//

  科技老师布置的幻灯片/不多,是不多——/只有五个小要求。//

  品社老师布置的资料/不多,是不多——/只有一个大项目。//

  还有平时的作业/不多,是不多——/顶多写到九点半。/……/不多,是不多,都不多/可是加起来/就成了泰山/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

  作为年纪很小的作者,这首四节的诗整体看来还是不错的,可以肯定作者对生活还是很有感悟,而且能够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心声。但如果要从诗的语言角度审视的话,还是有欠缺的。你仔细读一读,会发现这首诗用的全是叙述的语言,只有事件,没有意象,而且每一节之间也不押韵。这样一来,诗的味道就很淡了。一首诗,最好是既有韵律,又有意象,而且还要让读者联想起一种情景,一种很和谐很温馨的氛围。如果诗说出来的都是大白话,那么谁把说的话记录下来,分成行,就变成诗啦!

  如果你常读诗的话,就知道了,一般来说,诗的语言大体包括四种:一是抒情性的语言,一是意象性的语言,一是哲理性的语言,一是叙述性的语言。

  所谓抒情性的语言,就是有的诗的语言非常具有抒情色彩,让读者明显感觉到诗人的情感是非常投入而且虔诚的。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语言,主要算是抒情性语言,因为整首诗给人一种浓郁的抒情气息,而且诗的线索就是诗人对康桥的爱的情感。

  如台湾诗人纪弦的诗《你的名字》的开头两行就非常具有抒情色彩,把诗人心底的对爱人的虔诚之恋表达了出来:

  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

  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日每夜。

  艾青的《黎明的通知》也是很抒情的,来读读它的开头的三节吧:

  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可以看得出来,诗人的语气是邀唤式的,是以非常强烈的主体情感来参与到与他人的对话之中的,我们在阅读时甚至都没在意它的意象如何如何,但它的情感已经抓住了我们的心。

  所谓意象性语言,就是有的诗主要是以意象取胜,而且一首诗里有中心的意象或有一连串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意象之美甚至胜于情感。比如,我自己就写过一首小诗,题目叫《花蕾》:

  藏着一肚子的笑话

  只要她一开口

  春天就会发笑

  这首小诗,只有一个意象——“花蕾”。诗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花蕾”比作了一个很活泼,很风趣,很有活力且快乐的女孩子。这首诗当然表达了我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热爱,但它之所以能被发表且被读者喜爱,我想还是因为它意象很有情趣,而且给人一种惊奇感。意象性语言的诗,要求诗人一定是很会观察和感受的,而且对外部事物很敏感,并能够用很巧妙的词语表现它的美感,传达它的神韵。我在日常生活中,就很注意观察,就很留心一些小生命的变化,感受它们的灵气,所以写了不少这样的意象诗。

  当然,有的诗的语言里,既有意象化语言,也有抒情性语言,两者结合得非常巧妙。下面是小诗人冯怡琳写的《离别》:

  草叶上的那滴露珠

  其实是我的一滴泪

  晶莹的

  剔透的

  朋友

  你要走了

  那是我为你流的

  算是离别的礼物吧

  虽然

  在笑着为你祝福

  心里却是无尽的不舍

  这首诗应该算是一首很不错的意象性诗,但它也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前面的四行,应该是意象性的语言,诗人把草叶上的露珠看作是自己的泪滴,这种意象使没有生命的自然之物变得具有人情人性,因此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后面的七行,应该算是抒情性的语言。不过。这诗后面有些啰嗦,最后的三句是可以删除的,因为前面为离别流泪,已经表达了不舍之情,所以直白地说“心里却是无劲的不舍”,就没有必要了。

  诗的哲理性语言,主要是指有些诗里,主要是传达诗人的理性思维和哲学观点,表达诗人对世界、生活和生命的看法和判断。如我们都熟悉的臧克家的《有的人》,就是以对比的手法,用理趣化甚至是格言式的语言,来表达诗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

  大家都知道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不属于抒情诗,当然有意象,但主要是给人以哲理的美,激发读者进行理性思索。很多人可能觉得哲理诗最容易写,其实像《断章》这样的哲理诗要求诗人有很高水平。首先,诗人要有人生诸多经验,而且对生活有深邃的理解。同时,他还的具备以意象化的模糊性的语言来传达理趣的能力。有的诗,有哲理,但缺乏趣味,没有让人反复回味的空间,这样的哲理诗实际是用大道理来做诗的。少年写诗,有不少人爱写一些生活感悟,但少年初学诗,我建议还是少写哲理诗,多写抒情诗和意象诗。

  有的诗的语言主要是叙述性的。比如,臧克家的《三代人》,也是很有名的小诗,这首诗有些哲理,但主要是叙述性的: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留汗;

  爷爷

  在土里埋葬。

  你看,在这诗里,诗人其实用最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三代人的生活,描述了三代人的不同的生命状态。而且,你可能会发现,这首诗的线索不是情感,不是一个哲理,而且是时间。以叙述性语言为主的诗歌,它往往会给读者明确的时间概念,而且还会表现时空交错感。以叙述性语言来写诗,最忌讳的是只叙述,只讲故事,只回忆,而不注意用抒情和意象。也就是说,即使是叙述,也要尽力把读者带到一个独特的情景里去,让读者感受到——他阅读诗时,进入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相区别的时间与空间里去。前面提到的陈姝琛的诗《不多》,就差一点情景性。说白了,就是意境营造得不够。

  篇幅有限,关于写诗可以说很多很多。

  最后,想告诉大家一点经验,写诗以后,不要太急于发表,一定要放一放,认真品评几次,加以修改。

  雨君给我传过来好些诗,如果和这些诗的作者面对面的话,倒可以直接说出很多感想。这里,就拿一首诗来说说修改的问题吧。

  下面这首诗题为《小鸟和蓝天》:

  蓝天

  是小鸟的五线谱

  小鸟

  是蓝天最伟大的钢琴家

  试问

  地做谱纸天做谱

  谁人敢弹

  这首诗是一半成功,一半失败。我建议删掉后面的三行。为什么呢?这首诗如果有了前四行,就很美了,给人意象之美。但后面三行却很突兀,一是语气不对了,前面没有抒情主体的介入,这里就不要突然以强势语气来提问了;二是因为后面在意义上也和前面矛盾。蓝天是小鸟的五线谱,不是说过了吗?但后面,又说地做谱纸天做谱,谁人敢谈,这不是乱说话吗!

  总之,写诗需要多多练习。多多感悟,多多描绘,多多提炼。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爱写诗,爱读诗,并且能够成为了不起的诗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3 21:24 , Processed in 0.08192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